• 我的订阅
  • 军事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4-04-30 16: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返回东风着陆场,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空中分队,将会使用5架直升机开展搜救回收任务。任务前夕,人员、装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做好航天员返回的准备。

搜救回收空中分队共有5架直升机参与任务,分别是1架指挥机、1架通信机、1架医监医救机、2架医疗救护机。指挥机加装了搜索引导系统,主要承担搜索、指挥、通讯功能,4月30日当天要最先目视发现返回舱,实现舱落机临搜救目标。通信机主要在空中负责着陆场与北京指控中心的通信通联,与指挥机互为备份,其余3架直升机将分别搭载1名航天员,完成后送工作。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分队 王一凡:我们5架直升机空中布局的基本阵型为一个正方形,其中北面是2架,南面是3架,这样布局的目的是达到一个东西兼顾、南北并行,5架直升机分别采取高度差为200(米),这样构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后期集中收拢飞行时的一个安全考虑。

此次任务,空中分队优中选优、梯次搭配飞行、机务、保障力量,指挥机采取“双机长”制,其他各机组均配备领航员和空中机械师,组成“最强阵容”。

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分队 王一凡:我们分队是3月底抵达任务区域,进驻后我们就迅即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10余场次的专攻精练和演练合练,区分昼间和夜间,我们针对场区内的大风扬沙天气,荒漠戈壁环境下的飞行方法、场次特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总结,并针对可能出现的计划外情况进行了预想预防和偏差处置训练。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此前,空中分队已经进行了着陆场空域勘查、收拢飞行训练、夜航搜救训练、全系统搜救综合演练等10余场训练,并进行了多个野外起降点实飞实降检验。

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分队 王一凡:可以说现在我们无论从人员或装备来讲,都已经具备了执行任务的能力,我们也做好了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各项准备工作。我坚信我们在指挥机的带领下,定能一如既往地实现舱落机临,安全、稳妥、高效地把航天员接回家。

落点景象测量团队:最后十公里的守护

在以往神舟飞船返回任务中,我们在电视上总能看到清晰实时的直播画面,而这些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就是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落点景象测量团队跟踪拍摄的,他们也被称为追踪飞船的“千里眼”。

清晰的景象测量是判断返回舱返回状态的重要依据,返回舱着陆前十公里,要完成开伞、抛防热大底、反推发动机点火、软着陆等多个关键动作,及时获取清晰、稳定的图像数据,对航天员安全情况预判和搜救预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台记者 郭静:我现在是在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舱着陆场核心区内,我身后这个像机器人的小家伙,别看它个头不大,外貌也是平平无奇,但它的奥秘就藏在这两只眼睛里。在飞船返回时,返回舱从开伞到着陆的实况景象都是靠它来实时获取的。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神舟飞船返回区域的不确定性,要求着陆场核心区域不能出现大型设备和测量人员,为了提升落点景象测量精度和覆盖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原有测量手段保障的基础上,在着陆场增加布设了十多个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一道精准、可靠、严密的跟踪测量链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刘树强:我们通过控制中心远程操控小型光学设备,对飞船返回舱进行跟踪拍摄,获取实时图像和测量数据,该系统具备机动性强、覆盖范围广、安全风险小等特点,是飞船返回任务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点景象测量要求跟得上、拍得稳、测得准,在日常训练中,岗位操作手从难从严设置演练科目,模拟可能出现的最复杂环境,着力提升跟踪测量能力。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刘树强:我们平时会组织岗位操作手进行单机模拟跟踪训练,利用无人机和搜救直升机进行全系统功能演练,并进行调焦、变倍和调色,使目标成像清晰、大小适中、色彩明丽,此外,我们也会利用过往的民航客机进行目标跟踪和像质调整训练。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结合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任务特点,落点景象测量团队还修改完善了上百份任务文书及应急方案预案,开展了多次通信链路搭建和跟踪调试,使人员、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陆胜旺:目前,设备技术状态良好,人员精神饱满,我们将以高质量的工作迎接航天员安全回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神箭”即将启程 全系统合练为成功发射“保驾护航”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测控系统是掌握飞行器状态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天地交流的“传声筒”,它对于火箭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以及完成预定任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箭点火起飞后
2024-10-26 19:03:00
练就跟踪火箭“绝活” 测控系统每名操作手都要达毫米级精度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测控系统是掌握飞行器状态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天地交流的传声筒,它对于火箭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以及完成预定任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箭点火起飞后,
2024-10-26 19:03:00
...,数智中心都有实时监控设备和无人机巡航充当发射场“千里眼”,对发射场进行全面监测,为技术区测试人员转接实时高清画面,辅助发射场工作高效稳妥开展。 “青山USB雷达跟踪正常。
2024-10-31 06:09:00
...回舱发出的‘呼叫’信号,锁定返回舱的准确位置,堪称‘千里眼’。”团队负责人介绍,这些科技人员和装备分布于东风发射场、太平洋某海域等10余个点位,地域跨度超过7000公里。
2023-10-27 00:53:00
接航天员回家!这支“神秘”分队准备好了
...大大提高了搜救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作为搜救队员的“千里眼”,无人机分队不仅要满足看得清楚,还要具备在各种条件下的飞行能力。虽然无人机在搜救效率和成功率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其操
2024-04-28 09:32:00
...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作为教师代表,向2024级新生分享了自己从高校教师到航天员的成长经历。作为一名“上过天
2024-09-02 11:04:00
记者直击|千里万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回到“东风”怀抱里
...定的轨迹,飞向曾经出发的地域。已经“飞天”6个月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正奔向祖国的怀抱。此时此刻,大江南北正在收看直播的无数观众紧张注视着这片天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
2023-06-04 15:38:00
浩瀚大漠搭起梦想天梯
...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出发!”“是!”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代表亿万中华儿女,首次踏上逐梦太空的征途。出征仪式
2023-10-27 06:04:00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之家”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正严谨细致地按计划开展各项任务。他们的在轨工作与生活又有哪些新的进展?舱外航天服检查维护上周,乘组开
2024-09-22 17:38: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