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4-04-30 16: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返回东风着陆场,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空中分队,将会使用5架直升机开展搜救回收任务。任务前夕,人员、装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做好航天员返回的准备。

搜救回收空中分队共有5架直升机参与任务,分别是1架指挥机、1架通信机、1架医监医救机、2架医疗救护机。指挥机加装了搜索引导系统,主要承担搜索、指挥、通讯功能,4月30日当天要最先目视发现返回舱,实现舱落机临搜救目标。通信机主要在空中负责着陆场与北京指控中心的通信通联,与指挥机互为备份,其余3架直升机将分别搭载1名航天员,完成后送工作。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分队 王一凡:我们5架直升机空中布局的基本阵型为一个正方形,其中北面是2架,南面是3架,这样布局的目的是达到一个东西兼顾、南北并行,5架直升机分别采取高度差为200(米),这样构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后期集中收拢飞行时的一个安全考虑。

此次任务,空中分队优中选优、梯次搭配飞行、机务、保障力量,指挥机采取“双机长”制,其他各机组均配备领航员和空中机械师,组成“最强阵容”。

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分队 王一凡:我们分队是3月底抵达任务区域,进驻后我们就迅即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10余场次的专攻精练和演练合练,区分昼间和夜间,我们针对场区内的大风扬沙天气,荒漠戈壁环境下的飞行方法、场次特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总结,并针对可能出现的计划外情况进行了预想预防和偏差处置训练。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此前,空中分队已经进行了着陆场空域勘查、收拢飞行训练、夜航搜救训练、全系统搜救综合演练等10余场训练,并进行了多个野外起降点实飞实降检验。

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空中分队 王一凡:可以说现在我们无论从人员或装备来讲,都已经具备了执行任务的能力,我们也做好了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各项准备工作。我坚信我们在指挥机的带领下,定能一如既往地实现舱落机临,安全、稳妥、高效地把航天员接回家。

落点景象测量团队:最后十公里的守护

在以往神舟飞船返回任务中,我们在电视上总能看到清晰实时的直播画面,而这些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就是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落点景象测量团队跟踪拍摄的,他们也被称为追踪飞船的“千里眼”。

清晰的景象测量是判断返回舱返回状态的重要依据,返回舱着陆前十公里,要完成开伞、抛防热大底、反推发动机点火、软着陆等多个关键动作,及时获取清晰、稳定的图像数据,对航天员安全情况预判和搜救预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台记者 郭静:我现在是在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舱着陆场核心区内,我身后这个像机器人的小家伙,别看它个头不大,外貌也是平平无奇,但它的奥秘就藏在这两只眼睛里。在飞船返回时,返回舱从开伞到着陆的实况景象都是靠它来实时获取的。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神舟飞船返回区域的不确定性,要求着陆场核心区域不能出现大型设备和测量人员,为了提升落点景象测量精度和覆盖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原有测量手段保障的基础上,在着陆场增加布设了十多个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一道精准、可靠、严密的跟踪测量链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刘树强:我们通过控制中心远程操控小型光学设备,对飞船返回舱进行跟踪拍摄,获取实时图像和测量数据,该系统具备机动性强、覆盖范围广、安全风险小等特点,是飞船返回任务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点景象测量要求跟得上、拍得稳、测得准,在日常训练中,岗位操作手从难从严设置演练科目,模拟可能出现的最复杂环境,着力提升跟踪测量能力。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刘树强:我们平时会组织岗位操作手进行单机模拟跟踪训练,利用无人机和搜救直升机进行全系统功能演练,并进行调焦、变倍和调色,使目标成像清晰、大小适中、色彩明丽,此外,我们也会利用过往的民航客机进行目标跟踪和像质调整训练。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结合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任务特点,落点景象测量团队还修改完善了上百份任务文书及应急方案预案,开展了多次通信链路搭建和跟踪调试,使人员、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陆胜旺:目前,设备技术状态良好,人员精神饱满,我们将以高质量的工作迎接航天员安全回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神箭”即将启程 全系统合练为成功发射“保驾护航”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测控系统是掌握飞行器状态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天地交流的“传声筒”,它对于火箭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以及完成预定任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箭点火起飞后
2024-10-26 19:03:00
练就跟踪火箭“绝活” 测控系统每名操作手都要达毫米级精度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测控系统是掌握飞行器状态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天地交流的传声筒,它对于火箭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以及完成预定任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箭点火起飞后,
2024-10-26 19:03:00
...,数智中心都有实时监控设备和无人机巡航充当发射场“千里眼”,对发射场进行全面监测,为技术区测试人员转接实时高清画面,辅助发射场工作高效稳妥开展。 “青山USB雷达跟踪正常。
2024-10-31 06:09:00
...回舱发出的‘呼叫’信号,锁定返回舱的准确位置,堪称‘千里眼’。”团队负责人介绍,这些科技人员和装备分布于东风发射场、太平洋某海域等10余个点位,地域跨度超过7000公里。
2023-10-27 00:53:00
接航天员回家!这支“神秘”分队准备好了
...大大提高了搜救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作为搜救队员的“千里眼”,无人机分队不仅要满足看得清楚,还要具备在各种条件下的飞行能力。虽然无人机在搜救效率和成功率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其操
2024-04-28 09:32:00
...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作为教师代表,向2024级新生分享了自己从高校教师到航天员的成长经历。作为一名“上过天
2024-09-02 11:04:00
记者直击|千里万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回到“东风”怀抱里
...定的轨迹,飞向曾经出发的地域。已经“飞天”6个月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正奔向祖国的怀抱。此时此刻,大江南北正在收看直播的无数观众紧张注视着这片天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
2023-06-04 15:38:00
浩瀚大漠搭起梦想天梯
...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出发!”“是!”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代表亿万中华儿女,首次踏上逐梦太空的征途。出征仪式
2023-10-27 06:04:00
再次飞天要重新选拔!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多久才能执行任务?
...防护,为车辆加装了低温启动装置等。为了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着陆后免收低温的侵袭,搜救队伍对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也进行了升级,可以在极寒的条件下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
2022-12-07 11:00: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