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看看这位状元当官10年后发展怎么样
自从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在明清时期逐渐成熟之后,状元的含金量便开始不断的上升。就从考试的难易度来说,要想得到状元,必须要经过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步步的关卡,最后才能得到第一名的位置。三年一次...……更多
古代员外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此时的员外都是通过了科举考试被录取的科举生,因为人员较多,所以将其作为候补官员。虽称“员外”,但也已经演变成了编制定员以内的官职,有了更加显赫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更多
颜值与才华:古代官吏选拔的双重标准
...代表了自己国家的颜面。以清朝为例,他们就曾在每年的科举考试中增添了一个叫做“大挑”的环节。内容是在三科以上没有中选的举人中,挑选颜值最高的三人作为知县,再挑选颜值较高的作为教职,其他在科举考试中得以中...……更多
洪亮吉为什么要辞官回家
...地,得到很多人的赏识。可惜的是,洪亮吉连续几次参加科举考试,一次都没有中。前前后后到了安徽、陕西等地方当官,但是仍然不放弃科举考试。一直到1790年,洪亮吉44岁的时候才很幸运的中了个进士,因此官职也就不一样...……更多
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的英明君主与未竟的统一梦想
...有一位皇帝堪称功勋卓著,足以彪炳千秋,他就是“五代十国”最英明的君主——周世宗柴荣。柴荣,这个对于多数人而言比较陌生的名字,对历史进程却产生了至深影响,开启了中国走向商业文明和市民文化的先声。柴荣身世...……更多
古代读书人为什么都会想考取功名呢
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于隋朝,到宋朝基本发展成熟,历朝历代虽然在考试时间、考试间隔时间上有一定差别,但其本质上的层级关系没变,也都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所谓科举考试的层级关系,指的是层层晋级,先是童生...……更多
明朝应对教育腐败的治理举措有哪些
...制度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明太祖朱元璋在继承并改革前朝科举制度的基础上,推出科举保结制度,颁布了《初设科举条格诏》。主要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品学兼优的士子,以保证国家官员的德才水准。主要内容为:其一,放...……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没有因为家境优渥,而成为纨绔子弟,反而喜爱读书崇尚科举,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长大后立志要入朝为官。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黄巢顺利的通过了乡试,参加了会试,并成为最终候选人之一。他对自己很有信心,满心...……更多
状元李春芳的幸运与平庸:科举考试背后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社会,为了选拔更多人才,科举考试成为通往朝廷官职的主要途径。许多文人通过这一途径,最终在朝廷中谋得一席之地。科举考试被视为文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而皇帝对这些文人格外看重。朝廷中的大臣多为...……更多
明朝时期,外国学子参加科考中进士后,回国可以做大官
科举制度无疑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创举!自隋唐开始实行以来,打破了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的弊端,为天下学子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入仕途径,不论你出身豪门还是贫苦,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通过科举考...……更多
一千二百年的武举制度因何而起,又因何不受重视?
所谓科举制,是指采用分科取士的一种考试制度,也是统治阶级权衡各阶层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唐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科举选材制度,唐太宗曾经在端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然而...……更多
唐代士族中‘五姓七家’是指哪几大家族?五姓七家有何狂傲的资本
...运的升迁之路被门第彻底堵死。虽说,在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科举制选拔人才不看门第,而是凭借才学入仕,对门阀政治有一定打击,但是其打击效果并不是特别大,只是缓解了世家大族对社会政治资源的垄断。为什么这么...……更多
古代职官回避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事务的官员。从世袭制度到察举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度到科举制度,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它本身背景的官员选拔制度。以此从社会中挑选所需要的政治、经济人才,使得皇帝的意志能够被很好地执行下去,朝廷的政策得以实施开...……更多
唐朝武举考试共七项内容,能过三关就非常厉害了
...庭背景世袭,如西汉时期的名将周亚夫。由于隋朝发明了科举制度,而唐承隋制,到了唐朝时期也施行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但最初也只限于文官。那么,武举究竟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呢?可能有人会说是隋朝就有了,你看瓦岗...……更多
2022-12-18 19:49武举,厉害,内容,考试
历史上有17人科举连中三元,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榜眼、探花的词眼,这是指皇帝在殿试钦点的前三名。科举考试中最牛的其实是“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秀才是初级考试...……更多
李贺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何到宋朝才出现下句
...伤情感。后来经过了混乱的晚唐时期,经历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这首诗的下句才最终被接上。石延年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大才子,有一次他和朋友聚会之时,朋友为了难倒他便说出了李贺的这句千古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没...……更多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乡日报《劝贤堂图册》章廷钰 凌焰明清时期,士子参加科举需要一定的支出,包括送予学师的束脩,岁科小试的卷资、印金,参加乡会试、贡生朝考的盘费等,名目繁多。萍乡进士彭涵霖在《育才庄记》中提到:“古者百亩之...……更多
科举考试中的奇闻轶事
...人问津,也会有人津津乐道考场内外的奇闻趣事。在古代科举考试时期,一人得中,鸡犬升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一些雷人雷事便也在情理之中了。明朝末年艾南英在《天佣子文集》中曾写道:考试当天,考场打三通鼓,秀...……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起推敲。本文,纵横借着这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来讲讲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关于《西游记》中刘洪杀陈光蕊的解读近几年《西游记》不断被暗黑化解读,各种解读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刘洪杀害陈光蕊的...……更多
武则天创立了一个机构,成为统治阶级笼络人心的手段,被后世沿用
...武则天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创立就是设立了武举,让传统的科举考试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化内容方面,对于国家选举重要的军事将领有着重要意义,也让武人做官有了一个正规的途径,当然也是被后世所学习,影响了古代的封建社会...……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试换来的学历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古人热衷于科举,有人心怀治国大志,做官为实现自己的宏图梦想;有的人考科举则是因为“优则仕”,单纯为了做官而考试,为了养家而做官,或者是因为爱慕权势而做官。无论他...……更多
从道德角度看:唐太宗李世民,不如宋太宗赵光义
...督,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之后,唐末藩镇割据以及五代十国乱象不再出现,这是宋太宗的贡献。二、从武功角度看唐太宗是神一样的存在,把东亚霸主颉利可汗抓来长安喝茶,在庆功宴上表演节目,载歌载舞。宋太宗则是“高...……更多
郭威:4朝元老含泪篡位,他给赵匡胤的遗产,够宋朝享用300年
五代十国时期,一位身世成谜的少年从打架斗殴的市井小民,一步步成为四朝元老。公元951年,他含泪篡位,开创了后周王朝。这个人就是郭威。虽然他的统治时间不长,但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却让后来的宋朝受益匪浅。从乱世...……更多
...杀了唐昭宗十余子,只有一人偶然逃过一难。朱温与五代十国乱世,让李世民后裔死伤惨重,甚至恰如史书记载的“天潢贵胄,转徙流亡,无不改姓自晦”。鲜为人知的是,李世民其中的一个后人,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更多
两宋时期身份最牛的状元,一个是皇帝之子,一个当了皇帝
在中国古代,自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以来,无数人为了中科举当官而前赴后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的重视和任用。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造周朝反的皇帝
...周所存在的时间更短了,只有十年(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为和前两个周朝加以区别,史学界又称为后周。共历三帝,开国君主是纹身男郭威。郭威深爱其妻,在其妻亡后,不再另娶皇后,一方面为...……更多
李白的另类寻官路,想做官却又没有参加科举
...。然而在从政的方法上,李白算是一个另类。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已经趋近成熟,一般学子想要做官,科举考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李白偏偏没有走这条路,这又是为何呢?事实上,这个问题争论已久,目前主流的说法有三...……更多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状元的人生。一、封建社会,尚武之风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科举制度风靡一时,所以很多寒门子弟,都可以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殊不知除了读书这一条路之外,还可以通过武术比赛的形式,作为步入仕途的一个途径。读书人可以考...……更多
他本是状元之才,却因为容貌不佳最后变成了“探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生动形象描绘出登科及第后,科举士子的内心喜悦之情。同时,古人认为人生有四大喜,即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但凡想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人,无一不想夺得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因为“心里苦”,一天吃30包糖,他自名为糖僧,34岁英年早逝
引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024-09-20 13:27:00
明版地图开疆,李成梁放弃宽奠六堡始末
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初一,因“高淮乱辽”正沸沸扬扬的明廷又收到一个重磅炸弹。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弹劾辽东巡抚赵楫和辽镇总兵李成梁涉嫌欺上瞒下
2024-09-20 13:29:00
姚威一张1988年出生的身份证,竟隐藏老杜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对于错换人生这件事相信大家都记得,杜新枝曾多次篡改姚威出生证明,除了真实的92出生日期还相继改过3次,只为隐藏对方真实身份
2024-09-20 14:05:00
名媛爱上落魄少爷,宁愿借钱结婚也要嫁他,结果后半生成人生赢家
每一个人都会对爱情有着自己的见解以及追求,有的人愿意为了心中的挚爱而等待很长的时间,有的人想追求平稳的爱情,有的人则想要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2024-09-20 14:45:00
四川一农民用珍贵牌匾当作切菜板,文物专家听闻后大呼:暴殄天物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流传了很多价值不菲的文物。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流逝
2024-09-20 15:12:00
荣国府大丑闻:贾政为争权谋害贾赦?一切机密都藏在冷子兴演说中
上回讲到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代善死后上遗本,皇帝让贾赦袭官,又给贾政赐官。皇帝的插手很不正常,皆因贾府继承是律例,不需要皇帝参与
2024-09-20 19:16:00
贾赦打贾琏:父子相残假象,几件小事羞辱宁荣二公,突破人性底线
周公《诫伯禽书》: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2024-09-20 19:16:00
赵姨娘活得猪狗不如,袭人却费尽心机想变成她,侍妾有何吸引魔力
贾府的构成大体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主人,半主和奴才。主人中,长房嫡脉富贵尊荣,分支旁脉落魄潦倒。奴才中,有的权势地位赛过分支主人
2024-09-20 19:17:00
《红楼梦》不熟读根本不清楚,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
林黛玉进贾府是件大事,起码在贾母心上是个大事。当初她将女儿嫁给四代列侯的林家之子林如海,肯定还是在京城的。彼时林家与贾家一样同朝为官
2024-09-20 19:17:00
贾元春生于大年初一,有何奇怪?为什么冷子兴要说:这就奇了
上回讲到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二十岁的贾珠娶妻生子后一病而死,很不合常理。在古代能“娶妻生子”,说明身体健康。贾府富贵豪门与普通老百姓不同
2024-09-20 19:20:00
王熙凤初会林黛玉,为什么提到替王夫人找缎子?聪明人话里都有话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从此成为了贾府的养女。与寄养不同,养女便是贾府的女儿,林如海显然是在安排黛玉的未来,并不打算负责女儿的人生
2024-09-20 19:21:00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着她沿着当初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贾政路线,又走了一圈。之前贾政只看了外观,如今各自主人已经入住,便可以两下佐证
2024-09-20 19:22:00
从秦钟的死,看林黛玉家的遗产去向,原来钱都被这些人得了去
《红楼梦》里有很多情节是互为伏笔和影射的。有些问题看似原文没有,实际通过另一件事已经展现出来。比如林黛玉的遗产问题。作为林如海仅剩的女儿
2024-09-20 19:22:00
贾政当家荣国府不正当,也与贾母无关,义忠亲王坏事才揭开他的底
秦可卿死后,贾珍为了掩盖他“造衅”也就是侵犯儿媳妇致死的罪名,故意借“爬灰”转移视线为自己脱罪。他大肆操办葬礼,给人以不伦的错觉
2024-09-20 19:23:00
平儿与王熙凤的对决:将螃蟹黄抹凤姐一脸,为何这事细思不简单?
史湘云在海棠诗社成立后来到贾府,便想着也开一社,请众人作诗。不想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她兜里钱不够也没办法回家拿钱就为了难
2024-09-20 1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