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0 19:22:00 来源:戏说三国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着她沿着当初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贾政路线,又走了一圈。

之前贾政只看了外观,如今各自主人已经入住,便可以两下佐证,对各处居住之人形成前后呼应的伏笔。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比如,贾政对潇湘馆评价最高,说“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言外之意,是伏笔贾宝玉若能娶了书香门第的林黛玉,丈夫勤勉读书,妻子红袖添香,人生可无憾了。

刘姥姥果然在潇湘馆看到一屋子的书籍,赞叹比上等书房还好,林黛玉符合书香门第的所有教养,最是适合贾府未来的发展。

再比如,贾政评价蘅芜苑,说“这所房子无味的狠……(见到满院子的香草又说)有趣,只是不大认得”,实际代表他对儿媳妇薛宝钗的两个阶段认识。

薛家女儿薛宝钗,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贾家儿媳妇薛宝钗,山中高士品德,举案齐眉德行,倒是之前贾政“不认识”了。

不过,贾政看的是外表,刘姥姥看得是真实内在。

林黛玉名副其实,表里如一,证明了她的出身素质不负贾政的“点评”。

但薛宝钗却表里不一。尽管她的外在表现出德行出众的好儿媳妇,可内在却是雪洞一般。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蘅芜苑陈设简陋,不但不符合大家闺秀的素质,也与简约完全不匹配。表现出宝钗来自母系的传承素养不足,更加固执不愿意改变立场。以至于她尽管在贾府做客,尽管是富贵千金,依旧我行我素。

如此宝钗自然是无法采用最好的方式教养好子孙的。只会坚持己见。

贾母之所以生气,刘姥姥一言不发,就源于宝钗坚持不得体的“离了格儿”的行为。

所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伏笔,一定要与贾政的评价结合来看。更要结合贾母与王夫人的对立立场去看。

这背后就涉及到了钗黛之争。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母对蘅芜苑的大不满的前提,实际源于王夫人的立场,是很关键的原因。

蘅芜苑的布置确实不符合薛宝钗的身份和应有的品味,更不符合贾家的规矩,以及薛宝钗作为客人的礼数。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可让贾母生气的是王夫人、王熙凤明知如此,不但不和薛姨妈去教育薛宝钗,更故意纵容着宝钗的任性,在贾母提出质疑时,还舔着脸替她解释,说“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腿回去了。”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

什么叫“养不教”?明知是错还纵容就是。

而王夫人一清二楚,说明她有来更需要,也给薛宝钗送来了装饰的陈设。

然而,她对蘅芜苑清楚,却不知道绿色的潇湘馆糊着绿窗纱靠色,更不知道绿窗纱已经旧了,可见是舅妈根本不关心外甥女。

而更让贾母生气的是,林黛玉知道礼数,要给舅妈奉茶,却被王夫人断然拒绝。

(第四十回)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林黛玉的伺候完全符合礼节。但王夫人的表现却多少有点生硬和不符合礼节。

古时候一切以礼为主,一切言行举止都必须要符合“礼”的标准。这也是贾母认定薛宝钗的房间不合格的原因。由不得薛宝钗任性。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而“茶”在当时更是如此。别说长辈来到晚辈屋子里,一定要亲自奉茶以示敬意。哪怕是平辈的姊妹间,也是要奉茶待客。

而除非是极为亲密的关系,否则客人不应该拒绝主人的奉茶。

王夫人是舅母,林黛玉是外甥女,自然算得上亲近,她不喝茶,不让黛玉张罗,也是家常的话。原本不应该多想。

问题是当天并不只有贾母王夫人,还有刘姥姥这个外人。虽然说“豆包不当干粮”到底是个外客,还有其他姊妹一群人。

王夫人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扫林黛玉这个面子,奉了茶喝不喝,都让黛玉尽了礼节,不至于杵在那尴尬。

何况王夫人不喝,不表示刘姥姥不喝。可王夫人不要,黛玉就没办法给刘姥姥和其他人倒茶,只有贾母一杯茶,这可是特别没面子的。

原文尽管没写,但到了蘅芜苑时,薛宝钗肯定也要奉茶的,王夫人必然不会阻止,让她全了礼。

还有在栊翠庵也是,明明大家才吃了茶,妙玉给上茶时,众人也都要了。唯独林黛玉那给晾住了,可不就是“下马威”一般?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贾母自然明白王夫人的意思,才会在蘅芜苑看王夫人维护薛宝钗,而不客气的一通输出,直言他们王家女儿“抱团”的做法太离了格儿。

其实贾母早在潇湘馆便已经表达了不满。她有意吩咐王夫人给林黛玉换窗纱,而不是让王熙凤换,就是暗示王夫人对黛玉疏于照顾,表达自己的不满。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游览大观园的重要,其实始终也是围绕着钗黛之争展开,很多细节都表现出这点。

王夫人拒绝林黛玉的“茶”,除了她对黛玉有不满之外,就是赤裸裸的在表达拒绝宝黛姻缘,扫贾母的面子。

贾母沾沾自喜的带着刘姥姥来到潇湘馆,让她看见满屋子的书,肯定要赞叹。

王夫人明白贾母看中林黛玉的立场,自然不满意婆婆的“一言堂”。

凭什么她儿子的媳妇,要婆婆决定?凭什么就得是林黛玉,不能是薛宝钗?

贾母越是有意显摆林黛玉,王夫人就越是不高兴。她当众拒绝林黛玉奉茶,也是给贾母添堵,否则一杯茶而已,不喝也不至于拒绝。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关键的重点,实际还因为茶的特殊意义。

古代“茶为茶礼”,既是定亲的聘礼之一,也是成亲婚礼的一部分。

新婚妻子第二天,就要向公婆奉茶行礼,公婆接了这碗茶才是真正一家人。

王夫人本就不来潇湘馆,林黛玉也就没机会给舅母奉茶,难得来一次却滴水不沾,不明摆着永远拒绝林黛玉,不要他奉茶,也别想做她儿媳妇么?

人的行为是反映内心的最直观体现。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拒绝,通过这碗茶通过潇湘馆的窗纱完全表现出来。

明眼人一看就能知道,舅母对外甥女的冷淡。贾母那么聪明如何看不出来,又如何不怒!

王夫人如此不给面子,不光拒绝了黛玉,更是处心积虑与婆婆拧着对立,可是可恶至极了。

王夫人就像《孔雀东南飞》的焦仲卿母亲一样,横看竖看林黛玉不满意,一心要给儿子换个她认可的“罗敷女”薛宝钗。

更与陆游的母亲,对唐婉横挑鼻子竖挑眼,非要拆散儿子的好姻缘换成自己满意的儿媳妇王氏……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所以,宝黛钗三人的故事,其实就脱胎于《孔雀东南飞》《钗头凤》还有《梁祝》,林黛玉最终被与贾宝玉拆散后,外嫁而死也是这三个故事的共性。

言归真传,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源于黛玉犯下的几个错误。

比如,黛玉目下无尘,因不满意周瑞家最后给她送宫花,而出言怒怼。不但针对了薛姨妈和周瑞家的,更是有不尊重舅母的嫌疑。

周瑞家的肯定要回去对王夫人添油加醋的告状。

比如,黛玉对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不敬。她因李嬷嬷过于油滑不尊重,而与贾宝玉同一立场,帮助宝玉怼奶娘。

李嬷嬷也肯定会不满意,对王夫人告状。

王夫人耳边总有这种声音宣讲黛玉的不好,必然也让王夫人觉得黛玉小心眼,不尊重长辈,更是教唆贾宝玉不尊重奶娘。

要知道古代社会,奶娘是半母,也需要奶儿子孝敬养老送终的。

既然黛玉不敬李嬷嬷,自然就有可能不孝敬她这个“婆婆”。

贾宝玉越是对林黛玉言听计从,王夫人就会越不放心,怕贾宝玉被林黛玉拐带坏了。

而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元春省亲当天,贾宝玉奉旨给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和怡红院作诗。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结果林黛玉却帮助贾宝玉捉刀代笔,替写了一首诗,让宝玉抄写了骗姐姐元春。

元春不光是姐姐,更是贵妃。贾宝玉的欺骗,不但是对长姐如母的不敬,更有“欺君罔上”的嫌疑。

不敬姐姐已经是德行败坏,欺君之罪可是杀身之祸。

林黛玉这件事肯定做错了,放在贾元春和王夫人眼中,却要眼中十倍。

如果之前的事只是移情移性,无伤大雅。但鼓动贾宝玉“欺君”可就是败家的死罪。

如果贾宝玉娶了林黛玉,受黛玉的影响,岂不就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对贾府这种世家大族来说,出了这么个儿媳妇,可不是灭门的灾祸?

所以,王夫人对林黛玉的观感一旦形成,就是再难回转。也会越来越警惕和厌恶。并不会再客观认识。

讨厌一个人只需要一个既有就够了。而被讨厌者,很难转变别人的刻板印象。

林黛玉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年纪小,性格不成熟等客观原因,并不是王夫人要考量的。她只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个外甥女,更不放心儿子被“狐狸·精”教唆坏了。

站在王夫人的立场,从母亲的角度考虑,也是无可厚非。

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像贾母不认可薛宝钗,无论宝钗怎么做,也都没用。王夫人亦如是。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0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里,薛宝钗为什么一直嫁不出去?
...时飞。这句话是贾雨村在感慨自己生不逢时,也是暗指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由此可以看出来,薛宝钗的第二选择就是官宦豪门的当家主母。但这也不是容易的。有权有势的人家看不上薛宝钗,没权没
2024-12-01 09:35:00
贾探春才是综合实力最强女儿,王熙凤难企及,贾母宝钗黛玉都不如
...,轻轻谋了个“复职候缺”,不久升任应天府去了。且说林黛玉自从辞别父亲上船面对贾府的几个三等仆妇后,就开始“如临大敌”的模式。尽管小女孩独自离家在外,肯定会有点紧张和面对未来的
2024-09-18 18:43:00
都说薛宝钗不如林黛玉,究竟差在哪里?只比两条,她就差远了
薛宝钗和林黛玉就是一时瑜亮,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只是评价二人的人物,不分轩轾。但要加上一个荣国府儿媳妇的候选身份,则毫无疑问林黛玉比薛宝钗更适合。薛宝钗和林黛玉相比,不足之处就
2024-10-08 16:47:00
为何说无情是薛宝钗生存下去的武器呢
...活在那个时代的标准淑女,她的本质就应该“无情”。而林黛玉为何不做“无情”论呢?黛玉虽然寄人篱下,但是她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目下无尘,其性格的高洁也注定了她不会去讨好王夫人。宝钗
2024-04-10 19:46:00
薛宝钗样样都比林黛玉更合适,为什么作为媳妇人选,她差了太多?
薛宝钗和林黛玉,谁更适合嫁给贾宝玉做媳妇?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一个老话题。如果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薛宝钗有林黛玉无法比拟的优势。薛宝钗身体健康,尽管也说有先天热毒,却有冷香丸能治。林
2024-10-02 17:01:00
薛姨妈:宝丫头古怪,王夫人没听懂,贾母却一眼识破她的“画皮”
...她便不能像小家子的女儿那样随心所欲,任性而为。就像林黛玉初来贾府,贾母特别吩咐:“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盟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
2024-09-21 19:56:00
薛姨妈曾给薛宝钗找过其他出路,自取其辱走不通,才死守贾宝玉
...。当时贾政点评潇湘馆、稻香村和蘅芜苑三处,代表他对林黛玉、李纨和薛宝钗三个“媳妇”的评价。蘅芜苑得了个“无味……有趣,只是不大认得”的评语,就表明贾政当时认为金玉良姻食之无味
2024-10-08 15:26:00
薛宝钗的惊艳举动,用一个茶炉子获得贾母高赞,将豪门品味吃透了
...头都喜欢和她玩,只因其随时就分,不像黛玉目下无尘。林黛玉对此心中耿耿,以至于五年后尚且不能释怀。连妙玉都看不下,只得借“五年梅花雪水”提示黛玉能够敞开心扉,认识到宝钗的好,不
2024-09-21 19:58:00
薛宝钗在贾府的卑微生活,都藏在这四个字里
林黛玉寄居在贾府的时候,写的《葬花吟》里面有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这句话写的是春花,更写的是自己,因为王夫人的不喜,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过得并没有表面上看起
2024-12-01 0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