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五代十国的北汉立国28年,竟然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政权
宋太宗在烛影斧声中继位,尽管皇位的得来受到质疑,但该干的活儿还得干,他要继续宋朝的统一大业。太祖时期灭了南唐,南方现在就剩下两个弱小的割据势力了,一个是福建漳州、泉州的陈洪进,另一个是吴越国的钱俶(ch...……更多
赵匡胤南征北战渴望统一天下,为何宋真宗频繁避战求和?
...梗,西部党项方面则给予“因其酋豪,许以世袭”政策。宋太宗继位之后,沿袭太祖赵匡胤的战略继续收复失地,多次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由发动对辽的战争,宋辽由和平共处重新变为战争对立状态,由于再无南方威胁,对西部...……更多
辽与中原的纷争:从唐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冲突
...是辽国正式开国的一年。唐朝灭亡之后,中原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战时期。因为中原内部常年混战,这就给了契丹政权扩张的机会。此后的20年时间里,耶律阿保机铲除了契丹内部的诸多反对势力,同时也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吞...……更多
宋太宗征讨辽国时,为何差点丢了皇位
...泉、吴越等政权的灭亡后,宋太祖赵匡胤去世,让位给了宋太宗赵光义。此后,北汉政权也被彻底击败,中原终于统一。然而,在统一战争的最后一战中,宋太宗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失败。背后是对燕云十六府的渴望,让宋军对...……更多
北汉为何能让柴荣和赵匡胤两位雄主都铩羽而归
...的硬茬,其更是从后周太祖郭威一直撑到了北宋“二代”宋太宗赵光义,其中更连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都在其身上多次碰了钉子。上图_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后周世宗硬抗柴荣和赵匡胤两位雄主公元954...……更多
宋太祖重文轻武,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高看了,毕竟没有真正发生战争,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宋太宗制定这一计划必定是经过了深思熟了的考虑的。其三、对于宋朝而言,要想防住北边辽国,西边夏州政权的侵袭,必须先要完成大体上的统一,这样才有能力去集中...……更多
聊聊五代十国之五代53年历史
...太祖,自此,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08年,以复兴唐朝为名的晋王李克用,因拒不承认朱温的帝位,双方便在潞州爆发大战,此战,李克用因忧劳去世后,其子李存勖率军,大败后粱军,战后,朱...……更多
北汉为什么如此强大?从郭威到赵光义四代帝王才将其消灭
...,赵匡胤第三次发兵北汉,却离奇去世。直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才最终消灭北汉,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正式结束。作为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割据政权,北汉享国不过短短28年,却因为自身的利益和契丹...……更多
宋朝300年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用1年就搞定了
...,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后的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之后,更是把这个重文轻武的政策发扬光大,其后的历任宋朝皇帝也是如此,因此,宋朝的武将地位日渐低下,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也大打折扣。赵光义也曾率军北伐...……更多
皇帝轮流做,五代十国到底有多乱?
...960年建立宋朝,才结束了五代的分裂的历史,直至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北汉,实现局部统一。以五代为主线,产生旁枝十国政权综上所述,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则是依附五代而建立,北方五代动荡...……更多
宋太祖生前为何没有立自己儿子为太子
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为了避讳自己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姓名而改名。纵观中国封建帝王历史,凡是庙号太宗的皇帝,貌似都存在各种问题被人诟病,例如汉太宗就不是顺位继承,而是大臣发动政变,把他葱藩王封地拉...……更多
后周军事强大却没有迫使北汉投降,北汉却投降了宋军,原因有两点
...展了军事行动,可是后周一直没迫使北汉投降。北汉是在宋太宗时期,由宋军将其击败,使得北汉皇帝出城投降了。难道是后周军事实力不如北宋吗?显而易见并不是这样,北汉投降宋军的原因有两点。1、北汉没有投降后周北...……更多
...奉天”,以求接受现状、统一认识。 宋真宗与宋太祖、宋太宗相比,其心胸、见识又略逊一筹,赵光义除去弟弟赵廷美及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后,首选长子楚王元佐为皇位继承人,元佐发狂失常后,再立次子元僖,不久元僖暴...……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的科举制改革,既可维护政权稳定,又能柔性的集权
...人特赐本科出身。不同于殿试的政治意味,特奏名进士是宋太宗为了安抚老年贫寒学子,从而刺激子民读书参加科举,笼络寒门举子人心的一种手段。“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改革彻底切断了朝臣与举子...……更多
西夏政权的崛起与发展历史
...常棘手,军事实力根本就难以撼动党项人。李继筠死后,宋太宗曾要求党项李氏一族迁入宋朝范围内,以进行限制与管控。但是李继迁却始终不不同意,他的说法也非常的简单准确,李氏一族若是迁入宋朝的管辖范围内,那么就...……更多
“守成之主”宋真宗赵恒,本可成就一世功绩
...遍生育能力低下,而生下的孩子又普遍成活率不高,当年宋太宗也是为了孩子,急切地穿梭于后宫之中,然后却只有元德皇后给诞下赵元佐、赵元僖二子,眼看太宗年纪增加,看着子孙凋零,也不得不“暗自伤神”独自祈求上天...……更多
盘点历史上军事水平高的皇帝
...被逐渐崛起的金国灭掉了。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是五代十国中后唐的开国者,其生于乱世,同样几乎一生都在战斗,即骁勇善战,又长于谋略。李存勖在唐末时期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更多
李继迁与党项人的复兴:从失地到重新崛起的历程
...替了他的位置,他延续了其父亲对于北宋政府的态度,在宋太宗进行北伐的时候,他也积极出兵响应,并且也改名李克睿来避太宗的名讳。在李克睿去世之后,其子李继筠继位,也在北宋讨伐北汉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时...……更多
辽国与北宋:和平共处背后的制度与文化差异
...的王朝。北宋初期的前两任皇帝,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有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但是随着宋太祖赵匡胤英年早逝,宋太宗赵光义雍熙北伐失败,终北宋一朝再也没有实力和胆量和辽国叫板,最终在...……更多
为何说宋太宗赵光义的人格非“泾渭分明”
...今天主要是探究一下非“泾渭分明”人格的赵光义,作为宋太宗的作为及其历史影响!为何说宋太宗赵光义的人格非“泾渭分明”首先,泾渭分明是什么含义?在古代有两条河,一条为渭河,这条河流的水很清澈;另一条是泾河...……更多
宋太宗兵败高粱河,最后赶着驴车逃跑
一、烛影斧声,宋太宗弯道超车当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得后周政权的时候,按照礼法,他应该迅速的立下太子。但是,脱胎于唐末五代十国的血腥故事,立了太子,对于皇帝是十分不友好的,毕竟朝廷上出现了第二个...……更多
另类暴君耶律璟,终结了契丹人入主中原的大梦
...前,华夏大地并非没有机会实现一统,比如周世宗柴荣和宋太宗赵炅。可惜前者在功成之前突然去世,后者两次北伐均遭惨败,最终不得不功亏一篑。其实在柴荣和赵炅之前,最有可能实现这一伟业的恰恰是他们的死敌契丹人。...……更多
...胤为了赎买燕云十六州还专门设置封桩库,但没有成功。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和辽军打仗,最后以宋军大败告终。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北伐辽国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人们熟知的杨家将杨业就战死在北征契...……更多
宋朝为何能在强国林立中坚持三百年?
...,两国因为各自内部的问题,所以没有能够打起来。而在宋太宗继位后,宋朝最终完成了统一;而辽国也在辽景宗的治理下慢慢恢复,辽景宗死后,其妻萧太后执政,国力日渐强盛。此时,宋太宗两度北伐,都是在先期取得一定...……更多
北宋传统皇权预防军人政变的经典制度建设
...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接过了哥哥的统一大业指挥棒,是为宋太宗。公元979年,赵匡义亲率大军攻灭北汉,至此,唐末以来的所有割据政权全部被荡平,大宋王朝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但依旧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赵匡义的面...……更多
被叫做太宗皇帝的是不是都很厉害呢
...还在虎视眈眈,唐太宗呢,也要面对东西突厥,高句丽。宋太宗赵光义,很多人觉得他没啥本事,但五代十国的真正终结还就是在他赵二哥手里的。朱棣呢。你看人家老四一辈子五次亲征北伐,还得兼顾安南和西域,你就知道大...……更多
宋朝是如何从“重武轻文”走向“士大夫治国”的
...兵权外,宋朝在军队的管理方式上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地方长官开始由朝廷直接委派文臣担任,而武将则为文臣的辅助,这一制度被称为“帅臣”制度。与哥哥赵匡胤相比,宋太宗赵光义在开...……更多
...争尤为激烈。这些时期的“太宗”们,如晋太宗司马炎、宋太宗赵光义,他们的上台往往也不是通过平稳的继承,而是充满了血腥和权谋。即便是明成祖朱棣,其靖难之役也是明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权力重组,下面举一些具体的...……更多
聊聊背北宋的海上之盟
...图以赎买的方式来从辽国手中换取燕云十六州的控制权。宋太宗时期,虽然他曾主动发起对辽国的进攻,但随着数次北伐的失败,不仅导致宋朝国力受到极大损伤,整个宋朝对外战略态势也由攻转守。宋神宗时期,他虽然有着富...……更多
契丹族究竟还有没有保留下的血脉
...回燕云十六州。但尚未实现这一愿景,赵匡胤就去世了。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想要顺着赵匡胤的想法,拿下燕云十六州。只可惜他虽有治国之才,却并无夺江山之能力。宋朝初始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兵马富足,纵使契丹在战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因此清朝的每个皇帝,我们都十分了解。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应该算是清朝历代皇帝中最没个性的一位了
2024-06-07 06:17:00
清朝末期,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了一场,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
2024-06-07 06:29:00
谁一辈子打一场仗,换来国家300年安定
人们常用“身经百战”来形容历朝历代的名将。的确如此。举凡名将,如孙武、白起、王翦、项羽、韩信、霍去病、李靖、郭子仪、岳飞
2024-06-07 10:33:00
刘备病逝白帝城,看诸葛亮如何化解蜀国危机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6月10日,蜀国精神领袖刘备,彻底告别了自己一生都在奋斗的战场,撒手人寰,病逝白帝城。临死前急诏诸葛亮前来
2024-06-07 10:35:00
丹荔迎夏
《荔枝图》 宋 赵昌(款) 上海博物馆 藏荔枝的声名鹊起,东坡先生功不可没。东坡忠直,62岁再谪海南儋州,儋州号称“天涯海角”
2024-06-07 10:54:00
弟弟妹妹加入送考大军,为哥哥姐姐送上祝福!
2024-06-07 10:55:00
燕山耸翠长城如练!“奔赴山海·秦皇岛之约”媒体行感受长城文化
明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奔驰腾跃在华夏大地,穿越时空等候着与有缘人相遇。6月6日下午,参加“奔赴山海·秦皇岛之约”媒体行活动的30家主流媒体的社长
2024-06-07 11:03:00
繁花掠致远,研习沐书意
江南时报讯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夏日的海浪推动了书籍里弥漫的浓厚气息。为了让小记者了解古籍,积累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2024-06-07 11:39:00
明朝为何需要“海禁”来抗击倭寇呢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当时郑和下下策是首屈一指的,但是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有政治目的的
2024-06-07 11:43:00
高考首日学生忘带准考证,福州铁骑疾驰5公里护送家长送证。
2024-06-07 12:33:00
阴氏,新野(今中国河南新野南)人。出身显贵,她的曾祖父是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哥哥阴识,父亲名阴纲,母亲邓氏,是汉光武帝大功臣邓禹的孙女儿
2024-06-07 06:12:00
这事儿,不但后人难以理解,同时代的人们,也是啧啧称奇。一、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尤其是比起今天"万贵妃题材"的影视剧里,不少女星们塑造的"美艳"形象来
2024-06-07 06:14:00
隋炀帝虽被称之为暴君,但现在,我们对他的功绩还是认可的。无论是征战高句丽还是开凿运河,都是不世之功,但这样大的工程,本就不是杨广这一世能够完成的
2024-06-07 06:15:00
老土这两年心情不错——吉林的土默热,辽宁的聂桥,广东的姬健康,三个信奉“三生石畔红学新说”的红学草根,摒弃传统红学索隐
2024-06-07 06:21:00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豪杰纷纷响应。当年,项羽跟着叔父项梁起兵反秦
2024-06-07 0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