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太祖重文轻武,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7 18:55: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太祖赵匡胤自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约半个世纪的混乱,宋朝建立之后,并没有成为第六代短命王朝,而是传承三百余年,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任何人都无法对其一语带过,宋朝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和宋太祖实施了一系列治国方略,为宋朝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密不可分。

宋太祖重文轻武,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国家统一上:先南后北

面对着四分五裂的天下,宋太祖在继承后周的军事力量之后制订了一系列的统一计划,最开始宋太祖想一举拿下北汉,但是这个提议得到了文武百官的反对,究其原因就是北汉与辽国相邻,在攻打过程中辽国会不会从中作梗不说,就算打下来了,那么北宋将会直接和辽国接壤,承受北边庞大的边防压力,而南方诸国便可趁机对北宋进行军事打击,只能说这条战略得不偿失。而后鉴于诸多先攻北汉弊端,宋太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制订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即先攻打南方弱国,充盈国库的同时进行练兵,为北伐做准备。

对于宋太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很多人觉得是失败的,他们觉得这是直接导致后来宋朝偏安一隅的根本原因,原本后周柴荣继位之后就接二连三的攻破各个政权,将统一战略已经推进到了攻打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地步,但可惜的是柴荣因病放弃了这一计划,宋太祖是继承了后周的全部军事力量的,那么他不去继续执行这一计划明显就是无能。

宋太祖重文轻武,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对于以上论调,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其一,他们低估的辽国在其中的作用以及辽国的战力,其二,他们对柴荣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行动高看了,毕竟没有真正发生战争,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宋太宗制定这一计划必定是经过了深思熟了的考虑的。其三、对于宋朝而言,要想防住北边辽国,西边夏州政权的侵袭,必须先要完成大体上的统一,这样才有能力去集中发展经济文化,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以便为以后的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北宋先南的战略对于老百姓而言是福,假若宋太祖先伐北汉,很大的几率会与契丹辽国产生交锋,凭借宋朝刚建立起来的军队赢的概率基本上很小,老百姓必定又会陷入无边的战火之中,刚建立起来的北宋说不准马上就要灭亡。

政治军事上: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总体来说,无论在军事或者政治上,宋太祖都采用了防范于未然的政策。

政治上,对于防范藩镇割据和武将专擅的情况,制订了“设官分职,分割事权”的策略,将权力分散开,使官员相互制约。另外,北宋的官职名称和官员职能基本上都是不一样的,与此同时,北宋初期宋太祖也鼓励官员们对造谣的官员进行举报,这样很好的防范了一系列问题,官员们相互制约,便很少又胆大包天之辈对宋廷的稳定产生破坏。

军事上,由于宋太祖是通过兵变黄袍加身的,所以他对此类事件尤为敏感,为了避免再次发生,于是宋太宗制定了宋朝独有的重文轻武的策略,即提高文官的地位,让高级文官和武将相互制约,达到平衡的作用,避免武将雄兵在手发生叛变,与此同时,宋太祖还积极招安各地悍匪失职之徒到军队,这样将本可能潜在对政权造成破坏的因素转变为维护政权的军队,可谓一举两得。

宋太祖重文轻武,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对于宋朝重文轻武的策略,很多人都对此有所诟病,认为后期宋朝的积弱多是因为此项政策导致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在当时那个时期,从五代以来奉行的是“天子,兵马强壮者为之”的准则,中原大地被暴力充斥着,拥兵自重者会对皇权产生威胁,不利于皇帝的集权,对于百姓的影响也显得尤为巨大,他们将暴力奉为准则,则会导致宋朝整个社会将会变得混乱不堪,对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极为不利。宋太祖通过提高文官的地位便能完美的制约武将的权力,便于稳定统治,还可以让整个社会崇尚暴力的风气慢慢消失殆尽,宋朝整体便可以稳定的发展。

宋太祖重文轻武,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经济上:改变地主和佃户的关系,支持工商业发展

唐代以来,实行均田制,土地无法自由买卖,农民的生活完全依赖地主,到了宋代,宋太祖对其细节上做出了改变,保证制度整体稳定的同时又极大的加强了农民对生产的积极性,即保留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但是土地变得可以自由买卖,这极大的改变了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农民不再完全依赖一位地主,自身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每年只要佃户将土地的租金交够之后,地主就不能为难。

如此一来,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关系没有打破,避免了地主阶层对新制度的不满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混乱,仅仅改变了土地制度,让农民对生产的积极性极大的提升。这样一项制度改变的直接结果,就是宋朝以比唐朝小的土地面积生产出了比唐朝多一倍的粮食。

中国封建社会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的,为了保证粮食的生产,对商人极其不友好,各个行业严格限制了商人的进入,重要行业多是朝廷自己掌握在手中。而到了宋朝,宋太祖几乎把所有的行业都对商人开放了,包括及其重要的盐业,对于商人,专门制定了全世界第一步税法——《商税则例》,为了防止官员利用职权经商破坏整个商界的稳定,宋太祖特别规定官员不得经商,经商者即为触犯宋朝法律,甚至如果犯法被抓之后,天下大赦都轮不到经商的官员,宋太祖如此严格的规定,为工商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太祖重文轻武,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宋太祖一系列政策为宋朝的发展做出了正确的指引,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虽说因为统一南方而几乎耗尽全国之力,导致无法收复幽云十六州,但是这种策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最稳妥的一种策略,试问任何一位皇帝都不敢拿刚得到的天下做一场赢面并不大的赌注,况且宋太祖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让广大人民免于战火,对土地制度实施改革,改变了五代十国以来农民劳作不是为自己劳作的局面,人民的自由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整个社会风气也在重文抑武的牵制策略下由五代十国以来的暴力转向温和,这种情况虽然有可能让人民丧失对灾难的承受能力,但是安居乐业,这不是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梦想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7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说宋朝不能一统怪宋太宗赵光义?
...常理,告诉我们原来王朝初期军队也可以这么弱,败光了宋太祖留下的家底,对外不行就对内,虽然重文轻武是宋太祖起开始实行的,但是宋太宗时期才是真正加深贯彻了重文轻武,失去了汉唐崇文
2023-07-08 16:11:00
唐朝崇文尚武,到了宋朝为何重文轻武了
...国可谓是真正的重武轻文,是武将治国的大乱世。因此自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借鉴唐朝灭亡的经验,是大力构造一个重文轻武的环境,喜欢以文官来牵制武将,避免宋朝再现唐之藩镇。而五
2024-06-12 09:19:00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到重文轻武,相信有很多人脑袋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就是宋太祖,很多人认为重文轻武就是由宋太祖提出并完善,以至于影响整个宋朝的。其实不然,重文轻武虽然是在太祖时期就有出现的苗头,但
2023-09-18 05:51:00
探究北宋“重文轻武”国策:从太祖到太宗的治国理念与实践
...由于赵宋王朝的建立完全是通过兵变,为避免重蹈覆辙,宋太祖赵匡胤在平定南方各割据政权,统一全国后立即将文武关系置于亟待重新定位的高度。王夫之在《宋论》里就谈到了天子通过专宠文士
2024-04-21 04:45:00
宋朝重文轻武,赵匡胤只是开了一个头,而不是关键人物
...呢?是因为重文轻武!而说起重文轻武,很多人认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责任,是他一手导致了宋朝重文轻武,并且积弱了三百年,那么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其实很多事情,并非是
2023-01-22 15:57:00
宋朝从重文轻武到士大夫全面治国的思想转变历程
...\"五代以来,四方多事,帝王尚在军中,无暇学术\"。...宋太祖晁匡胤于960年组织成克杰起义,建立宋朝后,专权武将的现象仍然频繁出现:王彦升在京城一个中级官员手下做知府。他
2024-04-28 11:25:00
从繁荣到覆灭,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马壮者当为之”自然有着深切的体会。所以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唐末武将动辄就威胁中央政权的弊端,并且颁布法令限制和削弱将领兵权,将兵权收归在皇帝手中。赵匡胤即
2023-09-24 19:43:00
燕云十六州:从石敬瑭的割让到明朝的收复
...动持久战争碾压辽国最终解除这块心病呢?大家都知道,宋太祖立国之初,杯酒释兵权,此后一直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致使大宋的军力与其国力不相匹配,这是有宋以来,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重
2024-04-25 12:27:00
宋代被后人称为“弱宋”,你认为他真正“弱”的原因在哪里
...于历史的朝代,文化兴盛达到了封建历史的巅峰,根源于宋太祖赵匡胤一统天下后“重文轻武”的政策,文臣绽放异彩,武将被打压到谷底。后世人称宋代为“弱宋”,是因为宋代无论从领土版图、
2024-05-27 1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