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91%是硕士、博士;他们,置身航天测控最前沿,多次操控航天器创造了一连串“中国奇迹”……他们,就是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的“飞控青年团队”。十年来,他们...……更多
...的身后是中国航天。”月面采样,难度极大。48小时内,航天器不仅要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还要定时定点实施月面起飞,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地球和月球38万公里之间的连线互动。与高健同为“90后”的鲍硕,是这个中心首位女...……更多
...更远。2023年,中国航天实施67次发射任务,研制发射221个航天器;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47次发射全部成功,累计发射突破500次。自30多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漫...……更多
跨越38万公里,驾驶“玉兔二号”月球车
...号”的动向。作为遥操作团队的一员,灵活驾驭在太空的航天器是于天一的看家本领。常人眼中,于天一就像“驾驶员”,干的无非是把盘打舵的常规操作。但事实上,航天器的姿态调整、变轨、开机和状态设置,全靠编码组成...……更多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船到现在的百吨级的空间站,也就是说,相比早期的单个航天器飞行到现在的组合体空间站运行,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田立平表示,为适应不同的中国空间站任务,航天员中心在不断改进相关...……更多
...91%是硕士、博士;他们,置身航天测控最前沿,多次操控航天器创造了一连串“中国奇迹”……他们,就是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的“飞控青年团队”。强国有我、叩...……更多
奇迹再现?故障卫星离奇“复活”,独自运行22万公里后登月?
...那段时间里,它实际上成为了一块太空垃圾,威胁着其他航天器的安全。这提醒我们,在大力发展航天事业的同时,也要关注太空环境的保护,避免太空垃圾对航天活动造成威胁。此外,DRO-A/B卫星的“复活”还让我们看到了自...……更多
逐梦航天,童心同行
...让我们特别新奇;空中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防护等知识;在科学课上,老师还带我们做了迷你“小火箭”向空中飞的实验,原来空气压力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未来,我们小学生定会继续努力...……更多
2022-12-19 06:29童心,航天
科创燕郊如何打造航天航空产业“新高地”?
...;建设卫星研发及检测平台,建设火箭发动机及自主动力航天器动力测试基地;提供生产、制造、试验、测试等一站式服务,并搭建具有CNAS认证的实验室,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促进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下一步...……更多
两名“85后”博士明日飞天!他是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还是个博导
...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更多
北京飞控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精测妙控 逐梦九天
...接力棒”,工作人员立即开始紧张繁杂的初始轨道计算。航天器从发射到入轨,每一次机动变轨和姿态调整都需要飞控团队进行精准的轨道控制和遥控操作;在轨稳定运行后,飞控团队仍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守护各个航天...……更多
神十八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
...念的节点,北青报记者对多位航天领域专家进行专访,就航天器返回过程的科学问题进行解读。为何选择凌晨着陆我国此前载人飞船返回任务中多数都选择在白天返回。那么,此次神舟十八号飞船缘何选择在挑战更大的凌晨返回...……更多
...等奖。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航天班教师余辉介绍,学校设有航天器结构设计、航天生保系统、卫星载荷创意设计等航天特色课程,航天班的学生每两周上一次特色课程。同时各学科中也都融入航天知识。课课问天,征途漫漫。优化...……更多
...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赵竹青)5月16日,首届“领航杯”航天器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决赛暨中国火箭系列IP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大赛围绕“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主题,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全...……更多
无穹—中国·航天沉浸艺术展正式开展 专注打造原创航天文化IP
...体验、多互动”的艺术特展。《来自祖先的命名》板块,航天器模型集中展示 作为一个原创航天文化IP,“无穹”航天沉浸艺术展不仅仅停留在物理空间中,更在其中的《致未来》单元板块,访谈了来自科学、文学、艺术、天...……更多
北京飞控中心青年人才群体:曾处置神十一可能与空间碎片碰撞险情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飞控中心”)担负指挥调度、轨道设计、空间操控等关键岗位职能。这个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年轻团队,出...……更多
“北京明白”是怎样练成的
...对不出错误,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酷的心理考验;其次,为航天器注入指令,要精确到毫秒,否则在太空高速运行的航天器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如调度团队的前辈曾经总结过做“北京明白”的条件:智商、情商、体商...……更多
2024中国·四川航天科技嘉年华在成都启幕
...观者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航天的魅力。活动现场,航天器模型成为瞩目的焦点,它们不仅形态逼真,更蕴含着强大的科技力量。飞行模拟体验区也人潮涌动,大家都想操控模拟设备,体验航天飞行。现场不乏家长带着孩子...……更多
85后载荷专家桂海潮明将出征太空,母校发声:为北航人骄傲
...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何谓载荷?航天器上装载的、直接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任务的仪器、设备、人员、试验生物及试件等,被称为有效载荷。载荷专家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科研人员...……更多
神舟从容再问天(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共有14个分系统,是我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格的航天器。本次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的第四艘载人飞船。从1999年11月神...……更多
...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我的专业是规划航天器在太空中的前进方向与行动轨迹。”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学生林瑞进一步坚定投身航天事业的决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更多
...将于2026年随嫦娥七号探测器进入绕月轨道,这将是泰国航天器首次从绕地轨道进入深空。此外,泰国已向中国提出3项关于嫦娥八号任务合作的申请。(完) ……更多
我国出现首位戴眼镜执飞航天员,近视也可以“飞天”吗?
...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更多
...包含卫星应用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航天器姿轨控制系统及产品研发基地,未来将承载宇航产业产品研制实验、智能装备产业设计集成、产业链集成协作等职能。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新区建设主管李晨暘介绍...……更多
可折叠的卫星“柔性翅膀”如何打造?银河航天揭秘
...太阳翼技术难度大,除技术验证星外,通常应用于高价值航天器。从国际上来说,柔性太阳翼的典型应用是哈勃望远镜、国际空间站等复杂航天器,由于难度较大,常规卫星并未大规模进行配置。近年来,随着柔性太阳翼技术的...……更多
好消息,戴眼镜也能上太空了!
...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0名,已毕业3名。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器动力学、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索引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发表在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顶刊;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获国家发明...……更多
航天科普活动助力梦想启航
...导员耐心地为青少年讲解航天知识,还通过带领大家制作航天器模型,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随后大家来到户外,辅导员示范操作太阳能航天卫星模型,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技、科学的兴趣和爱好,鼓舞孩子们脚踏实地...……更多
航天任务中听到的“林海明白”是谁?他们在哪?
...探测火星。2021年5月15日,红色星球——火星迎来中国的航天器,这对岳世磊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当时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地球接收到信号需要27分钟,岳世磊就是负责接收来自火星信号的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更多
神舟十六今日发射 登陆月球提上日程
...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更多
历经十年,在多个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浙江商业航天将飞向何方
...知道,捆绑式火箭能产生更大推力,飞得更远。对于一部航天器就有数十万个零部件的航天产业而言,培育一整条产业链,将上下游企业牢固“捆绑”在一起,至关重要。几乎所有被采访者,无论是造火箭、卫星的,还是身处配...……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俄罗斯宇航员:若遇见外星人 会请他喝茶
【目前正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夫奇宁表示,遇到外星人,自己会先请他喝茶、吃点东西,然后,一定会与他找到共同语言。】在2月7日举办的交流会上
2025-02-08 19:14:00
海上风电惊现黑天鹅?中国16兆瓦风机交付,欧美2300亿项目被取缔
“中国人偷走了我们2300亿的订单!”继华为5G、大疆无人机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之后,我国又一关键领域技术突破让西方“刮目相看”
2025-02-08 19:23:00
潜蛟入海九重渊,丹心铸剑碧海垂。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
2025-02-08 17:22:00
寒风吹彻砺血性!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一支队掀起冬季实战化练兵热潮
图片说明:战备拉动演练东方网记者曾炟,通讯员李岩、周永钢、徐鹏昊、陈昊2月8日报道:近日,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一支队抓住冬季大练兵契机
2025-02-08 13:35:00
缅甸实兑市入口部分检查站遭武装狙击手袭击
缅甸实兑市的军事消息来源透露,若开军(AA)正在使用狙击手袭击国管委军方下属位于实兑市入口处长途公路沿线的一些检查站。消息人士称
2025-02-08 15:23:00
2月7日,寒潮席卷杭州,一股热浪却在萧山国际机场奔涌——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中勇夺桂冠的浙江特警们凯旋。连续5天的高强度比赛
2025-02-08 08:34:00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灾害救援、农业植保、环境监测、航拍摄影等领域,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
2025-02-08 08:34:00
授枪!军营里的“冠礼”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冠礼是古代青年成年的重要礼仪,承载着成长与担当的深刻内涵。而在当代军营,同样有一场意义非凡的仪式,那便是授枪仪式
2025-02-07 18:06:00
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言语……外表看起来质朴温润的黄旭华
2025-02-07 18:22:00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德黑兰消息:伊朗新研发的“沙希德·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6日正式加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舰队,交付仪式当天在该国南部阿巴斯港举行
2025-02-07 20:16:00
美国亮对外军售成果,五角大楼定新竞争战略,三个方向中国需重视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2024年对外军售成果,按照美方的说法,军事装备的销售额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3187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9%
2025-02-07 21:48:00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今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今天中午,习近平主席为来华出席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2025-02-07 18:45:00
送别黄旭华院士!今天再读一次他的故事
据中国船舶719所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
2025-02-07 14:14:00
“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编辑:杨雁琳责编:廖异 审核:阮鹏程
2025-02-0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