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17 13: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任务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纪念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传承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和科学家精神,16日,由全国少工委主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等协办的“回望飞天路 逐梦新征程”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主题队日活动在京举办。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进展如何?未来我国深空探测又将如何前行?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搭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的神舟五号飞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一飞冲天,奔赴浩瀚太空。

杨利伟:我们这20年来到现在,再回过头看的时候,实际上不单单说是职业或者是使命还有责任,我想可能对工程本身,对国家意义有深刻的认识,要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备什么东西,建设航天强国。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回望飞天路 逐梦新征程”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主题队日活动在北京举办(图源:视觉中国)

作为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已是耄耋之年的戚发轫院士回忆起神五的成功,他说,他得到过很多的奖项,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杨利伟返回后对他说的那句话。

戚发轫:神舟五号上天了,圆满地回到地球了。杨利伟同志说了一句话,“中国的飞船真棒!”我认为这是最高的荣誉,我这一辈子得了很多奖,但是我认为这个奖是最高的,永远很高,因为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我们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了,而且安全地回来了,确确实实来之不易。我认为终生难忘。

飞天是勇敢者的游戏,杨利伟上天时,经历了很多从没想象过的考验,取得了成功,既考验了航天员本身的素质,也是对飞船和运载火箭的实打实的检验。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张智透露,当年在火箭的可靠性设计上,能做冗余的都进行了试验,所以才能保证长二F火箭作为我国现役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张智:当时我们做了两点,第一点是如何去把火箭做得更可靠,让它不出问题;第二点是一旦出了问题,我们能把航天员的生命保住。所以整个长二F火箭研制过程中,可靠、安全是我们的理念,也是这样去实施的。所以整个火箭从可靠性设计上,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杨利伟向少先队员们分享自己的航天经历(图源:视觉中国)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一代代航天人扛起使命,为国出征。从单人单天到多人多天,从天地往返到长期驻留,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运行,屡创奇迹的中国航天人,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杨利伟:随着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一支人才队伍。我们最初的选拔对象,从空军飞行员选拔到现在的科研院所,到大学院校,而且我们第四批也对港澳开放选拔,培养了很多的专业人才队伍,战斗在一线的主力也很年轻化,平均在35岁左右。

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从体量上来讲,从最初的8吨重的飞船到现在的百吨级的空间站,也就是说,相比早期的单个航天器飞行到现在的组合体空间站运行,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田立平表示,为适应不同的中国空间站任务,航天员中心在不断改进相关保障措施,让航天员能够在空间站中生活得更舒适。

田立平:最早从几立方米载人飞船的狭小空间,到现在相对宽敞的空间站三个舱的结构环境大大提高。包括舱内的光线,因为航天员的日常生活也是有自己生活的基本需求,长期飞行时面临的狭小环境、噪声等,会给他们多多少少带来一些影响。我们给他们创造更好的饮食、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好的休闲放松条件,那是我们保障人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现在咱们的住宿环境就是很宽敞,而且有私密的空间。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杨利伟在活动现场(记者张棉棉 摄)

目前,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航天器、新火箭、新飞船、航天服等产品已全面进入研制生产阶段。杨利伟表示,针对登月任务,目前已经开展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在第四批航天员的选拔上,知识结构和训练项目均会向未来登月的方向考虑。

杨利伟:现在我们进入到空间站,是完全在微重力的环境下。将来到了月球,有六分之一重力,对人的协调性、操作性(有要求),因为在太空中还要进行月球车的操作。一定要有丰富的飞行经历和经验;要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可能要比空间站需要的品质更重要,毕竟他们飞得更远了。

预计2030年前,中国航天员将登上月球。不过,对中国而言,载人登月只是探索深空的一个过程,未来我国计划在月球上建立站点,实现长期有人工作,并将它作为深空探测的基地。

杨利伟:载人登月一定不是最终的目标,它可能真的是作为一个“中转站”,将来可能会向更深远的太空去探索,这也是我们去搞载人航天利用这种资源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活动当天,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来到北京市少年宫,参加了丰富的动手体验活动,同时,活动现场还布置了中国空间站天宫画展作品展、全球拍天宫摄影作品展,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儿童画,表达孩子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致敬,以及对探索宇宙的无限想象。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戚发轫在现场(记者张棉棉 摄)

现场,有小朋友提问,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航天人?戚发轫院士总结为要做好四件事。

戚发轫:第一要做好准备。第二要有爱心,因为一个人有了爱,他能把你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第三,要有梦想,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梦就是理想,就是信念,就是目标。最后要有本事,现在把学习学好,打好基础,以后能为国家,能为民族,能为我们国家的复兴拿出你自己的本事来。想干什么都得有本事,当工人得当工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空了”。20年后,已经90岁高龄的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回忆起与杨利伟在首飞前的一次对话。当时,为了让航天员放心,他向杨利伟讲解了神舟五号飞船的研制情况和安全性。“我到过
2023-10-16 18:58:00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我国“神舟之父”戚发轫院士。他是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我国载人航天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载人航天器、卫星、宇航元器件和空间事业战略发展等领域
2023-12-19 22:14:00
自己梦想和祖国需要结合是最大幸福
...利伟(右二)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左三)参加“回望飞天路 逐梦新征程”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主题队日活动。本报记
2023-10-18 03:51:00
...天英雄杨利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田立平等,受邀与少先队员面对面交流。他们动情讲述感人的飞天故事,帮助孩子们了解我国载人航天
2023-10-17 05:13:00
传承航天精神,续写中国航天新辉煌
...天新辉煌——访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院士更多内容,请移步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顶”。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嫦娥五号或找到月球有“本地水”证据
2023-02-20 04:24:00
“太空生命之舟”,中国造!(科技名家笔谈)
...记得,有一次,时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拿起我的笔记本,仔细翻阅后热情表扬我内容记得“挺详细、挺工整”。这让我备感温暖、备受鼓舞。工程一线是最好的课堂,坚持高
2023-11-09 03:45:00
“天开杯”报告会:戚发轫、王树国与青年学子共话创新与责任
...学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戚发轫,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应邀作主旨报告。5月16日,第七期天开大讲堂暨“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责任
2024-05-16 21:43:00
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央视频大型科技文化公益盛典“航天之夜”启动仪式在烟台海阳市举行
...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也通过视频表达对航天事业的殷切嘱托和深情祝福:航天事业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航天梦也是强国梦。这几十年,中国航天在一代
2023-11-27 15:36:00
...日报为禾城学子讲述中国航天故事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做客“水木讲堂”■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吕小华本报讯 昨天下午,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受邀做客清华
2024-04-10 06: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佳恒:以“智”提“质” 产值已超去年全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湖北佳恒科技以智能化改造与自主研发双轮并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12 19:27:00
西电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3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遴选结果。学校《“西电智评”——数智赋能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2025-10-12 13:56:00
见证首次无动力帆船环越南极,飞利浦鹅卵石Pro剃须刀以科技实力硬核护航,净护随行
2025年10月10日,人类首次帆船环航南极之旅于上海白莲泾旅游码头启航。由国家海洋公益形象大使、中国航海科普大使、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
2025-10-12 13:35:00
“电力工程号A星”今日出征
2025年10月12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电力工程号A星”的出征仪式。公司及合作单位的领导和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2025-10-12 11:56:00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我国新型单光子探测器量产落地
大皖新闻讯 日前,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以下简称“深度制冷单光子探测器”)
2025-10-12 10:52:00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丨浪潮智能终端“超高清+AI”解锁场景新玩法
漫步浩瀚太空,秒回侏罗纪时代,与科幻机甲同框……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九州神韵”的XR拍摄专区,小学生李安安兴奋地“穿越”在异时空中
2025-10-11 10:21:00
近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疾控卫监部门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某美容院将普通的高频电灼仪包装为“黄金微针”项目进行推广。这类看似创新的营销话术
2025-10-11 12:36:00
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李自曼)近期,多家险企推出1年期的短期重疾险产品。同样保额下,传统重疾险保费动辄千元甚至上万元
2025-10-11 13:55:00
滨州移动织就“数字救援网”,赋能红十字演练通信零死角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拉开帷幕
2025-10-11 14:44:00
看点十足!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变身“AI嘉年华”
当碳基生命的创造力与硅基生命的智慧力深度融合,将迸发出怎样的“AI+”可能?2025年10月10日—10月12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召开
2025-10-11 15:31:00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10月11日上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的主旨演讲
2025-10-11 15:31:00
北京apm多重活动焕活国庆长假新体验,解锁假日新乐趣!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apm以“沉浸式假日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互动活动、热门IP联名快闪与专属会员福利矩阵,为王府井商圈注入鲜活动能与浓郁假日氛围
2025-10-11 15:41:00
山东乐陵:“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
位于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扒鸡生产车间内,老师傅王强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盯着油炸锅、凭经验调节火力
2025-10-11 16:03:00
近日,张家口农商银行钟楼北小贷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一场针对光大新天地商城内各商户的专项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商城内各类商户的经营状况
2025-10-11 16:20:00
易生支付:智慧支付护航国庆文旅消费 赋能区域商业活力升级
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呈现旺盛活力。易生支付凭借高并发交易处理、全渠道聚合支付、实时资金清算等核心技术能力
2025-10-11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