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逐梦航天,童心同行
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小记者优秀作品展
N505班 樊雨洁 指导老师 陈馨予
N八字小学401班 叶馨茹 指导老师 严丽君
N401班 张潘安 指导老师 徐琰斐
N505班 牛梦琪 指导老师 陈馨予
校长寄语
N陈超
亲爱的同学们:
星海浩渺,神秘莫测,无边无际的宇宙世界,永远吸引着人类不断地向前探索。2022年,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世界瞩目: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完成;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从过去的“追赶者”变成如今的“领跑者”,逐梦星海的脚步迈得更快更稳更远。
磻溪杏娃们,让我们将心中对祖国和宇航员的深情告白呈于纸上。惟立大志,方成大器,心有所向,未来可期,将来的我们一定会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航天梦
N桃园小学501班 顾诗怡
指导老师 蒋利群
每当我玩陀螺时,总会想起浩瀚太空中王亚平老师手中那枚悬浮陀螺。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中国航天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中国航天强国梦稳步前行。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随着不断旋转的陀螺,我们已经从神舟十号任务进入了空间站时代……”科学老师带我们看的《天宫课堂》里,王亚平老师出场的那一幕令我记忆尤深。没想到,在一个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太空舱里,睡眠区、卫生区、厨房样样俱全,看得我满眼新奇。晚上做梦我都时常梦到自己,来到了浩瀚的太空遨游……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亚平老师说,太空失重的环境会导致血液分布与地面不同。微重力致血液上涌,所以面部看起来胖胖的,会影响健康。为了保持健康,锻炼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太空中怎么锻炼呢?王亚萍老师为我们介绍道:舱内有两种运动工具,一种是太空跑步机,另一种是太空自行车。太空跑步机和普通跑步机比起来外观没太大差别,但它想要在失重环境下使用,需要一个束腹装置来固定自己。同时为了减小跑步对舱体的冲击,还专门设计了缓震系统。只见王亚平老师倒立着,手“踩”踏板,像用脚一样踏自行车,很轻松就转了起来。简直太神奇了!
中国航天事业能有如今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的人。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强国”梦想融入每一位航天人的血液中,才能在航天高新技术中不断突破,有了如今的辉煌战绩。从那以后,我也有了一个梦想:成为像王亚平老师那样的宇航员,飞上太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为梦坚守
N503班 杨孜澄
指导老师 吴华英
“只有我坚持了,别人才会为我坚持”,已经56岁的宇航员邓清明爷爷坚定地说出了这句话。
宇航员需要怎样的精神?这个问题从宇航员邓清明爷爷的少年时期就可以体现出来。邓清明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小时候必须跋山涉水三公里去上学,特别是下雨天,地面全是黏糊糊的泥,没办法,他只能踏着泥泞,顶着风雨艰难地走到学校,这时鞋已不成模样;有时山区起浓雾,走在崎岖的山路,很是危险。但这些都难不倒他,邓清明爷爷总能按时到学校上课,风雨无阻。中午在学校他只能吃咸菜馒头,并且还吃不饱,家里没钱给他买文具和课外书,邓清明爷爷总能克服困难,完成作业。正是这些艰苦的条件磨炼出了他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不管飞天之路有多么艰难,邓清明爷爷都未想过放弃。2013年,邓清明爷爷体检时发现了一颗非常细小的结石。对于普通人而言,一颗小结石算不了什么大事,可对宇航员来说,问题太大了。邓清明为了飞天之路,立即决定取出结石,结果没有取出,在肾里留下了一根管子。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邓清明吃尽了苦头,终于取出了管子。取出后,他说:我的飞天之路又开始了。
然而飞天之路仍然艰难而漫长,这一等就是24年,可他还是没想过放弃,在长期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入选神舟十五号乘组,实现了他的飞天梦。
宇航员邓清明爷爷追逐航天梦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要因为一段时间的困难而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坚持梦想,就一定能成功。
梦想起航 逐梦星河
N401班 查阅微
指导老师 山小华
仰望苍穹,浩瀚的宇宙真是令人着迷。漆黑的夜幕中繁星点点,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形态各异,各有千秋。就连它们的性格也不一样,喜欢热闹的凑在一起,放出璀璨的星光,把天空变成舞台的中心,一抬眼就能看到它们。而不喜欢热闹的就静静地躲在角落里,不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瞪大了眼睛看,费好大的劲,才能找到它们。
我站在地球上,看着这无边无际的宇宙,脑海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星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宇宙诞生的时候就有了吗?”“地球上有生命,那么其他星球上会不会有生命呢?”“黑洞它到底是什么?我进入黑洞后能看到什么?”我问爸爸,爸爸说他也不知道,让我去问老师。我问老师,他说有些问题他也不清楚,让我去看书。我打开书本,有些问题在书里得到了解答,可是,有更多的问题随之而来,而且,到目前为止,好像好多问题都没有人能回答,它们都成了一个个未解之谜。
有时候,我真想乘上一艘航天飞船,亲自到宇宙中去探索这些秘密。我知道,这样的想法并非遥不可及,因为,我们中国人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地前行。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创造了“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神话,这些传说寄托着我们的梦想。到了现代,我们的航天梦终于迎来了新的辉煌。当我们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时,那一刻,我们开启了中国航天梦的大门;当航天英雄杨利伟穿越大气层,不远万里进入太空,那一刻,浩瀚星空里增添了一抹中国红;当“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轨道,那一刻,我们告诉月球,告诉宇宙,我们要来了,我们中国人要来了!
伟大的航天梦像一颗闪亮的珍珠,在一代代人的手中传递下来。到了我们这一代,我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的航天梦早日实现!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那浩瀚的星辰大海!
航天梦
N桃园小学401班 钮誉宁
指导老师 王佳媛
二零二二年六月五日十点四十四分,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发射成功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激情澎湃,泪水早已润湿我的脸颊,中国追逐航天梦的步伐从未停下,不断向前奔赴浩瀚的星辰大海。
我是一个非常关注且热爱航天事业的人,我深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险阻。航天事业发展初期,我国经济不发达,科技水平相当落后,不仅面临设施简陋、人才匮乏的局面,而且还面对他国拒绝援助的情形。虽然面临接踵而至的难题,但是我们团结一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完成此次航天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分别是陈冬、刘洋、蔡旭哲。其中第一次登上太空的人是蔡旭哲,他从2010年正式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直到2022年圆飞天梦。为了这一天,他整整准备了12年。还有很多像他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航天工作者,也许他们一辈子也登不上浩瀚的宇宙,但是他们仍为了一个共同的航天梦而努力着。正是因为无数人的努力才铸就了我们今天一个又一个航天事业的成就。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要向所有的航天员致敬,学习他们身上那股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为国争光的精神!
圆梦航天公司
N新农小学401班 徐梓辰
指导老师 王佳怡
2100年,我作为航天开发的核心工作人员,有幸成立了一家航天公司,专门承接各项航空航天体验服务。
你以为我会借此收取高额的费用,达到敛财的目的吗?错了,我们是一家公益性单位,专门为有需要的人圆太空梦,乘坐我们研制的火箭上太空,只需两元。
这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来到我们公司,说想要乘坐火箭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很纳闷:“爷爷,您想旅行乘坐飞机就可以了,我们的火箭是上外太空的。”老爷爷颤抖着嘴唇说道:“小伙子,爷爷乘不起飞机啊,听说你这儿只要两元……”“是的是的,那我们就更改一下航行路线,专门为你开辟一条环中国线路!”看出了老爷爷的为难,我立马答应了他的要求。
第二天,老爷爷穿着一套中山装早早地来到了我们公司等待飞行,看得出爷爷对于这次旅行十分重视。
“旅客朋友请注意,我们的火箭马上就要起飞了。”火箭的导航系统响了起来,环中国旅行开始啦!我和老爷爷怀着紧张、激动又兴奋的心情飞上了太空。“这是我们的发射基地,茫茫沙漠的甘肃酒泉发射中心。”导航系统一边为我们介绍着风景,一边缓缓驾驶火箭平稳飞行。“这里……这里是不是北京啊!我看见长城了!”爷爷颤抖的双手指向窗外的万里长城,眼睛里饱含着激动的泪水。“是啊,这就是长城,我们已经到达首都北京了!”我也激动万分地回应着爷爷。“谢谢你啊,孩子,我圆梦了,我终于见到了北京,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啊……”
后来的路上,爷爷告诉我,他出生在北京,他的爸爸妈妈为了建设西北,从北京来到了甘肃,从事军事研究工作,再也没有回到过北京,今天,是他第一次回到了出生的故乡。
爷爷的故事,感动了我们圆梦航天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为有需要的人实现梦想,就是我们的服务宗旨,接下来,我们还会努力帮助更多人圆梦。
在太空写下中国梦
N新农小学301班 侯怡萱 指导老师 潘云慧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利用空闲时间,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在网上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太空生活,心情特别激动,学到了很多知识。
“天宫课堂”第二课中讲课的老师可不是我们平时学校的老师哦,他们是翟志刚老师、王亚平老师、叶光富老师,都是神舟十三号乘组的航天员。教室也不是我们每天学习的教室,而是在太空授课。
航天员为我们展示了几个神奇的实验——“减轻失重的实验”“浮力消失的实验”“泡腾片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光球实验”。
我对“水膜张力实验”特别感兴趣,这个实验是王亚平老师演示的。只见桌上摆放着一个金属圈,王亚平老师小心翼翼地拿着饮水袋朝金属圈注水,让水吸附在金属圈上,形成一个水膜,然后继续慢慢注水,使水膜变成圆鼓鼓的水球。在实验的最后,王亚平老师将一朵红色的纸花放进水球里,纸花开始慢慢绽放。哇,实在是太神奇了!
一堂短短的天宫科学课,让我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向往,与“太阳肩并肩”的种子悄无声息地落入我的心田。
追逐属于我们的航天梦
N新农小学401班 刘嘉伟
指导老师 王佳怡
浩瀚无垠的天空,千百年来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对于外太空的探索,人类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我们伟大的祖国也一直在追寻着航天梦。
前些天,神舟十五号飞船成功与十四号飞船在太空会师,6名宇航员同时在空间站内工作和生活了4天。随后十四号飞船返回舱精准降落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空间站正式由十五号飞船的3名宇航员接班,不知道这次他们在太空中又会做些什么实验呢?
据科学家介绍,航天员每天得抽出两小时来进行运动,防止肌肉萎缩。此外,我们日常中的小事,如:洗漱、吃饭、睡觉、上厕所等,在太空中都非常困难,而且他们还需要忍受长时间的孤独,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这些了不起的航天员在追寻航天梦路上,经历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我要向他们致敬!
我们小学生也在课堂上追寻着我们的航天梦呢!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一同观看了航天员们在太空中做实验的视频,太空中失重的环境让我们特别新奇;空中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防护等知识;在科学课上,老师还带我们做了迷你“小火箭”向空中飞的实验,原来空气压力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未来,我们小学生定会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航天知识,追逐属于我们的航天梦。
耀眼的航天梦
N新农小学601班 周懿轩
指导老师 杨琪
每当我仰望那繁星点点的星空,总让我产生一种神秘感,它的无边无际使我产生无尽的遐想……
2011年9月29日9时,“天宫一号”成功发射,那振奋人心的一刻,是我国人民意义非凡的一刻,全国人民一齐欢呼。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启动,从此中国航天的宏伟蓝图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让我们国家的所有人自豪。
航天梦就是中国梦,如果说宇宙飞船是一辆载具,那么宇航员就是司机,由此可见培养一名优秀的宇航员是多么的重要。许多科学家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投入到了航天事业当中,为祖国的航天技术添砖加瓦,将飞船发射向遥远的天空。当然,宇航员也为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优秀的宇航员完成了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为祖国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的人,才使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不断地造福着中国人民。
望着这片茫茫星海,我幻想着我也可以到外太空去,身着宇航服,去探索那些神秘的星球,如火星、金星、木星等耳熟能详的星球,解开许多未解之谜,为国家做出贡献。想到这,更加坚定了我的航天梦。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祖国的花朵,我们正在慢慢长大,争取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想是风,吹拂着千万人的心田;梦想是火焰,锤炼着我们的意志,使我们百折不挠;梦想是光,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使我们不再迷茫。
航天事业是祖国重要的项目,当我再次仰望天空时,好像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耀眼的航天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9 08:14:5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