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地评线】东湖评论:斯人已逝,“深潜”精神长存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5-02-08 17:22: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潜蛟入海九重渊,丹心铸剑碧海垂。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

舰艇强,海疆固。海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核潜艇的研制和应用,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这样的“国之大者”,黄旭华倾心“许国”“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栉风沐雨中隐姓埋名“深潜”三十余载,一生致力于实现国防科技发展从追赶到超越的宏伟而艰辛目标。黄旭华被称为“功勋”,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心怀家国,方成大家。从青丝到白发,从各项事业建功立业、爬坡过坎时期到全面深化改革和民族复兴的和平年代,不断变换的是时代背景,始终不变的是黄老毕生“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报国心。生前只戴母亲遗留的围巾,无言诉说着他的遗憾和对家庭的愧疚。纵然需要背负太多委屈与不理解,他也为国倾尽所有,用“大忠”注解“大孝”。只要祖国召唤,哪怕前路未定,需要从零开始、离亲疏友,也毅然前往荒岛隐姓埋名苦干;只要“战场”还在,哪怕身体只允许自己每天上半天班,也不轻易离场。“在国家需要中找到人生方向”,这位赤诚的老人,以民族兴亡为己任,舍家报国,将自己的生命和祖国的核潜艇事业融为一体。他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上,如今,祖国和人民把他高高举起。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只要事业需要,哪怕到处是惊涛骇浪,他也埋下头择低处立、向深处行,甘心做沉默的砥柱;在漫长的时间里背对亲人、背对个人荣誉,面对艰苦的岗位,毫不犹豫“我去”;面对艰巨的工作,挺身而出“我来干”。投身我国核潜艇事业近60载,胸怀众生、忘我努力,终于带领团队在迎头赶超中自主研制出国之重器。他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不同的战场。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些青年被名利蒙蔽了双眼,存在不显山不露水、不容易“吹糠见米”的岗位最好别人去,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见效的行业和工作最好别人做的思想,他们的本心在世俗的洪流中不知去向。然而,在我们的事业中,却须臾离不开这样坐“冷板凳”的工作,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在高光苦寒之地谋前程,就需要能坐好坐住冷板凳的毅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切美好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不懈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只能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行。哪怕只有一个算盘,也要造出中国的“定海神针”!在科学攻关的道路上,总会遭遇挫折险阻,有时还布满荆棘,只有具备坚持到底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摘取到成功的果实。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他们废寝忘食,日夜钻研,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终于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正是这种创新奋斗的精神,让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创造了奇迹,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城市有幸,黄老一生中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就在武汉。武汉的大街小巷,抬眼可见黄老大幅宣传照,质朴、和蔼的老人像一盏明灯,默默守护着山河安澜,万家灯火。就在黄老化为星辰的当天,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号召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国家需要什么就攻克什么,人民呼唤什么就服务什么。时间的赓续延展,是要“老”与“新”之间完成接力,从榜样英雄中领悟“报国”与“奋斗”的价值,从而推动历史往前发展。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国士如灯,照亮新征程。我们有黄老,是时代的幸运。而真正最宝贵的财富,其实是这股“深潜”精神的延续。一代代坚守者、奉献者和牺牲者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也激励引领着无数后辈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斯人已逝,“深潜”精神不灭,只会像他的核潜艇一样,静水流深,决胜万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伦(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们送给了一个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这场“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的集体送别,这场跨越地域、超越年龄的全民吊唁,照见的是一个民族对
2025-02-10 18:11:00
...自发前往黄旭华曾奋斗的地方献花吊唁,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2月10日上午10时,武昌殡仪馆内,白菊如雪,哀乐低回。黄旭华院士安详地躺在鲜花翠柏中,胸前
2025-02-10 15:02:00
2月6日,为祖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30年、作出卓越贡献的黄旭华院士因病逝世,让无数人悲痛不已。2月10日上午,黄老遗体送别仪式将在湖北武汉举行,社会各界纷纷前来排队献花,鲜花沿围
2025-02-10 11:24:00
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遗体送别仪式在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群众自发前来吊唁,一束束鲜花附着信件寄托着对黄老的无尽思念。今天,我们向这位“深
2025-02-10 18:12:00
...验的成就。2月10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举行。现场悼念的人群络绎不绝,亲人、朋友、同事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前来与他告别,向这
2025-02-11 13:40:00
2月6日,99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在武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让人民群众沉浸在悲痛之中,而他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将永远
2025-02-12 18:30:00
时维乙巳,仲春之季。噩耗忽传,黄公旭华溘然长逝于江城武汉,享寿九十九龄。巨星陨落,天地同泣;国士仙游,九州同悲。黄公生于乱世,志存高远。年少即怀壮志,心忧邦国之危亡;年长更展宏图
2025-02-10 11:56:00
...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对 “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的深情礼赞,他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光辉典范。“隐姓埋名三十载”,以忠
2025-02-10 16:05:00
黄旭华百岁寿辰曝光!护士准备俩蛋糕庆生,网友纷纷送上祝福
...则轻松又温馨的新闻。今天,我们的超级英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迎来了他百岁的生日!不得不说,百岁生日这档子事儿,比起那些小鲜肉的生日派对,可是重量级的多!据悉,现场除了
2024-03-02 22:15: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救助船、直升机齐出动!北部海区最大规模海上救助演练在烟台举行
大众网记者 陈晓 实习生 董玉 烟台报道5月27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开展2025年度救捞系统海上救助暨防汛排险综合演训
2025-05-30 11:32:00
央视新闻讯 近日,海军航空大学在渤海湾畔组织大场次、高强度对地实弹射击训练,在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下,参训飞行员使用火箭弹、航炮弹等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实弹攻击,锤炼飞行员实战能力。
2025-05-30 15:58:00
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
近日,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空中加油专项训练顺利完成,遂行任务能力有效提升近日,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机场
2025-05-30 16:10:00
东营海警局积极探索科技管海新模式
近年来,东营海警局在探索海域管理新模式、向科技要战斗力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通过引接公用平台、与涉海单位共享等方式整合多种科技力量实现科技管海
2025-05-30 19:31:00
据媒体报道,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多架战机,自己无一损失。对此,国防部发言人作出了回应
2025-05-30 07:47: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商海宽:从资深海员到海院教师,为海上安全筑牢“生命线”
“直升机重心在顶部,一旦迫降坠入水中,将发生180度翻转。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要沉着冷静,别太害怕……”5月26日,河北唐山曹妃甸
2025-05-29 23:42:00
首都航空青岛中队安全员参观青岛民航博物馆: 传承航空精神 铸安全之魂
在碧空如洗的日子里,首都航空青岛中队的安全员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求知的心情,踏入了青岛民航博物馆的大门。这座承载着厚重民航历史的殿堂
2025-05-29 16:20:00
圆满成功!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海阳东方航天港顺利实施海上发射回收试验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魏萱)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6:22:00
接连两起,军机客机均出事故!韩国一架军机坠落,已致3人死亡,另有一架客机冲出跑道,机上载有183名乘客。最新消息:军机上4名人员全部遇难。
2025-05-29 18:59:00
铸安全盾牌,造服务口碑——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度保安队员春训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刘子航)为进一步强化保安队伍实战能力,筑牢安全防线,日前,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组织骨干安保队员开展专项技能强化训练
2025-05-29 16:56:00
海阳“问天”再获突破,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飞行回收试验成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通讯员 高圆圆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3:13:00
歼-10C总师:签不完,根本签不完……
歼-10C总设计师王海峰一回母校西北工业大学就被“包围”了大家排长队找总师签名网友: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近日西北工业大学举办航空论坛歼-10C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峰来到现
2025-05-29 08:14:00
无人驾驶收割机 麦田“大显身手”
5月28日,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1600亩小麦开镰收割。今年六合区组建10支农机应急队,以机械化力量筑牢“三夏”生产安全防线。图为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智能作业收割小麦。南京日报/
2025-05-29 08:18:00
比亚迪欧洲首超特斯拉,中国制造改写全球格局,美国不再是领头羊
x 中国车企在欧洲干了件大事!最新数据一曝光,整个汽车圈都炸锅了,4 月份比亚迪在欧洲卖出 7231 辆电动车,同比暴增 169%
2025-05-29 00:06:00
人民币又扩圈,重要邻国送上厚礼,总统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当下,中美博弈,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小国夹在中间很难受,尤其是美国动不动就搞胁迫的把戏。逼迫一些小国选美国,否则有我无他
2025-05-29 0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