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端牢中国饭碗看粮食安全“加减法”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赵旭、马欣然)“这个秋天的水稻平均亩产在520公斤左右,接近常年。今年从春种、夏管到秋收,我们都严格执行品种目录化管理,加强科技应用。”北京市双河农场首双农业公司...……更多
...流通、加工、销售、消费等粮食全产业链上协同发力,“加减法”共同运算,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耕好“无形良田”,要做好“技术活”。从收到储到加工的全链条节粮减损,科技赋能是关键。以小麦为例,传统收割机的损失...……更多
...可考核的成效”……多的调下去,少的调上来,田野里做加减法,农业结构调优调精态势不断显现。今年夏收过后,河南舞阳县舞莲面粉公司订单不断。“以前就是传统磨面厂。现在我们根据下游食品加工企业需求,请农户种植...……更多
硬核潍柴雷沃丨用“智”造打破技术垄断,为粮食增产、减损提供“粮”方
...023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技术。麦浪滚滚,增产、减损的“加减法”不仅提高了收获效率,更为有限的耕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看似简单的“加减法”,背后蕴含的是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方法论。数据显示,我国粮...……更多
...兴擘画了清晰的行动路径。科技赋能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一突破性增长得益于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持续深化。生...……更多
...经结束,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秋粮丰收归仓,助力端牢饭碗。看到粮食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形势,越是往前越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只有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养活自己,把...……更多
...顺利推进,秋粮颗粒归仓,为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打下了坚实基础。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眼下,从中原腹地到东北黑土地,从北国田间到南方地头,全国秋粮...……更多
...出倡议:“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如何让中国饭碗更牢固?倡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中国饭碗更牢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更多
...功能。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科技支撑14亿多人的饭碗端得更牢。2023年,我国有力应对多重挑战,再夺粮食丰收。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启动,搭建全国技术集成创新平台体系,聚焦100个大豆和200个玉米重点...……更多
...”,到如今粮食总产量增长5.1倍,14亿多人端稳了“中国饭碗”,守住了“中国粮仓”,实现了从新中国成立前4亿人“吃不饱”到如今14亿多人“吃得好”的伟大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这一辉煌成就生动...……更多
...明确部署,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金贤东坦言,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极端天气等冲击,国际粮食市场大幅波动,输入性风险明显增强,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增多...……更多
...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今天,我们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但也应清醒看到,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更多
薛城区邹坞镇开展“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粮食安全专题宣讲会
鲁网10月18日讯值此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五部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为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提升镇村干部粮食安全意识,推动粮食...……更多
秋粮增产成定局“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保障了秋粮生产,全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直接关系每个人的张嘴吃饭。作为全年最后一季粮食,涉及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大,秋粮的丰收,历来意义重大...……更多
...来源,方能更好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助力中国饭碗更丰盛更安全。——南方日报 ……更多
...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科技兴农,夯实粮安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更多
守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希望的田野孕育奋进希望
...进节粮减损,耕好“无形良田”,守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秋粮收购关系保供稳价。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粮食收购和保供稳价关系密不可分。“做好秋粮收购的同时,一定要确保粮食供给平稳运行。”专家表示,要从粮食...……更多
这个事关中国饭碗的百分点提升,意味着什么?——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②日前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显示,2015年至2022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19提升至77.90,提高了2.71个百分点。数据...……更多
独家视频丨粮食安全 中国饭碗 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更多
...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强调“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2021年,中央首次将粮食产量纳...……更多
时政微观察丨粮稳天下安
...组会时,回应了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 顾 敏“今年你最关注什么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回答:“还是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更多
秋粮丰收在望 端牢“中国饭碗”底气十足
...的问题有了响亮的答案。夏粮首战告捷,我们端牢“中国饭碗”底气十足。2024年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299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夏粮是今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更多
...食自给自足方面的能力与决心,也再次证明中国有能力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本质要求,就是“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夏粮丰收的背后,是农业科...……更多
耕地、环境、产业链上的“加减法”点绿成“金” 农户共享更多“绿色红利”
...的重要一环。2024年以来,各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加减法”上做文章,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藏在农田里的“绿色”加减法耕地上的加减法。2024年以来,我国持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更多
...量”上做贡献,还要在“质”上有突破。一方面,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另一方面,让绿色农产品产业强起来。陈军表示,安徽是产粮大省,去年安徽的粮食总产超过830亿斤,实现了“二十连丰”,以占全国4.3%的...……更多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了饭碗。金秋十月,东北边陲的北大荒友谊农场迎来又一个收获季。大豆、玉米、水稻全都进入成熟期,丰收在望。1950年,风华正茂的刘瑛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北大...……更多
种粮卖得出 饭碗端得稳(锐财经)
...季收购超1.6亿吨,日均收购量超200万吨——种粮卖得出 饭碗端得稳(锐财经)本报记者 汪文正当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积极做好秋粮收购、储运等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图为位于沭阳县的中央储备粮沭阳直属库院内正在...……更多
...足干劲打好“秋收仗”,确保颗粒归仓,牢牢端稳“粮食饭碗”,让亿万人民底气“食”足。同时,依托丰收图景,鼓励各地丰富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供给,开展各具特色、主客共享的乡村文旅消费活动,让更多人分享丰收喜悦...……更多
科学种田 端牢“中国饭碗”
...:吉林日报全国人大代表韩凤香:科学种田 端牢“中国饭碗”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李朝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有责任带...……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造成损失超100万 “电池大盗”专偷“电网” 难逃“法网”!
“感谢分局民警5个昼夜的辛苦付出,不仅严惩犯罪挽回了经济损失,更维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4月23日,国网东营区供电公司负责人专程到东营公安分局赠送锦旗和感谢信
2025-04-26 12:39:00
全省首位,临沂市人民医院达芬奇机器人“上岗”守护儿童健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刘树业 周凯静自临沂市人民医院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来,儿外科一病区在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支持配合下
2025-04-26 12:43:00
近日,猿辅导武汉公司一名年轻老师在办公室猝死,引发广泛关注。对此,猿辅导回应:该员工发生意外期间,正值武汉公司员工倒休假期
2025-04-26 12:44:00
太行山悬崖摩天筒梯走红,景区回应:每年“体检”已运营近25年
近日,一段拍摄于河南安阳5A级旅游景区太行山大峡谷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座金属构建的绿色螺旋状“筒梯”紧贴悬崖直冲云霄
2025-04-26 12:44:00
4月25日,2025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大会暨江苏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发布活动将在南京举行。这场盛会是对主流媒体如何在信息浪潮中“破圈”“扩圈”的深度探索
2025-04-26 12:46:00
临沂市女职工增加六十日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十五日陪产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4月25日,记者从临沂市“一老一小”服务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对符合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
2025-04-26 13:16:00
航天科普进校园,点燃青岛小学生科学热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珍梅‌4月24日‌,科普进校园活动在青岛沧海路小学如期举行。北辰数智的技术总监陈辉被改校聘请为科技辅导员
2025-04-26 13:49:00
烟台联通举办“AI与我”数智赋能应用技能大赛
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治理等新型技术在生产经营中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应用,近日,烟台联通成功举办“AI与我”数智赋能应用技能大赛
2025-04-26 13:49:00
镇江女警赵雪茹:90后“大姐大”的热血与温柔
“稍等一下,我把报告编辑一下发给情指就过来。”指针才过9点,她的双手早已像操作机关枪一样在办公桌前“哒哒哒”敲击键盘,桌上的一杯养生红茶热气都快散去也顾不上喝一口
2025-04-26 14:48:00
以声为媒!首届“荆楚美育”有声阅读展示活动绽放华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陈凯旋、韩璧妃 摄影余昊、刘艾佳、邓小娟)4月24日,由湖北省美育研究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工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荆楚美育”有声阅读展示活动
2025-04-26 15:08:00
小叶医探|跨越2000公里的求医路,内蒙古患者在安徽获得救治
大皖新闻讯 从内蒙古大草原到到江淮大地,辗转2000公里,近日,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救治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三支血管狭窄90%-95%刘先生今年64岁
2025-04-26 15:25:00
情报站|点赞!老人乘车时不慎摔倒,济南公交驾驶员暖心帮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曹蕾4月26日,情报员“海诺”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一条暖心情报。近日,在济南B18路公交车上
2025-04-26 15:58:00
等五一机票跳水的打工人,已经绝望了
作者:theodore熙少快到五一了,还没有“抄底”买到机票的打工人焦虑情绪正在社交媒体上蔓延。4月下旬,打开小红书、微博
2025-04-26 16:07:00
爱瓜果蔬菜也爱父老乡亲,中国美术馆开幕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今天上午,“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25-04-26 16:27:00
著名书法家卢中南以楷书作品《国恩家庆 人寿年丰》贺鲁网银龄频道上线
鲁网4月26日讯在鲁网银龄频道正式上线之际,我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研究馆员卢中南先生用《国恩家庆 人寿年丰》楷书大作表示祝贺
2025-04-26 1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