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城子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发布,再次为“三农”工作锚定航向。这份文件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引擎,聚焦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乡村治理三大核心领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擘画了清晰的行动路径。
科技赋能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一突破性增长得益于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持续深化。生物育种与智慧农业并进,山东寿光以数字农业为抓手,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放风机、物联网等一批智能化的设施设备,目前寿光的物联网应用率达到80%以上,劳动生产率提升达一倍;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团队通过科技手段改良盐碱地,使其逐步转化为高产田,为粮食安全开辟全新空间。
产业融合撬动县域经济,让农民钱袋“鼓起来”。我国县域经济10年增量近20万亿。通过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4年浙江安吉县林碳汇共富项目分红506.75万元,平均每户村民分得4387元;河北阜平通过电商直播孵化基地,让山核桃、菌菇走出深山;南普洱的茶旅融合示范区、黑龙江五常的稻米文化产业园等,都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产业振兴需摒弃“一刀切”,立足县域特色,培育“小而美”的产业集群。
数字治理重塑乡村生态,让乡村既“宜居”又“和美”。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北京平谷智慧蔬菜工场项目采用国产化环控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优化了灌溉、施肥等环节,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监测与控制,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湖南十八洞村打造数字乡村平台,陆续建设5A景区信息化平台、一屏指挥、云广播、智慧党建、数字村部等10个功能模块。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十八洞村,十年间人均收入翻了10余倍,打造十八洞系列品牌市场估值超20亿元;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用“算法思维”打破信息孤岛,构建更透明、更高效的治理生态,让乡村既有“数字筋骨”,又有“文化灵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7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