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高质量书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龙岩答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9 17:11:00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龙岩5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罗小春 徐士媛 通讯员 罗玉文)

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时代抛出的考题,龙岩全力作答:

近年来,龙岩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奋勇争先、再上台阶”的工作部署和对龙岩提出“展现六个新作为”的具体要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六个共富”模式、实施“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不断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展现新作为,高质量书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龙岩答卷”。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2024年,龙岩人均GDP在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跃升首位,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

2024年,龙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二位!

在2022、2023年省对市乡村振兴实绩考评中,龙岩市实现“两连冠”!

……

从美丽乡村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一幅沃野欢歌、老区振兴的画卷,正在闽西红土地上徐徐展开。

老区争优——

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六个共富”模式,振兴路上一个不能少!

遥想当年,革命的星火在这里点燃,并迅速成燎原之势,闽西革命老区“二十年红旗不倒”,为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代,老区人民接续奋斗,在闽西大地率先点燃“共富星火”,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六个共富”模式,努力为全国共同富裕实践提供“老区答卷”:

——思想共富。用好用足龙岩丰富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资源,打造提升“重走毛主席调查路”“重走习近平总书记乡村调研路”等精品路线,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龙岩留下的“八个一”生动故事,凝聚共同富裕的思想合力。

——产业共富。发挥各县(市、区)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做好产业融合文章,推动全市“2+4”主导产业和县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生态共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好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综合整治,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着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

——城乡共富。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做大做强县域城市,探索跨村联建、社农合作、村企互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

——改革共富。坚持以改革激活力、以改革促发展,深化供销农场等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破解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障碍。

——文明共富。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打造“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六个共富”是六条引领路径。思想引领、产业筑基、生态变现、城乡融合、改革破局、文明浸润六方面齐头并进。

一个村富了不叫富,要全部村富了才算富。

2024年12月,为支持上杭县探索“六个共富”机制,建设共同富裕试点县,形成县域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富裕路径,龙岩市委专门出台《关于支持上杭县建设共同富裕试点县的若干措施》,制订支持上杭打造全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优选地、支持上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支持上杭建设国家创新型县等15条措施,并确定21个市直部门挂钩上杭县21个乡镇,列出了支持上杭县重点创建改革试点清单。

与此同时,龙岩市还创造性地实施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用片区化发展思路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成功打造新罗“红色东肖·环翠奇迈”示范片区、永定土楼十里长廊片区、上杭红古田片区、武平环千鹭湖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片区、长汀“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片区、连城“美味莲南·整训新泉”片区、漳平“台湾小镇”片区,7个片区各具特色、主题突显,带动作用明显。2024年,全市“一县一片区”项目共129个,累计完成投资15.4亿元。

无论是“六个共富”的大胆尝试,还是“一县一片区”的示范先行,都是龙岩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举措,都是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每一个人的努力探索。

老区争先——

大力实施“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振兴路上一刻不能停!

乡村建设,从来不是千村一面,更当因地制宜,塑造千姿百态。

龙岩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行“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即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这一理念。“原生态”就是尊重山、水、林、田、湖为一体的底色,不搞大拆大建、不搞贪大求怪,保护好自然山水和传统村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低成本”就是突出经济、适用,坚持量力而行,不超规模、不超财力、不造盆景,花小钱、办大事。“有特色”就是统筹考虑建筑风格、文化资源等,避免千篇一律、同质化,走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子。

——“5”即实施“一把手”推进机制、规划先导机制、农房建设管控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党建引领机制“五项机制”。

——“8”即采取城郊融合类村庄、集聚提升类村庄、稳定改善类村庄、文化传承类村庄、民族团结类村庄、侨台赓续类村庄、收缩待定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八种类型”,因村施策,分类发展。

得益于“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的推行,龙岩市在福建省率先完成1786个村庄的分类工作,由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农业农村领导负责,每人每年至少抓好1个试点村建设,打造一批可学可看的典型样板。

龙岩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以“五个美丽”建设为抓手,打造出一大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建设典型,变“美丽生态”为“美丽经济”。2024年,建设美丽乡村庭院1607户、美丽乡村微景观730处、美丽乡村公共空间209个、美丽田园50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27个。

“帽村的祖屋、老粮站都很有历史,原来都空着,很可惜。现在改造成乡村文化会客厅,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家没事都爱往这儿凑,来这里游玩的人也多了,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龙岩市武平县永平镇帽村村将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方氏祖屋“竹苞松茂”进行修缮改造,成为村史展陈、客家非遗文化展示场所,让当地村民连连称赞。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帽村的实践是龙岩市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的缩影。目前,全市共确定乡村文化会客厅148个试点村,其中市级10个,县级70个。通过“闲置资产+文化”模式,越来越多古建筑、古书院、旧校舍等从乡土记忆跃升为文化符号,形成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IP”,留住了乡愁,点亮了乡村。

老区争效——

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五个振兴”,振兴路上一步一脚印!

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创新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近年来,龙岩市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蓄起满满正能量,成功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产业繁荣促振兴。龙岩市立足农业资源禀赋,以粮食、烟草产业为基础,培育畜禽、蔬菜、果茶、薯业、林竹花卉、食用菌、渔业等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比任务增量、粮食总产比任务增量均排名全省第一,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连续五年实现“三同步”增长。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189.19亿元,增长11.12%。成功举办第一、第二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扩大两岸农业基层交流,共签约农文旅合作项目106个、总投资162.9亿元。漳平台创园连续8年在全国台创园建设发展考评中获第一名,上杭县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人才引育促振兴。龙岩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推进“才聚龙岩”行动计划,重点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实用人才,有效破解山区地市引才、聚才、留才难问题。聚焦“新农人”培育全链条管理,在全省率先成立“新农人”协会,引导“新农人”抱团发展、协作发展,让乡村人才与乡村振兴实现“双向奔赴”。实施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精准选聘113名乡村振兴特派员到村工作,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退休厅级干部13名,将政策红利、资金活水、技术人才吸引到驻点村。

——文化赋能促振兴。龙岩市以“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为抓手,将“有形”的物理文化空间与“无形”的宣传思想文化内涵提升相融合,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打造“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持续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破陈规、树新风,下大力气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让文明新风沁润心田。

——生态宜居促振兴。龙岩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持续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武平经验”,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做法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经验在全国推广,走出了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发展路子。

——组织保障促振兴。龙岩市坚持以“深化红领行动、争当红土先锋”为抓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十百千”行动,出台10条扶持措施,推行跨村联建等模式,全市60个村列入省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持续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模式,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创新基层治理“1334工作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该工作法已被中央政法委推广。

在龙岩市的众多农村改革举措中,“五票制”颇具代表性,且成效显著。

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份、农民变股东,龙岩市创新推行林票、碳票、水票、地票、房票“五票制”,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股金型林票132户、股权型林票7.22万股、林业碳票14张;发放水票69张,总水量超2亿立方米;发放承包地地票176户287.27亩、宅基地地票6户410平方米;发放房票39户7862.31平方米。“五票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做法获《农民日报》在全国推广。

“五张票”的成功并非孤例,闽西大地上,一项项亮点纷呈、独具特色的改革举措正在全面铺开。

将打造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和林改“武平经验”升级版列入全市“十项重点改革”;推行“供销农场”水稻生产全托管服务模式,实行产量、收益全托管和零风险托管,实现农民、合作社和政府三方共赢,破解“种粮效益低”“谁来种粮”“耕地抛荒”等问题;探索撤乡并镇和行政村合并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撤乡并镇,将上杭县步云乡撤乡并入古田镇,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更具活力、乡村基础建设更有品质、乡村公共服务更加高效……

江山如画,红绿交融。乡村振兴,共富共美。

放眼闽西广袤乡村大地,一个个更红火、更美丽、更宜居的村庄如点点繁星,既温暖了游子归乡的旅程,又照亮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革命老区振兴、服务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国网龙岩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模式,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资源、数据共享与创新应用优势,积极探索“数字+党
2023-04-19 17:58:00
央企“触电”革命老区 共筑百亿电力新高地
... 谢星宇202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应运而生,为龙岩市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两年来,一批批对口支
2024-04-17 17:01:00
...优新农产品更多出现在老广生活里。同时,文旅康养正向高质量发展。目前,两地已开展“百万老广游龙岩”、首批千人团接团仪式等文旅推介活动,并出台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古田旅游区等龙岩
2023-02-05 06:46:00
兴业银行龙岩分行助力龙岩市首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双贴标债券成功发行
东南网龙岩10月20日讯(通讯员 叶顺 肖夏玲)10月17日,兴业银行作为牵头主承销商,成功为福建省龙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发行龙岩市首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双贴标中期票据,募集资
2024-10-20 17:23:00
...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要求和《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携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本着“优
2023-02-15 16:42:00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试验区,加快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期待与广州市进一步深化文旅、产业、科教、医疗等方面合作,推动对口合作取得更大成效。2月14日,广州市与
2023-02-15 19:50:00
闽粤开年互动频频  高质量发展势头足
...州对口合作机遇,激发合作发展活力闽粤开年互动频频 高质量发展势头足近日,龙龙(福建龙岩至广东龙川)铁路武平段全线完成预制箱梁架设。图为合龙后的武平特大桥。郑涛 摄南方日报讯
2023-02-12 06:25:00
(乡村行·看振兴)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山西娄烦“答卷”
...一条具有娄烦特色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娄烦县高质量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娄烦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供图基于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项目覆盖区峰岭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2024-05-31 15:00:00
...兴研究会和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研讨会的主题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促进老区苏区乡村振兴”。研讨会上,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刘飞翔作了《加快推进老区苏区乡村产业融合和产村融合》,中国人
2023-09-30 07: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暑期实践大学生“对话”千年木版年画
今年暑假,东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两支社会实践团队,不约而同地探秘朱仙镇木版年画,助力非遗传承。受访者供图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朱仙镇的晨光里
2025-08-19 05:51:00
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4年增8000元
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发展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2021年—2025年,时光的脚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25-08-19 06:13:00
问政快报(2025.08.1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1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2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城市管理局
2025-08-19 06:13:00
8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暑期探馆·山西太原:博物馆热升温多样活动开启文化之旅》为题,报道暑假期间
2025-08-19 06:53:00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连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
2025-08-19 06:53:00
近日持续的降雨,使得北排洪渠快速路(滨河西路口—兴华西街北)和金桥西街的地下管网接连“亮红灯”——系统性清淤不足及偷排导致的管道堵塞
2025-08-19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8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南京将于2025年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
2025-08-19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现场6万多名观众中,有一群特殊的“国际观众”
2025-08-19 07:40:00
秦新路南侧景观提升工程完工
日前,全长约4.6公里的秦新路实现东西贯通,串联多个地铁站口,使得河西南部的交通路网循环更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宁建轩记者何钢吴春霞)4
2025-08-19 07:40:00
鲁网8月18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梁宸)近日,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白坤海牵头申报的《专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与淄职实践》获特等奖
2025-08-19 07:41:00
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
8月18日,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含4栋科技研发楼及配套
2025-08-19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秦恬恬)8月15日晚上9时,随着5、4、3、2、1倒计时数字次第亮起,屹立于海拔3650米雪域之上的拉萨广播电视塔
2025-08-19 07:41:00
苏皖乌江站“跨省通办”便民服务再升级只进一扇门,办成两省事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昨天早上一上班,68岁的张大爷揣着医保卡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的苏皖乌江站
2025-08-19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关键点。近一年来,南京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
2025-08-19 07:41:00
买菜理发改衣服……菜场奏响“市井交响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8月15日上午8时30分,建邺区月安生活广场热闹了起来
2025-08-19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