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以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06 06:24: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圣

10月3日,站在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观景台,眺望乌江源百里画廊,险峻的崖壁和波光粼粼的乌江浑然天成,在这幅如画般壮丽的景色下方,是已经“变了样”的化屋。

国庆假期,化屋村迎来大批游客,从崖顶行至崖底的中心点,车辆络绎不绝,江边的游船迎来送往,广场上游客们敲响巨大的木鼓,村民们利用当地的农特产摆起了一条“美食街”,热闹无比。

岁月荏苒,风物变迁,化屋留住了青山也换了新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代使命中奋进新征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化屋,也吹进了贵州每一个山乡,东西南北乘势而上,乡村内生动力被激活,迸发出无限活力和希望。

农业有甜头

——产业发展水平大提升

“这个季节贵州人的早、午、晚餐吃什么?”

近来,网络上出现了这么一个热点话题,网友打趣说贵州人当下的“早午晚餐”都被猕猴桃“占领”了。9月,正是猕猴桃大量上市的季节,六盘水、修文、息烽、思南等地栽种的猕猴桃“来势汹汹”,抢占了当季的水果市场。

在修文县,当地猕猴桃种植户朱福永忙得不亦乐乎,前些年他承包了两个山头种植了300余亩猕猴桃,今年采收季就一直忙个不停,“早上要请8个工人摘果,下午运送到分拣处分类打包。”

数不清的包裹每天从大山“飞出”,今年,为了让猕猴桃顺利出山,仅顺丰快递就在修文主产区设置了340个揽收点,21辆货车和300多名快递人员参与猕猴桃运输保障。

“飞跃”的猕猴桃背后是贵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欣欣向荣。

改革如甘露灌溉田野,从土地瓜果丰收,到工厂马力全开,再到黔货出山,全省一盘棋布局,各地扎实推进《贵州省“十四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优化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一大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链条完备的乡村“土特产”蓬勃发展,辣椒、茶叶、刺梨、猕猴桃、蜂糖李、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闯出“大名堂”,引领土地生金,成为当地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引擎。

农业增效带来了踏实的收益,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7元,名义增长7.3%。乡村富民产业不断壮大助推县域经济持续绽放活力,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有事做、有钱赚,农业也越干越有“甜头”。

生活有盼头

——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国庆期间,贵州各地游客如织。“我们的客人到贵州来,几乎都在啧啧称赞,不管多远的村庄都是‘路路通’,农村的房子又大又‘靓’,小菜园、小花园收拾得干净明亮,小桥流水风景宜人,这就是快节奏的人们向往的生活呀。”在深圳从事多年旅游工作的王柳对贵州乡村建设赞不绝口。

从携程数据看,今年国庆假期,贵州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0%,其中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3%。

贵州乡村建设的日新月异不仅增加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让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不久前,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规范(试行)》,规范共分为范围、总则、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组织建设7个部分,共计58条,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指导。这一“贵州标准”的制定,再次为推动农村整体水平提升添砖加瓦。

改革以人为本,幸福才可感可及。近年来,贵州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两改两治理”,遴选试点村176个,在试点村整村推进农村改厕改圈、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随着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动人的故事从大山深处传出,人居环境提“颜”增“质”,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截至今年7月初,全省共有17619个项目纳入乡村建设项目库。一个个项目,锚重点聚合力,推进贵州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从提升硬实力到增强软实力,内外兼修绘制出全省乡村发展的美好图景。

乡村有奔头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底线任务。近年来,全省坚持五级书记抓振兴,3万名“精兵”上一线,既“守”又“攻”,将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坚持到底,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要让群众踏实干,党员干部得带头干。贵州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组织保证。在凤冈县,“党支部+议事会”的共商共议共决形式,让干部和群众实现了大家定、大家干、大家管的良好氛围;在贞丰县者相镇这艾村,人们又依托“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机制,调动村民参与到村庄治理中,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6月28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贵州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落实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等要求。

从党建引领促发展,到人才进村“带”发展,从土地、村集体,到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资源的聚集,人才的汇聚,让农村土地焕发全新活力。为进一步盘活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省连续多年聚焦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资产股份量化、集体经济组织“应建尽建”等,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至2023年底,我省发放股权证书近800万户,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18260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全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构建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新画卷。贵州农业农村“一盘棋”进一步被激活,农民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6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镜观中国丨全面深化改革十年间·乡村振兴新面貌
...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新时代新征程,各地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新华社
2023-10-11 16:34:00
...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广,乡村振兴画卷越绘越壮美。新征程上,更好释放科技和改革红利,农业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必将不断铺展,广袤乡村必将展现欣欣向荣新气象。
2023-01-16 05:35:00
以人才教育科技协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国规划(2024-2035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征程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这份锚定2035年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勾勒出农业强国建设的宏观图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2025-04-10 15:41:00
...大的召开,中国已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实现现代化,不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补齐‘三农’短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
2022-12-24 22:08: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宇峰“继冲上微博热搜的折耳根酸奶之后,公司又结合贵州有机抹茶和修文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研发了系列有机酸奶,这些产品由于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旅属性,在国庆
2024-10-17 05:56:00
...研究会在尤溪半山村举办“贯彻二十大精神,砥砺奋进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第四届福建乡村振兴论坛。来自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镇(村)一线干部、
2023-10-17 06:51:00
...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
2023-12-21 06:37:00
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坚强支撑
...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新局面,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坚强支撑。省长赵刚主持。赵一德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
2024-01-24 07:23:00
新征程看改革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烟台“拼”字当头抓产业
...媒体行集中采访活动启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新征程看改革”专题,报道各区市在改革中的经验做法、进展成效,促进交流互鉴,汇聚起以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改革风帆劲
2024-07-14 20: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