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以人才教育科技协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10 15:41:00 来源:中国网

文丨崔志远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征程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这份锚定2035年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勾勒出农业强国建设的宏观图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必须统筹抓好人才、教育、科技的协同联动,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以人才振兴筑牢农业强国的核心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规划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为破解农业人才结构性矛盾提供了精准路径。

高端农业科技人才是创新突破的“先锋队”。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领域仍面临高端人才储备不足、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薄弱等挑战。规划强调“加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正是抓住了人才工作的“牛鼻子”。要优化科研机构布局,在粮食安全、生物育种等重点领域强化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完善“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机制,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主战场,为突破“卡脖子”技术提供智力保障。

农业强国建设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基层应用型人才在技术转化上的“主力军”作用不可或缺。规划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对一线人才的重视。这些扎根田间地头的人才,直接服务于亿万农民,是农业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涉农职业院校与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施定向培养计划,着力培育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先进技术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基层治理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领航员”。规划将“培养选拔村党组织带头人”“推动基层监督体系衔接”纳入人才工作范畴,展现了农业强国建设的系统性特征。从产业发展到乡风文明,从生态保护到组织振兴,都需要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和高素质治理人才。要建强基层“头雁”队伍,实施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吸引更多返乡创业人才、高校毕业生通过“乡村振兴人才专项计划”投身基层治理,完善激励保障政策,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稳固的组织保障。

以教育提质夯实农业强国的发展根基

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更是科技进步的源头活水。规划强调“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彰显了教育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高等教育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当前,我国涉农高校在学科建设、原始创新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规划提出“改善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条件,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机构和研究型高校”,为高等教育锚定了新坐标。高校应聚焦生物育种、智慧农业、食品科学等前沿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农工”“农理”交叉学科布局,推行“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的培养模式,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战略型人才,让“论文写在大地上”成为涉农教育的鲜明导向。

职业教育要成为应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规划支持“涉农高校、企业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正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体现。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支持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开发“田间课堂”“数字农园”等新型教学场景,让更多青年在实践中掌握智能装备操作、农产品电商运营等现代农业技术,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基础,为农民职业化开辟新路径。

文化教育要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纽带。规划对“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部署,表明教育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具有双重使命:既要传授技术知识,更要传承文明乡风。要大力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依托乡村振兴文化站、非遗工坊等载体,培育乡土文化传承人,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农耕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治理理念相结合,涵养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文化自信的力量。

以科技突破激活农业强国的创新引擎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规划将“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重点,明确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全链条创新路径。

种业振兴是农业科技自立的“芯片工程”,攥紧中国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规划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聚焦大豆油料、耐盐碱作物等重点领域开展攻关,体现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实现“中国粮用中国种”,农业强国建设才有根基。

数字技术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规划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全面融合”,从“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到“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描绘了智慧农业的新图景。推动5G基站、物联网传感器在农田牧场全覆盖,开发推广农业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建设农产品全产业链追溯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病虫害诊断、市场行情预测等场景,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更将重塑农业产业形态,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挑战,规划提出“加强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聚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循环农业等领域,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要铸牢绿色技术这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大力推广节水节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支持生态循环农场、零碳乡村试点建设,推动农业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生态美与产业兴的良性互动。

教育出人才,人才促科技,科技兴农业。以协同联动凝聚农业强国建设合力,需深刻把握人才、教育、科技三者相互赋能、循环促进的创新生态本质。规划中“加强涉农干部培训”“实施人才支持计划”“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等部署,核心在于推动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深度融合。教育作为人才成长的“强基工程”,通过高校与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为农业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人才携知识技术进入科研机构、企业园区及田间地头,将教育成果转化为科技创新动能。科技创新成果又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体系更新,为教育改革“引路”,使教育与科技在对接需求、反哺升级中形成协同共进的动态平衡。通过打通人才评价、成果转化、要素流动等堵点,让人才、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农业领域充分涌流,进而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农业强国建设生动局面。

农业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才支撑的“关键变量”到教育奠基的“基础工程”,再到科技驱动的“最大增量”,三者协同构成了破解“三农”难题的系统方案。新征程上,要以规划为蓝图,统筹推进人才集聚、教育提质、科技攻关,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力书写农业现代化的崭新答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根基。

以人才教育科技协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责任编辑:申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0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张雅光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科技、教育、人才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涉农高校是农林类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
2023-07-29 05:55:00
相约高博会 | 第63届高博会新农科2.0论坛在长春举办
...研讨,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适配路径,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该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吉林大学主办,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与吉林农业大学承办。作为高博
2025-05-24 22:20:00
...培养基地,要培养的是心系“三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建设者”,是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接班人”。涉农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
2023-10-04 03:09: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主题教育在学思践悟中凝聚起教育强国建设强大动能我省高校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本报记者 赵一诺学深悟透,实干为要。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高校紧紧围绕“学思想
2023-09-18 06:36:00
躬身教坛 强国有我︱贵州:建设特色教育强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默默躬耕教坛,书写了“强国有我”的最美答卷。贵州大学山地农业病虫害治理教师团队提升服务推动高等教育特色创新8月30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
2023-09-10 11:24:00
...院在推动新农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教师是教育的根基,是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贾思勰农学院通过“种子计划”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
2024-12-27 11:16:00
广西:筑起职教对外开放创新高地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2024-08-18 16:57:00
以人才振兴有力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以人才振兴有力支撑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 郁琼源几天前,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建勤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建勤在微信朋友
2024-02-19 01:00:00
人民财评: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助力建设农业强国
...,为农民提供增强技能、提升本领的必要条件。针对农村教育科技资源缺乏,农民对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缺少认知和获取渠道的情况,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开展各种专业培训项目,从文化、技术、经营、
2023-11-22 15:2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百名媒体人、百对情侣沉浸式体验甜蜜时光线路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闫德见)9月13日,“泉心泉意爱在邢台——百位媒体人百对情侣星愿数字恋爱探秘之旅”活动在邢台大峡谷景区启动
2025-09-14 19:31:00
非法占地!珠海市斗门区城投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广东获悉,珠海市斗门区城投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因非法占用土地建设,被珠海市自然资源局行政处罚
2025-09-14 19:46:00
黔西南独臂绣娘携布依绣艺亮相故宫
梁忠美作品。(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供图)当故宫红墙遇上贵州山水,一场跨越历史与地域的文化对话悄然开启。9月12日,“积善贵州·非遗之光”文创特展在北京故宫文创融合馆开幕
2025-09-14 19:59:00
瓶装燃气用户大部分都是管道燃气空白区的居民用户、小餐饮、小摊贩,流动性很强,又大多小本薄利经营,一些用户用气成本能省则省
2025-09-14 06:57:00
近日,太原供水集团城南营销分公司早启动、早部署,为将于9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筑牢供水“安全屏障”
2025-09-14 06:58:00
只需轻松一扫,消防安全知识“码”上解锁,即刻学习。近日,万柏林区消防救援大队正式推出其自主设计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平台二维码
2025-09-14 06:58:00
9月11日,古交市消防救援大队深入东煤集团东峰煤业,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火灾防控能力
2025-09-14 06:58:00
超燃收官!2025年红旗商圈第三届“街BA”篮球邀请赛圆满落幕
“燃情街BA,爱上红旗街!”历经14天的热血角逐、54场的精彩对决,9月13日晚,备受瞩目的2025年红旗商圈第三届“街BA”篮球邀请赛
2025-09-14 07:01:00
"河北五超"第5轮,邯郸赛场,看比赛、吃邯郸特色美食!
2025-09-14 07:53:00
德州举办“技能兴德”职业技能大赛烹饪行业技能竞赛
大众网记者 刘宪卿 德州报道9月12日,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2025餐饮行业技能竞赛(德州分赛区)选拔赛暨德州市“技能兴德”职业技能大赛——烹饪行业技能竞赛举行
2025-09-14 07:54:00
抢抓黄金施工期,刷新水利建设“进度条”前7个月我省水利投资完成额居全国第二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兴修水利惠民生。今年以来
2025-09-14 07:57:00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郝金钰)9月13日上午,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主场活动暨首届雄安健康大会活动启动仪式在雄安国际酒店举办
2025-09-14 07:59:00
东昌府区嘉明实验小学开启新学期安全教育新篇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通讯员 李龙2025 年秋季新学期伊始,聊城市东昌府区嘉明实验小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安全第一课”活动
2025-09-13 17:31:00
筑牢精神基石——东昌府区张炉集中学开讲“开学第一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通讯员 高红利为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观念,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9月2日,东昌府区张炉集中学以“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为引领
2025-09-13 17:31:00
宣贯、实施、监督“三管齐下”,聊城全力推动体育新规见行见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聊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现有体育场地1.93万个
2025-09-13 1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