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太行山悬崖摩天筒梯走红,景区回应:每年“体检”已运营近25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26 12:44:00 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一段拍摄于河南安阳5A级旅游景区太行山大峡谷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座金属构建的绿色螺旋状“筒梯”紧贴悬崖直冲云霄,像是镶嵌在峭壁上的一条绿色长龙,由于其带来的视觉冲击,被网友称作“通往天空的阶梯”。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示“腿软”“栏杆外就是悬崖峭壁,爬上去可能要哭”,也有人猜测这段梯子有百米高。“小时候在重庆爬过20多层楼的住宅,但这完全是另一种体验。”一位来自四川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视觉上确实吓人,估计真正爬上去体力消耗也不小。”

太行山悬崖摩天筒梯走红,景区回应:每年“体检”已运营近25年

太行山悬崖“摩天筒梯”。视频截图

4月2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联系了景区工作人员。据介绍,“摩天筒梯”是景区内王相岩景点的一绝,主要服务于桃花谷和王相岩之间的步行登山路线。“‘摩天筒梯’大概是2000年左右建成的,是我们景区内比较有特色的一段垂直连接通道。”工作人员表示:“这里保持原生态,当初建的时候就没有安装电梯,是爬山的路线之一,所以平日的游客也不多。”

对于网友关心的安全问题,工作人员强调:“视觉冲击力确实比较大,但整个设施是安全可控的。每年都有定期安全检测,节假日旅游高峰,我们也会根据人流量进行限流。”同时这位工作人员也提醒游客,在攀爬前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评估,避免在体力不足时强行登梯。

太行山悬崖摩天筒梯走红,景区回应:每年“体检”已运营近25年

“摩天筒梯”近照。网络截图

据旅游平台介绍,“摩天筒梯”依绝壁而建,是呈螺旋状扶摇直上的钢结构“筒梯”,高约88米,共有331级台阶。不论是远远望去,还是从上往下看,都让人感觉惊险万分。“摩天筒梯”主体色彩为绿色,跟太行山暗黄色的山体呈鲜明对比。“筒梯”踏板仅能供一人通行,走在上面,360度回旋攀登,即使你不恐高,仅专注于脚下,也会产生眩晕的感觉。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实习生 汤思文

编辑:徐远哲责编:周尚斗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一”假期河南郑州多个景区开启夜游模式精彩节目
...。河南新乡:感受峡谷风光寄情山水享假期位于河南新乡太行山的宝泉大峡谷,从悬崖之上到峡谷之中,让游客体验到了不同的旅游感受。太行山独有的嶂石岩地貌与碧水相映成趣,在此形成了绝美
2024-05-04 10:28:00
...我们四位车友相约车行南太行。我们是从云台山方向进入太行山的。十几个盘山隧道,把我心中刚刚提起的对太行山神游的惊喜,直接变成了对悬崖峭壁的惊心。汽车在几座山峰之间,回转盘旋上升
2023-08-14 07:09:00
江山如画 | 山西昔阳:太行山里有“人家”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晋中11月29日电 题:山西昔阳:太行山里有“人家”作者 刘小红 张颖巍巍太行,千里苍茫。山西昔阳,位于太行山西麓的丛峦之中,这里山河毓秀,人杰地灵。鸟
2023-11-29 20:47:00
桑新华:天下嵴梁太行山(图集)
...亘的山峦,就像一尊脊梁般的雕塑,气势磅礴。大峡谷在太行山脉的南端河南林州境内,它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这里的红色石英砂岩和白色大理石形成了险峻壮观的悬崖峭壁,怪石嶙峋,都被
2024-11-03 21:28:00
话剧《红旗渠》12日登陆烟台!河南文旅请你“看话剧游安阳”
...”。话剧《红旗渠》依据河南安阳林州(原林县)人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修建红旗渠的真实事迹编排而成。该剧展现了上世纪60年代,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历经十年,在艰险环境中
2025-06-11 16:42:00
南太行一名15岁驴友坠亡?救援队员称在悬崖下找到少年,已无生命体征
...第二日找到少年时发现已无生命体征。晋城市陵川县,南太行山脉。视觉中国图多位网友发帖显示,3月11日晚,一位15岁的少年在南太行七星潭一线天交叉口附近走失,当地救援人员进行了争
2025-03-14 12:01:00
安阳与京津冀地区工商界的合作由来
...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一双手,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瞩目的红旗渠,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由安阳传遍世
2023-02-24 17:17:00
南太行一家体验园的“红”与“绿”
...,唱红军歌……山地战,争夺战,狙击战,攻坚战……在太行山南麓,这些徐徐展开的场景演绎及园区建筑设施群落,正是占地9.9平方公里,总投资40亿元,集太行革命历史、国防军事文化、
2024-03-25 11:19:00
小毛的“新”愿(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采风①)
...岸上、横河、东岭后这几个村串起来。同时,加大对河南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在横河村附近修建一条森林防火通道。成为村支书的小毛深知优美的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25年
2023-12-24 06: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信为媒,笔墨书香架起豫哈文化连心桥
大河网讯 墨香氤氲,情谊绵长。8月8日,在郑州市图书馆内,人们见证了一场以笔墨书信为纽带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这场深度联结河南与新疆哈密两地的“豫哈领读人 同享书墨香”活动当日圆满闭幕
2025-08-10 20:43:00
被贵州美景美食折服,北京爷爷旅居贵州晴隆不想走了!
“庭院式的住宿环境,美得让人心醉,气候更是凉爽宜人,我在这里的旅居时长马上就要打破我从2023年旅居以来保持的45天纪录了
2025-08-10 20:17:00
市水利和湖泊局:打好提前量 守住关键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针对本轮强降雨,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聚焦落雨区,打好提前量,守住关键点,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8-10 20:17:00
为应对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提升市民健康防护意识,8月10日,太原公交二公司组织志愿者,走上公交站台、深入车厢,开展“防蚊灭蚊
2025-08-10 22:07:00
户外劳动者的夏日“清凉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乃彰 通讯员 夏丽萍冰淇淋在手里撑不过五分钟,鞋底踩着路面会发烫,入伏后的威海街头,连风都带了温度
2025-08-10 20:10:00
海外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严冰)从交通运输部获悉,8月10日中午,随着省道S104线兴隆段最后一个断点难点打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因山洪灾害受损的51条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全部抢通
2025-08-10 18:24:00
眼下正值升学季、招生季,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焦虑”,通过虚假宣传、违规承诺等手段设置“招生陷阱”,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5-08-10 18:30:00
每周25班!支支串飞打卡贵州美景
贵州的“空中旅行网”又上新了。8月10日起,贵阳往返兴义航线每周再增7班,加密后达到25班,相当于每天平均3-4班,两地往来更灵活
2025-08-10 19:14:00
江苏移动“爱家小屋”扬州亮相 科技赋能智慧家
8月9日,在千年运河的潋滟波光与现代光影交织的扬州运河大剧院,“爱家·爱音乐”——江苏移动2025爱家小屋环省行第三站如约启程
2025-08-10 17:52:00
来贵州,一“浪”接一“浪”
这个暑假,贵州正以23℃的平均气温,把欢腾藏进了山野与溶洞,以及市井的烟火气中,将独属多彩贵州的“浪”演绎得淋漓尽致。黔东南施秉县杉木河漂流贵州的“浪”
2025-08-10 18:12:00
鲁网8月10日讯为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8月7日,莒南县道口镇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抢险及群众转移演练活动,以实战化训练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2025-08-10 11:26: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名单公布,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太阳山上》入选
2025-08-10 11:50:00
消防员张一:冰冷江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抢险救灾 先锋力量】连续数小时浸泡在冰冷的激流中,体温一度降至34.7℃,29岁的黔西市消防救援大队金凤大道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张一冷得浑身发抖
2025-08-10 13:30:00
8月10日上午,津沽文化学者、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甄光俊先生在新华社区学院为观众作了《70年回顾与思辨:我的津沽文艺之路》的主题讲座
2025-08-10 14:53:00
在人工智能都能写论文、验真伪的2025年,一位自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却大摇大摆走进全国中小学、医院和企业。荒诞的是
2025-08-10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