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东湖评论:耕好“无形良田”,端牢中国饭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03 19:30: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湖北省农业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湖北省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启动以来,减少粮食因霉变损失2.4亿斤。减少粮食损失,就是建设“无形良田”,以实现“无地增产”,对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具有极端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从田间到餐桌,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浪费问题也值得关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的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约340-360亿斤(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估算,粮食全产业链总损耗率约12%。粮食安全是事关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耕好“无形良田”,要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销售、消费等粮食全产业链上协同发力,“加减法”共同运算,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耕好“无形良田”,要做好“技术活”。从收到储到加工的全链条节粮减损,科技赋能是关键。以小麦为例,传统收割机的损失率为在5%左右,烘干设备广泛运用之前会提前收割麦子抢在艳阳天晾晒,因颗粒不够饱满或未完全晒干而发霉导致的减产在2%左右,加上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损失,整体损失率大概10%左右。随着科技发展,目前普遍运用的纵轴流收割机损失率不到1%;粮食烘干技术全面推广,损耗率比传统晾晒低6%;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降到了2%以内;加工技术不断更新升级使粮食出品率平均提高3%左右……做好“节粮减损”工作,就要高度重视新机械、新科技的引进,高度重视技术人员与农机手、种植户的技能培训,通过科技攻关、机收培训等“硬措施”,为耕好“无形良田”奠定夯实基础。

耕好“无形良田”还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粮共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古至今,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浪费食物的行为仍然屡见不鲜。国家《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的出台,把食品浪费从道德规劝改为法律约束,织密扎牢反对食品浪费的篱笆。同时“光盘行动”等举措的推广也有效改善了食品浪费现象。但仍要久久为功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只有全民行动起来,对粮食和劳动者心存尊重与敬畏,形成科学饮食、节俭用餐、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让节约粮食蔚然成风,才能端牢“中国饭碗”。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粮食市场形势复杂严峻,粮食战略属性更加凸显,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切实耕好“无形良田”,需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从业者、消费者共同努力,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汇聚最广泛的力量实现长久的食之无忧,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冯钟睿(宜昌夷陵)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丁楚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今年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收顺利推进,秋粮颗粒归仓,为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
2023-10-17 11:27:00
10月16日是第四十五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这一主题直抵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命题——节粮就是增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
2025-10-22 22:12:00
金秋十月,稻浪金黄,瓜果飘香,广袤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69.5%,进度同比快2个百分点。秋收“进度条”拉满,绘就好“丰”景
2024-10-19 10:02:00
9月23日将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稻浪翻滚、蔬果飘香,入秋以来,各地正积极采取措施抓好秋粮生产,“科技翅膀”助力现代农业腾飞,大江南北“丰”景在望。《“十三五”中国农业农村科
2023-09-16 18:30:00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主题
2024-02-04 15:07:0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11月6日,大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现场会在武汉召开。培育壮大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农业科技
2025-11-10 12:28:00
东湖评论:以一粒稻米看夷陵“粮心”
最近,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夷陵分乡棠垭大米光荣上榜。在251个农产品里脱颖而出。土地从不辜负辛勤的耕耘者,夷陵分乡棠垭大米是当地农人年复一年扎
2025-07-04 21:18:00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更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
2025-04-12 13:31:00
...强调,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
2023-12-03 22: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京江北新区警方多举措应对“二代证”换领高峰
随着首批有效期为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居民身份证换证高峰期已然到来。南京江北新区警方创新工作模式,采取上门服务
2025-11-25 12:45:00
邢台沙河市人民医院在第六届县域慢病管理大会斩获多项荣誉
河北新闻网讯(崔笑然、杨佳月)11月22日,第六届县域慢病管理大会在北京启幕,邢台沙河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锐锋带队参会
2025-11-25 13:08:00
“发现最美铁路·穿越林海雪原”主题网宣活动在沈阳启动
11月25日8时30分,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主办,辽宁省委网信办、吉林省委网信办
2025-11-25 13:18:00
大皖新闻讯 11月25日上午,记者从合肥市“决胜‘十四五’ 搏出新精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30年,合肥将力争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000亿元
2025-11-25 13:40:00
吉高路建白临高速老岭隧道双洞贯通
11月20日20时12分,吉高路建白临高速公路核心控制性工程——老岭隧道左洞顺利贯通。至此,这条横跨白山与临江分界处单洞超2000米的长隧道实现双洞全贯通
2025-11-25 13:49: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李硕:心怀百姓冷暖,守护公平正义
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李硕心怀百姓冷暖,守护公平正义“核实好录音文件后及时发给法院,不能耽误庭审。”11月14日下午
2025-11-25 08:00: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六):“优”无止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六)11月21日,石家庄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右一)为企业办事员服务
2025-11-25 08:01:00
灯火璀璨处,人间烟火浓。从现在起到明年三月,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的灯火将日夜璀璨,等待着各地游客前来探寻湾里庙的新魅力,感受燕赵大地的烟火温情与璀璨风华。摄制丨史晟全、毛媛、戎晓杰
2025-11-25 08:02:00
张家口成京津老人康养旅居热门地今年以来累计超过5000人次,同比增长21%河北日报讯(记者刘雅静)“这里空气好、环境好
2025-11-25 08:02: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卫生健康领域答卷彰显民生温度
文字整理/赵泽众 制图/孙 涛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9.0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居民健康素养等健康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一组数据
2025-11-25 08:03:00
河北日报讯(焦磊、黄建)11月21日,衡水滨湖新区发布衡水湖2025年捕捞季渔获情况专项调查报告。据悉,这是衡水首次对衡水湖捕捞季渔获情况进行调查
2025-11-25 08:04:00
“十四五”时期,我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9.03岁河北日报讯(记者赵泽众)11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25 08:05:00
2025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在邯郸市召开从土特产到金名片,5家冀企凭“证”增值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11月20日
2025-11-25 08:05:00
外观专利授权周期将由3至6个月缩短至7天左右,企业维权时间由6至12个月缩短至1个月以内河北日报讯(王永晨、李超)近日
2025-11-25 08:06: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六):三家独角兽企业成长记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 制图/孙 涛独角兽企业是世界级创业生态的标志。区域的独角兽企业越多,代表它的创新能力越强,创业生态越完善
2025-11-25 07: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