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追梦七十五载 中国人饭碗装满丰盛的中国味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03 23:00: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央视网消息: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追梦七十五载》从见证国家粮食匮乏时期的一枚枚方寸粮票出发,探寻中国人如何创造粮食生产的发展奇迹,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跨越。

国庆佳节,浙江湖州南浔古镇的粮票博物馆,迎来很多兴致勃勃的参观游客。吸引他们的正是这上千张已经退出市场流通30多年的各式粮票。

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很难想象粮食短缺时代的中国,粮票是如何左右着一个人的生活,成为比钱还重要的东西。

小粮票见证大变革。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各地库存粮食变得充足,吃不饱饭的问题解决了,运行近40年的凭票买粮时代结束了,粮票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了饭碗。

金秋十月,东北边陲的北大荒友谊农场迎来又一个收获季。大豆、玉米、水稻全都进入成熟期,丰收在望。

1950年,风华正茂的刘瑛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北大荒,成为我国第一代女收割机手。她和许许多多的垦荒者一样,为的是一个信念,要为国家多产粮食!

时代变迁,刘瑛那一代人驾驶的农机已经成为停放在博览园中的垦荒记忆。而今天的北大荒则成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缩影。北斗导航指引着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可以实现全程无人化作业。前人从荒原中开垦出来的黑土地,也建成了沃野千里的高标准农田。如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493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天,在中国人日益丰富的餐桌上,主食不再是最吸引目光的存在,肉蛋奶、瓜果菜的占比在不断增加。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正在接过吃得饱的接力棒,成为当下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

与此同时,食物供给多元化,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才更牢。传统的“以粮为纲”观念正在拓展升级为今天的“大食物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表示,现在强调构建“大食物观”,就是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粮食供给体系。不限于传统的耕地种植,而是包括“农林牧渔”等多种生产方式,用更多优质营养的食物,让居民的饮食结构更加合理,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更丰盛的中国味道。【编辑:梁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存续40年、退出市场流通30年 还记得当年的四川粮票吗
...境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在过去3年始终处于高位。因此,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着眼全国,四川是国家的战略腹地,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
2023-10-27 08:18:00
悠悠米饭香
...子,已不知道水稻长什么样子了。好在国家早就提出了“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也许是儿时留下的甜美回忆太深刻了,这些年来,我买的基本是农垦大米。这种江苏
2024-05-15 07:21:00
...资匮乏,粮食紧张的时代,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如今,中国人已告别粮票几十年了。尽管使用粮票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但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作者系重庆市梁平区作协会员)
2023-10-10 00:14:00
...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只有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养活自己,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能进而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全年粮食生产,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三季,其中秋粮产量占全年粮
2024-05-17 12:59:00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守住“大国粮仓”,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就需要明确“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在秋收时节做到不遗余“粒”、颗粒归仓。在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3-09-19 15:02:00
...前布局。面对2023年的挑战和任务,掌握主动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12-26 15:55:00
...大也”,节约与勤俭,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也是中国人在物质富足的今天,仍会牢记于心的古训。遵循“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践行勤俭节约之风,不仅是个人行为的自律,也
2024-10-16 07:35:00
...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14亿多人靠谁都不行。现在生活好了,也千万不能忘记这一点。”一
2024-03-25 15:31:00
...,就是建设“无形良田”,以实现“无地增产”,对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具有极端重要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从田间到餐桌,生产、
2023-11-03 19:3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校馆弦歌|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为冰雪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
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全国首家专项冰雪文化科研阵地。成立仅一年便斩获“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双重认证
2025-11-13 22:28:00
数据会说话|吉林的冬天,又要“热”起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新雪季的脚步近了,吉林的冬天正蓄势“燃”动!11月22日,吉林省新雪季开板大会,将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启动
2025-11-13 22:28:00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网约车管理模式数智化再升级
长春机场停车场在“三专三区”分流运行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基础上,长春机场携手网约车运营平台,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
2025-11-13 22:28:00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责任编辑:吴疆】
2025-11-13 22:30:00
网友留言板丨有网友建议长春地铁报站增设地标提示 官方回应:计划对需求大站点持续优化
近日,有网友在中国吉林网《网友留言板》栏目留言,表示希望长春地铁能优化语音报站内容,增设周边重要地标提示。该网友表示,长春地铁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动脉
2025-11-13 23:00:00
开栏语:山,是世界的脊梁,也是连接彼此的纽带。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中国贵州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2025-11-13 13:35:00
在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时期,“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是当前提振干部 “四气”、升腾发展气场的重要指引
2025-11-13 13:45:00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