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春秋时期风光无限的齐国,是怎么被五国打得几乎灭了国?
...,但却从没有伤到秦国的根本。为什么?就是因为有天险函谷关的存在,秦国军事失利之后,他们可以选择退守函谷关,保全自己。但齐国就不一样了,山东属于东部平原地带,除了中间有一点丘陵之外,其余地区全都是平原。...……更多
为何说秦国的成功,地缘优势也不容忽视
...北黄土高原,南方掌握四川盆地以及汉中,东边有黄河与函谷关,西边则是甘肃地区广阔的荒漠草原。从地图上看,秦国“于称雄诸侯中独僻居住于西北”,而且秦国的北、西、南三个方位都没有强敌:秦国以西是落后的西戎部...……更多
黄老之术与战国时期的齐国:一种策略的失误及其后果
...存侥幸异想天开 接下来的事情就众所周知了,秦国东出函谷关,相继吞掉了韩国、魏国与赵国,把楚国打得狼狈不堪,燕国也只剩下了一口气。对于齐国,其实秦国还是很谨慎的,毕竟这个山东的大国已强盛了很多年。齐国并...……更多
蕞之战谁是主力统领
...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史记.楚世家》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史记.赵世家》四年,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这里的庞暖就是战国末...……更多
...为联军的主帅,五国一起攻打秦国。当五国联军攻打到了函谷关的时候,秦军发动出击,将诸侯的联军节节败退。所以当时的联军转而向进攻秦国的盟国——齐国发动了攻击,还夺取了当时的饶安。函谷关之战是在战国时期的最...……更多
春申君黄歇:战国时期的豪杰与权谋之路
...楚国的太子熊完在秦国受难,全靠着使者黄歇将他偷运出函谷关才能回国继位,所以熊完在回国之后开始重用黄歇,让他把持了楚国的朝政。黄歇在得到大权之后,门下聚集了很多的门客为他出谋划策,黄歇也因此成为了战国的...……更多
田单复国之后齐国为何没有争夺霸权
...。该年,秦昭襄王任命范睢为相,将魏冉等四大家族赶到函谷关外。魏冉是五国伐齐的秦军主帅,他的封地陶丘就是伐齐的战利品。到了封地后就挂了,后来封地被魏国吞了,标志着秦国的飞地,齐国心脏上的一根钉子被拔除了...……更多
六国联合伐秦五次为什么都失败了
...但是实际出兵和秦交战的,只魏、赵、韩三国。联军攻到函谷关,秦出兵反击,魏受到损失较大,魏使惠施到楚,要和秦讲和,楚先魏而与秦和谈,于是五国于是纷纷退兵。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乘胜追击,在修鱼大败三晋,斩首...……更多
进攻山东六国时,秦国首先攻打的国家是谁
...诸侯国。对于秦国来说,在东出中原的时候,一般需要从函谷关出发,从而进入中原地区。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函谷关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更多
名将白起如何依靠伊阙之战成名的?
...大仇深的邻居韩、魏两国,组成三国联军,第一次攻破了函谷关。秦国震动,不得不割地求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场伊阙之战,正是秦国国势触底反弹的转折点。对头衰落秦国能够打赢这场战争有两个原...……更多
秦国的失败与崛起:六次大败的教训与最后的胜利
...方向。但这次惨败也最终刺激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二.函谷关之战公元前298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逃离秦国后,带领齐国、韩国、魏国三国联军攻秦,在函谷关外大败秦军,秦军在关内不敢露头。随后,赵国、宋国加入...……更多
...也是魏国冠绝七国之首的重要原因。像关中出关必经之地函谷关便是在魏国控制之下。秦国最有名的函谷关,其实早先是魏国的。此时的秦国,像是脖子被人系了一根绳索,随时有断气的可能,真的是大气也不敢喘,相当难受。...……更多
乐毅为何却灭不掉齐国
...称为三大强国。而且,鼎盛时期的齐国,还在桑丘之战、函谷关之战等战役中击败秦国。换而言之,齐国的强大,连秦国都需要暂避锋芒。比如秦昭襄王在位时,就主张和齐闵王称为东西二帝,这也是战国中期格局的最好体现。...……更多
...燕齐六国之力,对抗强大的秦国,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但是苏秦始终没有忘记对燕文侯的承诺,在联盟解散后,他从燕国到了齐国,被齐王任命为客卿,深得齐王信任,实际上苏秦从事间谍活动。后来,齐国大臣们嫉...……更多
秦国最不能缺少的君主秦孝公,秦国之强大,始于秦孝公
...洛河修筑长城,秦国和魏国的交界不是黄河,而是洛河。函谷关也在魏国手里,也就相当于你们家的门钥匙在被人手里,你怎么能睡得着。尤其是魏文侯在位的时候,重用李悝变法,一跃为一流强国,重用吴起为将,五万大军大...……更多
...关中之地,四周全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关隘,比如说武关、函谷关等,特别是函谷关发挥的作用最大,曾帮助秦国抵御各诸侯国的入侵,在秦国史上被攻破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二是秦孝公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奠定了秦国...……更多
他是最有可能取代秦国一统天下的人,为何最终会走向末路?
...魏、韩三国联军进攻秦国。联军势头锐不可挡,一举攻破函谷关,逼迫秦王割地求和。但就在齐国与秦国交战之时,燕国却在齐国背后捅了一刀。齐湣王立即让前线军队回撤,转战燕国。燕国本就不是齐国的对手,只是想趁机占...……更多
汉朝谚语“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出处
...西出将。这句话最早见于《后汉书.虞诩传》,关指的是函谷关,位于现在的河南地区。关东出相,函谷关以东为齐鲁大地、孔孟之乡,饱受儒学熏陶,逐渐形成崇尚诗文的民风,因此关东百姓信仰以文治天下。关西出将,函谷...……更多
秦始皇凭借的“六世余烈”,给秦国带来了什么
...信陵君魏无忌携救赵之威,率韩赵魏楚卫五国联军,攻至函谷关外,秦军闭关不出。公元前241年,赵将庞煖(xuan)率韩赵魏楚燕五国联军,绕过函谷关,攻至咸阳近郊蕞地,但遭遇吕不韦率领的秦军主力,大败而归。但这两次...……更多
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国君,两人功绩却各不相同
...次引发了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此战秦国大败被联军攻入函谷关,继位没几年的秦昭襄王被迫割地求和,也就是说秦昭襄王前期秦国虽然强势但并非一枝独秀,齐国和赵国的实力也很强大。秦国真正一骑绝尘有了碾压六国的实力...……更多
为何秦国明明是夏天,却冻得冻死了人
...义上的领袖,春申君担任联军统帅,攻取寿陵,一直打到函谷关。结果秦军出关迎战,联军吃了败仗,各回各家。但《史记·赵世家》的记载是,合纵联盟不是5国,而是赵、楚、魏、燕4国,联军统帅不是春申君,而是赵国大将...……更多
揭秘战国孟尝君田文:用人之道的典范
...改了身份文牒,然后乘快车逃离,最终在夜半时分逃到了函谷关。而此时的秦王也后悔放出了田文,于是又派人去抓捕他,发现他已经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骑上快马去追捕他。函谷关规定听到鸡叫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田文眼看...……更多
...说是列国的霸主,但在魏惠王之后,魏国先丢河西,在失函谷关,整个国家的实力更是大大削弱。这次更是经不住秦国铁军的冲杀,王翦的儿子水淹大梁城,魏国投降,魏王在不久之后就被杀了。第四个是楚国。楚国是当时面积...……更多
战国四大纵横家是哪四个人呢
...实际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而且联军气势汹汹攻到函谷关后,却遭到秦国出兵反击,结果自然是不堪一击,一战而溃。因为合纵攻秦失败,加之不断卷入列国纷争,公孙衍最终被魏国、韩国弃用。综上,在战国时期,纵横...……更多
天开函谷壮关中,函谷关易守难攻
战国时,秦国四塞为东部的函谷关、东南的武关、西南的大散关、西北的萧关。四关之中,尤以函谷关名气最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最初是指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函谷关,形容地势极其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的函谷...……更多
六国合纵也无法与秦国匹敌,因为他们成为了一盘散沙
...乱,仅凭赵魏韩,能够重现昔日晋国的辉煌,把秦国堵在函谷关里出不来吗?恐怕除了天生乐观的人以外,其他人都不敢对此抱有什么期待了。因此,第一种方法或许会在短期内奏效,但长期绝对坚持不下去,各国的利益不同,...……更多
秦国何以能灭六国
...遭遇挫折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选择撤退,而是选择龟缩函谷关休整,联军撞不开就撤退了。这种策略虽然看似保守,但是却非常实用。因为秦国的领土广阔,资源丰富,而且一直都有一个强大的军队。所以每次遭遇挫折后,秦...……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离间计,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
...战是历次中战果最辉煌的,秦军败退,五国联军一直打到函谷关,信陵君一战名扬天下。秦国因此对信陵君颇为忌惮,派人到魏国离间安釐王和魏无忌的关系,同时假装祝贺魏无忌登上王位,魏安釐王本来就对他这位同父异母的...……更多
蕞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推赵将庞煖为帅。庞煖认为,攻秦之师屡向西进攻,均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被阻,不如绕道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南渡河水(今黄河),迂回至函谷关后,可以出其不意。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进展顺利,至蕞时与吕不韦所率...……更多
苏秦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政策
...些稀有动物,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屏障,东面有崤山和函谷关固若金汤的坚城和险关。良田千里,百姓耕田,战车和士兵数不胜数,这就是大国强国啊。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凭着大王的贤明,可以兼并诸侯,一统天下,如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玲珑骰子安红豆
2024-05-30 06:13:00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刘备这个人了,他建立了蜀汉政权,能从一个小小的贩鞋的到一代帝王,真的是不可思议
2024-05-30 06:13:00
在中国的通俗历史小说、评书、戏剧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艺术加工,而被“包装”,特别是以隋唐时期为甚。有些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太知名的人物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
2024-05-30 06:14:00
公元前299年,一支楚军打出了象征着楚王身份的旗帜,护卫着他们的王从国都郢城出发,向着西北的秦国境内进发,这支楚军的目的地是秦楚边境的武关
2024-05-30 06:31:00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曾国藩家三代都是农民,在朝中压根就没后台。要说钱更是没有,连他进京考试的路费20吊钱,都是借他舅的
2024-05-30 06:33:00
完颜亮: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金朝第四位皇帝,他是一位少数民族的皇帝,也是一位被汉化的皇帝。完颜亮擅长汉语诗词
2024-05-30 06:38:00
被称为北宋六大奸臣之首的蔡京,是有才华的。他能力出众,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他年轻时就是一个滑头,左右逢源,在司马光(保守派)和章惇之间两头讨好
2024-05-30 06:39:00
三国之中,蜀国可以说是最为弱小的国家了。相比起占据天下十分之七的曹魏,有着三代士族基础和地利的孙吴,蜀国虽然说第一代的人才很多
2024-05-30 06:46:00
重耳:姬姓,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2024-05-30 06:54:00
毁于一旦的柳书名碑终于“重获新生”,碑主人还是“山东老乡”
李文璇 济南报道只要对中国书法略知一二,你肯定听说过“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由柳公权书丹的《苻璘碑》,是“诞生”于中唐时期的柳书名碑
2024-05-30 18:05:00
《家乡老话警世录》,这部由传统文化爱好者陈国举先生精心编纂的作品,以家乡老话为载体,深入挖掘并传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智慧
2024-05-30 18:12:00
《重锓诚意伯文集序》:“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
2024-05-30 18:34:00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四子)。 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2024-05-30 19:04:00
康熙是如何开展战争善后,有效治理台湾,让台湾稳步发展的呢
1682年,康熙正式决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等人准备攻台之战。第二年7月,施琅率兵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出发
2024-05-30 19:06:00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它以地理位置命名,不同于龟兹文明,不属于河姆渡文化,有异于龙山文化,甚至在迄今为止发现的任何文明中
2024-05-30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