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是孙膑将猛虎秦放了出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现在谈到山西,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印象是有黑乎乎的煤,满大街的戴着大金链子的煤老板,其他有什么,可能还需要想一想。但是,历史上的山西谈资,却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山西的历史典故数不胜数,帝王将相大多工业也从这里建立。它的简称是一个“晋”字,原因还是因为历史上的一个国家,它的影响力和历史意义实在是太不寻常。它就是几千年来最无争议的公认的春秋时期第一大国晋国。

晋国的疆域、人口以及生产力,几乎涵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精华所在,据有今天的山西全境、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东西部,国力之强,强到了它解体后的三个国家仍然全部位居“战国七雄”之列。

春秋时期晋国疆域图

不过,这么牛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它的国君晋侯早已失去了对它的控制。

公元前403年,魏、赵、韩三家分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七雄并立的战国时期。魏、赵、韩三个国家由于地处天下之中,所以成为后面整个战国历史中最重要的战场。所谓战国的历史主线,就是“三晋扛强秦”。

三家分晋

又过了十年,齐国大夫田和废齐康公,灭齐国公族,自立为齐国国君。至此,在中华大地上有七个强国并立,西秦、东齐、北燕、南楚,中间韩、赵、魏。战国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战国七雄疆域图

战国初年的超级大国,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便是魏了。因为这时的魏,有四个优势,即政治优势、军事优势、经济优势和地理优势。

魏国达到最强盛时候的国君是魏文侯,他是“三家分晋”的魏驹的孙子,在他的统治下,东制齐楚,西挫秦国,内修政治,外和赵韩,此时,没有任何一股势力敢不买魏国的账。

魏文侯不但很会识人,而且会用人,还是个招募大师,他笼络了一大批能人志士,辅佐自己。吴起、李悝、任座、魏成、乐羊、西门豹,每个都身负大才。魏国在这一群大才的调理下,国力蒸蒸日上。

李悝变法,为魏国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为魏国提供了土地改革、军事改革、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以及法治改革。可以说,李悝变法为之后的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提供了参考标准,是战国变法之祖。

李悝变法

战神吴起便是李悝变法的最好的开花结果。

吴起的两大功勋:

其一,他的战略眼光独到。他向魏文侯建议了黄河以西地区的重要性,向西吞并了秦国五百多里的土地,并控制了崤函地区,将秦国压缩在了华山以西的无险可守地带。

其二,他训练出了“魏武卒特种部队”。一个武卒,身披三重甲,持戈佩剑,操十二石的弩,带五十支箭,携带三天口粮(连盔甲带装备大约五十斤左右),半天能急行百里(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公里左右)。吴起率领着这支特种兵部队,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场,全胜六十四场,剩下八场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这在当时基本上是逮着谁灭谁的节奏。

战神吴起

其次,还有经济上及地理上的各种优势,也是魏国冠绝七国之首的重要原因。像关中出关必经之地函谷关便是在魏国控制之下。秦国最有名的函谷关,其实早先是魏国的。

此时的秦国,像是脖子被人系了一根绳索,随时有断气的可能,真的是大气也不敢喘,相当难受。河东、河内、河西、河外,魏占此四地,实力冠绝天下,地形塞天下之咽喉,是真真正正的“中神通”。

魏国掐着秦国脖子

但这个“战国七雄”之首,随后却逐渐退出了一流国家的行列。原因在于,魏国后来的战略定位出了问题。

魏国的梦想一直是逐鹿中原,所以它的眼光始终瞄准着中原之地。魏国的战略方向一直在瞄准河内地区,对左边的河西、河外、河东地区却并没有下大功夫。

因为河内中原地区拓展的成本低、收益高。

土壤肥沃丰饶,粮食产量高;地势平坦,便于部队投放;中原当时的国家大多是一些中小诸侯,力量不强,用兵损失较少,收益却较大;这块地方自古是中华之正统,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政治上的意义也比较高。

在经济、成本与政治的三料美味下,魏国终究没有能够扛得住诱惑。

魏国在逐鹿中原时,便依托他的战无不胜的魏武卒。在倾国讨伐积怨多年的赵国时,赵国求救到了拥有军事家孙膑的齐国,采用计策是不发兵赵地,而是攻打魏国的陪都、河内重镇——大梁。这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第一次“攻敌所必救”,也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偏偏魏攻打赵国的主将是孙膑的死对头庞涓。庞涓知道孙膑在齐之后,便不顾士卒疲惫,转而进入齐地与齐军主力决战。然战场的主动权一直是被齐军掌握,庞涓不知进退,在桂陵被师兄打个大败而归。此战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魏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此期间,韩国、秦国都经过名相改革,国力渐渐强盛。魏国感到压力,便讨伐韩国。然庞涓再次中了孙膑的计策——减灶计,最终在马陵落败,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虏。而十万魏武卒也被歼灭。

马陵之战

魏国自此役后,江河日下,历史的主动权转交给了另一个国家——秦国。一个当初本与魏国不可同日而语的国家,而这个国家之所以改变命运,得益于魏国为它送去了一个可怕的人才。

这个人的种种政令,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甚至有的政令沿用至今。这个人的名字叫商鞅。

商鞅变法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成功,秦国国力大增,使的秦国吞并天下的战争机器开动了。没有了强大的魏国的阻碍,秦可如猛虎下山,进入中原,最终实现全国统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武侯送走的哪两人改写了春秋历史
...国才有了后来百余年的称霸。说起魏国的崛起,不少人会说是魏文侯手下能臣如云,各自充分发挥才能的因素,当然这也没错,但是如果没有魏文侯的鼎力支持,李悝纵有经世之能,吴起纵有强兵之
2023-05-13 14:39:00
战国诸侯争霸经历哪三个阶段,导致秦国一家独大
...的军事变法。李悝在经济上进行变法之后,整个魏国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国内的经济贸易形式变的多种多样,魏国也出现了当时国际上都排名极其靠前的大都市,甚至魏国的都城大梁成为了天下学子
2024-06-22 15:00:00
为何吴起被杀之后,楚国就注定没希望了
...力,但在面对三晋联盟的时候,还是力有未逮,甚至可以说是被压着打。到了这个时候,楚国已经可以说是到了不得不变法的地步了。但问题是,想要变法,首先得有一个懂变法的高级人才。然而当
2024-10-23 12:24:00
秦魏两国5次争夺河西之地,为何最后失败的是魏国?
...要的成就在军制改革上,他在魏国一手创办的魏武卒可以说是战国前期无敌的存在,对于魏国来说,吴起拿下河西之地,是对秦国沉重的打击,这也是第一次河西之战。吴起在魏,秦人不敢东向。不
2023-05-06 11:34:00
...、宰相都拜他为师。并且,子夏最终活了100多岁,这可以说是孔子徒弟中最长寿的一位了。一首先,子夏出生于公元前507年,也即春秋后期。直到公元前400年,也即战国初期,子夏才去
2024-06-05 06:29:00
商鞅之死:秦国崛起的助推器
...果他们绝交之后,张仪却打死不认自己说的是600里地,只说是6里,这时候楚怀王要是还不知道自己被骗,那真的就是猪脑子了,反应过来后恼羞成怒的他,立马就带上所有家底准备和秦国拼个
2023-12-27 14:42:00
李悝变法并不彻底,魏国国君能力一代不如一代
...主要有三个原因:1、变法并不彻底。李悝的变法总体上说是成功的,但是并不彻底,比如以法治国,在秦国犯法,王子与庶民同罪,但在魏国犯法,就是刑不上士大夫。魏国虽然废除了世袭制,但
2023-08-06 17:27:00
他是力压白起的战国名将,死后70家贵族为他陪葬
...层面,即使是在军事层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只能说是“将”的极致;而且更多的是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的国力成就了白起;而非白起一人之力强大了秦国,白起只是让强大的秦国变得更强
2023-06-26 11:03:00
...动了商鞅变法的实行。众所周知,秦国在战国初期,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比较衰弱的诸侯国了。而这,也是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变法的重要原因。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力得到了增强,乃至于从魏
2024-05-31 18: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
8台抗战时期缝纫机亮相永清 再现烽火抗战岁月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庞趁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位于永清高新区的缝制工具博物馆举办专题展
2025-08-25 11:23:00
主创:王信 王瑜 杨梦云 杨云飞 蔡城池一审:余从源二审:姚腾 余旭三审:唐全寿
2025-08-25 11:29:00
齐风载典,那些定义齐文化精神的传世著作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齐文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智慧光芒。这片诞生了姜太公、管仲、晏婴等贤才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25-08-25 15:25:00
长图|御外敌,建功业!99岁老兵参与见证世纪变迁
百岁烽火心,一世报国情从远征军战士到新中国建设者,樊超群用一生诠释忠诚与信仰跨越硝烟与时代他始终屹立,始终坚守始终与民族生命同频共振滑动屏幕跟随这位99岁抗战老兵的人生记忆向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英雄致敬
2025-08-25 15:34: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