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南宋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遵元祐”
...党重新抬头,孟后随之复位。但是徽宗亲政后,开始任用新党蔡京等人,把元祐、元符间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奸党,将姓名刻石颁布天下,旧党被打击殆尽。孟后再受牵连,出居私宅。“靖康之变”时,“六...……更多
王安石与苏轼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王安石因其变法而闻名于世。他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宁折不弯的顽强精神,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改革家。然而,除了他的政治身份,王安石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在古文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甚至...……更多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他们是什么关系?
...阳修,欧阳修是“庆历新政”运动中的改革派,但是由于变法不接近现实太过于空想,触犯了许多人的利益,新政只实行了一段时间就被废止了,欧阳修也因此被贬到滁州当太守,并因此写下《醉翁亭记》千古闻名,欧阳修也是...……更多
《宋史》评价她为女中尧舜,那么她的真实形象如何?
...滔对哲宗管束过于严厉,导致哲宗亲政(16岁)立即扶持新党,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高滔滔信任新党,哲宗必然扶持旧党。高滔滔为人泼辣。当儿媳妇的时候就敢怼自己的婆婆和亲姑母曹太后,不让英宗不让接触别的女人。英...……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品行卑劣
...磋一下。而故事的转折点就发生在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期间。北宋熙宁二年,王安石官拜参知政事,掌握行政大权。而沈括也深得王安石的器重,在王安石麾下任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当时朝廷分为两派——以王安石...……更多
关于赵顼有哪些轶事典故
...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熙宁变法期间先后颁布实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军事上出兵西北、拓地五州。变法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守旧派对变法的攻击一直存在...……更多
...名轰动京师。苏轼在中央做了几年小官,便赶上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对苏氏兄弟颇为器重,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但苏轼了解民间疾苦,看到了新法推行后带来的不便,认为变法急于求成,肯定会出问题,于是告诫神宗不要操...……更多
...,颇有提携之恩。可惜的是,王安石主张进行较为激进的变法,这和欧阳修的观点背道而驰,即使如此,此后二人的关系仍然比较友善。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受过欧阳修提拔的司马光对王安石的主张全盘反对,以至于三次写信给...……更多
...过从。元祐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之人则连遭罢黜,秦观历时七年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旧党遭贬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后,“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新党...……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登上名山各写下首千年经典,高下立判
...自由二潇洒。而提起王安石可能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的对峙。可看似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却斗了半辈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不可思议的苏王之争这苏轼王安石的故事还要从苏洵说起。苏洵本人也是才高八斗,风...……更多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这句话,没人会说什么。可当时,皇帝重用王安石,推崇变法。苏轼此言,明面上是在讽刺自己,实际上,是暗讽王安石主张的变法运动是“瞎折腾”。苏轼的真实意思,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然而,人言可畏,苏轼被有心之人...……更多
曾布:北宋政坛上被误解的奸臣
...官成为王安石的左膀右臂,共同推动改革。然而,曾布与新党内部产生分歧,特别是在青苗法推行过程中,曾布主张调整市场杠杆,而王安石站在吕惠卿一方,选择推广青苗法。这一分歧导致曾布在熙宁七年与王安石分道扬镳,...……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辙这三人的政见不合。欧阳修就是因为反对宰相王安石的变法,受到宰相王安石的排挤,只能暂时从朝中退出,回到家中休养,苏辙经过实际调查后,看到宰相王安石所实行的青苗法,并不可行,于是便给宰相王安石写信,竭力...……更多
王安石:北宋变革的先锋与文学巨匠
北宋时,王安石可是一号人物,作为新党领袖,他的改革毁誉参半,被人褒贬不一。能在保守的专制王朝不惜得罪整个权贵集团,他的超前思想和魄力都令人敬佩,王安石的身后还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包括临川集拾遗,王临...……更多
...云涌,各派势力权斗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尚未开发,文化落后不说,还道途偏远,湿热异常,完全...……更多
苏轼参透了人生的一首词,读懂受益终生
...轼尽完孝回到京城后,王安石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可面对王安石的变法,很多人都持有反对意见,而苏轼和他的许多好友也有不同的见解,于是年轻气盛的苏轼便站了出来,针砭时弊,指出了变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更多
当你生气时,看看这两句古语,就明白了
...家庭。北宋的苏轼,才高八斗,常常被人点赞。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作为保守派,反对变法。因而他和主张变法的官员,产生了摩擦,也有一些唇枪舌战的时候。后来,苏轼卷入了乌台诗案,陷入了牢笼,生死一线。绝望之...……更多
揭秘:苏轼缘何成为“苏东坡”?
...他们都是大写的人,有广阔的胸襟,乐观向上,以顽强的生命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更多
...的感情色彩,不免对时政有些自己的议论和看法。于是被新党分子抓住了把柄,说他讽刺政府,妄自尊大,使得在朝廷中有大量的人反对苏轼。苏轼刚刚上任三个月,就被御史台所逮捕,押往京城。经过此事之后,苏轼虽然在一...……更多
苏轼为什么多次向北宋皇帝推荐高俅
...道,历史上的大学士苏轼一直都缠斗于正直中,和王安石新党一派一直都争着,苏轼也是经历很多次无辜的贬谪,聪明的苏轼也知道自己必须造作打算,多培养出能为之用的栋梁才子,正巧在苏轼遭遇贬谪只当了个知府小官时,...……更多
被罢去正字。绍圣元年,太皇太后高氏逝,哲宗亲政。新党执政,旧党人多遭罢黜。当时,苏轼,秦观等人同时被贬。秦观先是被贬杭州通判,然后又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最后到雷州。宋时文人被贬,亦非稀奇之事,如...……更多
退休以后,尽量别再联系以下三种人,敬而远之是上策
-01-林清玄说:“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人生下半场,学会做减法。成长,是在给生命做加法;幸福,却是从给生活做减法开始。真正内心...……更多
北宋被黑得最惨的宰相章惇,征服西夏攻灭吐蕃,却被骂奸臣
...司马光等人毫无政治才干,但端的是骂人的高手。王安石变法本是为国为民的行为,但在保守的文臣嘴里却成了误国误民的大罪。王安石改革派的成员之一章惇就被骂成了奸臣,那么章惇宰相真的是奸臣吗?章惇的奇葩身世,奇...……更多
苏轼与王安石:才子之间的对决与敬佩
...那绝对是水火不容的存在,毕竟一个是主张改革创新的\"新党\",而另一个则被认为是\"旧党\",其实苏轼也并非\"旧党\",他新旧都不靠,而是有自己的主张。但不管苏轼是什么\"党\",他与王安石在朝堂上是对立的存在,却是不...……更多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是如何将大宋推进深渊的?
...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方兴未艾之时,神宗视王安石为股肱,新党人士当政,于是蔡京便加入了新党,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随着高太后和旧党人士司马光的上台,蔡京意识到新党的气数已尽,于是他又加入了...……更多
北宋第一大文豪苏轼,却屡次被此人戏谑
...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以上就是这位大牛人的人生履历了。而佛印呢,是一个禅师,1032...……更多
司马光7岁砸缸救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却变得不懂得变通
...期间的人,而苏轼可以说是师承欧阳修。当时王安石主张变法,想让重文抑武的宋朝扩大军事力量,但司马光不同意,他觉得还是让国家处于现在这样一种状态比较好。所以极力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当然苏轼也是文人。他也不同...……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王安石不满,神宗也开始怀疑王安石,再加上窝里斗致使变法失败。这就是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历史课本上有哦。曾巩:存在感最差的临川才子曾巩这位唐宋八大家里存在感最差的人,确是欧阳修最疼爱的弟子。相比于其...……更多
乌台诗案背后的风云:苏轼与沈括的交锋及其文化影响
...轼在黄州生活了五年,期间他惊悸的心逐渐平复,找到了生命中那份难得的淡泊与从容。苏轼还开垦了一片坡地,并以“东坡居士”自称。当然,心底的那份豪情又不时涌动,于是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更多
...退隐后,路过金陵时拜访其并写诗唱酬。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反对的是敲骨吸髓、祸国殃民的剥夺民众财富的行为[受苏轼牵连,1079年苏辙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也就是担任盐业公司经理、酒类专卖经理、税务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