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可没过几年,因苏轼被贾易弹劾,秦观也受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17:47:00 来源:戏说三国

被罢去正字。绍圣元年,太皇太后高氏逝,哲宗亲政。新党执政,旧党人多遭罢黜。当时,苏轼,秦观等人同时被贬。秦观先是被贬杭州通判,然后又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最后到雷州。

宋时文人被贬,亦非稀奇之事,如若豁达之人,亦不会因此而心灰意冷。就像苏轼,被贬黄州后,依然可以“一蓑烟雨任平生”;黄庭坚贬谪戎州,也亦豪迈依旧,“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可天性多愁善感的秦观却无法如此洒脱,接二连三的政治风波,让他无从应付,只想要退隐山林。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州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郴州旅舍》

这首词写于郴州旅舍,当时的秦观因新旧党争,一路被贬来到郴州。然而这并不是终结,没有多久,他再次被贬至更远的横州,离开前,他在旅舍里和血含泪地写下了这首词。整首词弥漫着一种凄冷迷茫,仿佛浓雾中挣扎的楼宇亭台,又如即将日暮的似血残阳。或许他心有不甘,却又无力抗争。那种纠结、郁闷和无奈,只能用这极具凄婉的词句表达出来。

秦观的词婉约伤感、高古深沉,从词中可知他绝非疏朗开阔之人,也注定了他不会高寿。在元符三年时,哲宗驾崩,徽宗即位,时年五十二岁的秦观终于得以从雷州放还。可是在行至藤州游光华亭时,他觉得口渴,待从人帮他打回水后,发现他已坐在亭中含笑离世了。

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解脱,他愁郁了一生,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他再不用盼着“金风玉露”的相逢,也不用“歌一阕,泪千行”,而是“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当然,文坛也因少了一位风流才子,而寂寞了五百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21: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蒙皇上厚恩,“官船载洵”,王弗灵柩也随载同行。苏轼好不容易振作起来,带着苏辙,一船双棺,逆江而行。历经千难万苦,终于在第二年4月抵眉。6月,苏轼遵照父亲遗愿,将王弗葬在母亲程
2024-01-27 07:04:00
...尊重先帝,结果秦观连带着自己的Idol苏轼一起被踢出了京城,秦观这支股票是一跌再跌,直接跌停了。秦观一路被贬,最后贬到了湖南郴州,看着郴州的荒凉景象,秦观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哀
2024-06-03 09:18:00
苏辙: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杠精之路
...高级参谋。第三次“抬杠”:痛斥新政。当时王安石想,好不容易有一个跟我不谋而合的人,那我的“青苗法”一定可以顺利施行了!可是苏辙并未如其所愿,苏辙说:“青苗法本意是在救济百姓。
2023-12-23 05:06:00
...”的话。后来,杜审言因为得罪人而导致自己仕途不顺,好不容易获武则天赏识,又因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受到牵连,终生仕途不顺,虽有才,却无处安放,只有在死前说出“然吾在,久压公等,今
2024-06-01 06:30:00
...归里。可没几年,父亲又病逝,他再次与弟弟苏辙返乡。好不容易还朝,却遇王安石力推新法,朝中的许多师友都因反对新法而被迫离京。苏轼也因谈论新法弊病之“过”,自请出京任职。在他任职
2023-12-25 00:44:00
秦观在苏轼面前班门弄斧写首词,为何至今仍令人动容
...开篇就将自己比作南飞的燕子,将恩师北归的鸿雁,他们好不容易相逢,却没有欢喜,只有愁容满面。为何发愁?因为此时年迈的苏轼终于获旨可以内迁,但秦观却被马上要赴衡州,这一次相聚后马
2024-06-19 21:09:00
...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史馆,人称“苏门四学士”。京城任职的数年里,秦观得与师友时相过从。元祐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之人
2023-03-13 15:25:00
李白与苏轼:唐代与宋代文学的巅峰代表
...视下,欧阳修欣赏了苏轼的作品。从此,苏轼成名天下。好不容易被欧阳修认出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的高峰是唐诗和宋诗。在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白和苏轼。它们代表了中
2023-12-04 15:32:00
好不容易等到《庆余年2》开播,讨论非一片祥和,反而是一片差评
人设崩塌不少网友表示第二季有些人设崩塌了,虽然没有逻辑上问题,但感觉所有人都在围绕范闲一个人,围绕范闲的情绪而服务,没有第一季群像那么生动了。这话显然有迹可循,第二季开头范闲就和
2024-05-21 17: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