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明代家世背景可考究的进士六千余名,其中有一半是平民出身,可见科举确实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阶梯,有效地促进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微寒的家族非常有机会经由科举向上爬升。但考中科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语有云:...……更多
清朝一考生殿试时写了八个字,获得皇帝钦点状元
...变命运。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和现在最为公平的高考,都是读书人人生道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今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最终走出了困住数代人的山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古时候的读书人更是一心想...……更多
...随处可见这些成语,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让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爱恨交加、欲罢不能的科举时代。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里曾是古代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据说最多可以同时容纳2万多名考生考试,可以想象...……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文的格式下,写出好文章也并非没有人。所以,真正束缚读书人的,不是八股文的格式,而是例如满清“文字狱”这样的思想禁锢。文字狱扯远了,也就是说,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来自《四书五经》,但并不是直接默写,而是...……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主事,当然倒数的基本就外放了,不留在京城。在清朝,读书人想要成为一名知县,确实需要历经一系列的考核环节。这些考核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说明考生已经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前面一系列的考试。而且读书人总是有些骄矜的,想显得自己矜持些,不想表现得太过急躁。偏偏贡院放榜的官员们,并不会放过这些学子和百姓们的心情,放榜的顺序,经常是从第六名开始顺次...……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占据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份额。所谓“学而优则仕”,清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就是通过科技考试进入仕途,于官场施展政治抱负,赢得青史留名。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诸如秀才、举人、进士等科甲功名的出现概率极高,让我...……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文化、有见识的人才。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摆脱了弊端...……更多
宋朝科举制的繁荣与防舞弊措施
...了朝谢制度,让及第举人皆为天子门生。此举不仅增加了读书人的优越感,还巩固了中央集权,实为上上策。此后创设了殿试,与唐朝时的解试、省试一起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另外,创设了特奏名制度,将殿试或省试落选的举...……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文人读书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受人敬仰,更加是为了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出生平民人家的读书...……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更多
科举制度对北宋政治造成了哪些影响
...识别出考生的字迹。众所周知,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对读书人是非常尊敬的,并且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规矩,在宋神宗年间,北宋著名的文人苏轼便身陷乌台诗案,险些性命不保,最终便是因赵匡胤的规定而保住了一条性...……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科举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每个地方的一些科举政策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比如说读书人比较多的,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地方,自然录取人数也是要多一点的,那么在一些生产力并不是很发达的城市,自然录取人数也是要少一点的。所以很多考生为了自己...……更多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考上举人意味着什么呢
...历史长河中,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之一。无数读书人怀抱着“金榜题名”的梦想,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科举考试的洪流之中。那么,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考上举人意味着什么呢?这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实...……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时期,秀才和进士是相等的,而且秀才也是非常难考的,读书人能够考中进士的成功率非常低,以至于最后,秀才这一科目没多久就去除了。从此之后,秀才便成为所有参加考试的人的统称。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考试科目也在...……更多
清末只会考试的读书人是谁
...睡觉了。最初看到这故事的时候,原本以为只是张岱调侃读书人的笑话,并非实有其事。可是后来看了张岱同时代的史学家谈迁的《北游录》,才知道当时的社会上,还真有这样的士人。此人姓丁名宾,不仅中了进士,后来官还...……更多
清朝时期食物科举制度:五种人无缘金榜题名
从封建王朝诞生一来,进入朝廷做官都是读书人的向往。在科举制度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想要进入朝廷做官,只能靠月旦评,或者是别人的举荐。隋朝时期科举被发明,可惜的都是在这个朝代,科举并没有完全的落时。直到到...……更多
...公元1644年)抓住时机入关后迅速开设科举,收揽了中原读书人的归附之心,帮助这个原本偏居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争权稳定关内局面,使清朝一举成为有皇帝以来中国最长寿的单一王朝,而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更多
陈安之死:朱元璋时代的科举冤案
以前考清华北大并不比现在难。读书人是全国唯一能通过考试的人。他什么都差,但学习不好。科举考试是穷书生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方法,为了拥护读书人,有的人吃了麸皮厚的蔬菜,倾家荡产,有的人甚至参加科举考试...……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行之后,很多人对科举制度恶言相加,认为它消耗了无数读书人的心血和时光。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让一个备受众矢之的制度屹立千年并不容易。科举制度固然存在缺陷,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些特质值得肯定。科举制度并非想象中...……更多
探花是什么?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兴奋?原来是有这个活动
...一种唯才是举的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因此成了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上进通道。有无数人底层寒门子弟,通过读书科举,成功走上历史舞台,彻底改变自身和家族的命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当然,科举是好...……更多
墨水惩罚:古代科举制度的奇葩法律
...升到了国家法律的阶层。这还要追溯到隋朝时期,当时的读书人如果想用“十年寒窗苦“来换取功名仕途,决定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先做好“喝墨水”的准备;《隋书·礼仪志》记载“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简单的翻译...……更多
元朝对于科举确实消极,但却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儒户制度
...那些在朝廷里面上班的大臣们可就懵了,集体失业。这帮读书人出身的官员那是相当要体面的,你让他们屈身去搬砖,那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毕竟打工是不可能的。 但好就好在窝阔台身边有一群和儒生们玩的非常好的官员,...……更多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了一半以上。 汉武帝中后期为官之人基本上都是民间的读书人,后来举孝廉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按照户口多少进行一定的比例划分”,与现代的高考录取比率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在这里我们先要区分一个概念性问...……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队伍隶属唐朝礼部,奉命到地方收受贡品后归来。队尾的读书人则是他们在返回途中遇到的同路人——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演变成为唐代主考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加被读书人看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数进士出身。考生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乡贡进入京城参与考试的通称为举人。 宋代的科举制继承唐朝,同时由于...……更多
李白的另类寻官路,想做官却又没有参加科举
...流的说法有三种:一、李白不屑参加科举考试自古以来,读书人皆有自己的傲气,更何况是李白这样的大才子,在文化圈中影响力已经很大,粉丝遍布商界、政界,不少社会名流皆是其忠实粉丝,所以他不屑跟普通的读书人一样...……更多
古代科举之路:状元背后的辛酸与机遇
...丰收,那些沉甸甸的收获就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对于读书人来说,金榜题名就是他们的愿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都是插花游街马蹄轻的荣耀时刻人们都觉得读书人只有考上了状元才能叫咸鱼大翻身,当看到《儒林外史》中的...……更多
聊聊举人做官后的考试之路
...想的成绩,更何况是在分心官职的情况下。此外,古代的读书人普遍持有一种信念,即“学而优则仕”,认为学问到了一定程度就应该出来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报国之志。因此,一旦成为举人并进入官场,很多人会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甄嬛传》原著中被砍掉的三个关键人物,华妃亲妹,终极反派
电视剧《甄嬛传》是根据流潋紫的小说《后宫甄嬛传》改编的。王小平在把小说改编成剧本时,因为原作太长,就决定简化内容,删掉了一些角色和故事情节
2025-01-02 14:42:00
孙膑为什么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证明,他办事比挖骨更残忍
前言战国时期,各路兵家争夺天下,智谋和权力交织在一起。就在那动荡的年代,有一位智者在战场上遭遇了不幸,他的膝盖骨被残忍地取走
2025-01-02 14:44:00
新白娘子传奇:看懂许仙结局,才顿悟白素贞下凡不是报恩竟是报仇
在《新白娘子传奇》里,白素贞来到人间和许仙结婚,主要是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并不是为了报仇。白娘子下凡,真的只是为了偿还恩情吗
2025-01-02 14:46:00
古代真的可以把一个大人物,彻底从史书上抹掉存在吗?
在古时候,有些显赫的大人物的名字,可能被有意地从史书中删除,以至于后来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这种情况,在正式的历史记载里确实有可能发生
2025-01-02 14:48:00
死战不退,许褚大战张飞最终谁会被斩杀?马超心里再清楚不过!
许褚和张飞拼死对战,究竟谁能斩杀对方,马超心里明白得很。当汉朝分崩离析,天下即将易主,各地英雄纷纷崛起,许褚在葛陂投降曹操之后
2025-01-02 14:48:00
他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比关羽低调,比赵云有气场,诸葛亮都服
刘备47岁那年,跟孙权联手在赤壁大败曹操。虽然这场战役是靠孙权的帮忙,但刘备得到的实惠最多。他不仅拿下了荆州半边天,还收编了好多荆襄地区的能人异士和精兵强将
2025-01-02 14:49:00
《知否》:盛老太太一生最对不起的两个人,想弥补都没有机会
盛老太太为了让探花郎和她过上好日子,几乎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盛家。盛家人都认为她舍小家为大家,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2025-01-02 14:50:00
华妃专门进献太后狐皮大氅,为何太后转头就说欢宜香不能停?寒心
甄嬛盛宠惹怒华妃在《甄嬛传》里,甄嬛刚进宫那会儿,心态就像个小姑娘,只希望能找到一个相知相守的人,并不渴望皇帝的恩宠。她一门心思就想装病
2025-01-02 14:51:00
甄嬛传:甄嬛至死不知,甄母与纯元竟是这关系,难怪不敢见皇上
在《甄嬛传》这部剧中,尽管纯元皇后从未露面,但她的存在感十足,是皇帝心中永远的白月光。甄嬛的命运转折,总是跟纯元皇后的影响紧密相连
2025-01-02 14:52:00
甄嬛到底有多爱果郡王允礼?两个孩子名字连起来后,真相大白
很多剧迷都在想甄嬛对果郡王允礼的爱有多深。实际上,从她给双胞胎取的名字里,就能看出她对允礼的感情有多深。“嫁最好的男儿
2025-01-02 14:58:00
西游记:如意真仙霸占落胎泉水的背后,藏着女儿国最大的存在意义
在取经的过程中,唐僧和他的徒弟们碰到了各式各样的妖怪,而且从这些妖怪的名字里,就能感受到他们独特的特点。通常妖怪的名字都带个怪或精字
2025-01-02 15:01:00
原著都翻烂了,终于搞清了弼马温一职为啥空缺,你看它前任去哪了
这届网友脑洞是真的大,角风开始疯狂回答问题后,各种奇怪的问题就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这些问题真是越来越奇特,比如说白骨精生病了该看哪科
2025-01-02 15:06:00
怪不得古代的药方在现代不好使,看看汉朝的“权衡”就知道了
现在谁都不陌生伤风感冒了,几乎家家都备着感冒药预防。现在的人一不舒服,就习惯性地吃点西药。在十九世纪之前的中国,普通人得病了
2025-01-02 15:07:00
李元芳的千牛将军,到底有多大?为啥李元芳老把这个官职挂在嘴边
2004年,一部国产剧《神探狄仁杰》上映了。故事发生在大唐(也就是武周时期),讲的是那个时代朝堂上下的各种离奇神秘事件
2025-01-02 15:07:00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面貌丑陋妻妾成群,与和珅关系不错
人们常说,历史就像个小姑娘,任人打扮,历来很多文人墨客为了让故事更有戏剧性,人物更丰满,都会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加以渲染,其实就是现在说的“意淫”
2025-01-02 1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