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你以为元朝真的废除了科举制?这个话可不能乱说,元朝可没有废除过科举,只不过元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像其他王朝那么频繁。
从元仁宗开始到元朝垮台,大元前后只进行过16次的科举考试,一共选上了1139名进士。这相比于之前的宋代,还有之后的明清两代,元帝国对于科举确实是比较消极的,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做,那是因为元代他有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制度,也就是儒户制度。这个制度是从蒙古帝国的第二代大汗窝阔台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当时的金国已经被蒙古帝国给彻底干掉了,完全成了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虽然说一个王朝覆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可问题是,蒙古人当时压根就不搞官僚体系的那一套,这下金国原来的那些在朝廷里面上班的大臣们可就懵了,集体失业。这帮读书人出身的官员那是相当要体面的,你让他们屈身去搬砖,那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毕竟打工是不可能的。
但好就好在窝阔台身边有一群和儒生们玩的非常好的官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契丹人耶律楚材,在他们的运作下,1238年窝阔台在北方进行了一次考试,这次考试可不是说科举那样去选官,而是选户,参加考试的人只要通过了,那就会成为儒户。儒户可是世袭的,以后你们家的任务就是天天去上学,学完之后只要通过了一次内部考试,就可以去官府里面上班,从基层的小吏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比起科举来说,它确实是更加直接了,毕竟科举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天文、历法、数学、时政你都要会,而且考试的量还很大。但是儒户等同于说是让一部分人世世代代的不用研究别的,你就研究好当官之后需要掌握哪些行政知识就可以了。
元朝的管理模式大家肯定是有所耳闻的,放羊式管理。只要你把税给我交上来,其他的我就都不管。这帮儒户们,做起事情来可就简单多了,他们只需要把算账算明白就可以了,什么四书五经,子曰诗云,完全不需要。这就使得元代的儒户们几乎和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以至于后来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想要搞科举的时候,这帮人是相当有意见,有不少人干脆就跑到草原上去找元顺帝了,因为儒家的那一套他们早就忘了。
不过元朝的这种儒户模式,看起来好像是减少了行政人员的培养成本,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大问题,科举不是简单的给国家选人才,它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分配,让全国各地的读书人都有进入到朝廷中枢的机会。你要是想当官,你就在你的老家那儿疯狂内卷,卷出来了算你厉害,卷不出来,那是你不努力,大大减少了一个王朝的统治成本,朱元璋在晚年会因为“南北榜案”大发雷霆,就是因为南方人要是把北方人的名额全给占了,那北方人岂不是要闹翻天吗?
事实也证明,朱允炆取消了南北分榜之后,北方的儒生们立马就跟着朱棣杀进南京夺了鸟位。而元朝没到100年就开始乱起来,也和这种儒户制度有很大的原因,因为他没有能够发挥出科举的真正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