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刘秀抛弃繁荣长安,选择洛阳定都
...市,因此洛阳往往成为了各朝各代首都的不二之选,但是关中也不错,长安也不差,为何刘秀偏偏选择洛阳呢?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考虑呢?长安PK洛阳,谁更加有优势?洛阳和关中在大众心目中的知名度来讲,或许许多人对于...……更多
唐朝后为何没有王朝定都长安了
应该说,秦,两汉,唐的辉煌与灿烂的历史都与定都关中地区是分不开的,得关中者得天下,大一统王朝都是定都于长安(西安),然而,自唐朝覆灭以后,就再无王朝定都和发家于关中,北宋要想迁都于洛阳,而不是长安,...……更多
更始赤眉西入长安,两雄相继败亡,刘秀平定关中
...与手下人商议,决定自洛阳迁都长安。长安是形盛之地,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王莽在位十年间,关中平原未遭遇兵祸,相比山东各地兵荒马乱,这里成了一处天堂。更始二年二月,刘玄率众迁都长安,留定国公王匡留守安邑,左...……更多
董卓不顾百姓死活也要西迁,究竟是为何
...,董卓的步兵骑兵一路追赶,胁迫洛阳上百万的百姓西迁关中,由于途中粮食的匮乏,饿死者及相互拥挤踩踏而死者遍布于道路中,景象甚为凄惨。而洛阳的宫殿、苑囿、百姓民宅也在董卓西迁后,付之一炬,在一片火海中变为...……更多
《读史方舆纪要》:长安的“王气”在唐朝时就已经断绝了?
...”于是监察御史胡子祺上奏提议迁都长安,但朱元璋嫌弃关中地区漕运艰难,故而没有答复他。接着又有人主张以燕京为都,翰林修撰鲍颖反对说:“胡主起自朔北,是以立国在燕”,如今天命已改,不应再取胡虏巢穴而居;况...……更多
长安为何成为十三朝古都,又是如何失去国都地位的
...师来监视东方各国。从这里其实就可以看出洛邑地区对于关中王朝的重要性,同样的交通便利,退可以防守关中,进可以直达山东各地,也对应的埋下了未来取而代之的伏笔。洛邑不仅驻守有周王朝的主力成周八师,甚至连周王...……更多
关中地区易守难攻,刘裕为何能够攻入长安,灭掉后秦?
关中之地,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无数封建王朝选择在此定都。秦国依靠关中,数次抵抗合纵联军,终能踏平六国、统一天下。刘邦听从张良、娄敬的建议,定都于此,开创了享国二百余年的大汉。此地物产丰富、地势险...……更多
刘邦与刘秀:两位汉家皇帝都城选择的智慧与考量
...军阀而不得不做出的被动选择。刘邦在秦末战争中率先入关中消灭秦国,按照诸侯与义帝楚怀王的约定本可以在关中称王,但义帝被西楚霸王项羽所操控,项羽记恨刘邦因此只将原来秦国经济、地理位置较差的巴蜀分封给刘邦。...……更多
东汉建立后,为什么不定都长安呢
...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更多
刘邦原本想定都洛阳,为何后来却改为了长安呢?
...为何要迁都长安呢?其一,谋士劝谏一位名叫娄敬的人去关中服役,经过洛阳时求见了汉高祖刘邦,并劝谏他将都城定在长安;娄敬的理由很充分。刘邦称帝后,分封了多位异姓诸侯王;洛阳居天下之中,虽说诸侯王进贡变得很...……更多
自唐朝之后就没有朝代定都长安,这是为什么呢
...势,而它的没落,往往是因为优势的丧失。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地形闭塞,易于安保,东有函谷关、潼关、临晋关,历史上特别有名,南有武关、峣关,还有秦岭,骊山、终南山都是秦岭上的主峰,地利位置虽然不错,但是闭...……更多
为何刘邦定都洛阳,但是最终迁都长安?
...人,建都雒阳,相对靠近他们的家乡。古代交通不便,从关中到丰沛,到山东,距离太远,回家乡不方便,来去几个月。第二点是心理上的原因。当时的人们认为雒阳位居天下之中,周王室自平王迁都于此之后,绵延500多年,秦...……更多
西汉和东汉的首都,为何分别在长安和洛阳
...祖刘邦。刘邦接见娄敬后,娄敬告诉他:汉朝把都城建在关中地区,就等于掐住了天下的咽喉,如果山东地区发生祸乱,汉朝可以依托原来秦朝经营的底子,与发生叛乱的人进行搏斗。刘邦在听完娄敬的建议后,又征求了大臣的...……更多
胡夏攻取长安,哪6位东晋名将败亡
...”,故而荡平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侥幸躲过一劫。来到关中,赫连勃勃投奔姚兴,为后秦效力。姚兴为了抵御北魏,对赫连勃勃委以重任,让他镇守朔方,与北魏死磕。赫连勃勃是聪明人,他知道匈奴打不赢鲜卑,如果跟北魏...……更多
...余十万之众奔袭宜阳,投降刘秀。这场胜利,几乎扭转了关中战局。因为,当初邓禹在关中时,邓禹、延岑、赤眉军三方势力角逐,几乎上演了一场微型“小三国”,三方力量的角逐,延岑最终坐收关中。赤眉军被一举荡平,冯...……更多
赤眉军的覆灭:冯异与刘秀的联合围攻
...士兵们就这样被裹挟进入长安。樊崇、徐宣兵分两路朝着关中进发,两路大军最终在函谷关会合。当赤眉军逼近长安的同时,更始帝也调集兵力前往函谷关一带集中,不过被赤眉军一举击溃。此时,更始政权内部相互征伐,赤眉...……更多
唐朝开国君主李渊:被遗忘的统一者
...取心上的不足。那今天我们就从唐王朝的建立入手,探析关中地区最后的辉煌!李渊安抚周边其他势力,巩固后方安全公元617年,李渊包括他身边的人都敏锐的意识到时局发生的变化,现在想要回到隋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更多
李世民生平唯一败绩,战胜后此人为何会离奇病死?
...的城市,仍然是天下最重要的一座城,而且更是李家统一关中的关键所在。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拿下了长安,李家就已经掌握了半个关中,一跃成为当时整个天下,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之一。作为关中的李家,进可攻,退可守,优...……更多
陕州之战:唐军轻取洛阳,回鹘骑兵成关键胜负手
香积寺之战后,安史之乱的叛军锐气尽失,他们撤出关中,集结兵力准备守住潼关和洛阳,把唐军牢牢控制在一片废墟之中。唐军自然不能死守长安和关中。关中地区的生态危机,早已养活不了长安的百万人口,长安需要打通...……更多
武则天迁都之谜:从长安到洛阳的历史变迁
...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两座城市都是国都的首选。长安地处关中,有秦岭、渭河作为屏障;内有肥田,外有供给,人多地广,一旦有变,可以做长期抵抗的准备。洛阳从夏商周时,就已经成为天下的中心,地处九州腹地,境内丘陵...……更多
...中天。但是第二年,刘裕在被晋封为相国、宋公后主动从关中地区撤军。刘裕听到留守后方的刘穆之病死的消息后,怕朝廷有变,留下12岁的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自己统军南归。刘裕的目的就是以北伐为进身的工具,而不是真...……更多
陕州之战,为何说回纥骑兵成关键胜负手
香积寺之战后,安史之乱的叛军锐气尽失,他们撤出关中,集结兵力准备守住潼关和洛阳,把唐军牢牢控制在一片废墟之中。唐军自然不能死守长安和关中。关中地区的生态危机,早已养活不了长安的百万人口,长安需要打通...……更多
隋末乱世:杨广暴政引发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偏安江东一隅。可隋炀帝从洛阳带到江都的禁军大多是关中人,见隋炀帝不思还都,思乡心切的禁军便生了谋逆之心。于是在骁果军首领司马德戡等人商议后,决定推举宇文化及做首领,并于3月10发动叛变,将杨广弑杀。二、...……更多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则天下可平定。杨,玄感中策:向西攻占隋都长安,占据关中,利用函谷关(潼关)与崤关天险与隋炀帝对抗,向东控制各个诸侯,这是隋朝灭亡的险要地势,是我们可以取胜的地势。下策:就近攻打东都洛阳,顿兵于坚城之下...……更多
刘裕一生百战百胜,为何北伐失败
...晋当时同样连年内战,破败的国力和残破的军力,能打下关中,一举灭国,当然托了后秦自己内斗作死的福。而后秦政权最后的栋梁姚绍用兵得力,在刘裕大军赶到前,已经镇压了关中宗室内战,带后秦主力压到了潼关。所以,...……更多
...之后,长安的隋军力量就薄弱了,这是李渊能够成功进入关中的原因之一。李渊兵入关中是正确战略关中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直是易守难攻做都城最好的地方,秦朝、汉朝都建都于此,并且经营了数百年,当中原有战乱时,关中...……更多
小兵献给刘邦3条妙计,稳固汉朝400年江山
...知遇之恩,娄敬给刘邦献了三条妙计。第一条妙计是迁都关中。娄敬开门见山说:“听说陛下要建都洛阳?”刘邦点头答应。娄敬赶紧说:“千万不能建都洛阳,要建都关中。”刘邦问为什么?娄敬就说:“周朝建都洛阳,是为...……更多
为何千年古都,唐朝之后,无人愿意定都
...中央,掌控大局。为何自唐朝后再无人建都于长安城?1.关中破败,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无法养活大量人口。2.南方为经济中心,京城的物质全部靠南方押运而来,这点晚唐时期早已体现。3.在宋朝时期由于石敬瑭把...……更多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政权迁都长安之机,进攻更始政权南阳大本营,进而进取关中地区,最终推翻了更始政权。 此外,更始政权招抚赤眉之际已严重失策。在赤眉与更始公开决裂后,又未采取或战或抚的措施加以挽救,再一次丧失良机,最终导致...……更多
虽然我们说“得关中者得天下”,但是,在东汉末年,马超不管是自身的情况,还是他所面对的对手情况,都和刘邦、秦国时期的情况明显不同。换而言之,正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就第一点原因来说,这是因为东汉末年的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