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5 15:01:00 来源:戏说三国

两汉之际是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在此期间,政权林立、更迭频繁,政权与社会相互影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丛生,王莽改制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陷入混乱之中。

社会中的农民、刘氏宗族、地方豪族和士人等各种社会势力都纷纷选择建立政权或者归附于某些政权,他们试图以不同的方式和行动来改变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以达成治乱安世的政治抱负。而这些政权、势力之间频繁的攻伐与降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对当时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进行了重新的整合。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从地皇四年(公元23年)刘玄称帝到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出逃直至被杀,更始政权仅存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宄其根源,所因非一。

关于更始政权的灭亡原因,事实上共有三方面的因素。三者共同的作用力下,才推动这两者之间的转变。

首先来看赤眉反攻更始关于这一点,王夫之说:“赤眉帅樊崇将渠帅二十余人入见,安危存亡之大机也;于此失之,而更始之亡决矣。”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张启琛在《更始政权评析》中都认为更始政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未妥善安置归降的赤眉军,更始政权定都洛阳后,刘玄遣使招降赤眉军,樊崇等也率众来降,但是更始政权并未妥善安置归降的赤眉将领,对他们的封赏也是口惠而实不至。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因此才导致赤眉军重返故地,立即调转矛头,反攻更始政权,他们趁着更始政权迁都长安之机,进攻更始政权南阳大本营,进而进取关中地区,最终推翻了更始政权。

此外,更始政权招抚赤眉之际已严重失策。在赤眉与更始公开决裂后,又未采取或战或抚的措施加以挽救,再一次丧失良机,最终导致其灭亡。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其次,灭王郎后,刘秀叛变及进攻,使更始无力与赤眉决战。

在《王郎垮台与更始灭亡要因发覆》的文章里,都把刘秀贰于更始并进攻视为最主要原因。

他们认为更始政权表面上虽被赤眉所灭,其实刘秀贰于更始并反攻更始才是其灭亡最主要的原因。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公元25年11月,刘秀被派去徇河北,这样就使刘秀摆脱了更始帝的直接控制,尤其是在消灭王郎政权之后,刘秀拒不接受萧王的委任,并杀死更始将领谢躬等人。接收了更始政权在河北的诸多势力,平定了铜马等河北义军,他立足河北,从此独树一帜,建立政权,反攻更始。

1.农民军本身横征暴敛与腐化

农民战争史的诸多著作中,多将更始政权灭亡的最关键原因归结于农民军本身的横征暴敛与腐化。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他们认为更始政权内部的绿林军和以往的农民军一样,在取得胜利后,纪律松散,奢侈腐化,纵横暴掠,尤其是在定都长安以后,他们“纵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劫掠的情况,甚为严重,“劫掠妇女,怀金玉者,至不生归。

抛开后世作史中的夸张成分,这些史料也确实从客观上反映了更始集团横征暴敛与腐朽的本质,长此以往,终使长安和洛阳一带的百姓大失所望,以致,“关中离心、四方怨叛”。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在我看来,农民军本身的横征暴敛与腐化确实是导致更始政权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但绝非最关键的原因,因为横征暴敛带来的影响就是“关中离心”。然而,最终直接推翻更始政权的并不是关中百姓,因此不能将之归结为最关键的原因,它只能是起到加速其灭亡的作用。

2.内部分裂与残杀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朱大昀等秦汉农民战争史著作中认为更始政权灭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更始政权的内讧削弱了其实力,并最终加速了其灭亡。

面临长安即将被攻破的局势,张印、王匡等更始将领在应对策略上与更始帝刘玄产生分歧,并图谋劫持更始帝,事情败露,结果参与叛乱的更始诸将,一部分被杀,另一部分倒戈赤眉并带领赤眉军反攻长安,既削弱了自身的实力,又增强了敌方的力量,最终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对于以上观点,我也比较为认同,更始政权内部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政权建立之初立帝之争时就己初现端倪,但是碍于当时反莽的共同战略目标,矛盾并未真正爆发。

在反莽斗争取得胜利之后,更始政权内部农民军和宗室的矛盾就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三王之乱,酿成大祸,削弱了政权内部凝聚力和实力。因此,更始政权内部的分裂与残杀加速了其灭亡。

3.定都长安而非洛阳

关于定都长安还是洛阳,在更始政权内部也引起过争议,更始诸将皆山东人,咸劝留洛阳,而郑兴则力劝更始迁都长安。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早在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就将更始政权的灭亡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上文提到的未正确处理与赤眉之间的关系,另外一点就是定都长安,如史书记载“乃若更始之亡也,则舍洛阳而西都长安也”。

张启琛在《更始政权评析》中也大体持此观点并且从军事战略角度深入解释了称其为失误的原因,他指出在推翻王莽政权之后,全国虽然存在存在不同形式的地方势力,但是对更始政权威胁最大的还是赤眉军,而赤眉军的根据地在关东,因此定都洛阳更易控制赤眉军。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他认为郑兴等仅从政治角度考虑迁都长安的政治影响是片面的,不足为取。

综上所述,我认为,从外部因素来看,赤眉降而复叛并进攻更始和刘秀贰于更始并反攻更始是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因为正是在二者的直接进攻下导致其灭亡。从内部因素来看,政权内部矛盾及残杀,加之后期的腐败等加速了它的灭亡。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然而,宄其根源,更始政权之速亡,主要是由内因所致,是由自食其果。因为外部的攻击也是由于更始政权内部决策失误所引起,它既未处理好与赤眉的关系又误派刘秀徇河北,终致二者反攻更始。

从内因来看,其最根本的因素是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集权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力都极其微弱。更始政权虽然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行政体制,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实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非常分散且混乱。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在中央,更始帝大权旁落,被迫自我麻醉,对地方的控制也微乎其微。当时更始政权控制的郡国大都是遣使招降,并未真正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实际控制,统治极其松散,以致诸将都擅命地方。

例如,刘秀平定河北之时,镇守洛阳的朱鲔擅自发兵袭击刘秀,这完全是出自朱鲔一人之意,并未得到上级的授权任命。这与刘秀东汉政权不可同日而语,刘秀在平定公孙述政权时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公孙述对远在西南地区的吴汉、岑彭等将领还能通过书信方式指导作战方针,可见东汉中央对地方及将领有绝对的控制。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总之,更始政权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集权制度,统治缺乏稳定性,中央和地方势力随时可以起来与更始政权抗衡,这是其灭亡的最根本原因。

更始政权是两汉之际复兴汉室的第一个刘氏政权,是一个短暂却具有典型意义的政权,它虽然存在的时间不到三年,但是对后续的东汉政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更始政权为东汉王朝建立、统治奠定民意基础并提供教训。更始政权和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都是以“汉”室为号,他们都是顺应“人心思汉”的社会思潮而建立发展起来的,这股“人心思汉”的思潮是由王莽苛政而起,并反映出人们的生存状态,他们极其渴望安定的生活,于是首先将希望寄托在以“反莽复汉”为旗号的更始政权身上。

赤眉军与刘秀的反攻:对更始政权的影响

鉴于更始政权诸将横征暴敛和统治松散以致失败的教训,东汉政权推行不同于更始政权的政策。如刘秀在建立王朝前后都禁止掳掠、争取民心,加强中央集权,在百姓面前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为自己赢得民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绿林军和赤眉军建立的政权失败了,而刘秀成功建立东汉
...大的当属刘演,可他属革命没成功就被人杀害;虽然弟弟刘秀笑到了最后,但刘秀所建立的政权性质,已经不是农民阶层,在他的阵营中,知识分子和豪族势力色彩太过明显。刘秀建立东汉之前,绿
2023-01-17 21:52:00
东汉王朝是由落魄皇族建立的,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这么厉害?
...有一个却是与其他政权截然不同的存在。那就是由光武帝刘秀所建立的东汉政权。在由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到了第二百一十年的时候,历经了十二位帝王的西汉王朝由王莽的新朝所终结。只可惜,王
2023-01-19 21:28:00
洛水之誓到底意味着什么
公元25年八月,刚刚称帝的刘秀,亲率二十万大军,抵达洛阳地区,开始对洛阳发起围城战。当时的刘秀,刚刚平定整个河北地区,然后又收编了数十万铜马起义军,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底气。然而让
2024-04-26 22:17:00
更始赤眉西入长安,两雄相继败亡,刘秀平定关中
...同年十二月,从山东琅琊起家的赤眉军,也向长安进军。刘秀自建武元年称帝,朝廷一直设在高邑,这处城池不大,既不是交通枢纽,也不是军事重镇,很难有发展的空间。目睹更始帝西迁长安,赤
2024-03-18 20:59:00
...是“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赤眉军只得出关东归。再说刘秀到河北以后,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官制,地主武装纷纷前来归附。势力渐渐壮大,在黄河以北站稳了脚跟。当时,河北
2024-05-19 09:58:00
刘秀和刘邦有没有血缘关系
...,供大家收藏参考,也领略一下刘氏王朝的宏大。光武帝刘秀与刘邦的关系刘秀是汉景帝刘启的六世孙,所以,他是货真价实的刘邦后人。有没有可能出现“掺假”现象?不可能!刘秀的身世非常明
2023-07-02 22:22:00
从牛吏到皇帝:刘盆子与建世政权的荒诞崛起
...,名字土得掉渣,叫刘盆子。两年后,该政权就被光武帝刘秀消灭。牛吏刘盆子按建世政权犯下的滔天罪行,作为皇帝的刘盆子,即便被千刀万剐也不足以解恨。可是刘秀却对他非常宽容,不光不追
2024-03-20 05:04:00
新莽、玄汉、建世和东汉,为什么只有刘秀成功了
...,一共诞生了大大小小十一个政权,当然,笑到最后的是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在这十一个政权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四个:王莽建立的新朝,史称新莽政权;刘玄建立的汉朝,史称更始政权(或称
2024-04-26 22:27:00
刘秀为何不承认更始帝刘玄的合法性?
...当时参加绿林军的刘姓宗室不止刘玄一人,还有刘伯升、刘秀兄弟。而刘伯升、刘秀二人都能文能武,才能远在刘玄之上。然而绿林军内部派系复杂,分为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舂陵兵等四个主
2023-01-28 17: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