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7 16: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朝礼部尚书、上柱国杨,玄感(杨素长子)趁隋炀帝杨广第二次东征高句丽之际,在黎阳郡(今河南浚县)起兵反隋,很快杨玄感派人到长安把李密迎到黎阳,作为自己的谋士,李密给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北据幽州,断炀帝后路,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为上策;西入长安,据函、崤,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为中策;就近攻东都洛阳,顿兵坚城下,隋军理当固守。引兵攻战,必延岁月,胜负殊未可知,为下策。上策:占据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控制临榆关(今山海关),把隋军主力阻在关外,切断隋炀帝的后路,高句丽在前攻击隋军,我们在后面阻击隋军,然后向南传檄天下,则天下可平定。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杨,玄感中策:向西攻占隋都长安,占据关中,利用函谷关(潼关)与崤关天险与隋炀帝对抗,向东控制各个诸侯,这是隋朝灭亡的险要地势,是我们可以取胜的地势。下策:就近攻打东都洛阳,顿兵于坚城之下,隋军理所当然会固守洛阳,率领军队作战,必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胜负就不可预料了。杨,玄感听了李密的分析,认为李密的下策才是上策,理由是:朝臣们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不攻取洛阳,就不能影响世人,言外之意就是这些朝臣就不会臣服你,经过洛阳却不攻打,那用什么来显示威力呢?杨,玄感最终选择了下策,也就是攻打洛阳,事实证明杨,玄感的选择是完全错误的,先来分析一下这三个计策的优点和缺点。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李密一、上策:占涿郡、据山海关、阻隋炀帝于关外隋炀帝发动针对高句丽的战争,以河北涿郡为陆上军队的集结点与前进基地,以山东东莱为水上军队的集结点与出发地,以洛阳为总后勤部及总指挥所在地,以天下物资汇于洛阳,再分发到前线。杨,玄感在涿郡起兵,等于是扼死了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前进基地,所以当隋炀帝听说杨,玄感起兵后,立即放弃攻打高句丽,命令各路隋军即刻返回,隋炀帝担心前线隋军的补给被切断,同时更担心后路被切断,也就是山海关。杨,玄感如果能占据涿郡与山海关,阻止隋炀帝主力入关,有可能直接面对隋军近百万主力,一方面是从高句丽南下的隋军,另一方面是从中原北上的军队,风险是相当大的,有前后夹击之势,山海关还有险可守,河北以南则无险可守。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隋炀帝但是上策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把隋炀帝堵在关外,时间一长,关外的隋军得不到补给,就会自行溃败,一旦关外隋军发生兵变,俘虏或者杀了隋炀帝,就会导致隋朝更加混乱,这是杨,玄感唯一能够取胜的原因。就是靠把隋炀帝堵在关外,在时间争取天下发生更大的兵变与起义,拖死隋炀帝,隋炀帝一死,隋朝天下群龙无首,要么各自为战,要么投靠反隋起义军,这是一招险旗,但有取胜的可能,也有很大的风险。二、中策:占长安、据关中、阻隋炀帝于关东我认为中策才应该是上策,杨,玄感起兵的时候,隋朝的军事力量还很强大的,无论是在涿郡与山海关阻止隋军,还是攻打洛阳,都会引来隋军强烈的报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整个天下起义不断,但不论是攻打洛阳还是阻隋炀帝于关外都有很大的风险。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隋末农民起义杨,玄感起兵之初,是有机会绕过洛阳,直接攻打潼关,转而进入关中,就算不攻打潼关,也有机会从其他地方进入关中,比如南边的武关,北面的黄河渡口,杨,玄感想进入关中,要么走河东(山西),要么走河南,绕开洛阳。杨,玄感起兵不久就聚集了数十万军队,是有实力打进关中的,关中隋军空虚,隋军主力在关外,水军主力在山东,洛阳也是重兵把守,关中是绝对有机会打进去的,完全可以参考后来李渊从山西打进关中的例子。只要进了关中,利用函谷关(潼关)与崤关天险把隋军挡在关东,复制秦汉统一天下的路径,是最好的战略,况且关中还是杨,玄感的大本营,他出身弘农杨氏,这个地方就在陕西华阴,离潼关很近,在潼关与长安之间,可以充分调动族人,招揽军队,这才是最好的选择。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才能打进关中,这才是杨,玄感和李密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个计策绝对比另外两个计策风险要小。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关中地理位置很好,易守难攻三、下策:攻洛阳,取天下之中,与隋军硬碰硬攻打洛阳是杨,玄感最错误的决策,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四通八达之处,洛阳城池坚固,物资丰富,一时半会根本攻不下来,一旦攻不下洛阳,隋军主力及全国隋军到达之时,就是杨,玄感失败的时候。杨,玄感所说的理由根本就不是理由,他担心朝臣会因为留在洛阳的家属而举棋不定,这是多余的担心,都起兵反隋,横竖都是死,担心这个也没有用,只要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可能获取成功,杨,玄感显然失策了。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洛阳没攻打下,隋军援兵就到了,前有城池攻不下,后有追兵,前后夹击之下,杨,玄感兵败逃走。杨,玄感选择下策攻打洛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能力有限,不能看清当前形势,首先,杨,玄感选择反隋的时间就不能,操过之急,当时的天下虽然有很多反隋义军,但都不成气候,规模也不大,隋军的实力也比较强,此时谁的规模最大,谁就是出头鸟。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杨,玄感显然看不清形势比如秦末时期的陈胜、吴广,他们最先大规模起义,迅速壮大,但他们也成为秦军最优先打击的目标,杨,玄感也是,他发动最大规模的起义,因此也成为隋军打击的主要力量,尽管规模很大,但一样失败。其次,杨,玄感直到起兵都没有规划好战略,还是派人从长安把李密接过来商议的,起兵这种事需要长期不断地策划,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提前规划好战略,但杨,玄感起兵很随意,他只是抓住了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带走了隋军主力的机会。杨,玄感的起义很随意,起兵时,隋朝水军来护儿甚至还没有出发攻打高句丽,当来护儿听说杨,玄感起义后,立即率军攻打杨,玄感,这说杨,玄感的情报工作也没有做好,如此匆忙起兵怎能不败?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无险可守最后,杨,玄感这个人有勇无谋,当时的人评价他为痴,也就是愚笨的意思,李密就曾评价过杨,玄感不懂得用人,他没有父亲杨素一半的能力,但是野心却很大,当能力配不上野心时,失败在所难免。几年以后,李密随瓦岗军起义时,也犯了杨,玄感同样的错误,就是选择攻打洛阳,而不是选择进入关中,李密在能力方面比杨,玄感强了不少,他能为杨,玄感提出夺取天下的战略,他自己却没有选择上策,反而跟杨,玄感一样,死磕洛阳。李密虽然在洛阳屡次击败隋军,甚至还打败了宇文化及的骁果军,但仍然败在了洛阳,被王世充凭借洛阳城池的坚固击败,最终向西投靠李渊,后因为不甘心臣服李渊,想自立东山再起而被杀死。李密为什么会跟杨,玄感一样,选择攻打洛阳,而不选择进入长安的战略?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李密起兵反隋仍然选择攻打洛阳当瓦岗军攻下回洛仓时,其势力达到了极盛,李密的部将柴孝和就曾经劝李密直取关中,可李密却说道:君之所图,仆亦思之久矣,诚为上策。但昏主尚在,从兵犹众,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雌雄。若然者,殆将败矣。意思是:你所想的,也是我所思考很久的,这是上策,但是隋炀帝还在,追随他的军队还有很多,我的队伍都是山东人,既然知道还没有攻克洛阳,哪里愿意跟着我向西进关中?各位部将都出身于绿林好汉,把他们留下会各自称王称霸。如果这样,就全完了。李密的出身并不比杨,玄感差,李密的曾祖父李弼是宇文泰手下的将领,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与李渊的家族一样出身关陇集团,李密完全有资本进入关中与隋炀帝对抗,他只是担心自己的将士都是山东人,不愿意绕过洛阳进入关中,这明显是李密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部将。

李密提上中下三策,杨 玄感反隋为何选下策

李密的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当年刘邦手下的人全是关东人,还不是跟随刘邦进入汉中了,后来再反攻关中夺取天下,说白了李密还是缺少手段控制部将,他是投靠瓦岗军起家的,后来被瓦岗首领翟让推举为首领,李密应该是担心翟让不肯进关中,一山不容二虎,两人后来产生了矛盾,李密设计杀死了翟让,此举也导致了瓦岗军的分裂和失败。战术上的胜利永远无法代替战略上的失误,虽然李密在洛阳一直很能打,但在不断的战争中,也不断地消耗掉实力,最终还是失败,他最好的战略还是进关中,李密一直无法完全整合手下部将与士兵,这是李密没有选择进入关中的主要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介绍杨玄 感兵败的原因是什么
...,杨玄感因此辞官为父守孝。大业三年(607年),杨玄感被隋炀帝启用,不仅成为鸿胪卿,还承袭父亲楚国公的爵位。虽然杨玄感为人傲慢,但喜爱和看重文学,因此许多名士投奔到他的门下效
2023-06-16 17:27:00
杨 玄感造反,一次失败的换届选举
...战场的部队也赶回来了,杀向洛阳。战场形势急转直下。隋炀帝命虎贲郎将陈棱攻打杨,玄感的根据地黎阳,左候卫将军屈突通进驻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发兵在后跟随,来
2024-06-19 11:31:00
若不是此人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唐朝就要从历史上彻底被抹去了
...团,其祖上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司徒李弼。李密早年是隋炀帝的一名卫士,史书记载他“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长相非常有特点。有一次隋炀帝在一群卫兵里无意中看到了李密一眼,然后就
2024-08-12 17:50:00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修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三下江南,数次巡游,南征吐谷浑,北伐高句丽,引发了大量的徭役和兵役,导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频繁发生。鼎盛时
2024-07-17 16:42:00
为何李渊能统一天下,而李密却兵败身亡
...护,直接就能在朝廷中做官,不同的是李渊在隋末得到了隋炀帝的重用,担任太原留守,李渊还是隋炀帝的表弟,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李密李密曾在朝廷中担任宫廷警卫,后被罢免,此后的李密则
2024-07-15 20:58:00
杨 玄感打响了反隋第一枪,为何只坚持了两个月就一败涂地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就在隋炀帝率军在高句丽死磕辽东城的时候,杨,玄感在背后狠狠捅了他一刀。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攻城几十天,离破城仅有一步之遥,一匹快马来到军营,随即隋炀
2024-04-25 22:57:00
杨 玄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造反死亡之路的
...一统王朝不过秦隋,秦二世胡亥穷征暴敛、骄奢淫侈,但隋炀帝杨广历史上其实不是一个昏君(可见拙作《杨广:一个被历史误会的皇帝》),杨,玄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叛之路的呢?出身名门、
2024-06-22 19:06:00
隋朝二世而亡,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二世而亡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隋文帝的接班人,隋炀帝杨广。统一南陈之后,隋文帝又在位了15年时间,把隋朝治理的蒸蒸日上。直到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而随着隋文帝病重,隋
2024-03-29 16:04:00
聊聊李渊和刘邦的战略制胜
...逐鹿中原的游戏,带着他的虎狼儿子们走上了颠覆他老表隋炀帝杨广的路。李渊集团的战略规划是:率领精兵强将一路西行直取长安。在稳定了后方的突厥之后,李渊唯一的担忧就是虎踞中原的瓦岗
2024-06-11 20: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