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文博日历丨兰梅菊莲齐聚!这件梅瓶是“陶瓷中的熊猫”
...数今天,一起认识“陶瓷中的熊猫”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兰梅菊莲齐聚,中国风拉满!梅瓶的得名,可解释为因口小仅能容纳一枝梅花可以用于储酒、陈设装饰等这件梅瓶之所以被称为“陶瓷中的熊猫”是因为它的瓶身绘有四幅...……更多
逐梦青花瓷
陈慕筠(右)观赏兰靖霖的青花瓷作品。中国陶瓷闻名世界,而青花又被认为是最具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瓷器之一,在国际陶瓷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花还被誉为“陶瓷之王”。很早以前,云南就是...……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近日,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四只大熊猫“青花”“青露”“巧月”“爱莲”抵达重庆永川乐和乐都动物主题乐园。1月1日,新年第一天,四只大熊猫“青花”“青露”“巧月”“爱莲”首次来到...……更多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久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四只大熊猫,从四川来到重庆永川乐和乐都动物主题乐园,经过半个月的适应期,今天(18日),四只大熊猫在新家与游客们首次见面。今天(18日)上午,四只大熊猫“爱莲...……更多
一眼千年,青花瓷里看东方神韵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延绵千年的窑火孕育出瑰丽陶瓷文化成就“千年瓷都”景德镇景德镇瓷 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更多
“酒与瓷”珠联璧合 首届郎酒庄园陶瓷艺术节开幕 郎酒六大IP齐聚
瓷酒千年,陶醉华夏。2024年1月12日,首届郎酒庄园陶瓷艺术节盛大开幕。国内百余位顶尖陶瓷大师与艺术爱好者齐聚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郎酒庄园,共同见证这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当中国白酒遇上中国瓷器,一场穿...……更多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信手拈来的生动推介,给远道而来的外宾留下深刻印象。心系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总书记几次驻足皆令人难忘。从珍视一件件陶瓷珍品,到近距离了解手工制瓷技...……更多
...3万多名来自各地的“景漂”在这里聚集……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进程中,这座手工艺之都越来越体现出多元的气息。有传承,也有创新;是开放,也是包容。秉持对瓷的匠心、延续千年文脉,景德镇在日新月...……更多
在千年窑火的流光中看见“新”瓷都
...何坚持活态化传承、原真性保护、时代化表达,全力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承人孙立新指导学生绘画。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邬强摄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藏一级文物“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邬强...……更多
选择“陶”园,因“瓷”有梦
...景德镇,朔风渐起,寒意渐浓。漫步三宝村,随处可见的陶瓷元素,使人仿佛“误入”世外“陶”园,因“瓷”留恋。近日,2023“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来到江西景德镇,实地采访调研当地年轻人在此创新创业生活故事。金融...……更多
在这里,年轻人爱上“碰瓷”
...流“无语菩萨”顺利合影,得提前练好表情。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6楼常设展厅的民国瓷器“沉思罗汉”成了2023年最忙打工人,展柜前人头涌动,博物馆不得不单独拉出一条警戒线,维持秩序。与传统菩萨雕塑的严肃表情不同...……更多
第五代青花郎发布 郎酒总经理汪博炜畅谈郎酒的“变”与“不变”
...“生长养藏”工艺的酱酒;唯一一个不计成本、坚持使用陶瓷瓶瓶贮的酱酒;唯一一个由庄园托举的酱酒。执着超越自己,追求“第一”“唯一”背后,是郎酒人的梦想。因为郎酒人相信,从筚路蓝缕到自强不息,如今,时代看...……更多
南京城墙博物馆看明清瓷器精品
...神兼备,不仅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还被海内外视为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一大瑰宝。本次展览就展出了一件带有“何朝宗印”篆书刻款的德化窑何朝宗关帝圣君像。本次展览还带来了众多清代瓷器精品。例如一件清康熙年制的豇豆...……更多
重庆新添4只大熊猫,适应期后将与游客见面
日前,重庆永川一家动物乐园通过合作的方式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引入四只大熊猫,今天(2日)是它们抵达动物乐园的第4天,几只大熊猫正在逐步适应“新家”。据了解,这四只大熊猫分别是出生于2018年8月的雌性大熊...……更多
四只大熊猫在重庆永川新家适应生活
1月2日,重庆永川乐和乐都动物主题乐园熊猫馆,四只大熊猫有点在不停地品尝美食、玩耍,有的则憨憨地享受冬日的睡眠。 据了解,四只大熊猫“青花”“青露”“巧月”“爱莲”是从去年12月30日下午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更多
江苏南京:50件名珍云集 诗文书画皆入瓷
...——郑和。”宋歆怡介绍,明代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被称为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此时,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中国与外界的广泛交...……更多
第五代青花郎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款待全球宾客 拉开全国市场品鉴序幕
...内最长,服务团队规模最大,千元白酒最有价值;唯一的陶瓷瓶储,唯一的庄园酱酒,唯一的洞藏陈香。此次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亮相,是第五代青花郎焕新上市后的全国首个市场落地活动,是其与浙江市场广大消费者的首次见...……更多
守静·高致 马硕山艺术展
...思想和理念。他的瓷画既体现了写意精神,又充分彰显了陶瓷绘画自身的风骨与语言。综观马硕山这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已自成面貌。此次展览“守静高致”正是他艺术精神的精彩呈现,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更多
迎甲辰赏龙瓷
...纹。汉代至唐,龙纹多以堆贴、捏塑、范印等形式出现于陶瓷器物上。宋元以刻划、剔花、绘画等手法表现龙纹,如宋定窑划花龙纹瓶、宋龙泉窑和耀州窑青釉蟠龙瓶。元代龙纹,龙身颀长,头小颈细,张嘴者居多,有胡无须,...……更多
字与画间,看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
...制作难度相当高,再加上富丽的纹样,展现出18世纪朝鲜陶瓷的精采。 葡萄屏风葡萄屏风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表现葡萄的创作,自古便流行于东亚地区。葡萄不仅是美味食物,成串的果实与绵延的藤蔓,更传递出生生不息与丰饶...……更多
明代富商一次运十万件景德镇瓷器出口海外?
...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一号沉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则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是我国首次在同一海域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有助于深入探索和充分理解古代...……更多
...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健康中国·匠心奉献”中国陶瓷艺术品公益展览、公益拍卖暨公益捐赠系列活动在海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登陆海南。系列活动持续到2024年1月14日,活动在海南省图书馆东楼多功能厅举行。此...……更多
以酒为媒,青花郎在国际舞台写“最美英译诗”
...庄园占地10平方公里,白酒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陶瓷艺术及其它跨界艺术充盈其中,和郎酒的品牌故事交织在一起。”汪博炜感慨道。于此基础上,郎酒托举出一瓶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与极致酿制工艺的艺术品——青花郎...……更多
...地位可以然后让明朝船队换来更多珍贵奢侈的物品。我国陶瓷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就此来临,明代的制瓷技术也开始外传,巨大的利益让朝鲜、暹罗、占城等邻国也开始纷纷学习,想要仿制中国烧制瓷器,想要以廉价和中国瓷器...……更多
赓续文脉,守正创新,美创江南论坛在西塘盛大召开
...典文化为谈道和高为功夫的讨论提供了有力支撑。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家协会主席、中国陶艺大师郭文连以《千年陶艺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进行演讲,开宗明义指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独一无二,并深入介绍了青花釉、粉彩釉、彩...……更多
武汉体育学院援藏支教队:开展“圆梦工程”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雅高贵的美。支教队员晁菲悦为同学们播放视频《景德镇陶瓷古法制作》,让大家了解制作一件青花瓷的基础工序,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技艺的魅力,并为同学们分发了白纸和彩笔,让每个同学去设计自己心中最美的青花瓷,...……更多
...社柏林12月17日电 通讯:“柏林永远是它们的家”——大熊猫双胞胎告别德国新华社记者李超 杜哲宇即将迎来圣诞节的德国柏林,著名购物街选帝侯大街彩饰高悬。在这日益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不远处的柏林动物园迎来一场温情...……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大学锚定高质量发展,紧扣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坚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将党建工作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多
龙年找龙,看老物件里的“龙”元素
...目新闻农历龙年将至,民间关于龙的物品不少,扬州市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陈晓友表示,他就收藏了带龙的铜镜、龙洋(银元)、龙香炉等老物件。陈晓友收藏的龙纹铜镜(一)陈晓友收藏的龙纹铜镜(二) 陈晓友收藏的龙...……更多
一饱眼福!明清御瓷首次大规模集中归来
...娘家”展出的各种御窑精品文物。一同探究为什么景德镇陶瓷能够在600年间长盛不衰,达到中国制瓷史的巅峰?景德镇御窑瓷器在明清时代如何与两朝宫廷生活产生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国家典仪制度、时代审美中,景德镇陶瓷...……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池子的胡同独具皇家风范
普度寺西巷◎王越沿着天安门和太庙的红墙向东,在南皇城墙有南池子和南河沿两个街口。南池子和南河沿南北走向,北起东华门大街
2025-02-17 14:05: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昨天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享年99岁
2025-02-17 07:40:00
呼家楼有“哪吒闹海” 还有战国币、燕京八景、乾隆御碑
近日,北京呼家楼地铁的一组“哪吒闹海”彩塑,吸引往来行人注目,成了“打卡”新热点。原来,呼家楼地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所在地
2025-02-17 09:33:00
王爷墓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2025-02-17 09:33:00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