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4 17:08:00 来源:杭州网

央视网消息 有故事,有温暖,有力量。

中秋国庆长假刚过,千年瓷都景德镇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10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中心地带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他此行主要目的是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央视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几个瞬间——

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参观展览时,总书记在一件精美的瓷器展品前停下脚步,驻足观赏,还和身旁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交流起来。他们身后不远处,一块写有“瓷都千年”的红色展板醒目矗立。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视频截图)

在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总书记看到了瓷上作画等手工制瓷技艺的“活态”传承。56岁的非遗传承人孙立新向总书记展示一个绘有精致图案的瓷碗,总书记再次驻足。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视频截图)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在林林总总的文化遗产中,陶瓷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号之一。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引领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此次江西之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后,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此时再看文化保护传承,意味深长,信号鲜明。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

2023年6月2日,在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总书记在一件陶器展品前的驻足发问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距今大约4800年。”讲解员向总书记详细介绍,“它的特别之处是器物上有着刻画符号,分别是‘日’‘月’‘山’形。抽象的表达和组合,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图画,使我们看到了汉字的雏形。而我国最早的陶器,早在16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调研。

“中国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国家吗?”总书记询问道。

“是的。”

“不是‘最早的之一’,就是‘最早的’?”总书记又问。

“是的,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的早期陶器,基本都是从中国起源之后传播过去的。”

字字句句,映射的是“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的深邃思考。当天,总书记边走边看,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陶瓷文化,薪火相传。

2017年4月19日,在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里,一尊身着青绿盛装的陶壶在聚光灯下耀眼夺目,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壶黄白色陶胎,釉呈青绿色,圆唇细颈,姿态清雅……作为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波斯陶壶,这件陶器还是印证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之一。

“当我讲解完波斯陶壶的历史,准备引导总书记看下一个文物时,发现他还在仔细观看。”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回忆道。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

“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

珍贵陶器见证,思想高屋建瓴,情怀深厚绵长。

“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自己不要轻慢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大会开幕式前,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一道步入展厅,共同参观文物展。一个清新淡雅的花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都停下了脚步,凝神观看。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2019年5月15日,中外领导人共同参观文物展。(视频截图)

这是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花瓶,图饰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位才子王羲之、周敦颐、林和靖与陶渊明爱花的故事,故得名青花四爱图梅瓶。

习近平主席向周围的外方领导人介绍说:“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信手拈来的生动推介,给远道而来的外宾留下深刻印象。

心系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总书记几次驻足皆令人难忘。

从珍视一件件陶瓷珍品,到近距离了解手工制瓷技艺;从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到自信展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脉的守护初心不渝,对文化瑰宝的重视一如既往。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策 划丨蔡纯琳

校 对丨刘禛 鲁杨 宋春燕 李英卓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10)
...考察,3次座谈,多封贺电贺信……金秋十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华沃土,东方大国凝聚起推动世界共同繁荣的强大合力。把稳思想之舵,方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
2023-11-04 21:04:00
景德镇新标注:“景归”一族
...的无尽阵痛。景德镇的未来究竟是什么?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提出“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
2024-04-07 07:01:00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丨千年瓷都的新时代
...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华。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景德镇考察,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之后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他详细了解陶瓷文
2024-07-11 13:02:00
...大学校园和学生们同上一堂思政课并参与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乐于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期待。“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同广大青年朋友
2024-05-04 06:15:00
江西:让陶瓷事业不断发展下去
...:中国文化报千年窑火生生不息。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在考察明清窑作群手工制瓷技艺长廊时,习近平总书记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谈。当得知在景
2024-02-05 01:20:00
读懂“1.38亿元党费”背后深意
...了一线干群的士气,坚定了必将战胜汛情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应对灾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
2024-06-29 04:48:00
一见·两会“下团组”,总书记点赞昆曲有深意
...军代表即兴清唱原创昆剧《顾炎武》选段。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柯军向总书记介绍:“青春版《牡丹亭》,20多年演出500多场,收获观众百万,无数年轻人被‘圈粉’,一出
2025-03-11 16:11:00
人民领袖|总书记心中“最美的劳动者”
央视网 二十几天前,在北京永定河畔,习近平总书记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种下多棵树苗。这一场景,和他几十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扛铁锹干农活、几年前在甘肃古浪参与治沙劳动等“微镜头
2025-04-27 18:00:00
人民领袖|22年前习近平这篇文章 写给高考学子
...功夫,求得真学问。2024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时,第一站就来到了果洛西宁民族中学。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考察时,向师
2025-06-11 21: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