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语气,文章格式和字数也都有严格规定,这就是著名的“八股文”。自隋朝起始,科举制度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与变革,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方告废止。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科举制度不仅选拔了无数杰出人才...……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减,只保留经义、策问和诗赋。明朝时期,历史上有名的八股文出现,只考一科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墨义相当于一种完形填空题,从四书五经中挑选某句经典语句,让考生进行补全;帖经跟墨义的考试形式差不多,也是一种...……更多
李时珍三次乡试都落选,最终子承父业成为名医
...闻出于为儿子前途和家族命运考虑,希望李时珍能够苦读八股文,有朝一日可以赢得科举走上仕途。在那个年代,考取功名,出人头地,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李时珍12岁那一年,父亲就明确提出了要求他走科举入仕途的想法。...……更多
袁炜:明朝拍马屁大师的升迁之路
...还是想长生不老。袁炜从小就被誉为神童,十岁开始专习八股文,读书过目则成诵。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被誉为“吴中第一楷”,并且擅长绘画,尤其善于画花鸟和山水,作品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袁炜参加科举也是顺风顺水...……更多
明代的文官试职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被要求从四书五经范围内抽选,考试的文体模式也变成了八股文,科举考试最终也变成了八股取士。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进行答题,不能够发挥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考试变成了只要求考生能够做出合乎形式的文章,而不看...……更多
从科举到学堂: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
...出“废科举”。当时的新派人物,明面上反对的也只是“八股文”。尤其是,1900年的“庚子事变”后,随着大清实际的主宰者慈禧的思想、言行的一些低姿态的变化(“气焰也低了,私欲也少了;年纪也大了,把握也小了,自...……更多
赵匡胤的文人治国梦:稳定与繁荣背后的隐忧
...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为了通过考试,许多士子热衷于钻研八股文,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官场中出现许多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缺乏实际治理能力。宋朝行政效率迟缓,于国家之进步有所阻碍。宋朝的时候,虽然通过科举...……更多
吕留良案:一个明朝遗民的传奇故事和对清朝统治的挑战
...悔当初入仕清廷的举动,从此,吕留良集会设馆,醉心于八股文的研究和吟诗作赋,并在诸多文献中隐晦地流露出了反清复明的思想。在此过程中,他常常与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黄宗羲、黄宗炎、高斗魁等明朝遗民借古讽今,谈...……更多
赵翼苦读入仕,居官不上,退而立言,终成大家〔243〕
...计,却失去了进修的监督,一时间他只顾写诗,而疏忽了八股文。杭馆主眼光敏锐,及时教训他:“你不攻八股,谋取功名,何以脱贫?”便让他仅教其幼子一人,而抽出精力,与其年长两子一道,同攻八股,以备科考。乾隆10...……更多
明朝最自卑残暴的皇帝,因为一个字就胡乱杀人
...是朱元璋因为自卑,因字杀人的做法,为后来的科举制、八股文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代的帝王逐渐开始实行文化专制,堪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原因了。 ……更多
用坚持谱写中医传奇《本草纲目》的古代圣医——李时珍
...望他能一举成名,光耀门楣。然而,李时珍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并无兴趣,他心中怀有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因此向父亲坦诚表达了自己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看到儿子的坚定与...……更多
蒲松龄的科举之路:屡败屡战却终不悔
...风格考官不喜欢。咱们假设一下考官一直喜欢规规矩矩的八股文,满篇都是对太平盛世的歌颂,突然一天看到一篇满是描写社会黑暗的文章,这考官绝对接受不了。蒲松龄终其一生,可以说是四处碰壁,穷困潦倒,但始终难坠青...……更多
聊聊清代风靡全国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故事琼林》
...声江南的大藏版家。天生傲骨的邹圣脉并不喜欢那庸俗的八股文,所以,尽管他恰逢盛世,文才出类拔萃,却一生怀才不遇,“终身未第,一介布衣”。屡次科场失意,使他看清了科举制度的腐朽、荒谬,自此永别科场,回乡隐...……更多
在古代特别会吹牛也能当状元,他们靠吹牛当上了状元
...维。同样是我们的大诗人,要知道,诗人写诗还行,要写八股文似乎就有些难了。但王维又想当官,怎么办呢?他听说公主似乎特别喜欢听音乐,于是想了个招,穿着乐师的衣服,抱着琵琶去见公主,扯了一大通大话,之后没想...……更多
从铮铮铁骨到文官皆可杀,明朝文官是如何堕落的?
...中重臣靠拢,而朝中的重臣也需要新鲜的血液为其办事,八股文 而且明朝的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考试范围被牢牢束缚住,所写的文章啰啰嗦嗦、空疏无聊,同政治才能谈不上有什么关系,文章行不行,谁能上榜,看的不是文...……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来越多的学子才想一举高中状元。但明清之后,科举多以八股文为主,这也大大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科举失去了其本身的特点。而明清进入官场之人也太多,使得朝廷之上闲置的官位太多,造成了朝政负担。武状元为六品...……更多
朱元璋在官、民眼中为何有两副面孔
...式,规定应考者必须按照其格式填写,到明成祖时发展成八股文。在朱元璋制定的科举制度之下,全国读书人为了求出路,只好死背四书、五经,尤其是道学家朱熹的疏注,背熟了按八股文格式一填便行了,于是人们找到了一种...……更多
介绍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历史意义
...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不再单纯地沉迷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的科举考试。此后中国近代史上的无数风云人物掀起了“百家争鸣”救中国的序幕。 ……更多
徐寿:清末科学巨匠,开创中国自主科技新时代
...在应试失败之后开始反思当时科举制的弊端,认为传统的八股文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因此开始研究一些“经世致用”的科学。徐寿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成就,就是他曾经在西方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发表自己的...……更多
拥有18位妃嫔的咸丰,为何子嗣稀少
...“文字狱”,同时通过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思想加以禁锢,八股文在清朝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然经过了发展,也有过繁华的时候,最出名的应当是康乾盛世,在这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等到咸丰皇帝继位,朝廷的矛盾日益凸显...……更多
曾国藩连考6次不中,这期间他做了什么
...曾国藩5岁时就教他识字,8岁已经学完五经,9岁开始学习八股文,小小年纪便遨游书海。从曾国藩14岁开始,爷俩便踏上了科考之路。 可惜,父亲考了15年,儿子考了5年,依然还是童生,父子俩考不上秀才誓不罢休!这一年,...……更多
从状元到奸臣:周延儒的跌宕人生与明朝末年的政治风云
...周延儒实在是太早慧了。科举到了明朝,已经非常严格,八股文和四书五经要弄明白,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明朝的状元年纪一般在30岁以上。但周延儒21岁就豪取状元,夺魁时的年纪仅仅稍长20岁时的费宏。不过...……更多
乾隆为何把《山海经》列为禁书
...经,各种神奇的国度、种族和动植物很难考证,在那些被八股文和宋明理学阉割过得到道学先生们看起以来,此书实在没有可取之处,只会让人变得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一成不变,严肃又顽固的道学家们不喜欢这本书是很...……更多
洪武之治时期,在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内容
...文句命题,解释要以朱熹的注为依据,文章的格式规定为八股文。进士不仅在发榜后即可任官,而且有做显官的希望,于是,监生的仕途逐渐被进士科排挤,致使国子监逐渐衰落。明代学校分三类:中央国子学、府(州)县学和市...……更多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暖安逸的庇护中,他跳出舒适圈;跳出世人趋之若鹜的\"八股文\";走向了大自然的怀抱。徐霞客油画从今看古,我们不在局中,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不为所动。如今我们是否身在局中呢,我们能看的清楚吗?不知道,但是我...……更多
杨广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让隋朝二世而亡
...其实是不一样的。在我们今天的历史书上,科举制往往和八股文划上了等号。于是,在很多人眼中,科举制就成了阻碍人们思想进步的万恶之源,是古代文化的糟粕。 这种说法,倒也不能算是错的。因为在清朝末年,情况的确...……更多
名扬千古之前的汤显祖在做些什么?与这个有关
...科场内春风得意的汤显祖却并非是一心只为科举,只会做八股文的功利主义者。他幼时的两位老师,徐良傅和罗汝芳都是著名的才子,而且极具风骨。徐良傅曾经因谏言触怒权贵而被入冤狱,受尽折磨也不屈膝求饶,最终被削职...……更多
自学成才的传奇:徐大椿如何成为跨越多个领域的天才?
...思考。到了十四岁,要为科举做准备了,徐大椿就开始学八股文,并且学得还不错,至少私塾的老师对他是挺满意的。 但是徐大椿自己很不高兴,他觉得听夫子讲课没意思,于是在夫子说:“时文有止境,只有经学才是无止境...……更多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倾向于对四书五经的背诵、运送,明清时期固化、僵化的八股文引领了近500年的潮流,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当然,科举考试制度在后期虽然走向了歧途,但是在大环境下它依然是底层学子走向上流社会最公...……更多
明朝行政区划与地方管理的复杂性
...才委以官职,这也是一种进步。但明朝后期考试所实行的八股文却是实实在在的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后来,明朝的各项制度又被入主中原的清朝所继承,直至封建帝制结束之后,相关制度才被从历史中被动消失,比如科举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虹桥之下 险象环生
近日,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开播,第一集就呈现了《清明上河图》全卷的“画眼”——虹桥之下,悬疑丛生,剧中的赵不尤家也卷入了“梅船”案
2024-12-24 08:30:00
朱见深为什么给朱祁钰平反,要知道朱祁钰曾经废除他的太子之位
成化皇帝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之子,景泰帝朱祁钰的侄儿,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被朱祁镇之母孙太后立为了皇帝,但前提条件是朱祁钰的太子必须是朱见深
2024-12-24 09:06:00
汉安帝有儿子,为何要将皇位传给堂弟刘懿?人们为何对刘懿没印象
东汉的皇帝们本来就是“痿族”,刘懿在位时间太短,又被剥夺了帝号,谁还能记得他?东汉的皇帝们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四大奇葩”
2024-12-24 09:08:00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救张郃阵亡,为啥张郃不降反升?
天下局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中,想要不被吞没兼并,势必要成为强者。而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也更有一统山河的能力
2024-12-24 09:10:00
岳钟琪进京述职,兵部大臣热情款待,雍正:是时候把后者拿下了
雍正五年,大将军岳钟琪从西北回京述职,途中路遇兵部尚书蔡珽,二人相谈甚欢。岳钟琪面见雍正时将此事全盘托出,谁知雍正勃然大怒
2024-12-24 09:12:00
林黛玉的原型是谁?说出来你肯定不信,居然是曹雪芹的丫头?
电影《消失的她》,成为了悬疑电影界中的天花板,陈思诚导演让“2019.6.9泰国孕妇坠崖案”以一种“蝴蝶效应”的方式,呈现在我们大众眼前
2024-12-24 09:13:00
赵云那么厉害,为何却得不到刘备的重用?这三个原因注定他的悲剧
三国多战,自然也就多将。而在一众将帅之中,赵云可谓是声名最佳者。在《三国演义》中,若以"被描写的章节数和人物出现在标题中并在故事里唱主角的次数"为标准
2024-12-24 09:15:00
王莽头颅,为何被历代皇室收藏了272年之久,它有何特别之处?
提起新朝,你可能不甚了解,但新朝皇帝王莽的大名,你一定听说过。毕竟曾经有人曾说,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穿越”这一回事,那么王莽一定就是“穿越皇帝”
2024-12-24 09:16:00
作为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为何最终会选择自杀?
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业之人,必能选贤举能来辅佐自己。楚汉之争中,刘邦以劣势开局,却能后来居上,所仰仗的便是手下出类拔萃的武将谋士
2024-12-24 09:22:00
可以比肩孔氏家族的张天师:虽低调,却引领中国文化风骚两千年
想不朽者往往速朽。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费尽心思地谋求“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却求来二世而亡的悲剧。而另一些人,却是机智过人
2024-12-24 09:23:00
秦琼和尉迟恭敬德的结局告诉我们:居功不可自傲、为人保持低调
秦琼和尉迟恭敬德正气勇猛,受人瞻仰,是我们喜迎新春、驱魔镇宅的门神。这二位门神曾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大将,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2024-12-24 09:28:00
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尚书第一篇是《虞书》
我们常说上下历史五千年,这是因为我国普遍将夏朝,看做是切实存在过的王朝。但是对于国际上而言,他们却认为我们是四千年文明
2024-12-24 09:29:00
若马谡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看看三国志的评价就懂了
公元223年,刘备兵败夷陵之后,蜀国的国力骤减,没过多久刘备去世,在白帝城托孤。而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完成刘备的毕生心愿
2024-12-24 09:31:00
武则天几乎杀光所有朝中重臣,为何不敢动程咬金?
《——【·前言·】——》武则天,咱们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掌权后可真是手段狠厉,朝里的那些不听话的大臣,一个接一个地被她搞掉
2024-12-24 09:54:00
武学宗师周侗的6大弟子是谁?个个武艺超群,究竟谁更胜一筹?
《——【·前言·】——》提到武学宗师周侗,他的六大弟子可真都是了不起的高手,传说中个个武艺了得,威风凛凛,震慑一方。不过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024-12-24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