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7 14: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画像

徐霞客,原名徐宏祖,祖上在弘治年间被科考舞弊案牵连,故从此以后,不允许家中人考科举。于是才有了不走科举路,偏行山川径的徐霞客。他在家人的支持下从22岁开始一直走到59岁,直到死才停下脚步,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梦想,他牺牲了一生,最后双足俱废,却说"死不恨矣"。

为什么会选择放弃科举,四处游览

如果说了解弘治年间的那场奇怪的舞弊案,就会明白当时的案子扑朔迷离,皇帝也没有一个判决,只能将主考官罢官问罪,将涉嫌的两个考生免除科考资格。一个叫唐伯虎,一个叫徐经。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唐伯虎画像

于是那一年科举舞弊案,明朝少了两个官员,多了一个放荡不羁的唐伯虎和对科举厌恶的徐经。

唐伯虎从此放浪形骸,狂浪不羁,埋头于诗画之间,不拘一格,自成一派。

而徐经只是江阴普通的富庶人家的子弟,他回到家后,痛斥科举,并要求家人不要参加科举。这个举动影响了他的后代们,于是九十年后,一个叫徐霞客的后人,不热衷科举,希望看遍名山大川,用脚步去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也曾参加过一次童子试,但是没有考取,他的父亲便不再勉强他博取功名,但是要求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徐霞客的父亲也不热衷科举,喜欢游山玩水,这种思想对徐霞客有很深的影响,也因为父亲开了先例,这使得他后来想要到处游玩,家中亲友并没有反对,而父亲要求的大量阅读书籍,让他得以写出《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雕塑

徐霞客祖祖辈辈都是经商之人,就算是不参加科举,只要能继承家业也能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如同他的父亲一样,但是他心中一直有一个走出去的愿望。

他二十二岁那年,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因为母亲年迈,所以很犹豫到底要不要走,但是他的母亲说,我的儿子应当是走遍天下,不是圈在家中的小鸡、小马。故后世有说"弘祖之奇,孺人成之"。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三十年游历记录、呕心沥血的巨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不仅仅是一个普通记录名山大川的科普书,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性。

在徐霞客记录长江的源头在金沙江之前,人们一般认为,长江的源头在岷山导江;最早发现了钟乳石的形成原因,还在很多的乡村和山中去发现之前未到过的山涧和山洞记录了水文、地貌、地址等。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游记》

除此之外,游记的语言优美,描写风景和叙述的徐霞客是一个有诗意的人,他走过的每一座大山,到的每一个地方,看到的风景,感悟,无论当他有多累,都用笔将他们一一记下。"云散日朗,人意山光 俱有喜态",让我们感受到来自明朝的那种云散天光,山川之美。在太和山看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在麻叶洞进有"精怪"的山洞。总之能够到达的地方,他都去了,至于路上种种艰辛和心酸,只有他自己明白。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纪念馆

在徐霞客书中,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是一种真性情,如魏晋之时的名士风雅,可又多了些现实主义的题材,同张岱的描述手法一样,有些许的凄清和个人色彩,但又多了些疏朗潇洒,《徐霞客游记》与其他的书籍都不同,徐霞客也和古往今来的许多人不同。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

我是人间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徐霞客的脚步走遍了中国的大地,在没有交通工具的年代,他用脚步一步步丈量,去感触每一片土地的悲喜冷热。明末战火遍地,徐霞客忘却尘世,一心追逐着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当众多的士子还在寒窗苦读,困于一方天地,背诵佶屈聱牙的三坟五典,徐霞客早在黄山的顶峰上听了一夜雪化的声音"初四日 兀坐听雪溜竟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若不亲身感受,又如何知道山川之美,美在何处。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纪念邮票

我们喜欢徐霞客,不单单是因为他的坚韧;他书中精诚至极的文字;他的眼睛看过世间所有的美好,而是因为,他跳出了世俗。在科举至上,读书为先的明朝,士农工商的地位不可撼动,可是他没有去追逐在朝堂上一展抱负,也并不沉耽与富庶家庭的温暖安逸的庇护中,他跳出舒适圈;跳出世人趋之若鹜的"八股文";走向了大自然的怀抱。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油画

从今看古,我们不在局中,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不为所动。如今我们是否身在局中呢,我们能看的清楚吗?不知道,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时代潮流中一员,被大浪携裹着前进,看不到尽头。

徐霞客跳出了时代的圈禁,却没有逃得了生命的流逝。他56岁那年离开了人世,在去世之前,他从家乡江阴,杖藜徒步,风餐露宿,走到了云南鸡足寺,写出了《鸡足山志》。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云南鸡足山

他前往鸡足山,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好友静闻和尚一起,静闻半路受伤去世,此时离鸡足寺还有很远,很多人劝他回去吧,反正静闻和尚已经去世了,但是徐霞客答应了静闻前往鸡足寺,他就一定要去,就算没有盘缠和吃食,就算一路走一路当身上的东西。

到达云南时,徐霞客已经是"两足俱废",云南的官员不得不带着他走水路,一路向北将他送回了江阴。江阴的官员前来探问,看到他的双足,不禁感慨"何苦来哉",徐霞客回答,张骞、玄奘等人都是受命前往,而我是一介布衣,能够游览各种名山大川,死不恨矣。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旅游路线图

好一句"死不恨矣"!如今旅游,只是为了打卡,为了寻找美丽的地方拍好看的照片,比起徐霞客,我们旅游的目的是否过于庸俗和肤浅。是否在前往风景区的时候,能够多一些尊重、多一些欣赏、多一些体验,少一些浮于表面的形式。

徐霞客,文人之身,22岁就出门游历,51岁还坚持前往云南。他三遇盗匪,甚至跳下湘江脱险,四次绝粮,当遍身上的衣物、鞋履、袜子。他没有因为这些的危险,放弃游历,只是因为当初那个立志游遍名山大川的愿望。59岁,坚强的意志终究没有打败时间,徐霞客病逝于江阴老家。

徐霞客30年徒步探险著游记,记录大地之沧桑,双足俱废死不恨矣

徐霞客雕像

他三十年的旅程,在他年老时化作一身疾病和一本呕心沥血的《徐霞客游记》,但是由于战乱,竟丢失了一部分,后经过他的好友季会明整理补充,才有了如今流传的《徐霞客游记》。

我是海上余晖的彩霞,是光明离开大地最后的绚丽,我是山川的过客,倾听他们的呼吸,记录了他们的沧桑,我是徐霞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所著《徐霞客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闪光的瑰宝。它的手稿,在当时就被人们争相传阅、抄录,被誉为“千古奇人,千古奇书”,“世
2024-05-23 10:27:00
靖江县令陈函辉是个什么样的人?
五月中旬,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靖江分会揭牌成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而自限耶!”四百多年前,徐霞客抚掌而叹,从那之后,“朝碧海,暮苍梧”成为形容大丈夫心怀天下、志在四方
2023-06-16 18:27:00
徐霞客:足踏天下半,探奇尽禹甸
...“耍娃儿”自是戏谑之词,我说的这人就是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古代职业中是没有旅行家这一行的,犹如没有诗人这一行当一样,古代是没有什么著作权,版权,稿费一类概念的,那时的人无论是
2023-10-29 19:52:00
...的“穿越人”。如此强大人物,正是明末伟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二:古怪家庭里的“旅游达人”徐霞客,本名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号,万历十五年(1587)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富足的书香
2023-03-15 15:04:00
他堪称古代最强背包客,用脚步丈量了大半个中国,还写了本游记
...自己的思想,他就是为了玩,为了闲逛。这位背包客叫做徐霞客,他的那部游记叫做《徐霞客游记》。要知道,古代士子最重要的就是考取功名,但是徐霞客不一样,他从小就立志看遍祖国的大好河
2022-12-30 21:10:00
徐霞客用一生的时光,只做了一件他想做的事
...科举考试都有着出奇的抵触情绪,为什么?这个年轻人叫徐霞客,他爷爷的爷爷叫徐经。而这个徐经就是和当年唐伯虎一起,陷入那场科场舞弊大案的主角。这个案子改变了唐伯虎的命运,也彻底改
2024-04-24 20:05:00
“古代旅游博主”笔下的广西有多美
...役”之行的故事。夕阳下,金光璀璨的柳州凤凰岭大桥。徐霞客纪录邕州八景八桂山水的形貌品质卓越,这些自然瑰宝给文人墨客提供了无限灵感。在广西博物馆的馆藏里,有清光绪七年(1881
2023-12-25 14:40:00
...山川大地,必将铸就一段不朽传奇。生于明万历十五年的徐霞客,以其毕生功力,为后世留下了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在《游太和山日记》中,更是将武当山推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次
2025-01-01 20:20:00
《斯文江南》第三季开播,沉浸式演绎徐霞客登山之旅
...山共赴《徽梦黄山》,带观众领略黄山之美,沉浸式体验徐霞客的旅游攻略。经典围读再升级从2022年初开始,《斯文江南》作为全国首档经典文本围读节目出现在观众视野中,至今已是第三年
2024-05-28 19: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