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党锢之祸中有哪些东汉名士被牵连,他们都做了什么?
...窦皇后与其父挑选刘志的堂侄刘宏继承了皇位,刘宏就是汉灵帝。汉灵帝继位时,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大权旁落,也是很正常的事。窦氏一族选他,就是为了大权在握。但是,当时有一部分宦官也是野心勃勃,想要掌握朝廷政...……更多
为何说党锢之祸,折断了大汉帝国的脊梁
...祸。汉桓帝去世后,年仅13岁的刘宏即位,就是历史上的汉灵帝。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的即位,新的外戚也得到重用。窦太后的父亲窦武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重臣。而窦武也是清流派名士,外戚加清流名士的身份,让他...……更多
王芬密谋废帝:东汉末年的权力斗争与政治危机
...年,时任冀州刺史王芬,与许攸、周旌等人联合密谋废掉汉灵帝。王芬等人想要曹操一起参与,曹操认为他们很难成功,意正言辞地拒绝了,果然王芬失败自杀。王芬是谁王芬,字文祖,东平寿张人。汉末宦官与士人官僚相互争...……更多
王芬绑架汉灵帝拥立合肥侯:东汉末年的未遂政变
王芬“拥立合肥侯”是汉灵帝晚年所遭遇的一场未遂事变,它标志着汉灵帝与豪门士族集团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东汉帝国已经从内部瓦解了。中平五年(188年),冀州刺史王芬的家里来了两位客人,一位叫陈逸,时任鲁国国...……更多
青年刘焉是如何躲过党锢之祸的?
...为官。特别是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庚子(二十一日),汉灵帝即位,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一起掌握朝政,名士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人得以重新被起用。所以,建宁元年,刘焉被举为贤良方正,征召至司徒府...……更多
2022-12-19 12:14党锢,青年
东汉的灭亡刘宏扮演着什么角色
...之乱始于桓、灵二帝,其实小编认为真正的致乱其实就是汉灵帝时期,宠幸十常侍,第二次党锢之祸,黄巾起义都是发生在汉灵帝在位期间。用《三国演义》中的原话来说就是“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因此...……更多
揭秘:何进从屠户到东汉大将军的过程
...氏入了皇宫,凭借高挑的身材,美丽的容貌,很快吸引了汉灵帝的注意。其实入宫的女孩子那么多,有姿色的更是比比皆是,何氏能够得到汉灵帝的宠幸,中常侍郭胜肯定是出了力的。何氏也很争气,第二年就给汉灵帝生下了一...……更多
...帝国经济运行即将崩溃的危急关头,当时的东汉皇帝——汉灵帝,非但没有积极补救,反而对本已脆弱不堪的货币体系给予致命一击,创造性地搞出了骇人听闻的——卖官鬻爵。虽然买官卖官以前就有,但汉灵帝赋予了全新内涵...……更多
东汉县长陈寔,去世时为何有3万百姓来送行
...进了监狱。不过很快,天下大赦了,因为汉桓帝去世了,汉灵帝即位,汉灵帝即位,自然天下大赦。陈寔又被放了出来。放出后的陈寔被大将军窦武相中了,于是提拔陈寔为掾属,辅佐他管理。陈寔摇身一变,从一个卑微的县长...……更多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的四大罪状
...么事情让士大夫们如此厌恶呢?主要就是指汉桓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宏这两位昏君。他们在位期间所犯下的罪行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动党锢之祸。所谓党锢之祸就是以结党为名来迫害士大夫阶层,一旦被定为党人,就不能再从...……更多
曹操:从太学学子到三国霸业的崛起之路
...凭学生的血肉之躯去对抗宦官是行不通的,不如直接劝说汉灵帝出面压制宦官。于是,曹操以太学生的身份给汉灵帝上书,要求为\"党锢之祸\"中的受害者平反,并指出宦官才是罪魁祸首。然而,汉灵帝并没有采纳曹操的建议,只是简单...……更多
汉桓帝刘志:因诸葛亮一句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有了这段话,很多人都觉得东汉的灭亡就是因为汉桓帝和汉灵帝,汉桓帝也是如诸葛亮所说是一个昏君,然而汉桓帝表示这锅他可不背。汉桓帝刘志汉桓帝的谥号“桓”,很多人都以为是恶谥,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根据谥法云...……更多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公元189年2月,汉灵帝病重之际,任命董卓为并州牧,朝廷的这个任命应该是把董卓手中的兵权拿掉,在此之前,董卓是前将军,率领2万人协助左将军皇甫嵩与凉州叛军作战并取得胜利,朝廷之前还想任命董卓为少府,但是董卓...……更多
东汉皇帝为什么一定要跟士族集团过不去?
...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朝廷,请求解除禁锢。但是,汉灵帝不仅处死曹鸾,而且还将党锢范围扩大到“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并牵连五族。所以,宦官们为求自保发动的第二次党锢,非常符合灵帝的意志。甚至...……更多
汉灵帝之死:外戚何氏的崛起与后少帝刘辩的继位
...亭侯刘宏为帝,也就是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倒数第三位。汉灵帝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因父亲、解渎亭侯刘苌早逝,所以刘宏世袭解渎亭侯,其母亲为董氏董太后。一、窦氏掌权窦太后的父亲窦武因定...……更多
三国时期遗臭万年的四大愚蠢之人
...江,两次中计。要是没有他曹操可能早就一统天下了。2.汉灵帝刘宏汉灵帝刘宏(157年-189年5月13日),世称汉灵帝,是东汉第12位皇帝(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168年汉桓帝驾崩,太后窦妙临朝...……更多
汉灵帝刘宏:因荒淫和卖官鬻爵而遗臭千古
...代的昏庸君王也都会被人们记住,例如夏桀商纣等等,而汉灵帝也正是这样被人们记住的。看过《三国演义》的对汉灵帝都应该很熟悉,因为他是登场就在位的汉朝君主,不过这位东汉末年皇帝可谓是昏庸无比。汉灵帝本名刘宏...……更多
揭秘汉灵帝重用宦官的原因
历史的长河中,东汉末年的汉灵帝刘宏总是被冠以“昏君”的名号,尤其是他对于宦官的偏爱和重用,更是成为后世评说其无道统治的重要证据。然而,历史往往比表面看上去要复杂得多,汉灵帝为何会重用宦官?他真的如人...……更多
袁绍的心机谋略不亚于曹操,曾和宦官集团势不两立
...这要从袁绍集团中的核心人员和当时的时政说起。当时的汉灵帝时期是宦官当政的时期,此时也正值党锢之祸的时候,党锢之祸危害到了大批的有文化、有修养、有本领的知识分子,这批人本应是东汉的栋梁,是朝廷的中坚力量...……更多
聊聊东汉时期官员、名士——陈寔
...郡名士钟皓、荀淑、韩韶为颍川四长。建宁元年(168年),汉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共定计策,寔遂隐邶山禁锢二十年。乐天知命淡然自逸,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屡辟授官,坚辞不就。光禄大夫杨赐、司徒陈耽每拜...……更多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公元168年,汉桓帝驾崩,窦太后临朝主持朝政,立刘宏为汉灵帝,并再次启用陈蕃。但是,宦官们很会见风使舵,马上转投到窦太后身边,通过逢迎拍马,得到窦太后的宠信。陈蕃、窦武对此深为痛恨,便想联合志同道合之士,...……更多
东汉宦官的悲剧,仅仅是那些“恶宦“吗?
...宦官的力量诛杀了权倾朝野的跋扈将军梁冀。在汉桓帝和汉灵帝在位时期,宦官势力如日中天,不仅掌控了中朝,甚至能决定外朝大臣的生死,连汉灵帝都大言不惭地说\"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他们在中朝狐假虎威,他们的...……更多
聊聊两位被宦官杀害的东汉大将军
...议,窦武与窦妙策划,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汉灵帝。汉灵帝即位后,窦武因功被任为大将军,封闻喜侯。窦武自从辅政后,便常有翦除宦官之意。建宁元年(168年)五月日食,窦武借此为由,请求窦太后诛除宦官,...……更多
东汉末年的能人异士悬鱼太守羊续的传奇人生
...钱粮共发的形式,这要因情况而定。汉末校尉有很多,除汉灵帝所封的西园八校尉之外,常设校尉包括城门、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以及司隶校尉等,皆比两千石。如果较真儿的话,“七世二千石”的说法便不严谨了...……更多
汉灵帝为什么要设置西园八校尉
汉灵帝是东汉晚期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自汉灵帝之后,东汉还有汉少帝刘辩和汉献帝刘协,这两位都是傀儡皇帝,虽然汉灵帝不是什么有为之君,但好歹在位期间掌控了权力,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经提到的桓灵二帝中的灵...……更多
汉少帝刘辩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光熹元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其子后少帝刘辩即位,由其舅大将军何进辅政。然而仅过了4个多月,刘辩就惨遭废黜。虽然刘辩是为董卓所废,但祸根却是汉灵帝和何进种下的。那刘辩是如何被汉灵帝和何进坑死的呢一,出身...……更多
崔烈花了五百万钱买官,事后汉灵帝认为自己赔了,这是为什么呢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也大多荒淫无度,汉灵帝就是其中的“翘楚”。他干过的荒唐事可以说是真不少:第二次党锢之祸,更加重用宦官,卖官鬻爵,等等。尤其卖官鬻爵一项也算是让他“青史留名”了,在这一...……更多
东汉宫廷风暴:何进之死与宦官的末路
...历史的朋友,无不抨击宦官作恶多端。这也没错,单单是汉灵帝时代,宦官们的罪行便已不胜枚举,这群城狐社鼠,他们狼子野心、任人唯亲、教唆皇帝、营私舞弊、欺压良善、构陷百官……拿“九月辛亥政变”来说,宦官王甫...……更多
刘表单骑入荆州占据荆襄九郡,为何不能成就霸业?
...后,刘表单人单骑进入荆州,开始了传奇的一生。刘表自汉灵帝去世之后,东汉开始内乱,在朝廷之上,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等人又杀了所有宦官,然后就是董卓进京控制朝廷,激起诸侯的联合反对,在地方上,...……更多
汉少帝刘辩被废与何太后有何关系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死,其妻何皇后成为太后而临朝称制。但灵思皇后何氏称制仅四个多月,就被迫废黜儿子后少帝,还遭董卓杀害。那何太后做了什么,导致局势混乱且一发不可收拾呢一,侍奉灵帝何氏出身平民,父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