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手握印钞权,钱却不够花,这是怎么回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6 17: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汉末三国,由于频繁的战乱和政治动荡,财政逐渐恶化,导致铸币泛滥。过度铸币又导致通货膨胀,同时赋税加重,民众负担沉重,国家经济逐渐陷入困境。

可惜,在帝国经济运行即将崩溃的危急关头,当时的东汉皇帝——汉灵帝,非但没有积极补救,反而对本已脆弱不堪的货币体系给予致命一击,创造性地搞出了骇人听闻的——卖官鬻爵。

虽然买官卖官以前就有,但汉灵帝赋予了全新内涵,并摸索出一整套有章可循的规则。刚开始卖官,汉灵帝多少有点扭捏,公开叫卖的主要有关内侯、虎贲、羽林等爵位和职务,像三公九卿等重点岗位只是偷偷卖,三公每个千万钱,九卿每个五百万。

结果不卖不知道,一卖吓一跳,权贵子弟买官需求非常旺盛,财政收入得到显著增长。

受到供需关系影响,官位标价应声大涨。起初卖五百万钱的九卿,很快飙涨到二千万钱。尝到财源广进的甜头,汉灵帝索性放开手脚不要脸,不仅把三公九卿等重点岗位加入到公开售卖行列,连官吏的正常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要支付卖官标价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为了确保卖官产业健康平稳有序发展,汉灵帝还创造性地发明出分期付款、打折优惠、竞标拍卖等多种模式,推动卖官鬻爵进入历史新高度。

曹嵩(曹操的父亲)是卖官政策的受益者。

曹家钱财多,能用钱摆平的事,从来不叫事儿。公元187年,主管铸造货币工作的大司农曹嵩,也不知从哪搞出的一亿钱,以碾压性优势竞标成功,买下三公之首的太尉。

如果赶上曹嵩这样愿意买官又不缺钱的金主,皇帝和大臣自然其乐融融,可朝廷主动任命的官员也强行收钱,画风就很难和谐了。

刘陶是卖官政策的受害者。朝廷任命刘陶为京兆尹,却要收取上千万的到岗费。刘陶两袖清风,没钱买官也耻于买官,气得称病不办公。

由于刘陶是汉室宗亲,又在黄巾暴乱前举报过张角是恐怖分子,表现得很忠心。汉灵帝不好撕破脸皮,钱不交就算了,但京兆尹这种能卖钱的实权岗位得腾出来,改任谏议大夫吧。

鉴于先到任后交钱有弊端,容易形成坏账。汉灵帝及时改变游戏规则,要求先交钱再上任。朝廷任命的巨鹿太守司马直,不幸赶上新政。清廉奉公的司马直气愤不已,斩钉截铁表示,我没钱。

朝廷表示,你是名士,给最大优惠,减免300万钱,可以吧?

司马直仍旧表示,我真没钱。朝廷坚持表示,你是名士,让你分期付款,可以吧?司马直无奈表示,生病不能办公,官不当了。朝廷无赖表示,你是名士,这官必须你当,不当也得当,卖定你了!

要么沉默,要么抗争,义愤填膺的司马直选择后者。司马直怀着对东汉帝国的赤胆忠心,写下一封抨击奸佞宦官乱政的奏章后,愤而吞药自杀。

卖官竟把大臣逼死,一时朝野震动,厚皮厚脸的汉灵帝都有些不好意思,下令暂缓催缴卖官款。

然而司马直的壮烈死谏,并不能改变汉灵帝靠卖官鬻爵发家的决心,没过多久,汉灵帝的卖官铺重新开张,生意照旧。

司马直不能枉死!谏议大夫刘陶拍案而起、直言上书,列举朝廷诸多弊政,愤怒痛斥不法宦官。可惜,有原则有底线的忠臣,永远斗不过没原则没底线的奸佞。

刘陶奏章的文采再好、论据再充分,也比不过张让等宦官的一句诽谤:“尊敬的陛下,当年刘陶说张角是叛逆,他怎么知道?莫非与张角早有来往?”刘陶怎么也想不到,忠心无二的举报,反而成为通贼铁证。

面对如此没有底线的对手,等待刘陶的只能是,阴冷、潮湿、血腥的黄门北寺狱。

这所由宦官掌管的臭名昭著的监狱,从“党锢之祸”的士人领袖李膺,到黄巾叛乱后上书直言的张钧、向栩,不知多少忠臣惨死于此。

刘陶泪如雨下、仰天长叹:“恨不能成为伊尹、太公那样的功勋名臣,只得与死谏忠臣作伴了。”不肯受辱的刘陶,愤然绝食而亡。

为了卖官敛财,汉灵帝把一个又一个忠臣都逼死了,脸都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东汉帝国无可避免地陷入铸币泛滥,导致通货膨胀,进一步铸币泛滥,导致更加通货膨胀的无解死循环。到汉献帝时,董卓专权,铸行无文小钱,制造粗劣,使得币制越发混乱,这也是东汉王朝最后一次铸钱。不久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不得不说,国家经济体系的运行非常复杂,并非手握印钞权就可以万事大吉、为所欲为,就有花不完的钱。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民生,照样会出大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巾之乱的“敲钟人”,为何最终主动选择“闭气而死”
...无人在意。然而,就在这时,谏议大夫刘陶站了出来,向汉灵帝上书了这样一段话:“圣王以天下耳目为视听,故能无不闻见……宜下明诏,重募角等,赏以国土。有敢回避,与之同罪!”翻译成白
2023-04-20 14:43:00
三国宦官十常侍乱政,灵帝为何不阻止?
...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意见不合,就找机会将对方驱逐或诛杀。对一些剿灭黄巾有功的大臣,赵
2023-02-18 20:47:00
权势熏天的东汉“十常侍”都有谁?
...十常侍”受宠作乱,干扰朝政,祸国殃民。“十常侍”是汉灵帝时期的一个宦官集团,不知道是罗贯中笔误,还是故意“演义”,《三国演义》中的“十常侍”,宦官数量和人员构成,都与正史记载
2023-04-25 15:08:00
东汉的汉灵帝只顾玩乐,让亲信太监在朝堂之上肆意妄为
东汉时期有一位皇帝,就是汉灵帝,在他当政期间国家政权非常的混乱,一直都由宦官掌控着朝廷内外的大权,就连当时的官位都可以进行买卖,而且宫廷经常建造一些大型的建筑,搞得百姓生活都非常
2022-12-30 14:06:00
汉灵帝刘宏:东汉末年的荒诞帝王
...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段话说的就是东汉时期的汉灵帝刘宏,他是我国历代皇帝里面,出了名的昏庸,让诸葛亮都十分痛恨。那么,汉灵帝刘宏在位时究竟有多荒唐?他曾为了方便行事让宫
2024-05-08 21:01:00
汉桓帝提到了两个人,他们都是因汉灵帝而死的,汉灵帝的意思是说,他们两人已经向上天陈诉冤情,上天震怒,你的罪过已经难以自救了。先说第一位渤海王刘悝,他是汉桓帝刘志的弟弟。由于渤海王
2024-07-01 14:15:00
汉灵帝卖官卖出了新高度,冠绝古今
...。在刘备和诸葛亮看来,东汉的倾颓主要是由于汉桓帝、汉灵帝“亲小人、远贤臣”所导致的。今天咱们就聊聊汉灵帝干的一件“大事”——卖官卖出了新高度,蕴含丰富经济学思想,绝对是市场营
2023-05-13 19:27:00
延续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到底因为何原因灭亡的呢
...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这个汉灵帝刘宏确实不咋灵,自从见了大青蛇被吓到以后,各种灾难不断发生,要怪只怪他没有老祖宗的魄力,直接斩了大青蛇,说不定这一切都
2024-04-18 22:06:00
崔烈花了五百万钱买官,事后汉灵帝认为自己赔了,这是为什么呢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也大多荒淫无度,汉灵帝就是其中的“翘楚”。他干过的荒唐事可以说是真不少:第二次党锢之祸,更加重用宦官,卖官鬻爵,等等。尤其卖官鬻爵一项也算是
2023-02-03 14: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