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11: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189年2月,汉灵帝病重之际,任命董卓为并州牧,朝廷的这个任命应该是把董卓手中的兵权拿掉,在此之前,董卓是前将军,率领2万人协助左将军皇甫嵩与凉州叛军作战并取得胜利,朝廷之前还想任命董卓为少府,但是董卓拒绝了。

董卓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说明此时东汉朝廷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董卓很聪明,他牢牢地控制着手中的兵权,董卓后来接受了并州牧的任命,但是依然不愿意放弃兵权,而是率领手下五千人前往并州上任,董卓率军走到河东郡就不再走了,而是选择原地观望局势。

公元189年4月,汉灵帝去世,洛阳发生了剧变,先是大将军何进与大宦官蹇硕争权,何进杀死了蹇硕,然后袁绍与何进谋划诛杀所有宦官,但是何太后不同意,于是袁绍就出了一个馊主意给何进,让何进征召地方军队入京,凭此给何太后施压,逼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董卓

大将军何进于是征召董卓、丁原等地方军队进京,至于为什么要召董卓进京,这应该是袁绍与何进商议的结果,董卓很可能是袁氏门生,董卓接到命令后,立即率军往洛阳赶,董卓还没有到达洛阳的时候,洛阳城内发生重大变故。

何进与袁绍一心要诛杀所有宦官,以张让、赵忠、段珪为首的十常侍借何太后的名义把大将军何进骗进皇宫,宦官们联合起来杀死了何进,何进一死,京城洛阳群龙无首,混乱不堪,袁绍、袁术两兄弟率军杀入皇宫,见到宦官就杀。

何进部将吴匡联合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一起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他们认为何进之死与何苗有关,宦官段珪、张让等人则劫持汉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逃出洛阳,董卓打听到皇帝的踪迹,于是率军在洛阳北邙山接到了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兄弟两人,而宦官们不是被杀就是自杀。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何进

董卓接到了皇帝之后,就率领手下军队带着小皇帝与陈留王浩浩荡荡地开进洛阳城,随后不久,董卓就凭借手中的军队除掉了所有的对手,顺利地控制了朝廷,董卓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京城洛阳那么多军队为何无法奈何董卓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时机正确

董卓手下的军队并不多,最多只有五千人,也就是他带往并州的军队,董卓真正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进入洛阳的时机非常正确。

在董卓进入洛阳之前,京城有三大势力,一是以张让、赵忠、段珪等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宦官手中有太后与皇帝,又有部分兵权,东汉宦官与皇帝关系密切,汉桓帝与汉灵帝时期,宦官与皇帝还对士族实行党锢之祸。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宦官

第二大势力是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何进是何太后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身为大将军,掌控京城禁军与兵权,又除了执掌西园八校尉的宦官蹇硕,手中的兵权更加强大,成为洛阳一家独大的最大势力。

第三大势力是以袁绍为首的士族集团,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其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其门下聚集了当时一流的士族,在朝廷之中,袁绍身为司隶校尉,袁术身为虎贲中郎将,袁隗身为三公之一的太傅,袁氏家族有权有势。

不过当时的袁绍势力并不强大,是依附于大将军何进的,但是袁绍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劝何召地方军队进京本身就是两败俱伤的建议,请神容易送神难,地方军入京难免会带来威胁,袁绍这是给何进下套,可惜何进并不能识别。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袁绍

何进被杀后,洛阳的局势变得混乱,群龙无首,没有人能够控制大局,袁绍和袁术忙着杀宦官,东汉历史上存几百年的宦官势力一下子就被杀尽,而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被杀,则预示外戚势力的消亡。

洛阳城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就只有袁绍为首的士族集团,但是袁绍并不能完全控制何进的军队,吴匡等人也不愿意投靠袁绍,况且董卓还有个弟弟董旻在朝廷担任奉车都尉,甚至影响到吴匡的决策。

在洛阳几大势力两败俱伤之际,董卓进京了,董卓进京的时机很好,他虽然只带了五千人,但一跃成为洛阳第一大的势力,袁绍、袁术、吴匡等人势力都不如董卓,虽然洛阳所有军队加起来比董卓的军队多,但是洛阳城内的势力都是一盘散沙,董卓作为势力最大的一支,有着先天的优势,这是董卓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董卓手中有皇帝

二、手中有皇帝

董卓成功能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控制了小皇帝刘辨与陈留王刘协。皇帝是一国之君,是整个天下的精神支柱与政治中心,控制皇帝等于控制了朝廷与天下,董卓深深地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还没有进京前就在寻找小皇帝。

等董卓控制了小皇帝之后,他手中就有一张王牌,董卓才是东汉末年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这也是东汉历史上第一次由地方军阀控制皇帝,董卓手中有皇帝,其他势力就投鼠忌器,董卓利用皇帝来号令天下。

董卓进京三天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废立皇帝之事,他想废除汉少帝刘辨的皇帝之位,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当初汉灵帝在去世前就希望立刘协为帝,只因为以何进、何太后为首的外戚势力过于强大,再加上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连汉灵帝都不能立刘协,但是汉灵帝不能办到的事,董卓却帮汉灵帝办到了。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有很多朝臣反对,但董卓仍然强行废立皇帝,把刘协扶为皇帝,这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董卓这么做的目的有两点:

1、树立个人威信。

2、挟天子以令诸侯。

董卓连皇帝都敢废立,天下还有什么事是董卓不敢干的,董卓通过废立皇帝能够树立自己的个人威信,甚至可以识别并打击反对者,废立皇帝之后,董卓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号令天下了,连皇帝都是董卓立的,掌控了皇帝这个政治中心,天下诸侯就能够控制了。

当董卓带着皇帝进入洛阳后,其余势力不敢再对董卓发动进攻,也因此吸引了何进当初的部下来投靠,比如吴匡、张辽等人就投靠了董卓。

三、董卓有些手腕

董卓这个人出身豪强,有着底层人物的各种鲜明特征,懂得拉拢人心与打击异己,董卓控制朝政后,做了几件事: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董卓拉拢与提拔士人

1、废除党锢,提拔士人。

董卓把宦官定性为党人,终生不能参政的政治约束彻底废除了,然后提拔了很多有名的士人参政,比如董卓征召何颙、郑泰、荀爽、韩融、陈纪、蔡邕等名士入朝为官,提拔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担任地方州牧及太守等官职,甚至还为前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平反。

董卓拉拢士人为官的举动,是在政治上为自己树立名声的行为,有了名士参与的朝廷,才显得政治正确,这能提升董卓的形象,毕竟朝廷是董卓控制的。

2、拉拢吕布,杀死丁原。

董卓拉拢执金吾丁原手下的吕布,以高官厚䘵引诱吕布杀死了丁原,丁原的势力在洛阳并不强,他跟董卓一样是从地方到京城的,只不过丁原来得比较早,时间上不如董卓来得比较巧,董卓拉拢吕布杀死丁原的行为是在军事上为自己扩大势力。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董卓诱使吕布杀丁原

何进旧部投靠了董卓,丁原又被吕布所杀,袁绍、袁术、曹操等有兵权的将领相继逃出洛阳,整个洛阳之中,没有其他势力能够与董卓相抗衡了。

在乱世之中,兵权最重要,董卓一方面在政治上树立名声,另一方面利用军队打击对手,虽然他手中的军队只有五千人,但是进入洛阳之后的董卓,兼并了洛阳城中的不少军队,势力急剧扩张,毫不夸张地说,此时的董卓控制了东汉朝廷所有的政府军,可不止五万人,至少有十余万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1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原来这才是十常侍之乱的真相
公元189年,洛阳城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劫难正在拉开序幕,全副武装的士兵高呼着诛灭宦官的口号,在袁绍的带领下冲进皇宫,杀掉了宫中所有的宦官,一些来不及长胡子的小男孩被误杀,这件事情
2025-02-20 23:21:00
东汉末年的动乱是如何造成的,为何会首次出现地方军阀控制朝廷
...。接着就是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董卓就从洛阳迁都到长安,并且烧毁了整个洛阳,洛阳当了几百年东汉都城,第一次被董卓这样的地方军阀破坏,随后整个中原大地陷入了混乱与各自
2024-12-03 10:09:00
汉灵帝刘宏与西园八校尉势力的崛起
...朝听政,窦武等大臣选中12岁的河间国渎亭侯刘宏入京都洛阳承继大统。汉灵帝刘宏继位后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等人主掌朝政、理政。太傅陈蕃他们大量启用之前受“党锢之祸”被太监诬陷处罚
2023-01-19 21:09:00
汉献帝为何没有被曹丕所杀
...伐董卓。董卓见到反对声浪过高,出于保险起见把皇帝从洛阳搬家到长安,在那里董卓继续把持朝政。当时袁绍等人还打算另立皇帝但是遭到曹操等人的反对,于是袁绍打算先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2023-05-29 14:57:00
董卓进京只有三千兵力,为何各方势力都被其收复,他用了什么手段
...牧董卓,还有一支是东郡太守桥瑁,丁原是直接进入京城洛阳当了执金吾,这个官可是当年刘秀梦寐以求的,就是负责管理京城治安的官员,相当于洛阳的卫戍司令,桥瑁同屯兵在洛阳东边的成皋。
2024-12-03 10:09:00
汉灵帝自封“无上将军”,他是“自嘲”还是“励志”?
...妙不知因何也同意由刘宏继位,并派人前往河间迎刘宏至洛阳登基。就这样刘宏莫名其妙地当上了皇帝,史称“汉灵帝”,年仅十二岁。汉灵帝这个皇位是由外戚窦氏挑选来的,而且年幼,因此即位
2023-01-28 15:56:00
汉灵帝幸运而又荒唐的一生,宦官与外戚的斗争,致使天下大乱
...一个解渎亭侯,然后本来十一岁在老家玩的好好的,结果洛阳那边直接决定了让刘宏来当皇帝。然后刘宏当皇帝,外戚和宦官直接火并,结果昔日在平定羌乱,抵御鲜卑有功的张奂(104-181
2022-12-29 20:43:00
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收拢兵权,为何还是不能拯救东汉?
...权旁落的情况。按照他的构想,通过掌控兵权来控制朝中宦官、外戚和豪强三股势力,最终达到稳定朝堂政治和国家大局的目的。可是在他去世后,这一设置不但没有起到稳固东汉政权的作用,反而
2023-05-15 21:57:00
哪位奸雄差点让历史跳过三国直接进入西晋轨道
...黄埔还颇有相似之处。据说新军建好后,汉灵帝还专门在洛阳平乐观搞了一个盛大的阅兵式,自称“无上将军”,“亲擐甲胄,临军三匝”,好不拉风(袁弘《后汉纪》)。其实灵帝虽然荒淫任性又
2024-07-14 16: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