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公孙瓒的失败原因与教训
...性格也成为他失败的一大原因。他脾气暴躁,对待治下的百姓和手下的军士苛刻无情。这使得他在困境中失去了士气,百姓和军士纷纷离心离德,致使公孙瓒最终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更多
刘备为何离开公孙瓒,投奔陶谦?
...在分歧。公孙瓒崇尚武力,在战争过程中,劫掠甚至杀戮百姓,而刘备奉行仁义,一直主张抚恤百姓。汉末时期,许多军阀都屠城,包括曹操,但刘备从来没有过这种行为。其四,公孙瓒嫉贤妒能。史书记载,公孙瓒对待“州里...……更多
三国带领族人开辟“桃花源”,堪称圣人的是谁呢
...成自己的使命以后,便原道返回了。打造桃花源,安一方百姓田畴回到幽州时,已经距离出发过去了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间,幽州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刘虞与幽州豪强公孙瓒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最终以刘虞战败身死而告终。尽管...……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多面人格魅力和历史功过
...统一天下,还能够广纳贤才,任人唯贤,制定良法,施行仁政,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一个历史上罕见的盛世。二是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理想。他从小就立志要为国为民做出贡献,不满足于隋朝末年的混乱和腐败。他在晋阳起兵时...……更多
明仁宗朱高炽:关注民生推行仁政,引领明朝走向辉煌“仁宣之治”
...为“仁宣之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关注民生,推行仁政:朱高炽在位期间推行仁政,关注民生,减轻赋税,兴修水利,使得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他的这些举措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也为“仁宣之治”的盛世创造了条件...……更多
如果刘据继承皇位的话,西汉是否会走向强盛
...人欢欣鼓舞,百姓们也更加拥戴刘彻和皇室。代父理政,仁政爱民 刘彻常年在外征战,国事大事委托太子和皇后处理。他十分信任他们的判断,对他们的决策从不过问。刘据为政爱民如子。他减轻赋税以示救济,严惩贪官污吏...……更多
他是东吴四英将之一,夷陵之战的功臣
...国家。他向孙权上书,批评国家的某些政策,并提出了用仁政来治理国家的主张,展现了他卓越的治国才能和睿智的政治眼光。他的开仓赈济政策,是对百姓身处困境时的温暖关怀。在他的领导下,百姓得到了及时的救济和帮助...……更多
纵观历史长河,虽不能说每一代皇帝都是仁政爱民的君主,但最起码每一朝代中都会出现一位或者几位的盛世明君,最多的可能就是西汉王朝了,毕竟西汉王朝可以说历代王朝的君王都是明君,在开国圣君刘邦之后的帝王,一...……更多
鄅国与腾国:西周小国的命运
...壮烈牺牲时,鄅国已然灰飞烟灭。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仁政爱民,但最终还是没能拯救自己的国家免遭覆灭的命运。鄅国的覆灭,是这个小国最悲壮的一页。然而,正是国王和百姓们在绝望中展现出的无畏与坚强,成就了这段...……更多
公孙瓒:从默默无闻到称霸一方的诸侯将军
...平二年,黄巾军在青州,攻打渤海,聚集了三十万士兵与百姓,想要与黑山军汇合,一同扫荡搞事。此时公孙瓒仅仅只率领了两万多人,在东光南大败黄巾军,斩杀了黄巾军三万多人,剩下的敌军也被公孙瓒打的丢盔卸甲,轻装...……更多
君子之道与为君之道二者如何兼顾?孟子早已给出了答案
...键人物。孟子发扬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完备的“仁政”学说,成为他思想的核心。此外,孟子对孔子的其他思想也有进一步的阐释。《孟子》的教诲从个人到国家,涉及心诚、孝悌、交友、读书、为臣、治国、王道等各...……更多
...。他们孜孜于学,求大道找真知,是当时儒家知识分子的典范。与汉末的泰斗级名士陈太丘交往,彼此敬重亲善。汉末中原大乱,管宁、邴原、王烈等大儒听说辽东在公孙度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就一同浮海到辽东。公孙度听说...……更多
陶谦向公孙瓒求救,公孙瓒派刘备去帮忙
...当时天下分崩离析,中央朝廷所能控制的地盘少之又少,百姓流离失所,中央朝廷连一年的储备粮都没有。老百姓得不到救济,自然不可能安定下来。所以曹操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奉天子以令叛逆,直白而言,就是春秋时期霸主们...……更多
仁政之光:明仁宗朱高炽的治国智慧与贡献
...极改善百姓生活,减轻税收负担,捐款救济灾民。他的“仁政”使得明朝得以稳定发展。 这位在位时间短暂的皇帝朱高炽,尽管治国时间有限,但他的务实举措解决了许多关键问题,备受世人敬佩。总的来说,朱高炽虽在位时...……更多
孟子:我也很无奈啊,这两位君王有点愣
...的余温能留得久一些,时不时吓一吓齐宣王,如果你不行仁政,那么你的王位也是难保的。但齐宣王还是觉得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好,厚着脸皮,编出很多借口,期望孟子别再啰嗦尧舜,“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有疾,寡人...……更多
大臣们都在拍朱高炽马屁的时候,杨士奇是怎么做的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四位皇帝,他出台了很多仁政措施,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所以当时众大臣都在拍朱高炽马屁,那么此时杨士奇是怎么做的?当时有大臣上书不吝词汇地大肆歌颂太平盛世,朱高炽将这个大臣...……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各家文化学派,少有皇帝崇拜的言论和思想
...诉他说,政治,就是以正治国,就是君主身体力行地施行仁政。国家的君臣关系,就如同各归其位和各尽其职的父子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夏在回答同学樊迟提问治国方法时,他还特别举例了历史上的舜、汤成功治理天下的故事去...……更多
他们鱼肉乡里祸害百姓,齐国宰相用两个桃子为民除害
...又惹不起所有只能是忍气吞声,任其欺凌。三人平日欺负百姓感觉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乐趣了,于是花钱买通了关系,想进入朝廷施展一番。他们与朝廷中的奸臣们勾结在一起,成为了当时的大奸臣梁据的爪牙,专门为其陷害忠...……更多
陆逊之死与孙权有关吗?
...冲突。比如说陆逊反对“先刑后礼”,主张实行儒家的“仁政”,具体而言就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减缓刑罚,减少不必要的对外军事行动。孙权则恰恰相反,他的治国理念更像是法家的思想,比如说他对内任命吕壹,纠察百...……更多
盘点历史上战争屠城事件
...遇到强烈的抵抗而恼怒不已,攻克襄城,项羽立刻将满城百姓屠戮殆尽,坑杀不留。但是他最有名的就是在进入咸阳城后屠戮咸阳城,不仅将秦朝宗室屠戮无遗,还下令抢劫了秦朝宫廷,之后放了一把三个月不灭的大火!他可谓...……更多
乌桓与公孙度的态度:幽州北部的稳定与不安
...民心。他收拢的不仅是当地的士族人心,还有整个冀州城百姓的人心。袁绍在冀州的声望很高,百姓一心向袁,如果曹操进入冀州之后做出过于情绪化的举动,势必会影响自己对于冀州的控制。试想,袁尚一旦被大表哥高干迎入...……更多
宋昭公为了保护宋国百姓的安居乐业,做了些什么?
...机四伏。那么,为了保住大宋皇室的安定与太平,让大宋百姓安居乐业,宋昭公又能做些什么呢?宋昭公做了什么?战争带来的心理烙印就像身上的纹身一样永久,但这些人一旦有了施暴的力量,往往就会义无反顾地出兵侵略他...……更多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和手工业者获利最多。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必须极力推行百姓种地,限制商业发展。这样,百姓就会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农业上了。农业兴则人口众,人们吃饱穿暖,生活富足,则国家强大。所以,对内组织民众积极耕织,把农...……更多
管仲与晏婴:春秋时期的两位杰出国相
...说,编撰了《晏子春秋》一书,详细记载了他进谏君主、爱护百姓、任贤用能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格,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更多
蜀汉因“人和”打下基业,为何因”人不和“而迅速败亡
...期,他以维护汉室为出发点,代表了刘氏正统;同时很有爱护百姓的好口碑。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打了败仗的刘备开始逃亡,但他不是独自逃走的,而是带着新城和樊城的百姓一起逃难的,这段历史被后人加工成“携民渡...……更多
历史上曹操受到过几次偷袭
...家的重臣,这是该做的吗?曹操担心国家的安危,体察老百姓的痛苦,率义兵为天下除贼,功劳很大,没人比得上,因为天下刚刚平定,百姓安顿下来,所以没有责怪将军你,而将军你准备西进,进攻邺城,成败不是一个早晨就...……更多
商鞅变法:秦国的崛起与百姓的血泪史
...,学历史都背烂了。变法与改革,根本原因绝对不是给老百姓谋什么福利,而是统治阶级在奋发图强还是苟延残喘中做出的选择。 扯远了,我们继续看变法,变法涉及到的很多,我们随便提两条看一下:1、重农抑商,商鞅指出...……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从未官员——凉茂
...下,本来应是这样的吗?曹公忧虑国家的危机败亡,怜悯百姓的疾苦危害,率领正义之师为天下人诛杀凶残的民贼,功劳巨大,德行广被,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了。因为国内刚刚平定,百姓初步安顿下来,所以没有责罚将军的罪...……更多
布衣皇帝刘邦成功背后的秘密
...军事征服,还包括了对人才的认识和实践,以及对民众的仁政刘邦的成功之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而他的崛起背后也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志向远大,胆识过人刘邦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却有着远大的志向。他从小就展现...……更多
公孙瓒最后为何会败于袁绍
...身东汉宗室,温厚仁慈,早年曾任幽州刺史,以仁义对待百姓,因此在幽州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刘虞一到幽州,就派人去责备丘力居等人,晓以利害,让他们早日归附朝廷。张纯部下于是杀他向刘虞投降,丘力居也向刘虞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