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09:30: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361年的冬天,大梁城外,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冒着漫天风雪走向远方。

这个独行者正是公孙鞅,来自卫国,也被称为卫鞅,34岁的年龄,依旧籍籍无名,孓然一身。

34岁,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不算年轻了,已经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

当时的不世天才庞涓、孙宾,风华正茂、头角峥嵘,在舞台中央大放异彩。

甚至,相比已经在韩国独自主政的申不害,他还要老上十岁。

因此,在魏国国相公叔座临死前,向魏惠王大力举荐公孙鞅为相时,直接被魏惠王无视了。

公孙鞅在魏国的路戛然而止,这才不得已出走魏国。

公孙鞅走的那么匆忙,那么无奈,那么伤感,甚至连件像样的行礼都没有,随身陪伴他的只有一部薄薄的《法经》。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公孙鞅

同样是在这一年,遥远的西方,年仅21岁的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了。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君主之一,从小跟着父亲秦献公在战场厮杀,九死一生。

正是如此,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只有从根本上变革秦国、强大秦国,才能粉碎敌人对秦国的窥觎,才能保证老秦人的基业安稳。

刚继位,他就颁布了后世文明的的《求贤令》,向全天下求取能让秦国强盛起来的有志之士。

求贤令说:“秦国国君嬴渠梁正告天下士人,本公求贤似渴,天下士子有为秦国谋划者,能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的,嬴渠梁愿与君与分土,共治秦国。”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秦孝公嬴渠梁

此令一出,天下震动!

嬴渠梁开出了天下君主没人敢给的条件,令天下各地的士子纷纷投奔秦国,拜访嬴渠梁。

公孙鞅也是其中之一。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公孙鞅

公孙鞅先后和嬴渠梁谈了三次,非但没有打动他,反而被认为没有真才实学。

于是公孙鞅离开秦都栎阳,踏遍秦国荒僻山川,领略秦人万般疾苦,三个月后回到栎阳,再见嬴渠梁,直接向嬴渠梁献上了以霸制天下的策略。

公孙鞅指出秦国衰弱的根本在于“民弱国也弱”。

因为:秦国占据关中平原,土地平坦沃野千里,却让它荒芜薄收;渭水悠悠流过家园,平坦缓荡没有险阻,却没有渔盐航运;秦人崇尚武功,私斗成风,却没有克敌必胜的强大军队。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公孙鞅所说的,也正是嬴渠梁所忧虑的,听了冷汗都下来了。

公孙鞅给出了策略:要想战胜强敌,称霸天下,就要“国强民弱”。

因为:国家一定要“强”,必须能够控制他的国民,使之成为听话的“弱民”,人民朴实忠厚、服从命令、民心一致,国家才会容易治理,才会越来越强大。

嬴渠梁频频点头,向公孙鞅求取“强”国的方法。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公孙的鞅答案是法治

因为:人性本恶,人之恶性与生俱来、与身俱存,可以说是生命不息、恶念不止。因此国家把以“善”的宽大来治理“奸恶”的人民,国家必然陷入动乱。而如果国家以对付“恶人”的谨慎来治理“善民”,国家才可以稳定强大。所以,治理国家必须要以恶制恶,以严厉的刑罚来约束人性的恶念。

公孙鞅拿战争举例说:对外,没有比战争更凶险的了,如果刑罚轻,就不能驱使民众去作战;因此要加重刑罚,让不想参战的民众生不如死,觉得活着也是屈辱,遇到战争就忘了死的危险。用这样的法令驱使士兵攻击敌人,好比用百石的强弩射飘摇的树叶,有射不透的吗?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秦军

内政上公孙鞅也有自己的主张:天下事,没有比从事农业更苦的了,但是农民用力最苦,获利却最少,反而是商业和手工业者获利最多。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必须极力推行百姓种地,限制商业发展。这样,百姓就会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农业上了。农业兴则人口众,人们吃饱穿暖,生活富足,则国家强大。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所以,对内组织民众积极耕织,把农业的好处都给农民;对外作战重赏重罚,把战争的好处都给士兵,使奸诈虚伪之人没有容身之地。

国家专心农、战,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强大、不富庶呢!

公孙鞅的言论如久旱甘霖,让嬴渠梁余香满口,久久回味,随即又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于是,嬴渠梁不顾甘龙、杜挚为首的守旧贵族的阻挠,坚决启用公孙鞅,在秦国进行变法。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公元前359年,公孙鞅在秦国国内颁布了《垦草令》,由此拉开了秦国全面变法的序幕。

《垦草令》不是啃草的命令,而是一部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的法令。正如公孙鞅反复强调的若想强秦,必须重农,所以变法的第一炮就从农业打响。

《垦草令》共二十条,第一条“无宿治”,和垦荒一点儿边也不沾,但却极为重要,可以说关系改革的成败,公孙鞅把他放到了法令的第一条。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无宿治的意思就是办理政事不允许隔夜。即各级官员不能怠惰,当天的政事必须当天处理完毕,不可延迟至明日。哪怕你整夜不睡觉,也必须完成当天的工作,否则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例如传达政令不过夜,即使星月满天,夜路上也有奔波不停的各级官员。

例如告状审案,即使当天夜里接到诉状,吏官也必须在凌晨前将案件前因后果调查清楚,存档备查。

吏官们彻夜不停,通宵达旦地办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这样,公孙鞅把变法的第一把火烧向了吏治,一下子就抓住了推行变法的根本。

有了强大的执行力,各级官员们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组织农人开荒种地、按时务农上,一级压着一级干,农人更不敢懈怠,垦草令得到了有效地执行。

其他十九条的内容大致如下:

重农抑商:严禁声色娱乐,专心务农;严禁买卖粮食,粮食只能卖给国家;加重关税、商品税、酒肉税负;商人根据家里人口数量摊派徭役。

打击权贵:对贵族们,以其家里门客数量征收重税和徭役;贵族除嫡长子外,其余子弟和平民一样担负担徭役和赋税。

统一思想行动:不允许开设旅馆,不务正业者无处落脚;禁止民众擅自迁徙;禁止官员到各地游历、讲学、辩论。加重刑罚推行连坐,一人犯法,亲属同罚。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纵观每一条法令,在现在看来都匪夷所思,执行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其中的一些法令甚至违背了人性,几乎得罪了当世所有的人。

实在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的公孙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他似乎不是那个时代的人,甚至后世也没有相知的人。而他的心思得多么的细密,手段得多么的神通广大,才能把它完美地推行下去。

但是,能一厢情愿地坚持着的人、执拗的人,顽固的人,不惧一切如入无人之境的人,往往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成功的人占据少数的原因把。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垦草令》在秦国强有力地退行,让秦国的百姓一开始吃了不少苦头,又是连坐又是限制娱乐,限制迁徙,特别是限制思想言论,被认为是愚民,让大家非常不满意。

但是经过了三年,百姓们就渐渐地感觉到了变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就转而认可和拥护起来。

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农人阶层。不仅丰衣足食,而且身份得到了认同,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携《垦草令》的巨大成功,公元前356年,公孙鞅被嬴渠梁任命为左庶长,成为秦国政事中最具实力掌权者,相当于东方六国的丞相。

为了更彻底地推进变法公元前352年,嬴渠梁又任命公孙鞅为大良造,相当于丞相兼上将军,掌管全国所有军政。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年,公孙鞅着手实施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旧制,内容包括:

营建新都:为了配得上这个辉煌鼎盛的王朝,在土地肥沃、易守难攻的渭河北岸选址,以超前的眼光,高标准的营建新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并将都城从栎阳迁到这里。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变革产权: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人拥有,允许自由买卖,允许人们开垦无主荒地,进一步调动人们垦荒种粮的积极性。

改革行政:废分封,普遍推行县制,完善县一级的官僚机构,所有的政事、军事由中央委任的官吏直接管辖。

统一度量:由政府制定、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使政府的公信力空前提升。

移风易俗: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执行分户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帝国时代,从大秦称霸诸天

公孙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期中绝大部分的政策和制度,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对世人来说,是新鲜的、陌生的,颠覆了传统和祖制。

他把秦国这个百年老屋掀翻了,打破了里面所有的坛坛罐罐,还一把火烧得灰都找不到。

他又另起高楼,让这座新屋从头到脚,从外表到血脉,从毛发到筋骨,所有的所有,都和以前,和其他的完全不同。

为了强力推行变法,公孙鞅将一切抛制度外,他眼里只有法,只有制,所有的人,所有的一切他都看不见。

所有阻挠变法的,他都要强力清除,可谓是见神杀神,见鬼杀鬼。

秦人好勇,私斗成风。解决纠纷,一切凭武力定胜负、定是非,是在变法前是再正常不过的秦国老习俗。

但是变法后就不一样了,新法明确严惩私斗。

有两大族知令不行,一次私斗死伤无数。

公孙鞅把两族统统羁押,在渭河边设立刑场,将牵涉到两族的青壮年全部处决,一日处死七百多人,河水因此变红,号哭之声惊天动地。

消息震动东方,秦君暴政之名传遍天下,中原各国纷纷予以谴责。秦国给东方回复:刑罚只认法不认人,公孙鞅并没有做错。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好一个只认法不认人,话音未落,秦太子就跳了出来。

史书记载,太子嬴驷触犯了新法,公孙鞅依新法要对他进行处罚。

胆敢处罚太子,反对的人自然排成了长队,众人高呼:“刑不上大夫,何况是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

但不循常理、不近人情的公孙鞅却说:“新法得不到尊重,就是因为上层人可以触犯它。太子知法犯法,更加不可饶恕。”

念在太子年幼,按现代的说法,是属于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公孙鞅就以劓刑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把年幼的太子流放民间体验疾苦。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公子虔

老秦人彻底沸腾了,违法必究,违法必惩成为老秦人头上的紧箍咒。

之后在秦国,再也没有人胆敢以身试法。

秦国从上到下,人人学习新法,遵照新法。

变法十年后,这片偏距西陲的不毛之地沃野千里,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世代穷苦的老秦人开始丰衣足食,面色红润,身体素质得到质的飞跃,国库里的粮草堆积如山,守疆的士兵顿顿饱饭,生龙活虎。

公孙鞅设立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每斩获一个敌人的首级(人头),就可以赏爵一级,并得到相应的土地、宅邸,和一个佣人为他服役。

而没有军功者,即使是宗室贵族,也不得拥有爵位、不得超标准占有田宅、臣妾。

由此,全国上下乐战的风气浓郁,老百姓听说要打仗,就磨刀霍霍、争先恐后,日常起居饮食所唱的也是战歌。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公元前340年,公孙鞅带着训练了三年的三万新军度过洛河,以三万秦锐士痛击十万魏武卒,不光成功收复河西失地,而且尽显霸王气势。

经历上百次战争,牺牲无数人的生命,最终老秦人将这块丢失了百年的领土,重新纳入自己的疆域。

消息传回大梁,魏惠王悲愤交加地忏悔:“寡人恨不听公叔痤的话放走了公孙鞅啊。”

而公孙鞅作为秦国崛起的第一功臣,所得的奖赏更是丰厚,嬴渠梁践行《求贤令》中“共治秦国”的承诺,把位于於(今河南内乡县东)、商(今陕西西商县)之间的15邑封给他作为属地。

商鞅、商君之名即从此而来。

而秦国自嬴渠梁之后也真正地强盛起来,让嬴渠梁和他之后的六代秦君,“奋六世之余烈”,用仅仅12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虽然变法大成,但冥冥之中商鞅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是有代价的。

公元前338年,秦国变法最大的靠山,秦孝公嬴渠梁去世,太子嬴驷即位,是为秦惠王。

这个曾经被商鞅无情处罚的少年,在秦国乡下游历多年,带着一身的风霜和饱经世事的阅历,终于登上商君为他开辟的天下第一强国君主的宝座。

秦惠王即位后的第一时间,就和怨恨累积的秦国老世族一起,以商鞅谋反为借口,对长期霸占秦国军政的商鞅展开了反击。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影响中国数千年

最终商鞅被杀,死后又遭车裂之刑,尸体被五牛分尸,全族被灭。

商鞅最终以身殉法。

商鞅虽死,但他引导的这场改变秦国命运的变法,一直推行了长达22年,彻底改变了秦人的习性,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

即使他死后,新法也并没有人亡政息。

变法的结局与商鞅个人的下场正相反——秦惠王杀死了变法的设计者,却将他创立的新法完整地继承下来。

更重要的是,依靠变法兴起的新的功勋贵族集团,成为另一支推动变法继续前行的强大力量,持续地将秦国的变法一代代传承下去。

变法的主人虽然横死,但变法的成果并没有失去,秦国也因此成为战国时代唯一一个变法成功的国家。

也正是这个原因,历史对他的争议很大。拥护他的人有很多,诋毁他的人也不计其数。

有人认为他革法明教、功如丘山、名传后世。成为后世众多改革家、革新者的楷模,让他的名字和中国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诋毁他的人认为他以刑罚逼民,是天下一等一的酷吏,为中国历史写下了极其残暴、灰暗的一页。

正如商鞅自己所说,他在当世不被理解,在后世相知的人也寥寥无几。

然而,他似乎并不在乎个人生命的得失,或者说他看得更长久,他将自己的命运放在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至少他认为天地大道是容忍他的吧。

也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商鞅变法是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

商鞅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3 0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鞅为什么会得到秦孝公重用
...也铸造了一支斗志昂扬的虎狼之师。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商鞅变法。作为战国时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商鞅让秦这个西陲边国一举实现了国富兵强的梦想。商鞅可以说是帮助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
2023-05-29 16:14:00
商鞅变法对秦国及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他是秦国的重要人物,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有着很大的影响。著名的商鞅变法就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商鞅变法具体产生了哪
2023-10-25 15:38:00
商鞅为何提倡分家
说起商鞅变法,相信大家都比较耳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战国时期的格局,让一直偏居在西部的秦国开始崛起了,促进了秦国灭掉六国最终统一。虽说商鞅本人最后
2023-05-19 15:14:00
...定了“后秦孝公时代”的秦国政局,其二则是继续保持了商鞅变法,避免步入楚国吴起变法那种“人亡而政熄”的局面。而除掉商鞅,则是秦惠文王稳定政局、稳固王权的核心举措,虽然有“卸磨杀
2024-06-10 22:56:00
秦朝衰亡的制度因素:从商鞅变法看历史的转折
引言:商鞅变法,是秦国秦孝公时期由商鞅发起的一场深刻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在中国国古代变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改变当世的秦国风貌的同时,也与后世秦王朝的兴衰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
2024-02-05 21:52:00
历史的假设:如果商鞅变法失败了会产生哪些影响?
...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道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
2023-05-13 11:00:00
商鞅变法是如何改变秦国被魏吞并的命运的
...酝酿变法。借此机会,我们从春秋战国,七国争霸中了解商鞅为何变法,如何变法,及商鞅变法的利与弊。引言: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法制与地位。春秋战国之交,天下局势大变
2024-04-22 15:56:00
商鞅:秦国的变法先锋,历史的风云人物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商鞅这个历史人物。他可真是个传奇,简直是秦朝的“变法先锋”,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想了解他为什么这么重要吗?那就跟着我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一、商鞅的早年
2024-12-12 09:06:00
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对后来的秦国与秦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
2024-06-28 18: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