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学大家评谁为“三国第一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1 10: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说管宁和华歆一起生活。两人锄地,挖起一块金子,管宁没理,当作土疙瘩;华歆捡起来看了看,再丢到一边。两人读书,街上传来大官车马喧嚣声,管宁照样读书,华歆跑出去看。管宁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拔刀把席子割断,把两人的座位分开。此为管宁割席,喻道不同的朋友分手。

故事中的华歆后来是曹魏的司徒,位极人臣,青史上的名声也不错。割席的管宁则一生为布衣,辞去了汉、魏期间朝廷的多次征召,只在田野中教书、讲礼、笃行,以教化民俗,成为三国最有名的隐士。

一、避乱辽东

管宁字幼安,年轻的时候和朋友邴原、华歆周游天下求学于各地。这三个人合称一条龙,龙头华歆、龙体邴原、龙尾管宁。他们孜孜于学,求大道找真知,是当时儒家知识分子的典范。与汉末的泰斗级名士陈太丘交往,彼此敬重亲善。

汉末中原大乱,管宁、邴原、王烈等大儒听说辽东在公孙度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就一同浮海到辽东。公孙度听说天下闻名的一条龙来了大半条,急忙派人整理馆舍,等候大驾光临。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讲儒家经典大道理,不涉及实际问题、天下大势。有了个安身之地,他就到山谷筑草庐而居。一起到辽东的士人大多数住在郡南,只有管宁在郡北,示以不再迁动之志。

渐渐地不少士人跟着管宁来了,老百姓也拖家带口地跟来了,形成了村落。管宁身体力行,种地开荒。吃住都解决了,他开始讲授《诗经》《书经》诸课,教大家祭礼、仪表、礼让等等,大受人们欢迎。遥远的辽东,居然教化成礼仪之地。

管宁长得颇有威仪,身高一米八,有漂亮的胡子,很受人们尊敬。移风易俗,让风俗变得宽厚纯朴、人民恭敬有礼是一件大难事,管宁却从小事做起。当地井小人多,水井边成为口角是非最多的地方。管宁买了一批坛坛罐罐放在井边,每天早早地汲水灌满,后来的人都有水用。大家奇怪哪来的田螺姑娘?一打听,管宁干的。咱们还在为谁先谁后吵架?不害臊吗?于是大家都变成了厚道人,互相礼让成为风气。

和管宁一起来辽东的邴原是个性格刚硬的人,总是对时局发表各种评论,公孙度有点受不了。管宁对邴原说:“潜龙潜龙,就是要潜伏,不要表演,才会成功。在不对的时间乱讲话,就是惹祸。”在他的相劝下,邴原回中原去了。公孙度也不阻拦。

中原战乱渐渐平息,很多士人回去。曹操征召管宁为司空属下的信到了,当时公孙度已去世,其子公孙康当政,把信压下。再看管宁,却安然自在,有在辽东过到天荒地老的模样。

二、重回中原

公孙家族在辽东经营多年,又和中原多年阻隔,完全是一个自成一体的政权。朝廷封公孙度为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可以在辽东称王,永宁侯算什么东西。”到公孙康当政时,更有独立称王之心。他想让管宁为他服务,所以对管宁非常客气。但很多年过去,却总是开不了这个口,可见其对管宁的敬畏非同一般。

管宁平常很庄重,他的一个木榻从辽东带回中原,用了五十多年。他从来都是正正规规地“坐”,没有“箕股”,所以木榻与膝盖接触的部位都磨穿了。

古人的坐就是膝盖跪在榻上,臀部坐在脚跟上,这是有礼。箕踞就是一屁股坐在榻上,伸展开脚,是无礼。管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威严的坐姿,这个人的不可轻视不可轻昵,的确震慑住了公孙康。后世就以“木榻穿”来形容高士之风。

公孙康去世,儿子公孙渊还小,他把权柄交给了弟弟公孙恭。公孙恭因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身体孱弱不能理事。而公孙渊渐渐长大,英气渐显。见微知著的管宁,马上明白此间蕴藏的危机。黄初四年,魏文帝曹丕征召天下有独立人格之君子。已经身为曹魏司徒、管宁的老同学华歆,推荐管宁。于是魏文帝的征召到来。管宁知道,是离开辽东的时候了。

管宁已经在辽东过了三十多年,乘船离开时,公孙恭亲自相送。管宁把这些年公孙家族赠送的金银财宝,全部封存好还给他,一身轻松、无牵无挂地告别了辽东。

太和二年,公孙渊夺了公孙恭的位子。曹魏封公孙渊辽东太守、扬烈将军。后来又升为大司马、乐浪公。公孙渊自成一家,骄横跋扈,暗地勾结东吴孙权,在曹、孙两家间骑墙,首鼠两端。终于自称燕王,公开对抗魏国。魏军在司马懿的率领下,经过一年征战,把辽东扫平。杀了辽东的无数人,把剩下的全迁移到中原,辽东大地成为一片白地。

三、云中仙鹤

中国真正的隐士不多,许多人当隐士,最终的目的是曲线救国,再入帝王家。所谓终南捷径是也。有诗有证: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管宁是为数不多的真正的仙鹤,荣华富贵对他如浮云。他所追求的是学问真理,相处的是自然山川。到了中原,他停留在青州,继续他的求道讲学生涯。

曹丕征召管宁为太中大夫,大魏盛世,怎么能有大德高人遗忘在世外呢!管宁坚决辞让说:如姜子牙那样的大才,周文王就会梦到他,辅佐贤主,终成大业。我是一个老朽无能的人,念想的是安静和舒适。且又人老体虚,请陛下听任一个野老悠游山林,尽享天命吧!

过了几年,魏明帝曹睿继位,又惦记着管宁。老同学华歆再次举荐管宁,并愿意把自己的太尉也让给他,朝中大佬陈群等也高调推举。于是魏朝“安车蒲轮”征召他,任他为光禄勋。古代的车大多数是站着乘坐,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坐有座位的车,即“安车”。再用蒲草裹好车轮,这样不颠簸。管宁依旧不应征。连续好多年高官厚禄没打动山野真人之心,魏明帝不明白了,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是真的清高守节,还是老的动不了?程喜回信描述七十多的管宁的生活:

管宁穿着朴素大方,黑帽布衣,随季节变迁着单衣夹衣。只有在祭祀时换上庄重的衣裳,并亲自动手操作祭祀程序。平常拄着拐杖随意漫步田原,来往村舍。在池塘洗洗脚洗洗手,在菜地瓜圃流连忘返。

程喜的结论是:管老是真的喜欢独立自在,志向高洁,品性淡泊。不是装样矫情,故作清高。

从黄初年间到青龙年间,二十来年,曹魏政权一直在笼络管宁这只仙鹤。曹芳上台再次诏命来时,管宁去世,享年八十四岁,终其一生未出仕,成为了一个独立纯粹的人。

后世对管宁的评价极高,苏东坡以为管宁怀才而遁世,不侍奉曹操父子,品格高尚,眼界高远,胜过荀彧等人。近代大家钱穆更以为管宁为三国第一人。

《瓦尔登湖》里有一段话很妙,可与管宁之志相互映衬:

很久以前我丢失了一头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还在追踪它们。我对许多旅客描述它们的情况、踪迹以及它们会响应怎样的叫唤。我曾遇到过一二人,他们曾听见猎犬吠声,奔马蹄音,甚至还看到斑鸠隐入云中。他们也急于追寻它们回来,像是他们自己遗失了它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管宁:被评为三国第一人
谁才是三国第一人?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来个调查问卷或者投票,诸葛亮、曹操、刘备肯定都是其中的人选。但是在明末大儒王夫之,近代史学大家钱穆看来,管宁才是三国第一
2023-11-14 15:09:00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了只写三国
...和鲜卑。在传统“夷夏之防”的叙事体系下,自然无法被史学家和罗贯中等小说作者所重视。以侄废叔,首鼠两端公孙康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孙晃和公孙渊还很年幼,于是公孙康的弟弟,公孙度的第
2024-02-08 10:29:00
...,公孙度趁中原混乱之时,在辽东地区稳住了阵脚。在《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中记载了公孙度从一郡吏到称霸辽东的过程:“度少时名豹,又与琙子同年,琙见而亲爱之,
2023-08-18 15:45:00
回顾:东汉末年四国争霸,罗贯中为何只聚焦三国?那被遗忘的国度
...东汉末年,魏国的曹操、蜀国的刘备和吴国的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大家都熟知三国的传奇故事,却鲜有人知道,那个时代实际上是四国并存的局面。那么,为什么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
2024-08-10 21:24:00
公孙家族的辽东政权:东汉末年的四国鼎立之一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这是很多人所认识到的历史现实。在那个纷争不断,群雄四起的时代,由魏、蜀、吴三国分天下,是人们心中所默认的事实,由曹操、刘备、孙权分别建立起
2023-09-23 12:58:00
辽东公孙度家族:三国之外的割据势力
人们都知道三国是指魏蜀吴三家,并以三国之名称呼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但仔细推究那个时代中华大地上的割据势力,其实不止三国那么简单,在魏蜀吴三家之外,还有一家割据势力存在了数十年。那
2023-12-03 22:01:00
司马懿犯下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行,300年后隋炀帝成最大受害者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诸葛亮无疑是三国群英中最为璀璨的那颗星。但要问谁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不分伯仲,恐怕非司马懿莫属。无论才干、胆识、生平业绩,司马懿都足以和卧龙诸葛亮
2023-03-08 21:08:00
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什么能成为一方军阀?
...样子,东汉各地方政权仍然可以吊打周边胡人,不像统一三国的西晋,光是对付凉州的秃发部鲜卑人,就打了整整十年时间。三国时期,最主要的外敌是鲜卑、乌桓、匈奴、羌、氐等外族,在东汉强
2023-08-23 15:15:00
公孙瓒麾下有三员大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另外一人去哪了?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如若将它惊醒,世界必为之颤动”。也有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历史教授在课堂上讲述“中国是最古老的国家,如今的中国并没有崛起,那仅是在复兴。”的确,
2024-12-05 11: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