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学大家评谁为“三国第一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1 10: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说管宁和华歆一起生活。两人锄地,挖起一块金子,管宁没理,当作土疙瘩;华歆捡起来看了看,再丢到一边。两人读书,街上传来大官车马喧嚣声,管宁照样读书,华歆跑出去看。管宁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拔刀把席子割断,把两人的座位分开。此为管宁割席,喻道不同的朋友分手。

故事中的华歆后来是曹魏的司徒,位极人臣,青史上的名声也不错。割席的管宁则一生为布衣,辞去了汉、魏期间朝廷的多次征召,只在田野中教书、讲礼、笃行,以教化民俗,成为三国最有名的隐士。

一、避乱辽东

管宁字幼安,年轻的时候和朋友邴原、华歆周游天下求学于各地。这三个人合称一条龙,龙头华歆、龙体邴原、龙尾管宁。他们孜孜于学,求大道找真知,是当时儒家知识分子的典范。与汉末的泰斗级名士陈太丘交往,彼此敬重亲善。

汉末中原大乱,管宁、邴原、王烈等大儒听说辽东在公孙度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就一同浮海到辽东。公孙度听说天下闻名的一条龙来了大半条,急忙派人整理馆舍,等候大驾光临。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讲儒家经典大道理,不涉及实际问题、天下大势。有了个安身之地,他就到山谷筑草庐而居。一起到辽东的士人大多数住在郡南,只有管宁在郡北,示以不再迁动之志。

渐渐地不少士人跟着管宁来了,老百姓也拖家带口地跟来了,形成了村落。管宁身体力行,种地开荒。吃住都解决了,他开始讲授《诗经》《书经》诸课,教大家祭礼、仪表、礼让等等,大受人们欢迎。遥远的辽东,居然教化成礼仪之地。

管宁长得颇有威仪,身高一米八,有漂亮的胡子,很受人们尊敬。移风易俗,让风俗变得宽厚纯朴、人民恭敬有礼是一件大难事,管宁却从小事做起。当地井小人多,水井边成为口角是非最多的地方。管宁买了一批坛坛罐罐放在井边,每天早早地汲水灌满,后来的人都有水用。大家奇怪哪来的田螺姑娘?一打听,管宁干的。咱们还在为谁先谁后吵架?不害臊吗?于是大家都变成了厚道人,互相礼让成为风气。

和管宁一起来辽东的邴原是个性格刚硬的人,总是对时局发表各种评论,公孙度有点受不了。管宁对邴原说:“潜龙潜龙,就是要潜伏,不要表演,才会成功。在不对的时间乱讲话,就是惹祸。”在他的相劝下,邴原回中原去了。公孙度也不阻拦。

中原战乱渐渐平息,很多士人回去。曹操征召管宁为司空属下的信到了,当时公孙度已去世,其子公孙康当政,把信压下。再看管宁,却安然自在,有在辽东过到天荒地老的模样。

二、重回中原

公孙家族在辽东经营多年,又和中原多年阻隔,完全是一个自成一体的政权。朝廷封公孙度为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可以在辽东称王,永宁侯算什么东西。”到公孙康当政时,更有独立称王之心。他想让管宁为他服务,所以对管宁非常客气。但很多年过去,却总是开不了这个口,可见其对管宁的敬畏非同一般。

管宁平常很庄重,他的一个木榻从辽东带回中原,用了五十多年。他从来都是正正规规地“坐”,没有“箕股”,所以木榻与膝盖接触的部位都磨穿了。

古人的坐就是膝盖跪在榻上,臀部坐在脚跟上,这是有礼。箕踞就是一屁股坐在榻上,伸展开脚,是无礼。管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威严的坐姿,这个人的不可轻视不可轻昵,的确震慑住了公孙康。后世就以“木榻穿”来形容高士之风。

公孙康去世,儿子公孙渊还小,他把权柄交给了弟弟公孙恭。公孙恭因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身体孱弱不能理事。而公孙渊渐渐长大,英气渐显。见微知著的管宁,马上明白此间蕴藏的危机。黄初四年,魏文帝曹丕征召天下有独立人格之君子。已经身为曹魏司徒、管宁的老同学华歆,推荐管宁。于是魏文帝的征召到来。管宁知道,是离开辽东的时候了。

管宁已经在辽东过了三十多年,乘船离开时,公孙恭亲自相送。管宁把这些年公孙家族赠送的金银财宝,全部封存好还给他,一身轻松、无牵无挂地告别了辽东。

太和二年,公孙渊夺了公孙恭的位子。曹魏封公孙渊辽东太守、扬烈将军。后来又升为大司马、乐浪公。公孙渊自成一家,骄横跋扈,暗地勾结东吴孙权,在曹、孙两家间骑墙,首鼠两端。终于自称燕王,公开对抗魏国。魏军在司马懿的率领下,经过一年征战,把辽东扫平。杀了辽东的无数人,把剩下的全迁移到中原,辽东大地成为一片白地。

三、云中仙鹤

中国真正的隐士不多,许多人当隐士,最终的目的是曲线救国,再入帝王家。所谓终南捷径是也。有诗有证: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管宁是为数不多的真正的仙鹤,荣华富贵对他如浮云。他所追求的是学问真理,相处的是自然山川。到了中原,他停留在青州,继续他的求道讲学生涯。

曹丕征召管宁为太中大夫,大魏盛世,怎么能有大德高人遗忘在世外呢!管宁坚决辞让说:如姜子牙那样的大才,周文王就会梦到他,辅佐贤主,终成大业。我是一个老朽无能的人,念想的是安静和舒适。且又人老体虚,请陛下听任一个野老悠游山林,尽享天命吧!

过了几年,魏明帝曹睿继位,又惦记着管宁。老同学华歆再次举荐管宁,并愿意把自己的太尉也让给他,朝中大佬陈群等也高调推举。于是魏朝“安车蒲轮”征召他,任他为光禄勋。古代的车大多数是站着乘坐,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坐有座位的车,即“安车”。再用蒲草裹好车轮,这样不颠簸。管宁依旧不应征。连续好多年高官厚禄没打动山野真人之心,魏明帝不明白了,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是真的清高守节,还是老的动不了?程喜回信描述七十多的管宁的生活:

管宁穿着朴素大方,黑帽布衣,随季节变迁着单衣夹衣。只有在祭祀时换上庄重的衣裳,并亲自动手操作祭祀程序。平常拄着拐杖随意漫步田原,来往村舍。在池塘洗洗脚洗洗手,在菜地瓜圃流连忘返。

程喜的结论是:管老是真的喜欢独立自在,志向高洁,品性淡泊。不是装样矫情,故作清高。

从黄初年间到青龙年间,二十来年,曹魏政权一直在笼络管宁这只仙鹤。曹芳上台再次诏命来时,管宁去世,享年八十四岁,终其一生未出仕,成为了一个独立纯粹的人。

后世对管宁的评价极高,苏东坡以为管宁怀才而遁世,不侍奉曹操父子,品格高尚,眼界高远,胜过荀彧等人。近代大家钱穆更以为管宁为三国第一人。

《瓦尔登湖》里有一段话很妙,可与管宁之志相互映衬:

很久以前我丢失了一头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还在追踪它们。我对许多旅客描述它们的情况、踪迹以及它们会响应怎样的叫唤。我曾遇到过一二人,他们曾听见猎犬吠声,奔马蹄音,甚至还看到斑鸠隐入云中。他们也急于追寻它们回来,像是他们自己遗失了它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管宁:被评为三国第一人
谁才是三国第一人?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来个调查问卷或者投票,诸葛亮、曹操、刘备肯定都是其中的人选。但是在明末大儒王夫之,近代史学大家钱穆看来,管宁才是三国第一
2023-11-14 15:09:00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了只写三国
...和鲜卑。在传统“夷夏之防”的叙事体系下,自然无法被史学家和罗贯中等小说作者所重视。以侄废叔,首鼠两端公孙康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孙晃和公孙渊还很年幼,于是公孙康的弟弟,公孙度的第
2024-02-08 10:29:00
...,公孙度趁中原混乱之时,在辽东地区稳住了阵脚。在《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中记载了公孙度从一郡吏到称霸辽东的过程:“度少时名豹,又与琙子同年,琙见而亲爱之,
2023-08-18 15:45:00
回顾:东汉末年四国争霸,罗贯中为何只聚焦三国?那被遗忘的国度
...东汉末年,魏国的曹操、蜀国的刘备和吴国的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大家都熟知三国的传奇故事,却鲜有人知道,那个时代实际上是四国并存的局面。那么,为什么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
2024-08-10 21:24:00
公孙家族的辽东政权:东汉末年的四国鼎立之一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这是很多人所认识到的历史现实。在那个纷争不断,群雄四起的时代,由魏、蜀、吴三国分天下,是人们心中所默认的事实,由曹操、刘备、孙权分别建立起
2023-09-23 12:58:00
辽东公孙度家族:三国之外的割据势力
人们都知道三国是指魏蜀吴三家,并以三国之名称呼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但仔细推究那个时代中华大地上的割据势力,其实不止三国那么简单,在魏蜀吴三家之外,还有一家割据势力存在了数十年。那
2023-12-03 22:01:00
司马懿犯下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行,300年后隋炀帝成最大受害者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诸葛亮无疑是三国群英中最为璀璨的那颗星。但要问谁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不分伯仲,恐怕非司马懿莫属。无论才干、胆识、生平业绩,司马懿都足以和卧龙诸葛亮
2023-03-08 21:08:00
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什么能成为一方军阀?
...样子,东汉各地方政权仍然可以吊打周边胡人,不像统一三国的西晋,光是对付凉州的秃发部鲜卑人,就打了整整十年时间。三国时期,最主要的外敌是鲜卑、乌桓、匈奴、羌、氐等外族,在东汉强
2023-08-23 15:15:00
公孙瓒麾下有三员大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另外一人去哪了?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如若将它惊醒,世界必为之颤动”。也有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历史教授在课堂上讲述“中国是最古老的国家,如今的中国并没有崛起,那仅是在复兴。”的确,
2024-12-05 11: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