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汉皇室的关系比其他刘姓诸侯更加紧密,再加上他推崇仁政、名声极佳,因此袁绍等人曾经一度想要拥立刘虞为汉帝。在乱世当中,以刘虞的身份和能力原本或许能有一番作为,但他于初平四年(193)征讨掠夺百姓的公孙瓒时反...……更多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不是三流武将和保安队长
...不必细说,只说一下正史中的赵云。对主公,赵云是跟随仁政而非某个人!当年投靠公孙瓒时,赵云就说过,他是“从仁政所在”,后来赵云发现公孙瓒并非施行仁政之人,于是离开了公孙瓒,投靠了刘备这个真正的仁义之主。...……更多
在春秋后期,一位国君放了养死自己最爱的马夫,成就了他的仁政
...立刻说:“把养马人放了,不要因为这件小事阻碍了我的仁政。”由此,晏子的手腕步步为营,说话语气委婉含蓄,弦外之意,一步一步效果之神奇。既没得罪国君,保住了马夫,又为国君的颜面得到了人心。拥得百姓爱戴的仁...……更多
赵云和典韦究竟谁更强呢
...:“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赵云回答,自己之所以前来投靠公孙瓒,就是追寻仁政所在,可见赵云是在追随仁义之人!从赵云和典韦的出场介绍,其实我们就能...……更多
刘备与公孙瓒:从依附到独立的崛起之路
...那里去学习,也因此遇到了公孙瓒。公孙瓒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贵族出身,只可惜母亲身份不高,公孙瓒也受到了影响,虽然有大才,也只能成为一个书佐。刘备和公孙瓒两人也算是有一部分相似的经历,所以彼此都十分爱...……更多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
...云却直愣愣的表示我们也不知道谁值得投奔,只希望“从仁政所在”,并非因为公孙瓒比袁绍更有能力。这话并不好听,如果是曹操、孙策、刘备这样的雄才伟略之主,自然不会在意,也懂赵云的意思,就是要互相考察,双方都...……更多
后汉皇帝刘承祐,因为圣旨被改而走向终结
...结爱护功臣,只会酿成大祸。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实需要仁政爱民、重民生,刘承祐与周世宗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刘承祐生不逢时,处在五代十国这个动荡分裂的年代。他本可以改革强国,安定民生,但由于执政短浅、大杀功臣,导致...……更多
凌烟阁最冤功臣——张亮
...弘的皇帝,无论对待大臣还是百姓,都能做到极度包容、爱护,堪称“尧舜之君”。但根据事实来看,唐太宗并非总是如此,偶尔也有猜忌阴狠、冤杀臣民的表现,比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之一的张亮之死,便是彻头彻尾...……更多
2022-12-10 19:43张亮,功臣
孔子的文化水平等于现在什么级别
...样一个在社会上充斥着仁义道德的社会,在政治上施行着仁政的极度理想的终极目标。他首先从个体出发并逐渐推及到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人将仁德作为自己的根本志向,并坚持贯彻,当这种竭尽所能只为成仁的社会成为了全体...……更多
刘备同窗好友、幽州公孙瓒是何人
...的军粮,公孙瓒便纵容手下,在幽州当地抢劫掠夺,侵犯百姓。两人之间的矛盾愈发记载,最终甚至各自派人面见汉献帝,弹劾对方,此时的朝廷还在董卓手上控制,对于幽州势力,董卓既管不到,也拉不过来,便随意派了一位...……更多
商鞅变法的背后深刻意义
...灭亡的原因时,后世文人、政治家大多把秦法严酷、不施仁政作为原因,在讨论秦法是否严酷时,都免不了要提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为秦国变法的商鞅,这也是秦国强盛最主要的原因,没有之一。秦国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开...……更多
聊聊智勇双全的外交家-晏子
...贞爱国。衣着简朴,却举止端庄温文尔雅。是古代贤相的典范。 ……更多
尧舜禅让:古代贤明君主与权力传承的典范
五帝时期,世袭制正在形成,而尧在年老时却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这是为什么?据说,尧的儿子丹朱不肖,尧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选择贤能的舜作接班人。据说舜在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他的父亲瞽叟续娶二...……更多
司马懿征讨辽东,为何将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杀光
...以说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对手无寸铁的城内百姓来说,简直是一场灭顶的灾难,司马懿简直凶残到了极点,难怪刘裕后来杀光了司马家族的后人。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叛乱,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更多
典韦和赵云相比,究竟谁更厉害
...为何投靠他,因为赵云来自袁绍的地盘。而赵云一句“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直接将他的表现拉满,让人知道,赵云并非普通武夫,他是有追求的,他追求的是仁政!不过公孙瓒和袁绍无异,他俩都是枭雄,仁...……更多
朱元璋的治国之道:从怀柔政策到严惩贪官,再到皇权巩固
...;还有些公然违法乱纪,破坏朝纲。这与朱元璋初期倡导的仁政相去甚远。有一次,朱元璋化名巡察一县,亲耳听到一个农民控诉当地官员的种种恶行,誓要向皇上申冤。朱元璋沉吟片刻,终于决定要严惩这些贪官污吏。此后,他开始采...……更多
刘备早年的哪两位故友都投入了曹操麾下
...。再来看看刘备,起兵最晚,又是个布衣出生,只能通过仁政爱民的名声来吸引各方人才来效忠。刘备此举,实则占据了人和。除此之外,刘备拉拢人心的手段,也是极为高明的。纵观刘备手下诸多老臣,如关羽、张飞、赵云等...……更多
公孙瓒将赵云借给刘备,他难道不怕一去不复返吗
...了曹操之父曹嵩,曹操以此为借口屠戮徐州。此时的徐州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奈曹操兵强马壮,各地军阀与曹操并无仇恨,默认了曹操的暴行。刘备听糜竺述说曹操的暴行后,义愤填膺,表示自己兵微将寡,不是曹操的对...……更多
宋仁宗:千古仁君,百姓心中的明灯
...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拥戴。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倡导仁政,为国家带来了繁荣和安宁。当仁宗崩逝时,万民纷纷哀痛,这不仅是对一位卓越君主的怀念,更是对仁爱统治下社会安定繁荣的思念。而令人惊讶的是,辽国竟然设...……更多
三国中刘虞为何没能称帝?他一生又有哪些作为?
...,后来又被迁为幽州刺史。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百姓都传唱歌谣赞颂他的功德。不过后来他又因公事被免官。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冀州诸郡连续被攻克,刘...……更多
聊聊深受百姓爱戴的皇帝-宋仁宗
...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个有作为的皇帝。正如我们所说的小仁政和大仁政一样,宋仁宗的所作所为只能算是小仁政而已。 ……更多
朱元璋晚年疑云:为何诛杀开国功臣,为后代铺路?
...他禁止军队骚扰百姓,将被占的妇女一一送还家中。这些仁政让朱元璋赢得民心,奠定日后称帝的基础。建立明朝,扫清障碍为后代铺路在此后的战事中,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相助,朱元璋战无不胜。终于在1368年击败各路起...……更多
赵云为何能让后世推崇和喜爱?
...袁绍实力也更强,为什么不投靠袁绍呢?赵云说,哪里存仁政,我就去哪里。与公孙瓒共事后,他发现公孙非爱民之主,便以家兄去世,奔丧为由离开了他。赵云通过比较,觉得刘备是善待百姓的仁义之君,因此选择投奔了刘备...……更多
刘备真的是一位仁君吗
...之辈。否则这与宋襄公之流又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看似仁政爱民的刘备,真实野心大到难以想象,那些仁政爱民的假象,不过是他用来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蜀主刘备画像 首先,刘备的野心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在他少年时...……更多
隋朝末期的群雄逐鹿:窦建德的高尚品德与义军崛起
...染了身边的人,赢得了民心。仁厚的政策窦建德一直坚持仁政,他积极改善百姓的生活,减轻了赋税负担,提倡宽容和仁爱。这些政策让人民受益,也让他成为了众多隋朝末年义军领袖中的佼佼者。功败垂成然而,窦建德的一生...……更多
曹操如果赢了赤壁之战,是否能统一天下?
...是以刘备为主的“皇室宗亲”身份,靠得是人心思汉和“仁政”思想;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氏集团,经过孙氏父子三人的长期经营,江东地区百姓基本依附于江东集团;另一个就是曹操,是曹操统一了北方,让北方百姓从互相攻...……更多
看看周文王是如何汲取成功法则的
...何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故事。他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孟子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事半功倍。事半功倍,意味着用较小的努力就能获得巨...……更多
仁宗盛世:赵祯的仁政与人心,文人辈出科技辉煌
赵祯,原名赵受益,北宋第四位皇帝,亦即宋仁宗,也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事件中的那位主角,他共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赵祯因为对待臣子百姓宽厚仁慈,死后庙号被追尊为“仁宗”,也成为庙号第...……更多
三国时期袁绍为什么会败给曹操?
...民心。袁绍得民心这事,可以从袁绍去世后,整个河北的百姓人人悲痛,如同失去亲人一般流泪,能够让百姓如此,袁绍就是一个好官,肯定做了不少让老百姓高兴的事。相反,袁绍最大的对手公孙瓒却是一个对待百姓残暴的人...……更多
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公孙瓒为何引火自焚
...因为公孙瓒自持兵力强大,便放纵自己的部队,多次掠夺百姓,而刘虞则对百姓十分仁爱。因此两人关系逐渐恶化。 汉献帝刘协想东归洛阳,派刘虞之子刘和逃出长安,偷偷出武关去找刘虞,让刘虞率兵前来相迎。刘和途经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