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5 19: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国时期,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蜀汉开创者刘备病逝,临终前,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并以李严为副。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重任,没有任何争议,可李严其人在许多三国爱好者看来,就有些不够格,特别是大名鼎鼎的蜀汉元老赵云还健在的情况下。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

当时,论资历,在关羽、张飞逝世后,赵云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蜀汉群臣之冠。论忠诚度,论能力,他也可排在蜀汉群臣最前列,可偏偏刘备对其视而不见。

刘备并非庸主,是会识人、会用人的,他不用赵云来配合诸葛亮,肯定是他认为赵云不适合当诸葛亮的副手来辅政。

关于赵云不入托孤班子的原因,也有很多种猜测,有派别说、年龄说、能力说等等。

我比较支持能力说,当然,这个能力不是指赵云的能力差,而是赵云的能力不适合用来配合诸葛亮,两人辅政达不到刘备想要达到的效果。

刘备选择托孤二人组,毫无疑问是以诸葛亮为首,甚至于,百分之九十的大权都是给了诸葛亮,他都说出了“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肺腑之言,可见,担子是全部交给诸葛亮了。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

所以,刘备给诸葛亮挑选副手,或许不是为了制衡诸葛亮,在刘备说出那番话后,也没人能制衡得了。

刘备给诸葛亮配备的副手,应该是属于调和剂类型,也就是当诸葛亮和刘禅,以及部分蜀汉重要大臣产生矛盾时,能在两边调和矛盾的。

如果是这种类型的大臣,那李严确实比赵云更适合。

赵云很耿直,从史书中不多的记载中,就能知道他的耿直。

当初,赵云出道,带着家乡子弟兵投奔公孙瓒,被公孙瓒问为何不投袁绍而来投他?圆滑一点的人会去拍公孙瓒的马屁,以期新主公的看重,可赵云却直愣愣的表示我们也不知道谁值得投奔,只希望“从仁政所在”,并非因为公孙瓒比袁绍更有能力。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

这话并不好听,如果是曹操、孙策、刘备这样的雄才伟略之主,自然不会在意,也懂赵云的意思,就是要互相考察,双方都满意,才能有始有终。

可公孙瓒未必懂,也未必高兴,赵云的耿直在公孙瓒那不管用,从面试开始就不合格,于是,赵云在公孙瓒手下并未得到重用,最后便宜了刘备。

再说一件事,刘备当初花费巨大代价拿下益州,进入成都后,本来准备给老部下搞点良田、豪宅筹功,史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

史书的记载里有个“议”字,也就是说,是刘备和大家商量好的,大多数人也同意的奖赏方式,偏偏赵云站出来反对。

赵云反对的理由很高大上,他说咱们刚占了益州,要安民心,不能再去分益州百姓、大族的豪宅和田地,等以后天下平定了,再给老兄弟们在各自的家乡分田分地好了。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

赵云想的是未来,并借用了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名言来表明志向,可他就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无私,未必能代表所有人都愿意无私,有多少人会愿意为那遥远的“复兴汉室”的目标放弃现有的富贵生活?

刘备同意了赵云的意见,没有分田分房,于是,赵云因此得罪了大多数蜀汉重臣。

由上述两起例子可见,赵云为人不够圆滑,他的耿直无法团结大多数,也无法充当诸葛亮跟刘禅及蜀汉群臣之间的调和剂。

反观李严,从他的部分经历能看出,他有团结大多数及充当调和剂的能力。

李严本来是刘表的部下,曹操南征荆州时,李严跑去了益州,投奔了刘璋,《三国志》中记载:“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

简短的记载,可其中的信息量很大,李严相对于益州来说是外人,还是刚投奔而来,刘璋却让他做了成都令,而且,李严还干得不错,得到了一个“能”字的夸赞。

成都是什么地方?是益州首府,益州绝大部分的达官贵人都居住在成都,其中涉及到的关系、利益错综复杂,李严一个外来人,不但刚来就被委任治理成都,而且得到上下一致的夸赞,意味着什么?

显然,李严除了名望够格,才干够格,还具有相当圆滑的一面,他能处理好成都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不影响法规的情况下,调和所有人的矛盾和利益。

李严具备的这种能力是赵云不具备的,当辅政大臣之间、诸葛亮和刘禅之间,诸葛亮和益州本土大臣之间,产生矛盾时,李严的圆滑和懂得进退,才能缓和矛盾。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

如果都如赵云那般只认道理不懂妥协,是当不好辅政大臣的。

这或许才是刘备选择李严,而非赵云,用以配合诸葛亮辅政的主要原因。

当然,赵云也并非真被无视,毕竟是忠诚的元老,刘禅登基后,马上诏令赵云担任“中护军”,让他成为军中首席人物,交给了他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的重任,也算使用得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6 1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备临终前告诫大家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何这么说?
...将。因为他不过是刘备的保安队长。刘备临终时不忘警告诸葛亮,子龙不可重用。那子龙忠于刘备,为什么刘备会这么说呢?子龙对刘备的忠心赵云本来不是刘备的部下,而是公孙瓒的部下。但是,
2023-01-19 15:08:00
为何刘备创业近40年,愣是不敢重用赵云呢
...实上,刘备不重用赵云的原因,并不简单!得知真相后的诸葛亮,甚至被吓得汗流浃背!从现实来看,赵云确实一直被刘备当作护卫使用,他的官职确实不高,貌似他确实不受重用,但事实上,这并
2024-01-12 10:51:00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事实上,关于赵云和张飞谁更强这个问题,刘备和诸葛亮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看懂了刘备诸葛亮的看法,就能够轻松搞明白,赵云到底能可以在张飞手底下支撑几个回合?刘备的看法张飞和赵云都是刘
2023-08-18 15:34:00
为何说赵云并非寿终正寝呢
...终正寝,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不信你看刘备说了啥,诸葛亮难辞其咎!赵云并非寿终正寝为何说赵云并非寿终正寝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主要有两个!一是赵云去世时年龄不是特别大!赵云初
2023-11-03 19:36:00
除了马谡,刘备临终前还暗示了一人不能“重用”
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诸葛亮,不能重用马谡,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听从,执意在第一次北伐时重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令众人感到遗憾!然而事实上,除了马谡,刘备临终前还叮
2023-04-18 07:32:00
...时赵云和张飞各自率领一队兵马深入蜀地,成功在成都与诸葛亮会和。在汉中之战里,赵云与黄忠联手斩夏侯渊与马下,一举打败曹操的先锋部队,帮助刘备成功守住了汉中。从上面所说的事情中,
2023-07-23 20:39:00
刘备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为爪牙,赵云是什么?
...·先主传》记载:建安十九年,刘备自任益州牧之后,以诸葛亮为助手(股肱),以法正为参谋长(谋主),以关羽、张飞、马超为统兵大将(爪牙),许靖、麋竺、简雍等人也都得到了极高的待遇
2024-12-18 09:22:00
赵云与关羽哪个武功更高?不吹不黑,看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就懂了
...手,从正面很难看出两人谁更厉害!但如果我们站在刘备诸葛亮的角度,便能够清晰的看出,关羽赵云究竟谁更强!刘备的看法刘备一直胸怀天下,所以在黄巾军起兵时,他很想投靠朝廷,闯出一番
2023-08-21 17:41:00
诸葛亮和赵云关系是什么
如果要弄清诸葛亮和赵云的具体关系,那就应该从他们和刘备的关系说起。首先我们说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在《隆中对》中明确的写出了诸葛亮追随刘备后两人的关系,其原文为:“先主曰:(刘备)
2023-06-24 21:50:00
揭秘赵云真正的死因,是否与诸葛亮有关?
...云的死因,历来存在各种说法,而有人甚至将赵云的死与诸葛亮联系在一起。这究竟是怎样的离奇事件?今天,让我们深入三国演义的世界,揭示赵云死因的种种传说和其中或许与诸葛亮有关的神秘
2024-01-23 12: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