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人民日报点赞安徽种粮大户徐淙祥 | “带着大家一起科学种田,我信心十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游仪要找徐淙祥,就得到田间。试验田里,徐淙祥蹲下身子,捏了把土,边搓揉,边感受土壤湿度。摊开手,掌心布满厚实的老茧,一张口,是地道的方言。70岁的他,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更多
【我的家乡我建设】70岁徐淙祥:不下地,就吃不下饭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更多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新农人”的兴农梦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大熟,安徽继续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重要力量。今年1月25日,安徽发布消息:2023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1.1亿亩,粮食产量830.2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14亿多人...……更多
安徽和县:加强油菜管理 确保稳产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眼下,油菜陆续进入开花期,连日来,和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油菜田间管理,确保油菜稳产丰收。成片油菜长势喜人、生机勃勃。在功桥镇种植大户江明的730亩油菜田里,成片油菜长...……更多
安徽安庆市徐桥镇:开足马力备春耕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虞生根阳春三月,春意正浓。连日来,安庆市太湖县徐桥镇种粮大户们充分利用晴好天气,立即行动,积极组织开展油菜、小麦田间管理,开足马力备战春耕生产,力争农业丰产丰收。同时,该镇及...……更多
农机合作社追着种粮大户跑
...自:农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杨丹丹开春以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孙圩子镇种粮大户侯孝信频频接到省内外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打来的推销电话,都是想承接他的小麦春季田管服务。一年四季来找侯孝信推销服务和产品...……更多
安徽首次大面积油菜测产每亩达233.94公斤
...杨丹丹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杨丹丹)近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当涂县建设的油菜万亩提单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进行现场观摩交流和机械实收测产考评。测产结果分别为:护河镇青山村,机械实收8...……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本报记者 许昊杰10月13日下午,2023合肥农交会专场活动——安徽省推进“多种粮、种好粮”发展论坛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多位学者、专家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聚焦“多种粮、种好粮”,交...……更多
安徽天长:倾心帮扶困难家庭就业创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潘学田 戴晛天 张晓娟“能拥有自个儿的土鸭养殖场,并学到了一技之长,放在三年前咱想都不敢想。”10月20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草庙山林时,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马塘村村民徐天宝和妻子就...……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田先进12月22日至23日,第八届安徽省博士后对接交流活动在淮北市举办,各市人社局博士后工作分管同志、近2年新建博士后站设站单位具体工作负责同志、部分博士后代表等150多人参加活动。此次活...……更多
多地推动小麦单产提高
...机。 新华社发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于文静正值小满节气,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的麦田一片金黄。夏收在即,种粮大户张林森最近几乎每天都要到地里看看小麦。见记者到来,他弯腰拔下几支麦穗,放在手心揉搓,再轻轻吹掉外壳...……更多
全国秋粮收获已超四成(新数据 新看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稳面积 提单产 增效益全国秋粮收获已超四成(新数据 新看点)《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6日 第 01 版)本报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高云才)农业农村部10月5日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42.2%。分作物看...……更多
...时却难以作为抵押。”去年下半年,记者联合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安徽10个产粮大县126名种粮大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影响“多种粮”“种好粮”的因素,选择“缺乏资金,遭遇贷款难贷款贵”的占到19%以上。 “乡村...……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朱磊“我市积极落实春耕物资储备、技术指导服务、三农政策奖补宣传等工作,力争早稻种植面积67.3万亩以上。”近日,江西高安的农户们开始了忙碌的春耕备耕工作,该市农业农村局干部蔡裕山介...……更多
人民日报关注安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科创高地 聚力新兴产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吴焰 徐靖昔日“总量居中、人均靠后”的安徽,如今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万亿元,工业规模位列中西部地区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跃至全国第七位;省会合肥...……更多
一位种粮大户的“未雨绸缪”(三夏进行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徐 靖 李俊杰粮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收割机在田中作业。刚收获的小麦在装车。以上图片均为陈若天摄(人民视觉)5月26日傍晚6点多,大雨来了。“还好听天气预报的,这几天加班加点,小麦抢...……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这片小麦长势均匀,目前天气还比较冷,要把排水搞好,保持排水畅通,另外还要施好拔节肥,保持麦苗稳健生长。”在望江县华阳镇磨盘村外的麦田里,农技专家姚大勇和种植大户蒯家华正在查看苗情...……更多
贵州威宁:立足自身特色,发展养牛产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文贵 沈光勇贵州省威宁县雪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雪山镇红旗村,毗邻灼甫万亩人工草场,成立于2012年5月,注册资金80万元,目前有入社社员21户,主要从事能繁母牛和育肥肉牛、羊养殖,现存栏...……更多
安徽舒城:稻田公园,增收又添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稻田公园。舒城县城关镇舒勤村供图金秋季节,稻浪翻滚。位于舒城县城关镇舒勤村周瑜立交桥西侧稻田公园,300多亩七彩水稻成熟。在中秋国庆假日期间,这里迎来游客“打卡”高峰。种粮大户杨...……更多
“养牛有甜头,生活有奔头”
... 华近日,全省首单肉牛目标价格保险落户来安,填补了安徽省肉牛价格保险的空白,用实际行动助力推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养牛有甜头,生活有奔...……更多
“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4月29日晚,记者连线入选2022年“诚信之星”的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4月29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2022年“诚信之星”,我省种粮大...……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赵 成 沈童睿《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0日 第 05 版)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更多
观长白丨“春脖子”长,农民在忙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以晴“今年节气里,有两个立春,天暖得早,但增温相对慢些。”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肖家乡上农合作社理事长梁宏峰给记者解释着农民挂在嘴边的“春脖子长”是啥意思。微风和煦,如今,在东...……更多
正式开镰!安徽省小麦收割序幕从寿县拉开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号机、4号机、5号机右边田块从北往南收,10号机、11号机从左边田块由西向东收……”5月25日上午,在安徽寿县安丰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种粮大户张启峰利用难得的晴好天气,调集了20多台新...……更多
城里专家破解玉米种植“老大难”
...破解玉米种植“老大难”安农大江海洋教授团队一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对于种植玉米的农业大户来说,饲用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不高,对黄曲霉等产毒真菌抗性差都是困扰已久的问题。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本报讯(记者 张理想)5月13日晚,2022“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发布仪式在安徽卫视等平台播出,特别致敬安徽种粮大户徐淙祥和“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揭晓10位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2022“...……更多
南昌县三江镇:早播正当时,早种早收成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雨婷春来万物生,随着气温转暖,三江镇开始进入春耕时节,利用村村喇叭播报天气,抢抓农时;运用集中育苗,提高育秧效率;提前翻修农具,农机顺利下田翻耕,三江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一番欣...……更多
安徽试点为种粮大户系上“双重保险带”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成本能保障收益有托底安徽试点为种粮大户系上“双重保险带”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杨丹丹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杨丹丹)种粮大户只需专心种好自己的粮食,不用担心各类自然风险导致减产...……更多
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科技视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安徽农业大学搭建创新平台、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科技视点)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张梁在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周晓璇摄前不久,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绿色...……更多
安徽明光市:一片叶子  盘活一个乡村  带动一方产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2月初的明光市,一场瑞雪飘然而至,室外天寒地冻,然而在管店镇甜叶菊大棚内却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埋着头,手不停歇地将一株株甜叶菊的幼苗插进地里,为丰收种下希望,为增收奠...……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河南首例!儿童肥厚心在郑州七院成功完成Liwen手术
近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在“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中筛查出的新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儿阿山实施了Liwen手术
2024-06-03 16:30:00
严重眼外伤,眼内容物脱出!医护团队接力救治眼外伤患者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眼睛只要一出事,世界就得大变样,但在生活中难免就会碰到一些紧急情况,对眼睛造成伤害,5月19日
2024-06-03 16:32:00
尿频尿急尿不尽,前列腺闹脾气别大意!这项指标异常可能是肿瘤
记者 王小蒙 济南报道尿频、尿急、尿不尽?这些常见的“男”言之隐,往往是前列腺在作祟。作为男性生殖器附属腺中最大实质性器官
2024-06-03 16:32:00
师徒两代的承诺:“不让病人走弯路”
“我还需要看一下眼周边的毛细血管扩张,这里所有的片子都没有拍照到我需要的周边。”“病人携带的外院检查材料里面广角的荧光造影调出来的这个角度不够
2024-06-03 16:33:00
控糖的果茶,叫喜茶
6月3日,喜茶发布果茶控糖宣言《健康也好喝,科学可持续》,宣布将持续展开果茶控糖行动。喜茶表示,将从原料到配方、从摄入到吸收
2024-06-03 16:59:00
全国首个!聚焦糖尿病人群的心理陪伴热线上线啦
“你好,这里是甜蜜热线。”6月3日,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诺)联合三诺糖尿病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全国首个聚焦糖尿病人群的心理陪伴热线——“甜蜜热线”
2024-06-03 17:18:00
成都民生福音耳鼻喉专科医院:小儿耳鼻喉常见病,家长“碰上”不要慌,这样处理是关键!
孩子的耳鼻喉是他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敏感区域。因此,家长更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呵护。孩子老说耳朵疼你该注意是不是以下问题
2024-06-03 17:19:00
腿部是心梗的“放大镜”?忠告:腿部出现这几种表现,需尽快就医
而到了王奶奶退休后,开始对健康保健知识进行了研究,社区举办的健康交流会可以说是一次不落。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王奶奶平日里学的这些东西
2024-06-03 18:04:00
世卫点名的“致癌水”,不是千滚水、隔夜水和阴阳水,劝你远离
陈大爷是一位特别活泼开朗的退休老人,每天早上都会在小区里晨练,做完运动就会跟小伙伴一起谈天说地,聊一下养生小知识。他刚练完太极拳准备休息一下
2024-06-03 18:04:00
62岁大爷肾衰竭去世,生前经常跑步爱喝茶?医生叹息:无知害了他
前不久,刘大哥的家里发生了“意外”,自己那一直注重养生的父亲刘大爷竟然因为肾衰竭去世了。据刘大哥的回忆,已经62岁的刘大爷一直都是十分注重养生
2024-06-03 18:06:00
震惊:试管婴儿正在被滥用,至少八成不孕患者根本无需做试管!
小林风与小李是一对普通的年轻夫妻,近日他们内心十分激动,两人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在好友的建议之下终于来到了生殖中心
2024-06-03 18:07:00
血栓“大户”被揪出,是肥肉的10倍?医生:经常吃,血管或扛不住
胆固醇的增高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最直接带来的伤害就是人会变胖。人要是胖起来体型就会臃肿,不管是穿衣服还是打扮都会显得非常不协调
2024-06-03 18:07:00
一家三口长期吃自制馄饨,全都确诊胰腺癌?妻子痛哭:是我错了
凌阿姨是一位家庭主妇,为了家人的健康,饮食上面非常的用心,坚持自己动手。然而,好心办坏事,她自制的馄饨成了三口之家的健康隐患
2024-06-03 18:08:00
血压高的人,多观察手指,如果没有3个异样,可能脑梗离你还很远
21世纪的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会打乱人们正常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在很多人看来,患高血压的人基本上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尤其是50—60岁的人
2024-06-03 18:10:00
高血压难以控制?市三医心内一科团队探本求源 发现“幕后真凶”——原醛症!
大众网记者 郑阳 青岛报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伴随顽固性高血压,但它并非罕见疾病,它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这种疾病不仅可以导致高血压
2024-06-03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