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蛀虫”元载贪污64吨胡椒,皇帝是如何惩罚他的
...亲眼中远近闻名的少年秀才,踌躇满志的他准备再次参加乡试,乡试通过便成为举人,真正他踏上仕途之路。可是老天爷似乎觉得元载早年太一帆风顺了,要戏弄一下他,他连考了好几次都没中第,眼看就要老去。心灰意冷的元...……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的面前有两名卫士看守。为了体现科举的严肃性,童试、乡试必须由当地的县令府尹亲自监考,到最后一轮殿试时,皇帝会亲自坐在殿上为考生监考,很多心理素质差的考生,在长时间的答题劳累和高度紧张中,能直接昏过去。...……更多
...复科举。延祐元年(1314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全国举行乡试,一共录取三百人。延祐二年(1315年)农历二月三百名乡试合格者在京城大都举行会试取中选者一百人,农历三月七日,一百名会试中选者在京城大都皇宫举行殿试(...……更多
...,兴办了苏州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府学。南京的江南贡院也始建于南宋年间。”4月2日,在视频连麦直播中,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放教育部工作人员陈辛羽和中国科举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王晓璐带着游客“云游”两大...……更多
介绍伟人魏源的一生
...源的政治生涯始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当时他被选为湖南乡试的考官。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致力于寻求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在任期间,魏源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提倡节俭、严惩贪污、改革科举制度等,使得湖南官场...……更多
揭秘唐伯虎的真实人生,历史中的他并非“妻妾成群”
...伯虎潜心读书,准备科考。在弘治十一年,唐寅中应天府乡试第一,成功中举。后一年在参加会试的时候,因被人陷害为作弊的帮凶,被捕下狱,后又被罢黜为吏。在他25岁到30岁的期间,唐伯虎再娶了一位夫人,但至于是谁无...……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江南社会
来源:极目新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中的江南文化。江南自古人杰地灵,物产富庶,而历史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脉之一。2023年9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举办了“传统时代的江...……更多
天才张居正、唐伯虎告诉我们,磨难对于天才有多重要
...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十八岁的唐伯虎在应天府举行的乡试当中,取得第一名。在乡试之前,唐伯虎曾跟他的三个朋友一起吃饭。在饭桌之间,年少轻狂的唐伯虎直接放狠话:“今年的解元,除了我唐伯虎,谁都拿不走!”他...……更多
唐伯虎与文徵明的异路同行:从对立到互相扶持
...比如天资方面,唐伯虎天资聪颖,16岁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又中解元。而文徵明天资愚钝,6岁走路还磕磕碰碰,11岁才会说一句利索话。尽管二人很多方面都不同,但他们却在16岁那年,成为最好的朋友。之后,唐伯虎常常去...……更多
千年红墙琉璃瓦,这里诞生了举人1.4w+、进士4000+
...现了罕见的“双泮池”景观。“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童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初考试,童生经童试合格后成为新进生员,俗称秀才。秀才须经泮桥入宫拜孔子,叫入泮或游泮。入泮礼中的一个环节就是...……更多
杨广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让隋朝二世而亡
...要道路。京杭大运河共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条大运河修成后,江南的各种物资和粮食,便能够通过河运,直接运送到北方的幽燕之地,也可以运送到关...……更多
建文忠臣景清:卧薪尝胆,刺杀朱棣未遂引发“瓜蔓抄”
...御史。事实上在此之前,景清就已经尝试过接连中了两届乡试解元,但他每一次都拒绝进入京城参加会试。最终被当时陕西承宣布政右使张允照弹劾,景清这种中了乡试后,又没有重大理由,屡屡拒绝参加会试的做法,激怒了朱...……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没落
...的起起落落可是有很大影响的啊。例如,在侯景之乱中,江南地区的许多世家大族遭受了灭顶之灾,家族成员被杀戮殆尽,家族财富被掠夺一空。这些政治动荡使得世家大族的力量受到了严重削弱。经济基础的变化。 随着土地...……更多
李治:永徽之治的英明君主与卓越的政治家
...入仕途的官员,而不仅仅是靠世袭的特权选拔,严重打击江南士族、关陇集团势力。李治执政时期,应试中举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出身的官员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他身边的好几个宰相都有科举背景,武则...……更多
明朝首辅张居正:神童到高位的传奇之路
...伶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欣赏,张居正十三岁就参加了乡试,这场乡试本来对张居正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是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有意磨砺张居正,于是便故意让张居正落榜。而张居正经过此次打击之后也确实成长了很多,后...……更多
隋炀帝的哪些丰功伟绩让后人用之不尽
...严重威胁。隋朝统一后,看到这一矛盾依然存在,尤其在江南地区更甚。为了有效管理和统治南方,隋炀帝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要把运河南北贯通,方便朝廷迅速出击,能在第一时间瓦解门阀士族的威胁。为了完成大贯通运河的...……更多
聊聊让康雍乾三代帝王动容的于成龙
...之路。那一年,于成龙胸怀大志,满怀希望地来到县衙参加乡试。考场上人头攒动,于成龙一眼看去,大部分都是些门阀世家的子弟。相比之下,他这个普通百姓的孩子顿时失去了一半底气。但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他还是鼓起勇气,用尽...……更多
康熙帝钦点,李蟠的状元之路
...后摔死鹞鹰,从此发愤苦读。他念书十分努力,在会试、乡试中一路过关斩将,直接冲到了殿试。在别人眼里,经过此番考试,李蟠一定步入仕途,光宗耀祖。然而,他本人的字写得不好,清代的科举比较偏重书法,所以这对他...……更多
...朱勔为徽宗运送奇石的“花石纲”,流毒东南二十余年,江南百姓苦不堪言。这直接导致了宣和二年(1120)的“方腊起义”。6年后,朱勔死在流放中。陈公辅“直肠子”的性格,贯穿了他整个官宦生涯。靖康初,陈公辅担任秘...……更多
“明文第一”归有光
...试第一的成绩补苏州府学生员,可谓春风得意。不过,在乡试这关,归有光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他五赴南京应试,每次都榜上无名,铩羽而归。直到35岁那年,归有光终于以乡试第二的成绩中举,一洗前耻。然而,更悲催的...……更多
蒲松龄的科举之路:屡败屡战却终不悔
...。但后来的遭遇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此后蒲松龄多次参加乡试,多次名落孙山,这让蒲松龄十分纳闷。到底是自己能力不行,还是运气太差。走上写作之路蒲松龄准备考试的同时,开始转变方向,创作自己的小说《聊斋志异》,...……更多
桅杆背后的科举功名
...(185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先后担任过浙江乡试主考、陕甘学政、湖南学政、安徽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正二品)等。他十分关心家乡,咸同年间,兴义府动乱不堪,百姓生灵涂炭,他上书朝廷,力主没收绝...……更多
唐伯虎文采出众却命运多舛,给厕所写下一副对联成千古绝句
...后顺利地进入到了府学接受者教育。之后唐伯虎又参加了乡试,在乡试的时候又考出了第1名的成绩,随后成功地考中了解元,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唐解元。连续两次考得了优秀的成绩,使得唐伯虎有着非常高的名气,因此使得...……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考状元都考些什么?状元有多难考?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在我国历史悠久,包括上学时的教材课本中,也曾说过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这让很多同学莫名的恨上了这个千古昏君。然而,在科举的完善道路上,隋...……更多
古代一女子与和尚狼狈为奸杀掉夫君,元绛只凭一件衣裙就破了
...去参加科举考试。少年才情的元绛信心满满,一路通过了乡试、会试。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级一级的考,最先考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要入京赶考,元绛此次到东京也是顺利地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下一步...……更多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社《华金寿日记》包含三种,第一种是光绪五年主考湖南乡试日记。第二种题作《督学中州日记》,所记起自光绪十一年八月初一奉旨出任河南学政,止于光绪十四年巡考行至郑州。第三种题作《督学山左日记》,起自光绪十九...……更多
唐朝科举制度探秘:从秀才到进士,科举背后的选拔与挑战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一日高中状元,然后光宗耀祖。科举考试成了不少家庭改换门楣的方式,更是成了不少学子改变人生的途径。但是对于科举制度,经过不少朝代的革新,方式一直在发生改变,很多人认为秀才只是跨越身...……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以科举制来说,以君权集中的角度来看,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科举制始于隋朝,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古...……更多
秦朝铁血名臣彭玉麟,专杀纨绔子弟被称为“活阎王”
...观止的晚年安逸。一、青年彭玉麟的抱负与挫折1816年,江南安徽的一个书香世家中,诞生了一个聪慧过人的孩子,他就是彭玉麟。他自幼便显示出了不凡的才能,后在石鼓书院受教,广泛涉猎经史和西方科技知识。年轻的彭玉...……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造周朝反的皇帝
...(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606年其子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科举制度的正式确...……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