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高炽:不受宠的太子与他的艰难继位之路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登顶帝位后施行多项举措,开创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永乐盛世”,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想要继续维持这样的繁荣统治,挑选继承人就要更加仔细慎重。朱高炽作为朱棣长子,毫不...……更多
揭秘解缙:才华横溢,因一句话卷入皇室恩怨
...缙人生的巅峰。然后,便急转直下朱棣刚登基时还没有立太子。功臣宿将们支持立二儿子汉王为太子,因为汉王多有战功。朱棣陷入抉择,便秘密召见解缙征询他的意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没有回答,陷...……更多
解缙:明朝才子的辉煌与悲剧
...原因,他捅了马蜂窝,掺杂在皇室内部斗争1:解缙属于太子一党,公然弹劾汉王,遭到朱棣怨恨建文四年,发生了一件很著名的大事。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朱棣发动了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坐上了皇帝宝座。 永乐二年确...……更多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从此便埋下了兄弟争斗的祸根。朱棣即位之后,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始终摇摆不定。因为自己虽然喜欢二儿子,但是老大也并没有犯什么错误。武将们大多支持有军功的汉王朱高煦,而以金忠为首的文官集团却倾心于忠厚老实...……更多
2022-12-20 14:10解缙,红人,皇帝
明朝大才子官至首辅,却因为管皇帝的家事被冻死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召解缙入宫,商量立太子的事。当时成祖十分常识第二个儿子朱高煦,想立为太子。但这也是民心所向。如果立第二个儿子为太子,必然会引起争端。朱棣听后,面露不悦,又拿不定主意。 解...……更多
从神童到冤死:解缙的跌宕人生与明朝政治风云
...的才华得到充分体现,得以位极人臣,大红大紫。 卷入太子纷争,遭遇皇帝猜忌,冻死室外的悲凉下场此时的解缙俨然成为朱棣的心腹重臣,朱棣无论是编修《永乐大典》还是内政军事,事事与解缙协商。如果照此情形下去,...……更多
解缙才高八斗却“醉死”帝王之手,其命可叹其罪也冤
...棣“醉杀”。解缙的死源于一场“皇储之争”,即朱棣立太子一事。朱棣夺取自家江山以后,立储成了他的头疼事。长子朱高炽号称吃货皇帝,他宅心仁厚,但却身有残疾而且身材比较矮胖,不太受朱棣待见。相比较而言,次子...……更多
才子再有才,不懂得为人处世一样不行
...己的二儿子朱高煦又十分像自己,心里十分想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面对满朝文武大臣的质问,想要解缙提点建议。谁成想解缙直截了当的说:“立长子为皇太子,这是自古的道理。况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如果...……更多
历史上有五位“好圣孙”,那么哪一位最名副其实呢?
...,问他:“大位传给谁好?”杨士奇想都不想就答道:“太子”。朱棣听了一愣,再问:“为何?”杨士奇挺直了身板,说道:“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杨士奇这句话的意思是,传位除了要看继位者的资质以外,还得看其后...……更多
大臣解缙主修《永乐大典》,为何最后被冻成“冰棍”而死?
...一而再再而三地得罪皇帝。简单了解下解缙的性格和为官之路洪武年间的解缙朱元璋很器重解缙,把他的官封到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朱元璋曾亲口对他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解...……更多
朱棣的靖难之役与皇位继承的争议
...以这么说,没有二儿子朱高煦一路拼死打仗,朱棣的登基之路会很艰难,因此朱高煦自己都觉得哪怕论功行赏,朱棣之后也该由自己继位,况且父亲朱棣也不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登基。 朱棣当上皇帝不久之后,立太子的事情便被...……更多
锦衣卫纪刚跟朱棣抢女人,抢百来个男童伺候自己
...子解缙都逃不过他的毒手。解缙因劝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而得罪了汉王朱高煦,当朱棣带兵北征时,他谒见太子被朱高煦告发,朱棣震怒而将解缙关进监狱。后来,汉王买通纪刚,纪刚将解缙灌醉,埋在积雪中活活冻死。除...……更多
朱棣为何选这个腿脚不便的朱高炽继位呢
...却什么回报都没有。自永乐二年(1404),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朱高煦更是愤怒。论相貌,朱高炽不及他英俊,论军事才能,朱高炽不及他优秀,相比之下,自己的这个哥哥不但是个大胖子,还是个瘸子,连走路都要人扶,更...……更多
朱高炽的皇后张氏,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
...子,重用内阁“三杨”,颇有开创盛世之势,但是,复兴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仁宗皇帝仅仅在位十个月即因病离世,终年48岁,朱瞻基即位,是为宣宗,尊张氏为皇太后。宣宗皇帝因为年轻,每遇重大的军政大事,都要向母亲大...……更多
汉王朱高煦:从战功显赫到悲惨结局的夺嫡之路
汉王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其好勇决斗,曾经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朱高煦虽然立有战功,但其却果决狠辣,嗜杀成性,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受到了朝臣的厌恶。明宣宗在位时,朱高煦曾经阴谋谋夺皇帝之位,宣宗忍...……更多
解缙:明朝的才子与《永乐大典》的编纂者
...翰林院编纂《永乐大典》,日子还是正常过的。 随着皇太子的选任上,解缙因让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而引发了皇太子的争斗中而被贬入狱,直至死去。据说是将解缙灌醉后拖到外面的冰天雪地里用雪埋而死的。二、传说中...……更多
杨士奇顶住压力助朱高炽坐稳太子之位,还助他一次次躲过危机
...,所以很不待见他。因此朱棣登基后,一直在犹豫立谁为太子。好在解缙的一句“好圣孙”,才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倒是当上了太子,可朱高煦这边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明明比大哥强,却还是让对方抢了...……更多
朱棣在死囚名单看到熟人名字,说了啥
...的意志,这使得他逐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在朱棣考虑立太子的问题上,解缙坚持立长子朱高炽,这与朱棣的意愿相悖。朱棣对此感到不悦,解缙的政治地位开始动摇。随后,解缙因被汉王朱高煦诬陷,被指控“无人臣礼”,最...……更多
赵王朱高燧也想上位,到底该咋办
...为坐上奉天殿那把交椅;最喜剧的是三子朱高燧,既没有太子头衔,也没有朱高煦横刀立马的果敢,但依然怀揣梦想,很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朱高燧、朱高炽、朱高煦同框影视剧照由于网络上关于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文章实在太...……更多
权谋之王朱高燧:从夺嫡之争到安享晚年,揭秘其人生轨迹
...高炽是朱棣和徐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根正苗红的嫡长子,太子之位按道理说就是朱高炽的,可是朱棣迟迟不立朱高炽为太子。当时传言朱棣曾告诉朱高煦“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因此很多人猜测朱...……更多
他是明朝第一才子,只因犯了这个忌讳下场凄惨
...更偏向于朱高煦的,但是自古立嫡立长,贸然立朱高煦为太子,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于是朱棣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大臣们,当他问道解缙该立谁为太子时,解缙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朱高炽这边,朱棣问他缘由,他只说了三个字“好...……更多
2022-12-18 21:21明朝,才子
在古代做官,智商高,情商低的人有多危险?看解缙的下场就知道了
...成祖喜欢和宠信。永乐三年,明成祖召解缙入宫商议确立太子之事。明成祖有心想立次子朱高煦,可解缙却直言谏道:自古立长,古来如此。若开新例,恐生事端。明成祖心里还是犹豫不决,解缙这时说了一句:“好圣孙。”当...……更多
朱高煦为何最后被朱瞻基放在铜锅里面烤了
...成祖朱棣问翰林学士大才子解缙道:“你认为应该立谁为太子?”解缙答道:“世子(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见朱棣在思忖中,解缙马上又说道:“好圣孙!”这下朱棣笑了,事情也就这么定了。解缙说的“好圣孙”...……更多
朱瞻基巩固了父亲的太子之位,确立了明代宦官的重要地位
...,积极推动太监参与王朝治理。在明仁宗继位之前,他的太子之位并不牢靠,主要原因在于明成祖朱棣对自己的这位大胖儿子十分不喜欢。为此,曾先后数次考虑废其太子之位,在这一时期,有无数大臣因站错队,折损在了激烈...……更多
历史的教训:朱高煦的叛乱与失败
...和背叛的沉痛教训。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最终走上篡位之路的人,最终都是身败名裂,付出沉痛的代价。 ……更多
太子、太孙、汉王、赵王,谁是明成祖朱棣心头最爱
...将其彻底放弃。从他和老爹相处时间垫底来看,他的夺嫡之路在永乐十五年戛然而止。数据虽然冰冷,可是能反映活生生的历史。父子之间、祖孙之间感情是不是深厚,有的时候并不是靠着一张嘴。\"好圣孙\"就是祖父的心头肉...……更多
连升八级的才子,被父子2位皇帝所器重
...炽。解缙在多个场合向朱棣委婉进言,说服其早立长子为太子。多嘴多舌的解缙,显然也因此得罪了储位旁落的朱高煦。朱高煦屡次在朱棣面前说解缙的坏话。或许是出于补偿心理,朱棣明知是朱高煦的构陷之词,还是逐渐疏远...……更多
朱高燧给朱棣下毒,坑害朱高炽,觊觎皇位20年
...张起来。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朱棣之前册立的太子是大哥朱高炽,更要命的是,中间还有二哥朱高煦,朱高燧心中渴望登上皇帝宝座,现实却无比骨感。朱棣剧照尽管如此,朱高燧还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凭着“搏一...……更多
解缙:从神童到首辅的辉煌与沉浮
...皇位的局面,他直言不讳地说:“好圣孙”,将朱高炽推上了太子之位。这举动得罪了实力雄厚的朱高煦。后解缙又因读卷不公被贬黜广西,三年后返京谒见太子,再被朱高煦诬以谋反罪。永乐二十七年,朱棣查看囚犯名单,见解缙还在...……更多
明朝大才子解缙,主持编撰《永乐大典》,却是个官迷最后不得善终
...于是,朱高煦就诬称:解缙未经批准,在京城私下拜见皇太子。得知此消息,朱棣龙颜大怒,马上下令将解缙逮捕,下诏狱拷打,一关就是五年。最终,在朱棣的暗示下,大才子解缙就被锦衣卫埋入冰冷的雪中,窒息而亡。实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玲珑骰子安红豆
2024-05-30 06:13:00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刘备这个人了,他建立了蜀汉政权,能从一个小小的贩鞋的到一代帝王,真的是不可思议
2024-05-30 06:13:00
在中国的通俗历史小说、评书、戏剧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艺术加工,而被“包装”,特别是以隋唐时期为甚。有些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太知名的人物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
2024-05-30 06:14:00
公元前299年,一支楚军打出了象征着楚王身份的旗帜,护卫着他们的王从国都郢城出发,向着西北的秦国境内进发,这支楚军的目的地是秦楚边境的武关
2024-05-30 06:31:00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曾国藩家三代都是农民,在朝中压根就没后台。要说钱更是没有,连他进京考试的路费20吊钱,都是借他舅的
2024-05-30 06:33:00
完颜亮: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金朝第四位皇帝,他是一位少数民族的皇帝,也是一位被汉化的皇帝。完颜亮擅长汉语诗词
2024-05-30 06:38:00
被称为北宋六大奸臣之首的蔡京,是有才华的。他能力出众,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他年轻时就是一个滑头,左右逢源,在司马光(保守派)和章惇之间两头讨好
2024-05-30 06:39:00
三国之中,蜀国可以说是最为弱小的国家了。相比起占据天下十分之七的曹魏,有着三代士族基础和地利的孙吴,蜀国虽然说第一代的人才很多
2024-05-30 06:46:00
重耳:姬姓,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2024-05-30 06:54:00
毁于一旦的柳书名碑终于“重获新生”,碑主人还是“山东老乡”
李文璇 济南报道只要对中国书法略知一二,你肯定听说过“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由柳公权书丹的《苻璘碑》,是“诞生”于中唐时期的柳书名碑
2024-05-30 18:05:00
《家乡老话警世录》,这部由传统文化爱好者陈国举先生精心编纂的作品,以家乡老话为载体,深入挖掘并传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智慧
2024-05-30 18:12:00
《重锓诚意伯文集序》:“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
2024-05-30 18:34:00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四子)。 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2024-05-30 19:04:00
康熙是如何开展战争善后,有效治理台湾,让台湾稳步发展的呢
1682年,康熙正式决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等人准备攻台之战。第二年7月,施琅率兵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出发
2024-05-30 19:06:00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它以地理位置命名,不同于龟兹文明,不属于河姆渡文化,有异于龙山文化,甚至在迄今为止发现的任何文明中
2024-05-30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