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白心间的太原之美
晋祠水母楼和难老泉 萧刚 绘开元二十三年(735),大唐正如日中天。五月,35岁的李白应好友元演之邀,游历太原,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离开。元演是谁?竟能让李白渡黄河、登太行,不惧摧轮之险、羊肠之苦来到太原?在太原一...……更多
...、画中有诗的美丽画卷。正如《晋祠志》所云,三晋山水之美,莫胜于晋阳,而晋阳山水之美,莫胜于晋祠。晋祠在山水之间,为境美,为景美,而为古今骚客游人共欣赏其美,斯美为不虚矣。李白曾两次游历山西,留下了40余...……更多
...州”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发布。诗仙李白壮年时曾两次游历太原,在太原停留十个月之久,并写下著名诗篇。“读李白游神州”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以诗仙李白游踪地为线索,串联各地200多个李白主题景区景点,为广大游客探寻李...……更多
聚焦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 太原宝藏地 诗文传千古
...潺”“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来称赞晋水之美、稻米之佳。欧阳修还为晋祠周柏留下“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圣母殿是晋祠主殿,宋人汪藻《题晋祠》赞曰“圣母慈灵昭往古,高题崇号重来...……更多
央媒看太原最近,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断流30多年后重新复流的难老泉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点。4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山西:晋祠难老泉复流水位创新高》为题,报道难老泉复流后景况...……更多
...经典佳作,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太原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人们以这种独特的形式表达对历史的崇敬、对家园的热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据介绍,晋阳书院将定期举办晋阳讲坛等文化讲座,推出...……更多
聚焦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文之美:古今交融的太原
...。壮哉,美哉!这就是太原,古今交融,兼具古朴与现代之美。于居者,是“山雄气壮民足储”;于游人,是“却望并州是故乡”。双塔公园 邓寅明 摄雁丘园 韩双喜 摄际山枕水文脉兴三山环抱,一水中分,城郭嵌于其中。际...……更多
...回忆了与好友四番聚散的经过,其中有两句讲述了两人在太原的出游经历,描述了晋祠美景。晋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祠堂园林的典型代表,有雕塑百余尊、碑碣400余座,千年古树20余棵。其中,周柏、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被誉为...……更多
...“大平原”命名的城市,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激荡了千年。太原,这座承载着华夏文明基因的古城,如同一部生动的史书,等待每一位行走者以脚步丈量,用心灵阅读。行走太原,可重温历史,可感悟文化,可观赏锦绣,这座宝藏...……更多
文化中国行 |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注释”
...《古今潮音》古筝专场民乐演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国乐之美;一系列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这里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晋祠始终向新而行,几千年的岁数仿佛正是“当打之年”,总会带给我们更多...……更多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走进晋祠博物馆——品古建之美 寻三晋之根》为题,讲述晋祠古建之绝之美。报道称,近期,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山西古建备受关注,位于山西太原西南郊悬瓮山麓的晋祠迎来客流高...……更多
晋祠难老泉多个泉眼喷涌 近期水位升至31年来最高水平
...午时分,游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直奔难老泉而来。记者从太原市水务部门了解到,随着水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难老泉地下水位已超过泉口1米,近期水位升至31年来最高水平。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难老泉...……更多
...古建博物馆》为题,走进晋祠,感受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之美。报道介绍,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塑碑刻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报道中...……更多
不一样的太原:“山河之变”开锦绣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题:不一样的太原:“山河之变”开锦绣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李白说太原的早秋“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范仲淹说太原的晋祠泉“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如今,游客评价这里...……更多
...山西、陕西和河南多家博物馆珍藏的唐代建筑构件,近年太原市晋阳古城建筑考古的新发现也首次展出。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不仅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更多
...物展”10月20日在晋祠博物馆开幕。中新社以《诠释宋韵之美晋闽200余件(组)展品亮相晋祠博物馆》为题,报道来自晋闽两地的200余件(组)展品向民众诠释宋韵之美。美国侨报网、《印度尼西亚商报》分别进行转载。报道介绍,展...……更多
...受游客青睐,大家漫步其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传统的古建之美,还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报道介绍,为了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在晋祠更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晋祠准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由少年儿童表演的《同心...……更多
...有意思,现场感觉确实不一样,既有历史氛围,也有工艺之美,感觉非常不错,能体会到当时为什么86版《西游记》会选这里来取景。晋祠博物馆讲解员苏悦介绍道:“金代的献殿到现在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更多
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揭牌成立
...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赏品鉴。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贡米”之美誉的晋祠大米,“晋祠四宝”之一的晋祠桂花元宵,净白甜脆的大寺莲藕,口感软糯的晋祠米糕、晋祠馏米、晋祠米粽,由晋祠大米加工而成的晋祠米油、米醋、米酒...……更多
太原鸡蛋醪糟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的诗句,盛赞晋水之美,稻米之佳……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内蒙古河套,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其畜宜五扰,其谷宜五种。(...……更多
...场景、图文版等辅助展陈方式,观众沉浸式感受古老晋祠之美。 ……更多
...受北朝贵族的恣意洒脱、鲜衣怒马。不游双塔景观,枉到太原城。拾阶登塔,攀高远眺,感受太原市历史变迁。千载沧桑而过,在岁月轮回之际,来山西品读华夏文明,尽享文化春节。 “龙跃晋里·大院年俗游”线路:碛口古...……更多
...雅集、非遗展示、牡丹写生等系列活动,为群众呈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报道介绍,根植于永祚寺大雄殿前的“紫霞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唯一的明代牡丹、现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紫霞仙”品种稀少,为单瓣型...……更多
2024第四届环太原公路自行车赛收官 俄罗斯国家队获团体第一
...街、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等顺畅通达,展现了太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图为太原市双塔公园。主办方供图 纵观三个赛段,赛道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涵盖平坦路段、弯道和爬坡路段,为车手们带来丰富的骑行体验。赛道上...……更多
...美,致敬不凡”“碑风帖韵,承古拓今”“文物传承劳动之美”“存心寄华夏,五四漾韶华”“博物馆里寻宝记”等活动,带领孩子们体验山西非遗技艺琉璃和魏碑渊源。晋祠博物馆开展“红色旋律,时代强音”表演、《红孩子...……更多
...雄强,太谷赵铁山踵继其后,有“大江以北,无出其右”之美誉。晋祠博物馆藏山西书画名家作品展,展出傅山、杨二酉、杨笃、赵铁山、常赞春等人作品,希望能在探寻近现代山西地区在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与文化发展变化...……更多
...等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系列活动,让青少年体验中国传统之美。太山博物馆准备了“艺术荟萃雅俗共赏”国风雅韵主题表演、“筝韵流长古乐新赏”古筝演奏、“笛声悠扬古韵今风”笛子演奏、“品味唐宫佛音鉴赏观音悬塑”等...……更多
...—太原古县城—蒙山—太原植物园—晋祠天龙山。“醋香之美,壁画之醉”:东湖醋园—双塔景区—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乡村寻美“清徐县徐沟镇西怀远村—清徐县孟封镇杨房村—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娄烦县天池店乡河...……更多
...艺术守正创新的独特魅力,观众从中看到戏曲之韵、戏曲之美。众多太原戏迷表达了对晚会的喜爱,“新潮的表达,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戏曲,也把晋剧梆子腔带到千家万户”“戏曲是文化的结晶,过年看戏有仪式感,在晚会里见...……更多
撒贝宁携妻子参加外甥婚礼,坐高铁一脸疲态,李白车上看书好优雅
什么?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撒贝宁前往太原主持外甥婚礼吧……10月30日,撒贝宁最新动态曝光,其外甥大方晒出一段身为舅舅的撒贝宁开心登台为自己主持婚礼的视频,吸引大量网友围观。撒贝宁身穿黑色夹克内搭红色卫衣,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
7月3日,“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5-07-04 17:1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哪吒3岁生辰宴上的酒杯,竟然出现在吉林了?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良的制作不仅创下了票房历史,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电影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也经常穿越时空“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2025-07-04 17:48:00
安徽作家梁爽长篇小说《张良传》出版
大皖新闻讯 我省作家梁爽长篇力作《张良传》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梁爽力图用文学的手法、散文的笔法,去打捞张良一生那些生动
2025-07-04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
2025-07-04 19:23: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2025-07-04 19:36:00
一袭衣冠见风华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跟上我们的镜头,穿越千年迷雾
2025-07-04 11:31: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
2025-07-04 11:41: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
2025-07-04 16:52: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2025-07-04 09:25:00
李耘:贵州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丰富
廉洁从政典范不胜枚举。如,被誉为“循例称冠、吏畏民怀”的清朝断案高手高廷瑶,坚信“廉吏必节俭”和“以厉廉戒”的清朝贵州巡抚刘荫枢
2025-07-03 22:25: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五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后,原本清贫的日子愈发艰难;他,1945年2月入伍
2025-07-03 14:22:00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袁垚鑫最近《长安的荔枝》火得一塌糊涂,咱们就来扒一扒《长安的荔枝》里那些"难认脸"的生僻字
2025-07-03 14:53:00
追《长安的荔枝》别光看热闹!这些“古代操作”搁在今天违法!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这句诗美得醉人,但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却撕开了这层浪漫面纱
2025-07-03 16:02:00
婺源县中云中学九(2)班王星雨 指导老师:程慧芳第一次觉得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在初一那年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玻璃柜里躺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剑
2025-07-03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