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晋祠难老泉多个泉眼喷涌 近期水位升至31年来最高水平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1-14 06:35:00 来源:太原日报

晋祠难老泉多个泉眼喷涌 近期水位升至31年来最高水平

图为泉眼喷涌的难老泉。李尧 郑妍 摄

“看,晋祠的泉水多漂亮,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样子,真好!”1月13日清晨,难老泉畔,63岁的市民张见英举起手机,兴奋地与远在北京的哥哥视频通话。近期,随着地下水位上升,难老泉多个泉眼喷涌,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欣赏这一冬日胜景。

冬季的清冽空气中,浮动着松柏淡淡的香气。随着游人增多,清晨的晋祠博物馆悄然苏醒。难老泉水倾泻而出,水花飞溅,似银链跳动。站在人字堰俯首,潭中清凌凌的泉水欢快流淌,鱼儿灵动地穿梭于水草间。顺人字堰南行,潭中央的4个泉眼中,泉水“突突”地向外喷涌,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芒。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冬日的暖阳下,游客见到了李白诗句中的绝美画面。

“听家里人说,这几天晋祠泉水变大了,我专门和老朋友来看看!”82岁的武润奎老人看着清澈见底的泉水,陷入了回忆。“我在晋祠镇出生、长大,难老泉水冬暖夏凉,潭里有鱼又有草,可美了!1994年难老泉断流,小时候的美景停在记忆里。如今真高兴又能看到当年的场景!”

临近中午时分,游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直奔难老泉而来。

记者从太原市水务部门了解到,随着水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难老泉地下水位已超过泉口1米,近期水位升至31年来最高水平。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难老泉被称为“三晋第一泉”,承载着山西人民的美好记忆和文化情感,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和生态的敬畏,增强了人们的城市归属感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晋祠博物馆馆长郭保平介绍,随着难老泉地下水位上升,近日游客纷至沓来。冬天是旅游淡季,但连日来游客不减反增。刚刚过去的周日,一天接待了3600余名游客,不少人都是冲着难老泉而来。为此,博物馆做了很多安全措施,持续提高接待水平,欢迎游客到晋祠欣赏难老泉喷涌盛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央媒看太原3月2日,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难老泉两处泉眼喷涌,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中新社对此进行了图文报道。晋祠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难老泉被称为“三晋第一泉”,是得天独厚的自
2025-03-04 06:58:00
...涌;河北邢台重现“水涌百穴,甘露争溢”的美景;山西晋祠千年古泉断流30年后重新涌动……潺潺的泉流为大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也成了人们这个五一假期旅游休闲的热门打卡地。而作为地下水
2025-05-05 10:02:00
...村发现泉眼复流。晋源区素有“三晋之源”的美誉,地处晋祠泉域保护核心区,因泉水充沛,成为我市稻作农耕区域。但由于过去地下水超采严重,晋祠难老泉于1994年断流。2008年后,政
2023-11-07 19:16:00
央媒看太原最近,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断流30多年后重新复流的难老泉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点。4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山西:晋祠难老泉复流水位创新高》
2025-04-09 18:28:00
...原日前,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水位上升 清泉在线喷涌》为题,报道断流超过30年的晋祠难老泉近日复涌了。报道介绍,受降雨以及补给量减少、岩溶水开采
2025-01-31 08:25:00
...8月21日,《光明日报》评论版《光明论坛》论坛栏目以《晋祠泉复流彰显生态建设之功》为题,评价“晋祠泉的复流过程,是生态环境系统性修复成效的有力证明”。文章介绍,今年暑期,一个
2025-08-23 07:20:00
新春走基层|文博讲解员让更多游客感受千年风华
...游客提供讲解服务2025年春节即将到来,新晋国家5A级景区晋祠天龙山,提前进入了旅游旺季,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这里的文博讲解员提前开启了春节的忙碌,大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专业
2025-01-23 07:25:00
...人们惊喜地发现,太原这座城市,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晋祠、崇善寺、唱经楼、督军府……一场展览、一尊塑像、一砖一瓦,见证着古老文明的传承与赓续。去年,太原晋祠天龙山景区,荣膺国家
2025-01-31 19:45:00
晋祠,与太原东南方向屹立的双塔一样,都是太原市的标志性景点。文人们流连于此,题诗作赋,咏物言志,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篇章。1986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唐风集》收有数首山西人写
2024-04-22 20:28: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阳光奔跑的样子清爽,仍有春天的味道摇曳的月季一排又一排,像绯红的浪涛遍山的黄栌,一簇簇、一丛丛在优雅的秋风中含笑高粱像一只只火炬一片一片
2025-10-14 18:27:00
10月14日最佳情报|黑虎泉水花飞溅,大明湖日出美如画!恭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孟德霞大明湖日出波光粼粼别有韵味找记者,上壹点!分享身边见闻,来情报站随时随地@记者,零距离与记者在线互动
2025-10-14 23:25:00
晴日泰安太治愈!初秋风裹阳光,光斑跳着走
10月14日,泰安终于告别连日阴雨,将澄澈的蓝天与温柔的阳光还给街巷。走在望岳东路与望岳西路,初秋的气息裹着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2025-10-14 18:24:00
鸟类种类占全国三分之一,河南多部门给迁徙通道加装“安全带”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秋高气爽,候鸟南翔,河南进入今年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时间。郑州市惠济区南裹头广场上,98只野生动物被放归自然
2025-10-14 18:39:00
吉镜头|氛围感直接拉满!伪满皇宫的银杏进入“高光时刻”
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 游客打卡拍照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果实挂满银杏枝头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银杏树前的红豆杉长满了红色的果实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10月14日
2025-10-14 18:56:00
梨也分公母、无花果有花?河南这场林草科普比赛含“科”量十足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你吃的苹果可能是去年的,买梨的时候是公梨好一点还是母梨好一点,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对于桂花你真的了解吗
2025-10-14 19:10:00
结合近期我市气候现状,市疾控中心10月14日发布提示,今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气温波动大,公众要增强防灾防病意识,做好相应物资储备
2025-10-14 19:28:00
作为锦绣太原城的核心区域,迎泽区近年来全域旅游建设成绩斐然,形成“一核三带”全域旅游格局。迎泽区文旅局近日发布三条旅游线路
2025-10-14 19:28:00
10月14日,太原市气象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预计10月16日至19日,我市将先后出现降水、降温、霜冻天气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0月16日夜间至17日
2025-10-14 19:59:00
全网寻找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最甜锦鲤”
来源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2025-10-14 20:58: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风过处,草浪浮沉,流转着雾色与风吟。这片无垠的碧色,是高原铺展的静谧诗卷。每一脉青峦,都是大地深沉的呼吸。来源:六盘水市钟山区融媒体中心一审:曹轶二审:汤成伟三
2025-10-14 20:58:00
科学周刊|西北大学科研团队揭秘5亿年前动物骨骼起源
从蜗牛的壳、螃蟹的甲,到人类的骨头——动物的“硬骨架”是怎么来的?地球上的动物骨骼是如何长出来的?近日,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胡亚洲及团队成员
2025-10-14 22:24:00
织金:智能大棚竹荪抢鲜摘
10月13日,记者走进织金县金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荪公司)智能菇棚基地,只见29栋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电子显示屏实时跳动着温度
2025-10-14 22:43:00
史铁生笔下的栾树,承包了福州的秋日浪漫
福州新闻网10月14日讯(记者 石磊磊/文 包华/摄)作家史铁生笔下的栾树,是北京地坛的风景。而在今年10月,福州市属道路和超过5000株的各类栾树
2025-10-14 22:48:00
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
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9月24日,在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太阳能镜场中,47000多块槽式集热太阳镜随日转动
2025-10-14 0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