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心有所向 行在路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7 19:16: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非常荣幸,我被评为太原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今年是我奋战新闻战线的第20个年头。20年前,我带着对新闻事业的憧憬,走入太原日报社。在这里,我遇到很多新闻界的前辈,他们对我是初见,而我对他们的名字却已阅过千百遍。

从我小学起,家里就订阅了《太原晚报》。那时,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迫不及待地阅读《太原晚报》连载的小说。看完小说,再从头翻看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太原晚报》陪伴我成长,为我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从那时起,我内心深处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在我心目中,记者这份职业是那么伟大而光荣;在我心目中,记者这份职业可以传递温暖、呈现真相;在我心目中,记者这份职业,如同金庸小说中的侠士,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从业路上,那些曾在报纸和电视上见过无数次的记者名字,逐渐变得具象。他们面对受访者笑语吟吟,但每一句提问都经过考量,逻辑分明;他们身扛“长枪短炮”,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只有亲身尝试才知肩上的分量和担当。

刚进报社那年,我在城中村采访时,注意到专为务工人员子女开设的幼儿园。幼儿园虽然陈设简陋,却为这些孩子插上了通往未来的翅膀。随后的采访中,我聚焦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与琚宏老师共同完成《让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有学上》的系列报道。报道吸引来社会各界关注,极大地改善了这些孩子的处境,政府也出台相应文件,为孩子们提供更优惠的就学条件。这一系列报道获得山西新闻奖二等奖。

从那时起,我体会到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深意。

今年5月,正是晋源稻作区开始插秧的时节。我在田间采访时得知,晋源索村发现泉眼复流。

晋源区素有“三晋之源”的美誉,地处晋祠泉域保护核心区,因泉水充沛,成为我市稻作农耕区域。但由于过去地下水超采严重,晋祠难老泉于1994年断流。2008年后,政府采取关停煤矿、搬迁高耗水企业等多种措施。如今泉眼复流,证明我市生态治理取得重大成果,晋祠泉域水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变。

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索村,难老泉周边的多个村落都发现有复流现象。晋源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润德是晋源的“活地图”,在他的指引下,我先来到索村,看到了复流的泉眼,以及蔓延几公里的泉水。晶莹剔透的泉水顺田埂而流,令人激动而振奋。随后,我们又来到王郭村、花塔村、北大寺村、长巷村等多个村子实地走访。有的泉眼位于稻田中间,正逢插秧时节,稻田里泥泞不堪。远远观望固然能窥其一二,但只有靠近些、再靠近些,才能真正掌握最真实而全面的情况。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稻田中,虽然两脚泥水,但见证一泓泓清泉涌出,我内心无比欣喜,拍摄了上百张照片和几十条视频。

采访当地农民后,为了论证,我又采访了水利部门的专业人员。专家闻讯赶到现场核实,复流的泉水与难老泉为同一水系,给出结论:晋祠一带多处泉眼复流,证明晋祠泉域水位持续上升,水生态环境向好。

这一消息在《太原日报》和《太原晚报》同步刊发后,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省、市领导也多次实地调研。该作品获得太原日报社5月份好新闻特别奖。

从业多年来,我一直扎根基层,坚持“用脚底板跑新闻”,努力采写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作品。先后多次获得山西新闻奖一、二、三等奖,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并获得团市委“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今年,我被报社评为“最美劳动者”。

记者这份职业看似单打独斗,但背后是集体的力量。这些荣誉有幸落在我身上,却离不开前辈老师的指导,以及团队每一位伙伴的默默付出。一篇稿子从我手中诞生只是雏形,报社新闻采编中心领导裁定新闻价值分量、部主任点拨润色、编辑设计漂亮的版面、校对字字把关,每一个链条都无缝衔接、默契配合。借此机会,我要真诚地感谢每一位前辈和老师,感谢有你们!

20年来,一次次的新闻实践使我懂得,作为记者,一定要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泥。记者是现实主义者,以记录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为己任;记者又是理想主义者,激情促使我们不断追寻温暖和梦想。记者不需要太多行李,所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支干净精准的笔。

纸上春秋,见证时代发展;笔底波澜,推动社会进步。新闻工作者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真实记录锦绣太原的发展进程,生动展示太原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风貌。这是一个幸运的时代,这又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将继续以梦为马,践行新闻梦想,提升眼界格局,锤炼业务素质,做到永远在路上、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人民、肩上有担当,打造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水务平台大数据中心,实现远程分析、管理。 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难老泉是三晋历史名泉,名字寓意泉水长流不绝。然而,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难老泉却一度断流。太原市水资源管理保护
2025-05-05 10:02:00
央媒看太原3月2日,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难老泉两处泉眼喷涌,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中新社对此进行了图文报道。晋祠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难老泉被称为“三晋第一泉”,是得天独厚的自
2025-03-04 06:58:00
晋祠难老泉多个泉眼喷涌 近期水位升至31年来最高水平
...午时分,游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直奔难老泉而来。记者从太原市水务部门了解到,随着水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难老泉地下水位已超过泉口1米,近期水位升至31年来最高水平。太原市文物局党
2025-01-14 06:35:00
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揭牌成立
4月14日,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在晋祠镇揭牌成立。该中心位于晋源区古唐街、晋祠公园南门一侧,集非遗展示、体验、传习等功能为一体,集中展示太原市及晋源区的国家级和省、市、区级多
2024-04-14 21:34:00
2月6日,“晋祠有礼”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集非遗展示、体验、传习等功能为一体,集中展示晋源区国家级和省、市、区级多个非遗项目,打造出晋阳特色农文旅商IP。
2024-02-09 07:32:00
太原晋源区:狠抓生态治理 力促晋祠泉早日稳定复流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2月22日,从太原市晋源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晋源区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高品质城区,让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靓丽。目前,晋阳湖水系
2024-02-23 15:58: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龙舟竞演 体验“牺汤”魅力 寻味义井晋阳·端午文化活动令人期待 本报讯(记者 侯慧琴 通讯员 杨润德)“百舸争流”首届晋阳湖龙舟竞演、首届“牺汤”文化节、“寻味
2023-06-15 06:56:00
晋源区:月饼老字号解码国潮新风尚
...的第五代传承人李璐正忙得不可开交,印有晋祠圣母殿、太原古县城、太山、双塔寺等太原文化地标的套色米月饼火速“出圈”,广受顾客欢迎,钟鼓楼造型的立体米月饼更是让人惊奇,好评如潮,
2023-09-04 17:27:00
晋源区3300亩水稻田开始插秧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稻梦晋祠 嘉禾飘香晋源区3300亩水稻田开始插秧 本报讯 晋源区北大寺村波光粼粼的水稻田里,智能插秧机匀速前进,插下一棵棵嫩绿的秧苗。有些市民也带着孩子下田体
2024-05-19 06: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周利钢潘欣辰记者王茸)10月22日凌晨2时许,一辆黑色小车在行驶到沪宁高速南京收费站进城方向马群公安检查站附近
2025-11-05 08:16:00
南京大学、影石创新、栖霞区三方共建创新中心“智能影像第一股”落子栖霞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葛若凡卢雨文)一段“母校与学子”的佳话在栖霞区续写新篇——11月4日下午
2025-11-05 08:1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萍记者王茸)面对交警的检查,驾驶员信誓旦旦称自己没有喝酒只是吃了槟榔,企图蒙混过关,然而酒精呼气检测仪上醒目的数值
2025-11-05 08:17:00
□罗立彬李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025-11-05 08:17:00
夯实6类技术支柱、赋能5大业务领域、衍生N个智能体中国华电“华电智”大模型在宁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刘婕记者徐宁)夯实6类技术支柱
2025-11-05 08:1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昨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厦门)马约翰艺术大展在厦门海沧金沙书院隆重启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2025-11-05 08:22:00
为这份雨中暖情点赞! 残疾老人摔倒后无法起身 黄骅车主护送老人回家
“太谢谢了真是遇到好人了”近日,沧州黄骅晚上八点多,小雨淅沥车主刘占杰开车载着儿子回家途经天健湖公园南门附近时她注意到一位老人瘫坐在湿漉漉的路边努力想要站起来却没有成功她没有犹豫
2025-11-05 09:39:00
大皖新闻讯 “听说11月12号到14号芜湖中小学放秋假,连周末能休5天,我都跟孩子商量好去南京研学了,结果学校一点通知都没有
2025-11-05 11:04:00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韩桦)为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在校饮食情况,近日,淄博市高青县三合小学举办食堂开放日活动
2025-11-05 11:09:00
本科直升| 韩国留学理性择业:聚焦潜力领域,实现学业与职业双赢
鲁网11月5日讯随着韩国留学日益受到中国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专业选择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不少学生盲目追随热门专业
2025-11-05 11:09:00
小叶医探 | 七岁女童持续高热不退,原来是“它”在作怪!
大皖新闻讯 7岁女童持续高烧、全身皮疹,症状类似川崎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是怎么回事?11月5日,“小叶医探”从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2025-11-05 11:37:00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勇 通讯员 姜林)近日,聊城市临清市市民荆先生将一面饱含感激之情的锦旗专程送至邮储银行聊城市分行下辖网点临清市石槽营业所工作人员手中
2025-11-05 11:41:00
泰安高新区京卫制药:破局创新药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鲁网11月5日讯药品从实验室里闪烁的创新火花,到药店货架上惠及千家万户,中间需要走多远的路?让创新种子在产业土壤中开花结果
2025-11-05 11:42:00
守护养老钱,反诈暖夕阳——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白峪店子村开展老年防诈骗宣传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为切实守护老年人财产安全,增强老年群体防诈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1月4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白峪店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街道司法所
2025-11-05 11:43:00
匠心酿就香油韵 乡情温暖乡野间
鲁网11月5日讯在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宁家庄村,宁桂森的石磨香油作坊,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每天清晨,石磨转动的“吱呀”声和芝麻的醇香
2025-11-05 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