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化中国行 |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注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8 09:15:00 来源:黄河新闻网

文化中国行 |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注释”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其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北宋、扩展于明清,因其浓缩了中国文化之精髓,被称为三晋历史的“线装书”。

今天,这本书又有新“注释”。

翻开这本三晋历史的“线装书”,丰厚文化遗存有新使命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冬日的晋祠,古朴静谧。行走其间,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古典园林魅力尽显。

文化中国行 |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注释”

冬日晋祠。记者钱龙摄

这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还是唯一集宋、金、元、明、清古建筑精华为一体的建筑群。

这里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古建筑98座,彩塑114尊,铁质文物19尊,壁画907.2平方米,楹联匾额219幅,碑碣石刻444通,馆藏文物40982件,古树名木122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29株。

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元好问等名人墨客留下480余首咏颂晋祠的诗词歌赋……

光阴流转,时间赋予晋祠丰厚的文化积淀,更赋予其新的使命与责任。

今天的晋祠,不仅仅是一座静谧的古祠,而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晋溪书院大讲堂、折扇扇面展……通过举办各类展览、文化交流活动,晋祠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艺术家、游客,他们在这里探寻中华文明的根源,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是交流与开放的窗口,更是发展的“注释”。

翻开这本三晋历史的“线装书”,“三宝”“三绝”有新形象

晋祠有“三宝”: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我国现存唯一的十字型古桥——宋代鱼沼飞梁;稳如大殿,巧似凉亭的金代建筑献殿。晋祠还有“三绝”:难老泉、侍女像和周柏。

这些老宝贝,如今都有新形象。

文化中国行 |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注释”

网红“比耶龙”。记者钱龙摄

圣母殿前的木雕盘龙,成为游客新宠。在惊叹古人巧夺天工的同时,很多人被北向第二条龙成功“萌化”,只见它身子前倾,右爪伸出,仿佛“比耶”。新的流量密码get,冰箱贴、小挂件统统安排,“比耶龙”成为新晋网红。

宋代彩塑的杰出代表——侍女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成为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如今,晋祠让这些彩塑成真——舞蹈《宋时芳华》让一个个宋代侍女活灵活现地出现眼前,她们互相打闹、逗趣,一颦一笑皆是壁纸,一动一静都是风景,怎能令人不喜爱?

同样吸引年轻人的,还有鱼沼飞梁,造型优美、形制奇特的十字形桥式,是中国古代十字形桥梁传世之孤例,被称为当代立交桥的鼻祖。此外,三千年的周柏“常青”、长流不息的难老泉“难老”,美好的寓意令晋祠又多了一些俏皮可爱。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晋祠有生动的诠释。这是古与今的碰撞,更是时代的“注释”。

翻开这本三晋历史的“线装书”,晋祠迎来新机遇

1961年,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年末,它又迎来新机遇。

12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公示,拟确定19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太原市晋祠-天龙山景区在列。

近年来,晋祠-天龙山景区围绕文物保护利用、环境综合整治、景区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业态重塑、服务质量提升等持续发力,不断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感。

文化中国行 |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注释”

晋祠铁人。记者钱龙摄

《唐风晋韵话晋祠》话剧表演以古朴典雅的服饰、精湛传神的演技,再现了千百年前的政治风云;《古今潮音》古筝专场民乐演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国乐之美;一系列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这里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晋祠始终向新而行,几千年的岁数仿佛正是“当打之年”,总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努力终有回响。这是前进的脚步,更是今天的“注释”。

你瞧,翻开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 总有新“注释”,批注的是你是我,是历史更是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保持一致。浙江大学图书馆目前收藏18余万册古籍及民国线装书,近百种善本书为全国独家典藏。修复团队将各类交叉学科创新应用于古籍修复。深入研究蠹虫等昆虫习性,研究防虫纸张;利用全
2025-02-19 20:49:00
...启一段音乐奇旅。CD专辑的注释以精装锦册呈现,采用传统线装书工艺,彰显古籍韵味。内页讲述乐曲解读、文物故事与文化延伸,结合水墨云纹与现代排版手法,将传统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关
2024-11-22 15:38:00
文化中国行丨重庆图书馆馆藏古籍上新!九旬收藏名家刘耋龄无偿捐出7种珍贵文献
...籍修复技艺、手工刻碑技艺,开展雕版印刷、碑刻传拓、线装书装订等非遗技艺体验项目,更是让孩子们乐开了花。据介绍,本次“四世播芳——刘耋龄捐赠文献暨重庆图书馆藏刘秉璋家族文献展”
2024-08-30 19:06:00
寻美文化里的济宁丨外国友人“沉浸式”学非遗 做拓印
...日,外国友人走进孔庙景区,在孔庙诗礼堂体验了拓印和线装书。外国友人Nick体验拓印据悉,这些外国友人来自英国、西班牙、伊拉克等国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孔庙
2024-06-04 10:25:00
山大辅仁学校五(10)中队沉浸式体验山东手造,筑牢文化自信
...过用眼睛观察、用思考探究,沉浸式体验传统香囊和非遗线装书的制作,了解16市特色文化,增强美德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争做爱党爱国爱泉城的好队员。制作传统香囊——识药材、知功效、研
2023-08-22 12:40:00
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研学之旅解锁传统文化密码
...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传承。2.非遗手作·线装书体验亲手拆解、装订一本线装书,从裁纸、折页到穿线、压平,解锁“古籍修复师”技能,感受活字印刷之外的书香匠心。3.指尖
2025-04-29 15:19:00
无锡科院:古韵书香承匠心 研学实践促成长
...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举办“行知·成长”非遗线装书研学实践活动。探访线装书工艺文化,感受非遗之美。活动中,专家老师为大学生读者讲解了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演变历史及线装书的
2023-09-06 10:39:00
一场从书库到线装书的奇妙研学之旅
...了对未知探险的渴望。一场以“吉图知阅行——从书库到线装书的探秘研学日”为主题的精彩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活动伊始,吉林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以一个游戏类绘本故事作为开场,调动起大
2025-07-28 23:12:00
...刷技艺,在古籍善本再造、传统文化线装读本制作及家谱线装书生产上独具特色,生产的线装书有“国书”之美誉。
2024-04-05 07: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踏遍武乡,追寻抗战红色足迹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西省武乡县,记者随团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热土,通过实地调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25-08-20 17:39: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太行,层峦叠翠,这里是英雄的土地,回荡着不朽的回响。“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一封跨越八十余载时空的家书,透着沉重的力量
2025-08-20 18:10: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迫走盐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长白山起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胜利第一声——小清河打汽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