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文化中国行丨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卷帙遗韵 古籍修复获新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19 20:49:00 来源:杭州网

央视新闻讯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修复与利用古籍、传承中华文脉的“国家队”再添新成员。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走进这些古籍修复单位,看看在先进科技助力下,珍贵的古籍如何再续文脉,重获新生。

我国古代书籍用纸大体分为麻纸、皮纸、竹纸与草纸四类。明清造纸业巅峰时期,最为名贵的是清代宫廷刊书用的开化纸,曾被用于制作银票、皇榜及名贵典籍。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开化纸院士工作站,验证开化纸原材料为瑞香科荛花,攻克荛花蒸煮和漂白难关,目前成功研制出1.6克/平方米的超薄修复纸,其纸性已与古代开化纸高度接近,纸张模拟老化试验数据达2825年。同时,成立贝叶经院士工作站,填补我国尚无贝叶经断代技术和贝叶经修复技术的空白。

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杨光辉:基因快繁技术我们已经掌握了,不影响纸张寿命的漂白技术也解决了。对古籍书画当中的霉也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建立了微生物的数据库,以后检测出来,可以在这个库上去对照检测,这些微生物要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

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以多种科技手段为辅助,在修旧如旧、过程可逆等古籍修复原则下,在修复检测、补纸染色等环节寻找古籍修复最优解。目前已完成对1000余册、4万余叶、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修复保护。

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 薛继民:古籍发展了上千年的过程,各个时期古籍的材料是不相同的,有一个原则就是质料统一,就是它的材质和原材形态,或者质感是保持一致。

浙江大学图书馆目前收藏18余万册古籍及民国线装书,近百种善本书为全国独家典藏。修复团队将各类交叉学科创新应用于古籍修复。深入研究蠹虫等昆虫习性,研究防虫纸张;利用全自动色度仪、撕裂度测定仪等分析修复材质;以光谱分析技术,实现古籍修复的高精度无损检测。

浙江大学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专家 张晖: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光谱的分析,得到纸张的一些数据之后,通过机器学习的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好鉴别古代各种不同纸张。让这些先进技术更好服务于古籍的保护、修复和传承。

埋首晴虹下,芸帙焕新颜。数字技术让古籍在文物价值外呈现越来越多书籍本身的学术、文化价值。最近,首都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读者可以通过数据库,从“版本”“版式”“装帧”等了解古籍,在“珍品赏析”中看到同一个汉字在不同古籍中的书写风格。在“古今对读”中,在线实时将古籍转换成简体字、横版阅读,自动给文章断句。

利用AI、裸眼3D等技术,首都图书馆复原了《牡丹亭》《天工开物》等古籍内容经典场景,AI技术通读古文文献,转为简体,再设定场景生成。依照历史史实进行专业干预修正,将古籍视觉化呈现给读者。

首都图书馆馆长 毛雅君:基于史实,尊重史实,力求把我们的技术和文化进行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细节上要做到极致。我们完成了织布花机的三维立体还原,还原了1800根经线的纺织机械。让文化的典籍从小众能够走向大众。去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下审美的这样的一些(古籍)体验的场景和资源的载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 | 地戏艺人陈春伍:方寸之间品六百年古风遗韵
2月,寒意未散。走进贵州省安顺市天龙屯堡景区,石头巷里传来一声声悠长的唱腔,没有丝竹小调的柔美缠绵,只有金鼓齐鸣的雄浑高亢,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击鼓声,现场气氛被瞬间点燃。“一战恶龙
2025-02-23 23:15:0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古籍文献特藏室探访善本古籍
卷帙浩繁的古籍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文化创新的宝藏。在古籍保护和修复方面,内蒙古呼和浩特做了哪些工作?近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古籍文献特藏室探访。静谧庄重的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古
2023-08-01 10:42: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之习俗记 | 鲜活动态的江淮遗韵打开一扇记忆之门
...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记”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青瓦石墙间,
2024-12-21 20:35:00
《永乐大典》、敦煌写卷……200余件珍贵古籍亮相川大博物馆
...……今(20)日上午,“册府千华 锦水含章——四川大学古籍菁华展”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开启。此次古籍菁华展是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的首次临展,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200余件
2023-10-20 16:57:00
文化中国行丨重庆图书馆馆藏古籍上新!九旬收藏名家刘耋龄无偿捐出7种珍贵文献
一位年过九旬的收藏名家,几经辗转取得联系后直言要无偿捐赠,这是为何?从上海到重庆,有着千里之遥,为何老人指定要将这批古籍文献送交重庆?其中有着怎样的特殊缘分?刘耋龄收藏文献捐赠仪
2024-08-30 19:06:00
江西古籍里的文脉传承和创新密码(图)
...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据统计,全省存藏的古籍近100万册,其中有143部古籍入选第一至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些珍贵典籍,既是古代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
2025-07-02 04:40:00
春联,描绘着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也寄托着对新一年美好的祝福。一起来看中国春联里的精妙词句,感受中国人、中国年独有的浪漫和美好。春联发展历程:唐代“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对联形态
2025-01-27 14:23: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征南、戍边与守望:贵州600年屯堡文化寻思
...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记”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西南的
2024-12-23 19:52:00
...20日电(徐雪莹)“在当今世界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藏文古籍文献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藏文古籍文献工作的主题。”19日至20日,第五届全国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在云
2023-10-20 22: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免费学前教育事关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连日来,烟台高新区快速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2025-10-16 17:26: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融入”文化社区】书香岳程:闲时品书香,邻里话家常
鲁网10月16日讯最近,随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村居内的图书角愈发热闹。每天早上八点多,送完孩子上学的家长们陆续赶来
2025-10-16 17:27: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精准矫治“大小耳”,重塑对称小美好
鲁网10月16日讯“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当 6 岁的小女孩昭昭(化名)怯生生地说出这句话时,家长满是心疼与愧疚
2025-10-16 17:27:00
10月16日,太原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宽敞明亮的沙盘前、精工样板间里,市民一边参观一边向工作人员抛出最关心的问题
2025-10-16 17:29:00
中国烟台—韩国群山文学交流活动在烟台举办
通讯员 艾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吕奇10月15日,韩国群山作家协会访问烟台,与烟台市文学界开展研讨交流。这是双方继2015年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再次举办文学交流活动
2025-10-16 17:33:00
不出门就能查药品、比药价,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衣宝萱家里常备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想知道哪家药店的感冒药更划算?别急,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2025-10-16 17:35:00
涉及粥店街道下旺村!岱岳区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10月14日岱岳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泰岱征公告〔2025〕5号2025年9月30日,泰安市岱岳区2025年第19批次建设用地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
2025-10-16 17:35:00
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网10月16日讯 10月12日,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该论坛以“锚定科技前沿,赋能成果转化”为主题
2025-10-16 17:39:00
“杭州一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网上热传后续|警方通报: 一男子编造谣言被拘留
大皖新闻讯 10月14日,大皖新闻独家报道《“杭州一新娘与摄影师的瓜”在网上热传 当地回应:初步判断是虚假信息》,引起了各方关注(详见当日报道)
2025-10-16 17:41:00
为减轻父母种地负担 灵璧一男子自制撒化肥“神器”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为了给老爸老妈减轻负担,安徽灵璧人吴云东就地取材,制作了撒化肥神器——三只底部开孔的塑料桶,装上化肥
2025-10-16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