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关爱都可以看出来。对于郅都宁愿抗旨,也不愿皇帝涉险之事,站在一位母亲的角度来看,又岂会惩罚于他?古代抗旨不尊虽是重罪,但也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人,若是昏君庸主自然难逃一死,可汉景帝毕竟也算明君,就算当时担...……更多
慈禧为什么敢对11国宣战
...没有读第四点,即归政给光绪皇帝。然后慈禧说道:今日之事,诸大臣均闻之矣,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顾事未可知,有如战之后,江山社稷仍不保,诸公今日皆在此,当知我苦心,勿归咎于一人,谓皇太后送祖宗三百...……更多
于谦:明朝的救国英雄,将“社稷为重君为轻”演绎到极致
...纳后,又在立君王上出了问题。大臣担心太子年幼,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可郕王再三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景泰皇帝匆匆上台,朝野民心大定。于谦又积极整军备...……更多
康熙的亲姐姐,为何最后葬入鳌拜祖坟
...折,翠花公主也是受到了顺治的宠爱。自己的祖母孝庄皇太后更是将其视为掌上明珠,作为康熙一代的唯一公主,地位和身份都是最尊贵的,然而这一切随着顺治皇帝的英年早逝,皆被打破了。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福临去世了...……更多
...裂痕。嘉王是光宗的亲儿子,但是不聪明,光宗以立太子之事询问孝宗孝宗的建议是,立光宗的二哥赵恺的儿子。大义上,光宗不能驳回孝宗的建议,但是内心却因此有了老大的不痛快光宗一直身体便不好。后来在祭天之时,突...……更多
宋哲宗孟皇后,为何不计前嫌再造社稷,两次挽救危局
...上了宋仁宗郭皇后一样的悲剧之路。其实,细究赵煦废后之事,绝不是刘氏的挑拨和章惇等人的陷害就决定的。《清平乐》中的郭皇后孟皇后与宋仁宗郭皇后有一些相似之处,二人都不是皇帝属意的皇后人选,都是摄政的长辈为...……更多
...》里详细记述刘贺被废一事,霍光召集大臣,宣布他罪状之事。“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说他大行皇帝的灵柩还在宫中呢,他就忍不住叫来倡优演戏作乐了。这是对先帝的大不敬啊!“与...……更多
顺治皇帝不给母亲孝庄面子,跟两任皇后闹矛盾
...份都不简单,全部出自蒙古科尔沁部,都跟顺治生母孝庄太后有亲戚关系,一个是她的侄女,一个是她的侄孙女。跟生母关系如此亲密的两位皇后,为何会遭到顺治嫌弃?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感情问题,皇帝没那么多讲究,对皇后...……更多
梁王刘武:七国之乱中的关键角色
...愿与敌军殊死搏斗呢?曾经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说窦太后极其宠爱小儿子刘武,对家里只有一个皇位,只能给大儿子,小儿子坐不上很失望。于是就十分希望大儿子景帝刘启百年之后能传位于小儿子刘武,让弟兄俩都能过把...……更多
真实的慈禧“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多年,她真的长这个样?
...《动荡中的中国》中,描述说慈禧太后和正常只了解后宫之事和女红的太后完全不同,她总能镇定自若,外敌从来没有打开过中国的门户,可能这也和她多年参政执政有关。由此可见慈禧太后的面色和眼神都属于“威严”型的,...……更多
沈皇后襄助儿子守护江山为何被小叔子架空
...足三年,陈霸先就病逝了,皇后章要儿召集群臣商议继统之事,群臣大多数都提议由陈蒨即位,她心里并不想陈蒨即位,但陈昌人在北周,也无计可施,只得同意由陈蒨即位。陈蒨即位后,尊叔母为皇太后,封沈氏为皇后,与齐...……更多
陈蕃:一位被遗忘的‘诤臣’,其敢言直谏竟令梁冀畏惧
...间过长,这是圣人知道长期服孝,压抑人性容易产生亵渎之事的缘故。况且你藏身寄宿于墓道之中,还与自己的妻子孕育儿女,这简直太有辱圣道了!难道这不是诳骗和迷惑大众,又亵渎鬼神吗?”于是将其严罚治罪。当时外戚...……更多
...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意思是说,失去一个姬妾,还会有姬妾进宫,天下难道会缺少像栗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看轻自己(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宗庙和太后该怎么办呢?一席话说得汉景帝...……更多
北魏皇帝驾崩大将生反意,看皇后如何智斗除权臣
...飞黄腾达了。没过多久,宫中就传出了太后与乙浑有苟且之事的流言。皇帝拓跋濬因为常氏是自己的乳母,养育之恩情如同再造,于是拓跋濬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乙浑却不是个什么善类,他知道自己只要抓紧了...……更多
汉朝外戚的兴衰:从西汉到东汉的权力斗争
...就是外戚势力不断起伏的朝代。西汉时期,先后出现过吕太后、窦太后和王太后三位长期掌权的皇太后。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影响了整个西汉王朝政局的走势。西汉初期,由于高祖刘邦的薄情寡义,活生生地把吕...……更多
从宫女到太后,看布木布泰如何影响清初历史进程
后金对蒙古察哈尔部的斗争,连续取得巨大的胜利。皇太极荣升,随之,哲哲作为和硕贝勒福晋的地位提高了。可是哲哲与皇太极虽然亲密无间,但是始终未有子嗣。这样她在宫中的地位也能长久保持,如若有侧室所生的儿子...……更多
辽国萧太后与韩德让:君臣之恋的迷雾
...虎视眈眈,内外震恐,局势险恶。萧太后担心赵匡胤篡位之事在辽国重演,南院枢密使韩德让挺身而出,帮助她收拾危局。韩德让随机应变,夺其兵权,使太子得以顺利即位,萧皇后成为太后,即后来的承天太后。萧太后在感激...……更多
她比孝庄还牛,一句话就让道光做了皇帝
导读:孝庄太后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形象,她深谋远略,果敢机智,是一位能够影响大清朝国运的人物。不过,在清朝后宫里也有这样一位女人,一句话确定了道光的皇位,稳定了江山社稷,简直比孝庄还牛。她是谁呢?...……更多
苏轼晚年被召回,为何在大殿痛哭不已
...到宋神宗重用,估计又将是一段君臣佳话。不过,这世间之事,哪有什么如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全看你心中如何选择,想要人生少遗憾,遇事三思而后行! ……更多
十六国历史:16岁慕容熙继位,后燕灭亡倒计时
...比慕容熙大45岁,但两人却往来密切,做了对不起慕容令之事。慕容盛继位后,追尊伯父慕容令为献庄皇帝,丁氏就成了皇后。一年不到,慕容盛嫡母病逝,丁氏又成了太后,慕容盛伤重而亡,丁氏以太后身份插手政务。皇位究...……更多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责大任,落在于谦一人的肩上。于谦首先稳住了民心,孙太后想亲政,他则以国家大局为重,说服太后明哲保身,冷静应对,最终扶持景泰帝登基。明军将士看到新帝加冕登基,也重新燃起了斗志。其次,于谦亲自前往土木堡寻...……更多
大明女中豪杰:张皇后的传奇人生
...中,有一位女性崭露头角,从王妃的地位一路晋升至太皇太后,她就是张皇后。这位女性在历史的舞台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她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张皇后的一生,如同历史的明珠,闪烁着独特的光彩。她究竟做了哪...……更多
郅都不救皇帝的宠妃,为何还得到重赏
...个,你就是自己不看重自己,那么汉室的宗庙和您的母亲太后该怎么办呢?”汉景帝听了郅都的话,感觉郅都的话有道理,就回来了。随即野猪也离开了,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事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听到了这件事情,赏赐了...……更多
她4次临朝摄政,历经6位皇帝执政27年
...晋自立,但见褚太后只是好言抚慰,并不提及禅让或摄政之事,谢安等群臣也并非真心畏服。如若强取豪夺,又怕青史留下骂名,因此犹疑不定。桓温居建康数日,谢安、王坦之奉褚太后诏旨屡来拜会,只议朝政,并不曾提及桓...……更多
...匡国所著的《鞑靼战纪》中,有多尔衮死后两个月被孝庄太后下令鞭尸的记载,这一事情到底是为何缘故,本是摄政王的多尔衮为何被鞭尸,今天小编就来这大家分享一下这件事情的缘由。作为八大铁帽子王的多尔衮,不仅仅是...……更多
宋朝刘太后从二婚歌姬到皇后,执政十余载
...。寇准得知消息,找机会入宫与宋真宗密议“太子监国”之事,出宫后便让杨亿连夜秘密起草“太子监国”诏书。 虽然“太子监国”事件都是在秘密进行,始终瞒着皇后刘娥等人,但事情最终还是败露,本就摇摆不定的宋真宗...……更多
2022-12-16 15:30:00从二,歌姬,太后,皇后
他是旷世奇才,秦王屈身五跪才请出为相
...能够知病人之生死,圣明的君王应该也能够料定天下成败之事。有利则行,有害则舍,臣语之所至者,不敢载之于书,大王若心中不明白,那就不足以听了!”(良医知病人之死生,而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更多
东晋的支柱:褚蒜子辅佐三朝六帝,撑起了一个王朝
...马丕登基,这司马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根本不搭理朝政之事,一心全放在长生不老之术方面,没办法,只能是让褚太后处理朝政。司马丕在几年后去世了,还是没有子嗣,褚太后就立了司马奕为帝,继续处理朝政。桓温大将军...……更多
《宁安如梦》沈琅为何不将计就计,让薛姝去和亲?利益至上罢了
...为贤妃的圣旨便传了下去,有了皇帝嫔妃这个身份,和亲之事怎么也轮不上她。薛姝向沈琅投诚换来了这个贤妃之位,为什么沈琅不保下沈芷衣,让薛姝去和亲?或许对于这个嫡亲妹妹沈琅的确有些不舍,但比起自己的江山而言...……更多
明朝皇储之争:英宗、代宗与宪宗之间的权力角逐
...太上皇英宗后,代宗内心始终对皇太子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之事耿耿于怀,并坚持不懈地为此大费周章,终于得以将自己的亲儿子朱见济改立为皇太子,而前任皇太子朱见深则改封“沂王”,出居宫外。至此,大明储君又恢复到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抗日英雄曹基锡:烈火中的青春
1931年的东北寒风中裹挟着亡国的危机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无数抗日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曹基锡就是其中一位1931年
2025-07-05 09:38: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韩景俊: 枪林弹雨铸忠诚 桑榆暮年传薪火
在吉林市丰满区的干休所里,97岁的韩景俊老人推着轮椅在院子里散步,望着胸前熠熠生辉的勋章出神。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
2025-07-05 10:43:00
客籍名人与贵州 | 蒋廷瓒:贵州首任布政使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普通的年份,明朝开国45年后,明朝廷宣布贵州正式建立行省。1413年3月,明朝廷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2025-07-04 22:55:00
“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
7月3日,“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5-07-04 17:1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哪吒3岁生辰宴上的酒杯,竟然出现在吉林了?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良的制作不仅创下了票房历史,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电影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也经常穿越时空“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2025-07-04 17:48:00
安徽作家梁爽长篇小说《张良传》出版
大皖新闻讯 我省作家梁爽长篇力作《张良传》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梁爽力图用文学的手法、散文的笔法,去打捞张良一生那些生动
2025-07-04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
2025-07-04 19:23: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2025-07-04 19:36:00
一袭衣冠见风华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跟上我们的镜头,穿越千年迷雾
2025-07-04 11:31: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
2025-07-04 11:41: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
2025-07-04 16:52: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2025-07-04 09:25:00
李耘:贵州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丰富
廉洁从政典范不胜枚举。如,被誉为“循例称冠、吏畏民怀”的清朝断案高手高廷瑶,坚信“廉吏必节俭”和“以厉廉戒”的清朝贵州巡抚刘荫枢
2025-07-03 22:25: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五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后,原本清贫的日子愈发艰难;他,1945年2月入伍
2025-07-03 14:22:00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袁垚鑫最近《长安的荔枝》火得一塌糊涂,咱们就来扒一扒《长安的荔枝》里那些"难认脸"的生僻字
2025-07-03 1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