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新健康丨如何让创新药更好地造福罕见病患者?专家、学者这样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记者陈静)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让科学治疗离患者更近一些、让患者的负担更轻一些,成为医生和患者组织等不断努力的方向。PNH是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北京协和医院血...……更多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韦香惠)今年夏天,高温带来的健康影响多次在社交媒体引起热议。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气候变化已经不仅是一场生态危机,更是健康危机。9月14日,“2024清华大学全球气候传播论坛”上,气候变化与...……更多
中新健康丨上海:医疗机构探索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是一类发病率很低、多数具有遗传性的疾病,也被称为“孤儿病”。在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并不少。探索为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此间医疗机构不断...……更多
中新健康|创新药物上海落地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视力受损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眼底病是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主要眼底疾病类型。记者14日获悉,多重因素导致目...……更多
如何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专家吁建国家级专项基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其中一些疾病因为患者人数极少,被称为“超罕见病”。如何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是各方思考的话题...……更多
中新健康|专家:中国营养师存在人才“缺口” “数字营养”是培养方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营养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数字营养”代表了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培...……更多
中新健康|罕见病诊疗难题正破解 专家:早诊早治是关键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邵萌)“蝴蝶宝贝”“瓷娃娃”“月亮的孩子”“黏宝宝”……这些童话故事般的名字背后,是难以治愈的罕见病和无数家庭的辛酸。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世界卫生组...……更多
中新健康 | 中国专家新发现:牙周菌群失调、代谢紊乱或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陈静 倪靖)近年来,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记者25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揭示:牙周菌群失调和代谢紊乱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且牙...……更多
毓璜顶医院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任超:交叉融合、创新突破,守护患者
...术治疗,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医者仁心”是他临床诊治病患的最好写照,每一次临床诊治,每一项技术应用,他都能够站在病患的角度,真正急其所急、想之所想,积极创新的同时注重效价比,为患者留下值得信赖的人性化诊...……更多
中新健康丨专家:我国银屑病诊疗状况改观 中重度患者疾病控制率上升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5月9日电(记者 张尼) 近日,《中国银屑病诊疗现状蓝皮书2023》(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银屑病高发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社会负担沉重。《蓝皮书》将由北京大...……更多
中新健康丨厦门科技助残 让罕见病患不再孤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厦门5月19日电 (记者 李思源)正值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厦门市残联19日举办“科技助残,让罕见早发现”活动,为高度疑似罕见病的残疾人进行免费义诊与基因筛查,提高公众对罕见病的认知,...……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重庆2月13日电 (曾理 陈超)13日,在享受了周末的春日暖阳后,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又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冬日寒意。当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徐智教授提醒,对于呼吸疾...……更多
(聚焦博鳌)让罕见被看见 专家博鳌聚焦罕见病救治难题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博鳌3月29日电 (记者 张茜翼)“我始终相信,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在2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上,京东集团原副总裁、渐冻症“斗士”蔡磊通过视频...……更多
中国探索罕见病多层次保障 多元模式为患者撑起生命的“医靠”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记者 陈静)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林康18日对记者表示,罕见病不仅是重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保障问题。“我们希望,多方携手...……更多
群英荟聚 共话发展丨第八届爱尔眼科泰山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眼科医生的临床诊断能力与科研能力,力争为更多的眼底病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诊疗服务,为泰安地区眼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成立「范传峰博士眼底病工作站」提供诊疗服务新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更多
中新健康|对话樊东升:“破冰”渐冻人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韦香惠) 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罕见病已经超过7000种,“渐冻症”是其中一种。中国每年“渐冻症”新发病人达到25000人。日前,中国新闻网《...……更多
...)、dermatitis(皮炎)、dementia(痴呆)和 death(死亡)。病患早期呈现为皮肤对称样红斑和水肿,仅限于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临床表现类似于晒伤,但是,与皮肤红斑和肿胀通常在几天内消退的日晒伤不同,糙皮病患者的皮肤...……更多
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走访慰问罕见病患者家庭
...心的建设规划。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共同努力,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走访患者。当天下午,以“春暖花开暖意‘龙’浓”为主题,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组织医生专家和志愿者...……更多
酷暑下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怎样做好防护? 疾控专家给出健康防护指南
...高温酷暑,让老人面临挑战,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高温会引发或加重哪些疾病?高危重点人群如何做好防护?市疾控中心慢非科专家给出健康防护指南。在极端高温环境下,慢病患者的身体调...……更多
专家学者齐聚贵州 探讨角膜病领域前沿课题与临床实践
...等米下锅”的困境。据不完全统计,贵州每年有数千角膜病患者亟待角膜移植,但全省每年的角膜移植总量不足200例。为此,曾圆圆在会上呼吁,应从政府层面设置相关奖励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角膜捐献意识。同时,...……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牵头制定国际临床指南  填补“拇外翻微创治疗”领域空白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3日电 (陈静 顾卓敏)拇外翻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疾病。目前,治疗拇外翻的主流方式是手术治疗。记者13日获悉,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下称: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主任医师马昕教授牵头,施...……更多
中新健康丨专家:眼免疫性疾病致盲率高 吁完善诊疗体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陈静 方怜非)“眼免疫性疾病是当前影响眼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社会负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的高原情:战“虫癌”,带团队开创多项先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1月28日电 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的高原情:战“虫癌”,带团队开创多项先河作者 张添福 张静“我来自班玛县,我需不需要去北京做手术?”“我是甘德县的,我的手术安排在哪天……...……更多
...院互联网医院四大“专病管理服务团队”昨上线为专病慢病患者提供“管家式”诊疗本报讯(记者 徐杨)昨日,医大总医院互联网医院四大“专病管理服务团队”上线,涉及妊娠甲状腺、高血压、肥胖和体重管理、自身免疫性...……更多
临终病患该强化治疗还是姑息治疗
...国,疾病越严重,治疗业务的利润就越高。这就使得临终病患在德国医保体系下,甚至比私保病人更有利可图。而且,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在德国,DRG事实上刺激了医院肿瘤科的大幅扩张,推动了很多病患纷纷选择器官移...……更多
让“罕见”被看见 西京医院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2月29日电 (记者 阿琳娜)29日,西京医院围绕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在医院急诊广场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暨“罕见病”门诊开诊仪式,旨在关注关爱罕见病群体,帮助民众提高对罕...……更多
广西壮医走出国门 与东盟国家开展深度合作
...64f17917932.jpeg\"/>岳桂华主持主题论坛。于卓摄中新网防城港12月15日电(叶娟 覃日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15日提供的信息显示,该院近日与老挝盛龙国际医院、缅甸中缅友谊医院,分别就深入进行传统医药研究合作、共建...……更多
植入国产新型脑起搏器助帕金森病患者“一键重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0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通过植入脑起搏器实现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性疾病,这不是科幻。今年才4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已被帕金森病折磨数年。记者17日获悉,在接受...……更多
让群众更有“医”靠——招远市人民医院加快医共体建设步伐
...带教实行导师制,确保进修质量。医共体工作是深化医改中新推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认真分析、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需改进的问题。创新思维,切实加以改进提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操...……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国多中心研究新成果:“国产创新免疫药+化疗”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机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17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在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国产原研创新免疫药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为众...……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年男性:如果你的这4项指标达标了,说明你的身体还算是健康的
人到中年,总是会变得感性很多。作为一家的顶梁柱,有的男性即便到了中年,身上的压力也非常大,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等真正把孩子养大了
2024-10-01 13:19:00
血脂高的人,什么肉都不能吃?
“血脂高”、“不能吃肉”,相信很多人都会把这两点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有点超出大家认知的范围。高血脂,当中的血脂是血浆中的甘油三酯
2024-10-01 13:23:00
晨起后嗓子粘粘的,有痰却咳不出来?有可能是慢性咽炎注意4件事
美好的一天总是从早上开始,可一觉睡醒之后,本应该精神气爽,人瞬间恢复活力,然而为什么总是感觉不舒服呢?有的人还表现,每当晨起后自己就非常不舒服
2024-10-01 13:24:00
这几类食物是“升糖王”,糖友管不住嘴,吃再多降糖药也可能没用
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不仅能够伴随人们终生,还是一种可以致残、致死的慢性病。在引发血糖升高的因素上,饮食控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024-10-01 13:24:00
为什么手指长期泡在水里会变皱?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别大惊小怪!
手是人非常重要的地方,它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拿东西、工作、学习写字、洗衣服、洗脸等等,几乎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用到它。可有的人也发现了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
2024-10-01 13:25:00
为什么很多人跑步后,都长出了“黑趾甲”?与3种原因离不开
跑步,是现如今很多人都喜欢的运动方式之一,运动起来方便省事。相比于长时间的散步,跑步不仅可以节省我们运动的时间,还能够减少人们在运动时对膝盖的损伤
2024-10-01 13:25:00
晨起一杯“健康水”,有益身心健康,可很多人没有喝对,你呢?
如今,随着各大社区对中老年人营养以及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养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小事上面,人们也知道如何把控细节
2024-10-01 13:26:00
为什么睡得早,第二天晨起后更容易困?多数情况下是这4种原因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要早睡早起,可为什么有的人说“明明早睡早起了,第二天还是容易犯困,甚至是更困了呢
2024-10-01 13:26:00
为什么每天吃粗粮却还是胖
目前,肥胖人群越来越多,据全球改善联盟发布在《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中显示,我国有超过3亿以上的人数属于肥胖或者是超重人群
2024-10-01 13:27:00
“低压高”与“高压高”哪种更危险?应该如何判断?别搞错了
虽然高血压这么常见了,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不清楚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和真相背向而驰,比如据调查发现,有一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低压高”比“高压高”更危险
2024-10-01 13:27:00
尿酸高就应该吃素,不吃豆制品?说了这么多年,今天总算明白了
物质生活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痛风是现如今困扰很多中老人的慢性疾病,不仅和体内积攒尿酸有关,还和肾脏是否能排出尿酸有密切关系
2024-10-01 13:28:00
已经被列入黑名单的早餐组合,鸡蛋排在最后,爱吃的人要改善了
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同时也是关乎人们上午日常活动的重要一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早餐吃得要像皇帝
2024-10-01 13:30:00
原汁原味味道鲜美,烧烤名城淄博再添特色美食
金秋送爽,举国欢庆。10月1日上午,在这个非常特别而又充满喜庆的日子里,“阿玲骨头王”迎来了它的开业盛典,烧烤名城,好客淄博再添一道健康
2024-10-01 20:11:00
长期小酌一杯的人,不想肝硬化要远离这4个恶习,最好都做到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中常见的慢性病,可以由一种或者是多种病因反反复复作用造成的肝损害。临床上发现,肝硬化人群极易由肝炎转化
2024-10-01 13:41:00
65岁后,应该多吃点肉吗?吃肉太少,反而会有这3种危害
在我们仅存的养生意识中,几乎绝大多数人群都认为越是上了年纪,越应该少吃肉,如此才能控制病情,达到长寿的目的,恰好也正是应了“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
2024-10-01 1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