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4000年前的这座中国古城,竟然用玉砌墙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作者:雍倩在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北岸的黄土梁峁(mǎo)上,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矗立着一座距今 4000 年左右,规模宏大的石头城——石峁。在石峁正式考古发掘之前,当地一直...……更多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代表了长江流域对中国“多元一体”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12月2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揭开良渚文明的神秘面纱,了解环太湖平原上五千...……更多
追光—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一座五千年古城焕新文明之光
...中华文明5000年的传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中国蓝时评】让五千年文明链古通今八十余载光阴,四代学者接力,扫落历史尘土,古国身影渐明。今天的良渚,不再是沉睡五千年的文化遗迹,一代代考古人通过接力保...……更多
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国家文物局11月29日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良渚遗址出土玉器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初步廓清了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更多
...证据:这种形制的器物,是良渚早期女性贵族的手镯。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龙形象,出现在距今8000年的辽宁阜新市查海遗址,红褐色玄武岩自然石块堆摆而成。龙首纹玉镯接连出现,证明良渚时期,生活在这里的先民...……更多
...博物院院长徐天进、原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宋建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张卫东等十余位专家,一致认可了小古城遗址在后良渚时代越地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那么,这座城有多大呢?罗汝鹏说,...……更多
...6日,良渚遗址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是中国最早的史前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然而从夏朝到现在也不过是4000年,况且夏朝的古城遗址尚未被发现。直到良渚古城出现,...……更多
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带来启示:遇见良渚 共享美好
...Wonderful”……许多嘉宾此前不了解良渚文化,甚至未到过中国,一到现场,悠远绵长、意蕴丰厚的中国文化,便引发大家由衷的倾慕—— “相比斐济历史,‘五千年’实在是个让人吃惊的数字!”斐济艺术家拉布卡·阿图埃塔·...……更多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支撑,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时空范围,围绕辽宁建平牛河梁、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山...……更多
...讯 昨日,据杭州发布消息,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此次发布聚焦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其中...……更多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支撑,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2020年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时空范围,围绕辽宁建平牛河梁、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山西...……更多
从一粒稻米到一座论坛 良渚文明以“和”为题沟通世界
...人面前,为展现中华文明历史价值、帮助世界认识和读懂中国打开了全新维度。“五千年中国看良渚”这张国家级金名片,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迎来绚烂时刻。一粒小小的稻米从浙江出发影响了世界4年前,随着一声木槌落下,...……更多
...变、艺术质感与精神内涵。一直以来,人们似乎只知良渚玉器,良渚漆器被其光芒掩盖。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研究者认识到良渚文化的漆器在器型、工艺、纹样、色彩上都极其丰富,同时与礼制产生关联性,对后世漆艺产生重...……更多
文明一分钟|萌娃走失妈妈急,警察叔叔来帮忙
...发生危险后,将小孩交由唐女士带回家。综合自新华社、中国文明网、多彩贵州网、紫云文明网、赫章文明网主创:杨婕 陈溟一审:赵来睿二审:向滟伶三审:罗婧 ……更多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议现场观看考古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李 贺摄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开幕,主题为“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会学者说:“论坛主题十分应景”...……更多
...成和发展、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关键样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指出,屈家岭此次发现是中国最早的水利技术系统,在5000多年前代表的是最先进的生产力。我们以前往往注重的生产工具,这次发...……更多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对考古学领域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学者。这是论坛首次授予中国考古学家该奖项。颁奖词说:“这不仅是对严文明先生在推进考古学科发展上的杰出贡献的认可,更是对他不懈地向公众宣传考古学对于当代社会及人类共同未来重要...……更多
重大发现!湖州发现3000年前“宫殿级”建筑基址群
...期待已久的发现”。毘山遗址的重要发现,对进一步研究中国东南地区商周时期的文明进程、吴越文化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 ▲ 位于龙溪港东岸的毘山遗址现场毘山遗址位于湖城龙溪港东岸毘山脚下,面积约100万平方...……更多
探访浙江省博物馆:“越剑双绝”一把在浙江,一把在湖北
...号,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12月1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走进浙江省博物馆,深入探访浙江悠远的吴越文化。探访团探访浙江省博物馆。王筝 摄石家河与良渚遗址,长江上两个文明中心,共同见证...……更多
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三个发展阶段
...1月29日电(记者徐壮 施雨岑)国家文物局29日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江苏常州寺墩遗址、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4项考古最新进展。良渚古...……更多
...、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类,这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中国最早的人类遗址是元谋人、巫山人、建始人等,距今大约200万年前到170万年前,是直立人的早期。而北京人距今70万年前到20万年前,是直立人中后期的代表。二,新...……更多
如果文物会说话|延续近4000年,这座考古遗址因何而特别?
...前揭露面积最大 内涵最丰富遗物最多的遗址被列为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磨盘山遗址文化延续时间长 内涵丰富发现了马家浜文化 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是少有...……更多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在杭州良渚成立
本文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4月17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国际研学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会上宣布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更多
日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在京公布了近五年我国边疆考古系列重大发现。这些发现进一步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更多
浙江出土上古王国,比夏朝早上千年,外国专家:低估了华夏文明
...国外,许多外国的专家和学者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否认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中国也许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不一定有五千年的文明。毕竟文明代表的是人类整个社会进程的进步,只有当一个民族拥有了文...……更多
《龙耀2024·追光正当燃》之【反向安利考古学】
王巍教授在浙江卫视《龙耀2024·追光正当燃》中科普,原来在2019年以前被西方学术界承认的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是考古人探源的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文明可以追溯到5300年前。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更多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位于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上个月开始,中国考古博物馆为公众开启月度“上新”计划,12月新上十件文物,让文物作为无声的历史导师,带...……更多
...慧。因此,凌家滩与红山、良渚、石家河等遗址并列为“中国史前玉器中心”。“何以文明”大展复原“玉华萌发”凌家滩遗址十件核心文物。“央博”数字平台以科技诠释文物魅力,复原玉鹰、玉人、双联玉璧等十件凌家滩遗...……更多
浙江日报评论员:打响“良渚论坛”品牌 促进文明和合共生
...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首届“良渚论坛”正是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将更好推进不同文化互学互鉴,促进世界文明...……更多
勾勒中华文明绚烂图景
...工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莫林恒在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展示了从动物考古学与甲骨学结合的角度,对残碎甲骨进行鉴定的方法。图为利用现生标本比对骨骼部位。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组织参会者进行学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