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非洲黑犀起源于中国?中国科学院:原始祖先1000多万年前就生活在中国土地上
...,非洲犀牛与我国之间不仅关系密切,而且曾相依相存。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现存的非洲黑犀和已灭绝的伊朗犀,它们的远祖全部都起源于中国。作为一种古老的物种,犀牛家族拥有超过5000万年的演化史,彼此...……更多
泥河湾发现110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技术已具较高水平
...早期东方人类起源和活动的重要区域。最新的这项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历史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中外科研单位共同完成,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更多
...么会在古生代晚期开始崛起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首次从特化细胞壁进化的角度揭示了种子植物崛起的奥秘,这一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更多
青藏高原腹地5万年前已有人类居住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距今5万年前,青藏高原腹地已有人类居住。这是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青藏高原腹地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历时6年的...……更多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珍稀旌蛉科昆虫新属种 揭示演化历史
...于该种原先归置的非洲特有的巨旌蛉属。与此同时,基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梁红斌带领的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采集队以及本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研究生郑昱辰采自西藏察瓦龙干热河谷的旌...……更多
中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主体已向东生长300公里
...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深地实验室)侯增谦院士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科研人员提出青藏高原东向生长新模式,解决了国内外学术关于青藏高原东向生长驱动机制的...……更多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亚洲气候演变的关键区域。12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全球和行星变化》发表最新成果,揭秘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从早期炎热干旱的低...……更多
我国科学家发现鸟类起源并非始于恐龙灭绝,给出全新鸟类进化谱系
...了如今形形色色的鸟类。 然而,由我国江苏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导,美国哈佛大学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等参与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鸟类出现的时间实际上要比先前认知的白垩纪晚期早得多。这...……更多
现代鸟类起源之谜揭示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这项研究由江苏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等中美科研机构联手开展。科研团队应用基因组和化石数据对现代鸟类的起源进行追溯,获得了...……更多
全球最早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被发现
1月27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5日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华北燕山地区16.3亿年前地层中发现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这些化石被认为是迄今全球发现最早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记录。据官方介绍,这是继2016年...……更多
多种古生物化石被发现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速看
...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两座著名的八千米级山峰。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组成的“巅峰使命”卓奥友峰与希夏邦马峰古生物科考分队,完成了野外调查。这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内容之一。科考队员对这两座山峰进行...……更多
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 黄万波:毕生深耕古人类起源研究
...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现场。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黄万波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重庆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所长,39 年来,他主持或参与“蓝田人”“和县人”等古人类化石发掘工作,先后对巫山龙骨...……更多
南非科学家:中非农业合作将实现双赢
...室”,开展遥感监测和水源高效利用的联合研究。此外,中国科学院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立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用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研究。在非洲农业研发能力建设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已为卢旺达、坦桑尼亚、毛里...……更多
探访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为研究现代人起源问题提供重要证据
...“非洲起源说”一直在考古学界引发争议。该学说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早期智人进化为现代人,在大约10万年前走出非洲,6万年到达东亚并完全替代了当地土著人群,之所以完全替代是因为东亚原始居民没有度...……更多
雄蚊也吸血?1.3亿年前最古老化石雄蚊被发现刺吸式口器
...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前述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黎巴嫩籍研究员丹尼·阿扎(Dany Azar)领衔。昆虫的吸血行为被认为是从取食植物汁液的行为转变而来的。例如,吸血跳蚤很可能起源于...……更多
勾勒中华文明绚烂图景
...,石峁人群来源的相关研究成为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热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薛家旸分享的是《古线粒体基因组探究石峁人群来源和遗传结构》,正是对该热点的回应。据介绍,研究采用古DNA方法,对9...……更多
IMAX《小行星猎人》:最华丽的科教片视觉盛宴!
...片的中文旁白还特别请到了国内天文领域权威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苟利军老师做严谨性把关。在叙事上,《小行星猎人》也刷新了人们对纪录片的固有印象。通常一部纪录片...……更多
地球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灵长类“步氏巨猿”为何绝灭?科研人员揭秘
...存在。至于导致其绝灭的原因,我们更是知之甚少。此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曾开展了十多年的系统调查并搜集到步氏巨猿的化石证据,但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测年和年代区间明确的古环境分析,步氏巨猿...……更多
中美科学家精确测定2亿多年前大灭绝时间
...于人们更准确地还原出生物大灭绝进程。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介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型灭绝事件,超过八成的海洋物种和约九成...……更多
腔尾赣地巨龙!江西发现命名9000多万年前恐龙新属种
...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启动化石整理修复研究工作。目前,恐龙骨骼化石已从围岩中基本揭露。负责此次研究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韩凤禄...……更多
...大陆时适应了新环境。现代欧亚大陆人类的祖先大约在7万年前从非洲迁徙到欧亚大陆,遇到了尼安德特人,后者已经适应了高纬度地区寒冷气候的生活。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杂交,今天的人类携带着高达4%的尼安德特人DNA,包括...……更多
为促进中国发展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的是推进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工作,该联盟由非洲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发起,“联盟成立后,将更有力地促进非中合作、应对粮食安全挑战。”达科拉是非洲科学院院长、南非茨瓦尼科技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南非...……更多
为黑洞留影更望向深邃宇宙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黄海华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对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黑洞成像研究团队而言,是观测和数据分析,是探寻背后的物理意义。厚积而薄发。上海天文台致力于超大质量黑洞的高分辨率观测研究,已有20多...……更多
中国首个山海经大数据智能文旅项目落地雅安
...长杨宗亭介绍,前来不周山考察的学者专家越来越多,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央视新闻中心、纪录片中心、中央新闻...……更多
距今约1.3亿年!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古老的蚊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这项新发现还证明了在蚊科演化的早期阶段,雄性的蚊子也是吸血的,并揭示昆虫的早期吸血行为比我们想象...……更多
“三体”照进现实:“中国复眼”助力中国版“行星防御计划”
...航天城管理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等参与协办,大会还获得《空间碎片研究》《中国空间科学技...……更多
...明认为,衢州拥有“万年的文化史”。同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表示,对于衢州来说,以石角山为代表的城址发现非常重要,“它把衢州地区建城的历史提早...……更多
普定穿洞遗址:新发现丰富人类活动史
普定穿洞遗址简介:2024年初,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在光释光与碳14测年的基础上,普定穿洞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更多
“人类表亲”尼安德特人为何灭绝?科学家发现,眼大未必是好事
...右,这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多的视野和更敏锐的视觉。在五万年前的欧洲,遍地都是风雪和冻土,自然资源及其匮乏,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尼安德特人的大眼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欧洲白天持续的时间短而且日照不足...……更多
专家学者齐聚“东方人类发祥地”元谋 共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用与保护传承”等主题展开研讨交流。元谋县因孕育了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被誉为“东方人类发祥地”。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艳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云南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物大省,为中华文化贡献了独特...……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突发讣告,巨星陨落!
大皖新闻讯 6月8日,清华大学化学系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化学系退休教授宋心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7日17时32分在北京辞世
2024-06-09 11:10:00
一只蛙,在高考考场外“呱呱呱”,警方:捉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云观6月8日在云南麒麟学校考点一教学楼旁突然传出连续“呱呱呱”的叫声此时正值考试期间麒麟公安三宝派出所的警察蜀黍立即寻着牛蛙的叫声找来了袋子将这只牛蛙“请”出了校园警察蜀黍
2024-06-09 11:26:00
论打开端午正确的方式:去上海图书馆东馆过一个安康且富足的端午节
端午安康!吃粽子、赛龙舟……这些端午的习俗究竟是怎么来的?最早的“端午”字样可追溯到哪朝哪代?“端”和“午”究竟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2024-06-09 11:2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沈文敏在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国网上海电力联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首次公开发布“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清单”
2024-06-09 11:28:00
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关爱现役军人患病家属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本报讯 (德宏融媒记者 曹园雅 文/图) “真的很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6月4日,接过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送来的帮扶援助金
2024-06-09 11:33:00
每日温情画语|守护梦想之路,爱在“伞伞”发光(2024.6.9)
6月8日,高考第二天。早上突然降雨,重庆字水中学考场外的执勤民警为考生撑起一把温暖的“伞桥”。接完同学们后,民警的衣服也淋湿了大半。编辑:聂心梅责编:李奇 审核:冯飞
2024-06-09 11:35:00
集市里的“端午节”
雄黄粉、粽子叶、菖蒲、艾草……6月8日,在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农户们聚集在此,售卖与端午相关的商品,品种齐全,应有尽有
2024-06-09 11:35:00
魅力汉语 “豫”你同行⑦丨通过豫剧可以学汉语?这位坦桑尼亚姑娘给出了答案
编者按:2024年6月1日,河南省首届“魅力汉语,‘豫’你同行”来华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决赛在郑州西亚斯学院隆重举行,比赛旨在推动在豫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
2024-06-09 11:42:00
情报站|济宁一路口洒水车与四轮电动车相撞,所幸无人受伤
互动编辑 曹蕾6月9日,济宁情报员“黄福要”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报料称,上午9:40左右,在济宁市任城区水韵城南路与颂园路路口
2024-06-09 12:22:00
晋州市举办“端午粽飘香 书香伴成长”诗歌朗诵会
端午佳节将至,6月7日,晋州市委宣传部、晋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东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举办“端午粽飘香 书香伴成长”诗歌朗诵会
2024-06-09 12:24:00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郑州市第十一中学穆长林:强化物理观念、实验考查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随着2024年高考落幕,备受瞩目的河南高考物理考题也随之出炉。今年试题难吗?有哪些必考点?主要考查哪些能力
2024-06-09 12:45:00
摩托车非法改装噪音超标,罚款200元
大皖新闻讯 6月9日9时8分许,阜阳市交警三大队交警在城郊中学考点路段执勤时发现,一辆摩托车轰鸣着从考点门前路段驶过
2024-06-09 12:53:00
无锡机场开通直达周庄景区专线
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游服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集团携手无锡客运集团、苏汽集团,2024年6月8日起开通机场至周庄景点直达专线
2024-06-09 13:22:00
章丘白云湖畔发展特色民宿,游客尽享好水好树好空气
周青先 济南报道端午假日,济南章丘区白云湖北岸的民宿区,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此悠闲娱乐。大家选择烧烤、钓鱼、林间纳凉,尽享乡间的美好生活
2024-06-09 13:27:00
浓情端午 平安相伴
端午节期间,在江綦高速永新梨花山服务区,重庆高速集团南方公司江綦管理中心开展了“浓情端午 ‘粽’享平安”畅通生命通道活动
2024-06-09 13:39:00